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历史-尽览风华:紫禁城见证明清历史变迁

  • 历史,中国古代史,明清,明朝,清朝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01 20:54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历史-尽览风华:紫禁城见证明清历史变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尽览风华:紫禁城见证明清历史变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尽览风华:紫禁城见证明清历史变迁


【光明学术笔谈】


紫禁城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朝二十四帝,近五百年时间中以此为国家中枢之地,政之所出,号令天下。紫禁城从明朝“永乐之治”肇建,到清朝“康乾盛世”定格,是我国明清两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盛世风华历史的见证者。
古代社会,都城是国家的政治、军事中心,皇宫是国家的中枢之地,建宫迁都是国之大政。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是其建宫迁都决心确定的标志。随之下令建长陵,疏通大运河,为

中国历史故事连环画04

迁都作前期准备。永乐十八年(1420年),紫禁城落成,转年正月随即迁都北京。朱棣以迁都北京来稳定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的地缘政治格局,以此一统农耕和游牧经济广大区域,并以天子戍边宣示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
朱棣在位二十二年,五次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而出征塞外。特别是迁都北京,入紫禁城仅四个月后,在三大殿遭雷击焚毁的复杂形势下,仍毅然亲征。永乐年间设置奴儿干都司,一统东北边疆。派使者出西域,修通川藏驿路,出兵安南,稳定西北和南部边疆

犹太人在中国历史故事书

。派郑和下西洋,外交天下,紫禁城迁都大典上,数十个国家使臣参加盛典。疏通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文化。编纂《永乐大典》,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设置内阁,成一朝定制。朱棣把朱元璋开基的明朝统一大业,大大地推进了一步,为整个明王朝二百多年的基业奠定了基础,功垂史册,史称“永乐之治”。没有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没有南北经济的恢复发展,没有安定的社会局面,就没有紫禁城。明朝中后期的历史证明,虽然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战乱不断,但以紫禁城为核心的都城始终是稳定国家的中心,并依托南方经济的发展,调控北方游牧经济,维护着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棣拓展海路外交天下。明朝开基之时,由于交通阻隔,西方和东方各国都在各自的地域范围内,按照各自国家的发展轨道运行。航海技术的发展扩大了人类的视野,各国之间,特别是西方和东方之间海上交通的开辟,是人类从陆地向海上发展的一大历史进步。明成祖朱棣敏锐地抓住了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派遣郑和率庞大船队下西洋,先后到达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首航200多艘船只,近3万人的船队,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以及海图及航海罗盘之精确都属世界一流。这表明,明初的中国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此后,紫禁城见证了明朝的繁荣与发展,也经历了其衰落与消亡。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入关,紫禁城随即成为清王朝的皇宫,北京成为清王朝的都城。从康熙朝开始,用十多年时间平定了三藩之乱,收复了长期孤悬海外的台湾,实现了国家的初步统一,使中国获得了一个稳定发展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国家空前统一、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有所繁荣的盛世开端,史称“康乾盛世”。
以康熙朝为开端的盛世,到乾隆帝时达到顶峰。康熙

中国历史故事宋元时期

、雍正、乾隆始终坚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天下观,最终实现稳定的国家大一统局面。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后,康熙还派兵抵御沙俄入侵,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线。康熙帝三次亲征准噶尔,摒弃前朝修建长城的惯例,放眼大漠,恩施四方。乾隆朝彻底完成平定准噶尔大业,两次出兵西藏,挫败廓尔喀侵扰,稳定了大漠南北和西藏边疆地区。统一新疆,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清廷的西北边疆问题,强化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对边疆地区实现长期稳定有效的治理,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由此而推动的经济文化发展,使民生得以改善,人口突破三亿,成为盛世的重要标志。
康熙帝和乾隆帝六次南巡,既稳定了江南政局,也促进了国家财赋重地的经济发展。南方市镇的繁荣,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大量的中国瓷器、丝绸、茶叶出口欧洲。盛世巅峰时期,户部银库库存的白银常年保持在六七千万两上下。盛世倡文,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历经三朝九十余年撰成的《明史》,经康熙、雍正两朝修成的《古今图书集成》,及乾隆朝纂修而成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无价瑰宝。康熙帝开建承德避暑山庄,乾隆帝长期驻跸,以此维持和改善与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康乾时期欧洲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带来先进的科学仪器、书籍和西方艺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文化的繁荣和昌盛也是康乾盛世的重要标志。
康乾盛世之时,正是世界局势剧变时期,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形势,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古代文明的中国,面临艰难的挑战。俄国从北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相似

方陆路、英国从南方海路对中国构成潜在威胁。在这一百多年间,中国与欧洲强国间的力量对比大体上仍处于战略均衡态势。特别是乾隆中期以前,中国的人口与整个欧洲大体相当,中国的制造业份额也不在欧洲之下,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中国经济总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王朝的盛衰决定着紫禁城的命运,建于“永乐之治”的紫禁城曾遭雷击,三大殿毁于一旦,至正统年间重新建成完工。明代中后期进行的是局部修缮。鼎革之后,紫禁城又为清朝皇宫,顺治二年(1645年)完成了对三大殿的修缮,改名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宣示了“清承明制”的国策。康熙朝太和殿曾遭大火焚毁,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复建,但基本维持明朝格局。乾隆朝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修缮、改建、扩建和重建。以倦勤斋为例,从格局、摆设到通景画,乾隆帝都精心设计,处处精心布局。当它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呈现的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紫禁城的格局。

(作者:朱诚如,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2010/20/1523587.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尽览风华:紫禁城见证明清历史变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尽览风华:紫禁城见证明清历史变迁;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3706.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