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揭秘萨特和波伏娃到底是不是一对夫妻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萨特-揭秘萨特和波伏娃到底是不是一对夫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揭秘萨特和波伏娃到底是不是一对夫妻
萨特和波伏娃
萨特和波伏娃之间的关系十分奇特,他们既不是夫妻,但又是事实上的夫妻。他们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且两人都拥有很高的学识,可以说,他们是一对令人羡慕的红颜知己。
萨特和波伏娃在咖啡馆
萨特出生于1905年,伏波娃出生于1908年,他们之间的年龄相差三岁。萨特和波伏娃是一起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而且也在同一年毕业。当时的毕业成绩,萨特位列全校第一,波伏娃全校第二。也正是在这次毕业考试中,让他们两个人开始相识。
波伏娃和萨特一样,也是一个热衷于社会活动的女性,他们两个人有着共同的爱好,对文学和哲学方面,也有着共同的见解。
在某一段时期里,萨特和波伏娃有各自的情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关系发展,他们之间是建立在互相尊重,有共同信仰基础上的爱情。
1980年,萨特去世之后,波伏娃写了一本带有回忆录性质和自传体性质的作品,名为《永别的仪式》。在文中,她深切地怀念了和萨特一起生活的经历,流露出她对萨特的深厚的爱意。
在萨特和波伏娃之间,他们有着一种不是爱情却胜似爱情的东西,虽然他们没有名义上的夫妻,但他们在很多方面,却比真正的夫妻还要像,因此可以说,他们之间是恋人、朋友、战友等多种关系的结合体。
萨特存在主义
萨特存在主义即无神论的存在主义,是萨
萨特的照片
后人在评价克尔凯郭尔的时候,都会给他冠以两个名词,即神学家和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否认了物质世界的存在,同时也否认了精神世界的存在,他认为人的存在和感知即为真理。但他作为神学家的同时,无可避免地在他的哲学理念中加入了宗教色彩。萨特在克尔凯郭尔的基础上,剔除了宗教主义,提出了无神论存在主义。
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组成。首先,萨特认为人的感知即为存在,也就是说,人的感知先于本质,如果人不存在,那么所有感知也将失去,这也
萨特的代表作
萨特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恶心》、剧作《苍蝇》、《密室》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等,分别代表了其在小说、戏剧和哲学三方面的成就。
萨特的代表作《存在与虚无》的封面
《恶心》是萨特在早期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洛根丁的人,在结束了六年的旅行之后,来到了一个名为贝维尔的小城定居。他的生活似乎十分无聊,每天除了写作,就是在酒吧厮混,并和酒吧的老板娘勾搭在一起。在老板娘一起的时候,他常常会想起自己的原先情人安妮,并时刻期待着她的出现。突然有一天,他发觉自己十分恶心,不光是对自己,也对周围的一切开始恶心起来。这篇小说主要讲的就是洛根丁对周围一切恶心的态度,表现了作者对存在主义的观点,即个体的存在和外部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world/201609/5944.html
以上是关于萨特-揭秘萨特和波伏娃到底是不是一对夫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萨特-揭秘萨特和波伏娃到底是不是一对夫妻;本文链接:http://gazx.sd.cn/sjgs/108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