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国历史上的皇帝“造反”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中国历史上的皇帝“造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泱泱中华五千年,出了数以百计的皇帝。按理说,皇帝应是一国最高统治者[注: 统治者 tong zhi zhe 〖the ruler〗 所谓统治者,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
中国历史故事键伤人概括
的最高统治者,他统治的领域具备一个国家的性质,他在同时和后世均被广泛认可。],拥有无上的权威。但在千年皇帝史中,却出现了一些因各种原因而“造反”的皇帝。皇帝是怎样“造反”的?他们为什么要“造反”呢?
第一个“造反”的皇帝是秦始皇[注: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姓嬴,名政,生于邯郸(今属河北)。 秦朝建立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的孙子
历史上第一个造反的皇帝是秦始皇的孙子,秦二
中国历史女流氓的故事视频
世胡亥[注: 秦二世-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嬴姓,名胡亥,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的侄子,秦王子婴。
秦二世末年,秦相赵高见秦朝气数已尽,搞了一次政变,杀死了秦二世,立子婴为秦王。赵高叫子婴斋戒几天,然后到太庙来领玉玺,再正式立为皇帝。谁知子婴外貌沉厚,心性却机灵。他对两个儿子说:赵高这厮跟我玩的是引蛇出洞的把戏,想把我骗到太庙去杀掉啊,我们不如给他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吧!
于是,斋戒完了之后,子婴不去太庙。赵高见他不去,就自己来催。结果,被早准备好的子婴及其儿子杀死在斋宫里。
一个名义上拥有最高权力[注: 一部有趣又深具启发性的小说。哈里斯对于罗马时而迷宫般、时而死寂的政治场景的描述,可说是迷人又有意义的,而情节的安排则是那么冷酷无情。]的君主,却不能名正言顺地下令罢免或杀掉宰相,而只能靠阴谋诡计来除掉宰相,这算是开创了“皇帝造反”的先河。
为“造反
”,汉桓帝[注: 汉桓帝,(132~167)中国东汉皇帝 。刘志 。章帝曾孙 。146~167年在位 。父蠡吾侯刘翼,翼卒,袭爵为侯。本初元年(146),质帝崩,梁太后使兄大将军梁冀迎入南宫,即位。]与太监歃血为盟
刘志是东汉桓帝的名字,他本来是没有希望当皇帝的,但当时秉持朝政的大将军梁冀见他年幼木讷,坚决要立他,好将他当做傀儡。于是,15岁的刘志当上了皇帝。
刘志当了15年的皇帝。这15年中,梁冀的权势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专横跋扈。四方贡奉之物,必先到梁府,然后方能去朝廷。皇帝形同摆设。
30岁的刘志不甘心如此任人摆布,于是招来5个自己信任的太监,和他们密谋一番。大家知道兹事体大,搞不好自己人头先落地。于是,互相歃血为盟,刘志亲自啮臂出血,以示六人同命,誓除梁冀。
汉桓帝延熹二年(即公元159年)8月的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在刘志的亲自指挥下,5个太监带领早已准备好的1000余宫廷侍卫,忽然冲出皇宫,包围了梁冀的府第。梁冀夫妻反抗不及,双双自杀。
曹操重孙曹髦悲壮赴死
曹髦是魏文帝曹丕[注: 三国时期魏国君主﹑文学家。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魏武帝曹操次子。东汉建安十六年(211)﹐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的孙子,魏明帝[注: 曹叡-曹丕之子,小时候表现得很聪明,深受曹操喜爱。曹丕去世后,曹睿继位为帝,开始表现得很勤勉,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曹睿的侄儿。曹魏王朝自曹爽谋诛司马懿[注: 司马懿(179—251年),208年为文学掾,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睿。]不成反而被其杀害之后,大权就落在司马氏[注: 司马司马,读音作sīmǎ(ㄙㄇㄚˇ) ,百家姓之一,复姓。源于西周,以官职为姓。西周始置,司马与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一家手中,曹氏皇帝如同当年曹
操手中的汉献帝一样,基本成了傀儡。公元254年,14岁的曹髦被立为皇帝。
