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之变-晚唐时期的甘露之变介绍 甘露之变为何最终是宦官集团胜利?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甘露之变-晚唐时期的甘露之变介绍 甘露之变为何最终是宦官集团胜利?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晚唐时期的甘露之变介绍 甘露之变为何最终是宦官集团胜利?
唐文宗甘露之变是唐文宗大和九年(835)谋诛宦官而失败的一次事变。被宦官所掌握的皇帝中,并非所有的皇帝都任由宦官胡作非为。他们中还是有人想铲除宦官势力,重振当年祖上的荣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文宗所发动的甘露之变。唐文宗和李训、郑注策划的杀宦官的计谋彻底失败,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变”。
宦官
事件简介
公元835(大和九年)11月21日,27岁的唐文宗在大明官紫宸殿和李训等人,试图诛灭宦官,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随以观露为名,将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行刺,后与以仇士良为带边的宦官集团发生了激烈冲突,结果李训、王涯、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株连甚众。史称“甘露之变”。
事件概述
甘露之变是唐文宗大和九年(835)谋诛宦官而失败的一次事变。被宦官所掌握的皇帝中,并非所有的皇帝都任由宦官胡作非为。他们中还是有人想铲除宦官势力,重振当年祖上的荣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文宗所发动的甘露之变。唐文宗和李训、郑注策划的杀宦官的计谋彻底失败,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变”。 唐朝地图
事件详情
有一次,文宗读《春秋》,到“阍弑吴子余祭”一段时,别有用心地问身边翰林侍讲学士许康佐:“阍何人耶?”许康惧怕宦官权势,不敢回答。后来得知文宗欲谋除宦官的意图后,生怕惹祸上身,于是假称有病,罢为兵部侍郎。而当时的朝臣中绝大多数都像许康佐一样,畏惧宦官,只求保身,不敢参与文宗的计划。这就是史书中所说的,在位之臣“持禄取安,无伏节死难者”。身为大唐帝国的皇帝,竟然找不到一个有勇气的人,文宗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李训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了文宗的视线。
李训,字子垂,初名仲言,后改名为训。他出身名门,为肃宗时宰相李揆的族孙。长得也是仪表堂堂,有大家风范,“仪状秀伟,倜傥尚气”,还“颇工文辞,有口辩,多权数”。李训进士及第后,当了一阵子太学助教,后来又任河阳节度府幕僚。但不久就出了武昭一案。 唐穆宗
敬宗宝历元年(825年),李训的从父李逢吉为宰相,与另一宰相李程不合。刚好石州刺史武昭被贬官,李程为了陷害李逢吉,就派人告诉武昭,说李程本来想给他官做,却被李逢吉阻止了。武昭信以为真,迁怒李逢吉。有一天,武昭越想越生气,告诉左金吾兵曹茅汇,说他打算刺杀李逢吉。结果,这句气急败坏的话被人告发,武昭被逮捕入狱。 本来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就算武昭还恨李逢吉入骨,也掀不起大浪了。李训却在这个时候冒了出来。他觉得有机可乘,要帮助从父李逢吉打击一下李程。李训去见曹茅汇,要他指证武昭是与宰相李程合谋。但李训的计划没有得逞,武昭被杖杀,李训也被流放于象州(今广西象州东北)。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到李训做事急功近利的风格,正是这种作派,导致了他后来在甘露之变中的失败。
文宗即位后大赦天下,李训遇赦北归。当他得知朝政尽在宦官王守澄之手、而王守澄宠遇郑注时,不禁叹息了一通,说:“当世操权力者皆龊龊,吾闻注好士,有中助,可与共事。”于是,准备了厚礼去拜见郑注,其实就是投奔其门下的意思。二人都是善于辩论之人,一见如故。郑注不但将李训引荐给王守澄,还推荐给文宗。文宗见李训相貌堂堂,口若悬河,又多权数,十分高兴,“以为奇士,待遇日隆”。
