建筑-汉代石阙是用来做什么的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建筑-汉代石阙是用来做什么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汉代石阙是用来做什么的
汉代石阙,简称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汉阙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堪称国宝级文物。
汉代成对地建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因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故称阙(古代“阙”、“缺”通用)。它的雏型是古代墙门豁口两侧的岗楼,在人们能够建造大型门屋后,便演变成门外侧的威仪性建筑,防御功能逐渐减弱。文献记载西周时已有阙,现存最早的遗物是汉代的,是了解汉代建筑的珍贵资料。
现存汉阙中,河南登封县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山东济宁市嘉祥武氏阙,四川渠县冯焕阙、沈府君阙,四川绵阳市平阳府君阙,四川雅安县高颐阙,重庆忠县乌杨阙、丁房阙,无铭阙,其中乌杨阙是保存最好的汉阙,现存于国家级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首镇馆之宝。汉阙根据材料不同分为石阙和砖阙,据说曾经有夯土造阙,现存难辨了。
汉代是建阙的盛期,都城、宫殿、陵墓、祠庙、衙署、贵邸以及有一定地位的官民的墓地,都可按一定等级建阙。西汉长安城未央宫的东阙、北阙,建章宫的凤阙、圆阙,是历史上著名的大阙。传说凤阙高20余丈。这些巨阙除凤阙尚有夯土残址外,都已堙灭,现存的只是一些东汉或西晋的小型石造祠阙和墓阙,最高者不过6米。
现存石阙中,基本完整的有25座,计四川16座,河南、山东各4座,北京1座,均用块石雕琢后砌成。其中4座为祠庙阙,余均为官、民墓阙。从形制上分有单阙和旁附子阙的子母阙两种,每种又有单檐和重檐的差别。重檐尊于单檐,子母阙尊于单阙。
这些阙的结构又可分为仿木构型和土石型两种。仿木构型阙以高颐阙为代表,分台基、阙身、阙楼、屋顶4部分。台基、阙身上雕出柱、枋和栌斗,阙楼上雕楼面平坐木枋、花窗和挑檐斗,屋顶雕椽及瓦饰,都
阙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建筑形象,溯源于门。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门之设立,最早始源于一种防卫上的需要,而阙则属于“宫门”的形制,即建在宫门或陵墓等建筑群前的左右对称的建筑物,两阙间空缺的地段为通向阙后建筑物的道路。其构造是中央无门扇,“阙”与“缺”相通,两阙之间为一通道,“阙然为道”,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代的地面建筑,留存至今较为完整的只有阙。
在四川省内发现的均为石阙,其数量超过全国范围内现存阙的三分之二。发现石阙的地区有渠县、梓潼、绵阳、德阳、新都、雅安、乐山等县市,其中渠县有冯焕阙、沈府君阙,梓潼有李业阙、贾公阙,绵阳有平阳府君阙,新都有王稚子阙,德阳有上庸长阙,雅安有高颐阙,乐山有杨公阙等,据考证大多为汉代所建造,故名为“汉阙”。
冯焕阙位于渠县土溪镇赵家村。东汉建光元年(
冯焕是东汉安帝时人,曾任幽州刺史,东汉延光元年(121年)被陷害下狱。冯焕阙雕刻精致,造型优美。阙为双体,东西各一,现仅存东阙。
高4.38米,由阙基、阙身、枋子层、介石、斗拱层、阙顶6个部分组成,是一座完整的仿木结构建筑。阙身由青砂石做成,由三层大石叠成:
沈府君阙位于四川省渠县土溪镇汉亭村燕家场。沈府君阙是汉阙中唯一的双阙幸存者。约建于东汉延光年间(122-125年),但其子阙已经毁废。两阙东西相距21.62米,阙高4.84米。东阙之内侧有青龙浮雕,利吻紧咬玉环下之绶带,挣扎上仰,奋欲腾云。西阙之内为白虎浮雕,隆准短身,四足五爪,尾长而刚健,口亦紧咬玉环绶带,跃跃欲奔。阙周遍布反映汉代社会生产、生活的人物、动物和作物的浮雕,如独轮车、农商贸易、猎射、戏兔以及牛、羊、马诸畜和果树、水草等等。
西阙铭文“汉新丰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其书法独匠,乃汉隶之佳品,其中之“沈”字肆意运笔之飘逸淋漓,为世罕见。两千年来,世人纷纷前往观摩,其拓片流诸海外。沈府君阙,造型古朴,雕刻精巧,状物逼真,形态生动,不仅是造型艺术中的又一珍品,而且是研究汉代生产、生活、建筑、交通工具及书法、雕塑、绘画艺术难得的实物资料。
二阙铭文上端均镌朱雀,下端镌饕餮。东阙内侧浮一青龙,西阙内侧浮雕一白虎。两阙楼四角雕力士,四面为汉代社会生产、生活情景及动植物的浮雕。神态生动、逼真,造型古朴、优美。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21297.html
以上是关于建筑-汉代石阙是用来做什么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建筑-汉代石阙是用来做什么的;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23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