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曹雪芹:一个伟大的天才却在他的时代没有知音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曹雪芹-曹雪芹:一个伟大的天才却在他的时代没有知音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曹雪芹和莎士比亚,这两位千秋辉映、雄峙中西的文豪巨匠,生前所经历的荣辱悲欢,映射出两个不同时代的悲喜命运。
从两个故事的对比,就能看出两个时代的差异。
1601年,莎士比亚和他的剧团因为上演《理查三世》不幸被卷入了一场阴谋叛乱之中。不过,叛乱被平定以后,无论《理查三世》的作者还是演员和剧团,没有任何人因为撰写和演出这部戏剧受到任何惩罚。而据传在中国的清代,乾隆皇帝某日忽至皇八子永璇家,其时本人不在,乾隆在他书房里发现了一部小说叫做《石头记》。乾隆不声不响,挟走了其中一册回宫去了。永璇回家闻知此事简直吓坏了,赶忙请人设法连夜搞出一个“删削”的“洁本”,上呈皇帝,由此世上才出现了不完整的《石头记》抄本。《红楼梦》处境之艰危困厄由此可见。
莎士比亚实属幸运,他生活于以宽容之道治国的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这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之一。女王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包容之心,泽及文学艺术,特别是她对戏剧的扶持。女王本人就是莎士比亚剧院里的常客。当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上演
时,女王就担心剧情会使观众联想到她本人,因为剧中篡夺理查三世王位的正是她的祖父亨利七世。但是伊丽莎白并没有将作者投入监狱或者禁演这部戏,她仅仅对她的大臣们埋怨说:“这部悲剧在剧场和剧院里已经演出40次了”。
1601年,莎士比亚的新剧《哈姆雷特》在伦敦上演——“脆弱啊,
难说了。
曹雪芹醉心写作《红楼梦》,被视为不务正业的“旁门左道”,不但遭到家族亲朋的笑骂唾弃,更有来自朝廷查禁的巨大风险。康熙皇帝晚年数次谕旨严禁“淫词小说”。其后的雍正、乾隆二帝不仅谨遵康熙帝定例,而且大兴“文字狱”,一不小心,士子文人便
演。年轻的莎士比亚一鸣惊人,从此步入辉煌。他的《亨利四世》上演时,当时英国人描绘的演出盛况是:“只消福斯塔夫一出场,整个剧场挤满了人,再没你容身的地方。”从他收入的丰厚也可看出他事业上的一帆风顺:1597年,他付款60镑,在家乡购置房产,俨然是当地最阔气的一座住宅。他去世前立下遗嘱,除了不动产,由继承人分配的现金,大约达350镑。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当莎士比亚而立之年便已名满英伦风光无限时,曹雪芹却门前冷落车马球稀,苦雨凄风伴孤灯。他春蚕吐丝般呕心沥血地写作,《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只能停留在手稿上,除了二三位友好知己传阅外,不可能和广大读者见面,得不到任何精神和物质上的有力支持。《红楼梦》这样一部传世巨著,居然是曹雪芹在“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条件下,于废旧老黄历的册页上写成的。曹雪芹最后到了“举家食粥酒常赊”地步,卧病不起,无钱医治,凄
一个艺术家的创作,不能脱离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主导精神。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人文主义思潮如雨后春笋,产生了许多开始思索人类命运的作家。在文艺复兴这片活土之下,莎士比亚尽情呼吸着自由新鲜的空气。他的创作直指生动丰富的人性自身,弥漫着精神人格充分舒展的时代气息。他借哈姆莱特之口这样热情地赞美人性:“人类是一件多以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
去演绎一段“女娲补天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的盛世危言。
一个伟大的天才没有知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然而不管个人的境遇如何,他们总要揭穿皇帝新装的秘密。曹雪芹和莎士比亚,一个在东方没落的王朝中长夜独行,一个在西方的温柔富贵乡中苦苦思索。他们最终没有失去犀利和深刻,而他们天才的洞察,又让后人能清晰地看穿那个年代。
以上是关于曹雪芹-曹雪芹:一个伟大的天才却在他的时代没有知音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曹雪芹-曹雪芹:一个伟大的天才却在他的时代没有知音;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