当时的宰相李德裕认为李训是个小人(指武昭一事),不应该得到重用。文宗却说:“人谁无过,俟其悛改。”不顾宰相的反对,拜李训为翰林侍讲学士。文宗将想诛灭宦官的心事密告李训、郑注,当时李训已任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同平章事(宰相),郑注任翰林大学士、工部尚书。李、郑都表示愿意为文宗效力,积极地出谋划策。可想而知,这对文宗是何等大的鼓舞。因为李训、郑注二人都是王守澄所引荐,尤其郑注还是王守澄的亲信,所以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郑注,他一直是以王守澄心腹的形象出现的,尤其在宋申锡一事中,正是他向王守澄揭发了宋申锡的计谋,从而导致文宗苦心策划的计划流产。那么为什么这个时候,他突然又开始支持文宗呢?此刻,他已经是位极人臣,为什么要突然倒向处于弱势的文宗呢?从前面郑注几番化险为夷的经历可以看出,他绝对是个识时务、知大体的聪明人。这只能说明,郑注突然倒向文宗,是想得到更大的利益。而对于李训,毫无疑问,他是个典型的投机分子。李训和郑注都曾经为常人所不为,所以,在看到帮助皇帝取得成功后的巨大利益后,二人都甘心为之效命。
当时天下流言纷纷,都说宪宗为宦官陈弘志所害,文宗因此恨陈弘志入骨。当时陈弘志任山南东道监军,李训以文宗的名义将他召至青泥驿,“封杖杀之”,从而泄了文宗心头大恨。文宗也因此更加信任李训。经过一系列有预谋的计划后,王守澄被彻底孤立起来。李训见时机成熟,便让文宗逼王守澄喝毒酒自杀。曾经不可一世、人见人怕的大宦官王守澄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除掉了。李训也因此而威望大增,“每进见,他宰相备位,天子倾意,宦官卫兵皆慴惮迎拜”。宦官们威风扫地,气焰大为收敛。
李训与郑注又密谋,打算彻底诛灭宦官。因为宦官手中握有军权,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军事力量,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于是,李训先让郑注出任凤翔节度使,执掌军队,以为外援。二人约定,在王守澄下葬时,命宦官中尉以下者全集中于浐水送葬。然后由郑注率亲兵将宦官全部砍杀,一个不留。如此,大事必成。 本来按照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相当大。但正如前面所分析的,李训是个投机分子,在紧要关头,他的投机心理开始作祟了:他认为这是不世之功,他要独占其功!于是,在没有通知郑注的情况下,李训临时改变了计划。他和宰相舒元舆,金吾将军韩约等人想出一计。
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文宗登紫辰殿早朝,文武百官依班次而立。金吾将军韩约奏称金吾左仗院内石榴树夜降甘露,是祥瑞之兆。文宗事先已经知道计划,故意表示惊讶,派左、右军中尉,枢密内臣仇士良、鱼弘志等宦官前去看个究竟。
宦官离开后,李训立即调兵遣将,部署诛杀宦官。而当仇士良等宦官来到左仗时,发现韩约神色慌张,情态反常,大冬天的竟然头冒冷汗,不禁心中起疑。正巧刮来一阵风,吹动了帷幕。仇士良等发现幕内执兵器者甚多。他们立时恍然大悟,察觉事变,遂仓皇出逃,门卫欲关闭门,已来不及了。
仇士良等逃回殿上,劫夺文宗退入宫内。这时,金吾兵已登上含元殿,李训立即指挥金吾兵护驾,并大呼:“卫乘舆者,人赐钱百千!&rdquo
这时,京兆少尹罗立言率京兆逻卒三百余人从东边杀来,御史中丞李孝本带御史台从人二百余从西边冲来,两方与金吾兵会合,杀死宦官数十人。李训仍抓住文宗乘辇不放,一直拖到宣政门,被宦者郗志荣击倒在地,帝辇进入东上阁,宦者关闭了阁门。一场搏斗就此结束了。
李训见事难以成功,遂脱下紫服,穿上从吏的绿衫,走马而出。他在道上扬言说:“我何罪而窜谪!”因此无人怀疑与阻拦他。在李训出逃的同时,仇士良指挥宦官率禁兵千余人,对在京师的公卿百官与吏卒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中书、门下两省及没有逃走的金吾士卒被杀死六百多人,皇宫内“横尸流血,狼藉涂地,诸司印及图籍、帷幕、器皿俱尽”。宰相舒元舆等也被逮捕下狱,遭到严刑拷打,被逼自诬谋反。李训家被劫掠一空,京城的无赖们也趁火打劫,整个长安鸡犬不宁,京师被搅得天翻地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甘露之变”。