曹髦当了7年皇帝,年岁渐长,对自己这种虽为皇帝却无权无势,一切都得听命于司马昭[注: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曹魏后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生活感到十分不满。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司马昭逼曹髦下诏封自己为相国,加九锡。曹髦知道,司马昭的下一步就是要当皇帝了。身怀曹氏血统的曹髦不甘心坐以待毙,决心拼死一搏。
于是,他召来几个自己信任的大臣,要他们和自己一起去讨伐司马昭。那些人听后,吓了一跳,怕连累自己,连忙跑去报告了司马昭。
曹髦见状,怒不可遏,提着宝剑,聚集起自己的护卫和殿中宿卫,以及宫中的一些忠于他的侍童佣仆等大约二三百人,指挥着这群人向皇宫外面冲去。然而,未出宫门,司马昭手下的大批军队已经赶到。一场
中国历史故事全套
厮杀,愤怒青年曹髦就这样悲壮地死去了。
北魏帝相大会战
公元532年,一个叫元修的人,在丞相高欢的挑选下,当上了北魏的皇帝,史称孝武帝[注: 孝武帝,名司马曜(公元362~396年),字昌明。简文帝子。简文帝死后继位。在位24年,因酒后戏言,被张贵人命宫女用被子闷死,终年35岁。]。
高欢原是一个能征惯战的骁将,在北魏末年混乱的情况下,他
从河北起兵,
中国历史汉族皇帝故事
诛除乱臣,稳定局势,扶立元修。因此,元修当上皇帝后,拜高欢为大丞相、大将军、太师。起初,君臣相处还是不错的。
但高欢既是扶立社稷的人,又官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难免有一些擅权的事情。偏偏这元修又是一个励精图治的人,不喜欢国家大事[注: 国家大事 拼音: 解释: 【词目】 国家大事 【读音】 guó jiā dà shì 【释义】 大事:重大事情。]都由丞相说了算,再加上旁边还有一些想巩固皇权的人不断进言。于是,皇帝和丞相之间渐渐产生了隔膜和猜疑,最后,终于发展到势不两立的地步。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即公元534年),元修以将伐南朝的名义,大集兵马,准备讨伐高欢。谁知元修虽有雄心壮志,却没有多大才干,当高欢的军队打过来时,他手下的兵竟然毫无斗志,一哄而散。无奈之下,元修只得西奔长安,投靠另一军阀宇文泰[注: 中国北魏名将﹐西魏军统帅﹐军事家。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
中国历史精彩故事
。北魏分裂后﹐任西魏太师﹑大丞相﹑柱国大将军。]去了。
最搞笑的“皇帝造反”
高欢再次打下洛阳后,又立11岁的元善见[注: 简介 元善见 东魏孝静帝(534年-550年),即元善见(524年-551年),北魏孝文帝曾孙,清河文宣王元但之子也。北魏
中国历史故事经典段落
孝武帝永熙三年十月,]为帝,是为孝静帝。高欢立元善见为帝之后,对这个皇帝倒是恭恭敬敬的。这样,魏静帝算是过了十几年平安日子,并出落得一表人才,文武双全。
高欢死后,他的儿子高澄当上了大丞相、大将军,魏静帝的日
子开始难过了。有一次,魏静帝在郊外打猎,马稍稍骑得快了一点,监视的人马上就在后面叫道:“不要骑得那么快,大将军要生气的。”还有一次,魏静帝与高澄饮酒时,自称为朕,高澄就怒骂道:“朕,朕,狗脚朕!”并令人狠狠打了他三拳。
魏静帝受不了这种侮辱,就和一批大臣商量,要想办法除掉高澄。这批人想了半天,想出一个“绝代佳计”:高澄的府邸不是离皇宫不远吗?我们在皇宫中挖一条地道,不是可以一直挖到高澄的床下吗?挖好了,派人钻进去,不就可以杀掉高澄了吗!
妙计想好,于是动手开挖。起先倒还顺利,谁知挖到宫门口时,却被守门人听见了地下的响声。这一来,秘密泄露,高澄马上带兵直闯皇宫,责骂皇帝道:“你为什么要造反?我们父子对国家有大功,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了!”魏静帝正色道:“自古以来,只听说臣反君,没听说君反臣的。你自己想造反,又何必说我!我杀你则国家安宁,不杀你则终有一天要被你杀的。你要杀我,就杀吧!”但高澄并没杀他,只杀了几个为他出谋划策的人就了了此事。可怜魏静帝造反不成,从此更成傀儡了。
本文转自奇趣网
(www.4908.cn)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4908.cn/html/2009-02/8177.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中国历史上的皇帝“造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中国历史上的皇帝“造反”;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