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惊天巧合 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极为罕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惊天巧合 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极为罕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淮海战役惊天巧合 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极为罕见
淮海战役是解放三大战役中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这一战也可以说决定了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今后格局。而在这次战略部署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命令却极为相似,双方几乎在同一个时间下达同样的指令。那么到底有哪些巧合呢?下面中国历史网小编将带你们去了解下具体情况吧。
双方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开始谋划这场大战
1948年9月
在战役谋划、执行的过程中,中共方面始终能按照“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精神,不断充实、修订、完善作战计划。而国民党军却多次改变作战方针,蒋介石举 棋不定,对徐州战事,时而要坚工固守,时而又要放弃;对兵力部署,一会要求深沟高垒坚守铁路沿线重要点站,一会又要向南转进,守备淮河。因此,当时国民党 内有人发牢骚说:“举棋不定,亡国之征。”
双方同时确定最高指挥权
1948年10月31日,粟裕电报中央军委:“此战规模巨大,请由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当即得到了中央军委的同意。淮海战役最高指挥得到了确定。 而国民党方面,在10月30日召开的国民党国防部讨论中原作战问题的会议上确定由白崇禧统一指挥徐州和华中两个“剿总”部队作战。而在10月31日白崇禧 却突然变了卦,不愿担此重任,蒋介石无奈,只好临时改由刘峙担任徐州方面的指挥。
双方同时下达作战命令
11月5日,解放军各部进入了攻击出发位置。同一天,国民党徐州“剿总”军事会议完毕,各兵团司令、军长分别回到各部队下达作战命令。
11月6日,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从四面八方挺进淮海战场。而国民党军各部也在同一天开始行动,命令士兵每人仅带七日食粮,部队离开原驻防地,向徐州方向转进。
从大战前几天双方的行动变化就可以看出,大战未开,国民党军已犯了临阵换将、放弃坚固城池、撤退仓促等兵家大忌,胜负的天平已明显向解放军方面倾斜。
三个歼灭战模式大致相同
淮海战役历时66天,围绕着碾庄、双堆集和陈官庄三个地区展开歼灭战。这三个歼灭战,跨地三省、纵横数百里,面对的国民党指挥将领也不同,但其作战的具体模式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第一阶段,国民党黄百韬兵第七兵团原驻在新安镇地区,这里是黄百韬兵团经营多年的军事要地,位于陇海铁路沿线,城市工事坚固,防御阵地战壕交错, 攻守兼备,联络便捷,驻扎的几个军之间呈多角配置,便于相互支援,储备了大量的各类武器弹药。然而,该兵团却在大战开始时离开经营已久的驻扎地,孤军转进 向徐州方向靠拢,又没有事先在运河上架设浮桥。除了军队还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war/201612/75112.html
以上是关于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惊天巧合 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极为罕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惊天巧合 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极为罕见;本文链接:http://gazx.sd.cn/sjgs/133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