李训出离京城后,投奔终南山僧人宗密。宗密与李训有旧交,欲给他剃发为僧,但众僧徒不同意,李训只得离开山寺,在奔往凤翔的途中,被盩屋镇遏使宗楚所擒获,械送京师。押送到昆明池的时候,李训怕被送到神策军中受到酷刑折磨,最后一次施展了他的滔滔口才,成功地说服押送者,斩下他的首级送往神策军。之后,宰相王涯等与甘露之变毫无关系的人也都被杀,死者达几千人。
长安血流成河的时候,郑注正带着亲兵依照约定出发。行至扶风县境时,听说李训已经失败,郑注立即返回凤翔。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他的下场将会跟李训一样。其实,郑注此时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赶紧逃跑。然而,郑注却没有跑。不但没有跑,反而在家里静静等待,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静。
仇士良控制了京师局势后,立即派人持密敕给凤翔监军张仲清,命他立即杀死郑注及其亲信。张仲清也是一个大宦官,他得知京师发生了巨变,心中恐惧,六神无主。押衙李叔和为他献计,建议以召郑注议事为名,将其诱来,事先设下伏兵,一举杀死。张仲清依计而行。
郑注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不会不知道这是一场鸿门宴。出人意料的是,他不但欣然赴行,而且当李叔和要求他将亲兵留在外面的时候,他还完全照办。这只能说明一点,郑注来之前就完全想好了,他是来讲和的,也就是说,他想像以前投靠王守澄那样,重新投靠张仲清。他本来就是个江湖人物,是个赌徒,为了身家性命,他愿意再赌上一把。而且他有这个自信,也有这个本事,他滔滔不绝的口才不但曾经使他化险为夷,而且平步青云。
郑注进来后向张仲清恭顺地见礼。张仲清也很客气,请他落座,然后叫人上茶。这让郑注看到了希望,他礼节性地端起茶,打算喝完一口就开始大展辩才。然而,就在他举杯饮茶之际,他身后的李叔和抽出刀来,当场杀死了他。郑注临死前的心理,应该是壮志未酬的悲哀吧?他的一生,经历了不少惊涛骇浪,他原本靠宦官进身,之所以孤注一掷,是希望靠诛杀宦官获得更大的晋身。然而,到头来,他也没能闯过这最后一关。
更让郑注死不瞑目的还有一场血腥的大屠杀,不但跟随他的亲兵尽数被杀,他全家也不分老幼全部被杀,他的亲信幕僚节度副使钱可复、节度判官卢简能、观察判官萧杰、掌书记卢弘茂等也全部遇难,“死者千余人”。
至此,李训和郑注这两个颇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以悲惨的命运谢幕,为他们殉葬的除了无数人的生命,还有文宗铲除宦官的雄心壮志。
纵观中国历史,宦官擅权的情形在东汉、唐朝和明朝最为严重。而唐朝尤有特点:连天子的废立也常常由宦官来决定。从唐穆宗起,唐代有九个皇帝,其中穆宗(821~824年在位)文宗(827~840年在位)、武宗(841~846年在位)、宣宗(847~859年在位)、懿宗(860~873年在位)、僖宗(874~888年在位)、昭宗(889~903年在位)七个皇帝为宦官所立。只有敬宗(825~826年在位)是穆宗册立的,最后的皇帝哀帝(904~907年在位)
从文宗的父亲穆宗开始,皇帝由宦官拥立。掌握唐朝廷政权的人,不是皇帝而是宦官。当时宦官梁守谦、王守澄等掌握朝政,穆宗在宦官手下当皇帝,只求奢侈放纵的生活得到满足,根本不想参与朝政。穆宗希望长生不老,宠信方士,结果服用长生药时中毒而死,只当了三年皇帝。太子李湛即位,就是唐敬宗。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609/37054.html
以上是关于甘露之变-晚唐时期的甘露之变介绍 甘露之变为何最终是宦官集团胜利?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甘露之变-晚唐时期的甘露之变介绍 甘露之变为何最终是宦官集团胜利?;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00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