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若弼-贺若弼智慧灭南陈:如何瞒天过海渡长江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贺若弼-贺若弼智慧灭南陈:如何瞒天过海渡长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贺若弼智慧灭南陈:如何瞒天过海渡长江
隋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杨坚决意消灭南面的陈朝,实现统一全国的伟业。这一年是陈祯明二年,在位的皇帝是大家熟悉的陈后主陈叔宝。
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出师伐陈,是在这一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太庙祭祖后,隋军在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的率领下,兵分多路,直取江南。
大敌当前,荒淫骄侈的陈叔宝没有一丝即将国破家亡的危机意识,他自恃长江天险,不采纳众将领请求积极备战的建议,反而在这年底,大张旗鼓地准备即将到来的元会之庆。什么是元会呢?也就是我们今天俗称的春节。准备元会之庆原本也没什么大碍,但荒唐的陈后主竟把自己镇守军事重镇的两个儿子召回京城。
这两个儿子分别是镇守江洲的南平王陈嶷和镇守南徐州的永嘉王陈彦。陈后主不仅让两个儿子回京,而且还命令沿江镇防戍守的船只,全部跟随二王返回建康。他这样做,是想在刚刚附降的后梁军民面前展示国家的威
不多久,隋军就抵达了长江北岸,作为战略要地,京口、采石两地形势危急。有大臣向陈后主建议,从京师调拨军队舰船,前往这两个地方驻守,抵挡隋军。没想到陈后主竟听信谗言,认为这时候从京师调拨军队舰船,既影响到元会之庆的排场,也显得国家怯弱,而且凭着长江天险,隋军根本不可能飞渡而过,于是没有及时向京口、采石增援。
此时驻扎在京口对面长江北岸的隋军将领是行军总管贺若弼。别看贺若弼是员武将,可行军打仗却颇有智识。“三十六计”第一计是“瞒天过海”,贺若弼伐陈之战,被后人视作“瞒天过海”的典型战例。
贺若弼率军驻扎在长江北岸后,干了些什么呢?据《资治通鉴》记载,贺若弼从几个方面入手,麻痹长江南岸驻守京口的陈军。首先,他将军中的老马卖掉,大量购买陈朝的船只,买到手后,将这些船只偷偷藏起来,然后又购买了五六十只小破船,停在河岸边。
陈军窥探得知后,以为隋军没有渡江的船只。其次,贺若弼命令沿江驻守的兵士交接班时,一定要聚集到岸边,大举旗帜,营幕遍野。开始一两次,江对岸的陈军见了,以为隋军要大举过江,赶紧调集军队加强戒备。但几次一来,发现这只是兵士交接班,也就习以为常,疏于防备了。除此之外,贺若弼还经常率士卒沿江打猎,人欢马叫,十分热闹。渐渐的,不管江对岸有什么大动静,陈军都不在意了。
此时任南徐州刺史镇守京口的是谁呢?据《陈书》记载,此人乃陈朝名将萧摩诃。萧摩诃原本是侯安都手下大将,因拥立陈后主继位有功,而被封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绥建郡公,后又改授侍中、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女儿也被选为太子妃。贺若弼驻师京口对岸,陈后主
转眼到了隋开皇九年(589年)正月初一,陈朝的元会之庆如期举行,真是好不热闹。据《陈书》记载,这一天是“雾气四塞”
就在这一天,前期已经做足了功课的贺若弼突举大军,渡江而来,直袭京口。《隋书》称,“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也就是说,贺若弼率军打了过来,陈军都没有发觉。为什么反应这么迟钝呢?因为他们已经中了贺若弼的“瞒天过海”之计。更何况,刺史大人已被召回京师了。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war/201612/69646.html
以上是关于贺若弼-贺若弼智慧灭南陈:如何瞒天过海渡长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贺若弼-贺若弼智慧灭南陈:如何瞒天过海渡长江;本文链接:http://gazx.sd.cn/sjgs/136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