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马一龙《农说》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农业-马一龙《农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马一龙《农说》
马一龙(1499—1571)明农学家、书法家。字负图,号孟河,别号玉华子。溧阳人
早从正统(1436—1449)至天顺(1457—1464)年间开始,溧阳地区的农民因不堪繁重的赋税剥削,多弃地外流或弃农经商,留下了
他深忧“农不知道,知道者又不屑明农,故天下昧昧,不务此业而他图”。遂决心著书说,总结农业生产经验,使务农者懂得耕种的技术和原理。根据自己的农事经验编辑《农说》,以阴阳理论阐述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在农学思想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农说》全书一卷,约6000余字,由正文和小注两部分构成,正文约600余字,每段正文之下的小注约5000多字。此书篇幅很小,书中文辞过于深奥,总的说来,多为理
《农说》开篇也如一般农书一样,强调以农为本,要求司农之官教民务农。接着进述农时与人力、土壤与施肥的关系,并以水稻为对象,论述种子、插秧、除草、灌溉、开花、结实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原理。
其间用阴阳学说字作理论阐述,即把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环境因素,分为阴和阳两个互相对立,又可互相转化的方面,指出“日为阳,雨为阴;和畅为阳,沍结为阴;展伸为阳,敛诎为阴;动为阳,静为阴;浅为阳,深为阴;昼为阳,夜为阴。”阴和阳的关系是“阳主发生,阴主敛息”。“阳以阴化”,“阴以阳变”,“察阴阳之故,参变记之机”,乃可以“知生物之功乎”。
在没有现代科学知识的时代,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气温、日照、水分、湿度、通气等条件的变化,用阴阳对立、互相转化的观点加以解释,难免有其局限性,但也有一定合理成分。在中国农书中,《农说》是第一部系统阐述传统农学理论的著作。
《农说》是古代农书中不
本书流传的版本主要有《居家必备》、《宝颜堂秘芨》、《广百川学海》、《说郛续》、《青照堂丛书》、《二十二子全书》、《五十万卷楼旧藏》以及《丛书集成》等本。《农政全书》引用全部正文,小注则有不少删节。1989年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宋湛庆《农说的整理与研究》,便于利用。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17345.html
以上是关于农业-马一龙《农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农业-马一龙《农说》;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26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