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沧州-沧州古城铁钱新识

  • 沧州,考古,文物,文化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05 07:39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沧州-沧州古城铁钱新识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沧州-沧州古城铁钱新识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沧州古城铁钱新识


沧州古城位于沧盐公路沿线,东北距市区20公里,俗称旧州。旧州城内有多处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软装

考古遗存,但显名者唯铁狮耳,其他古迹遗存则鲜有记述,即使有也多是寥寥提及,铁钱便是一例。
铁钱,俗称大铁钱,

中国历史革命历史的故事

比一般的铜钱大,始于汉初的铁“半两”,至宋徽宗时达到使用高峰。旧州铁钱,学界通常是指1997年出土的北钱库钱(出土时约50吨,现陈列在旧州铁钱库展览馆内)和南钱库钱(埋于地下,地面只露一角)。然则,笔者通过多年实地考察发现,旧州内遍及锈蚀后的铁钱块,其散布之广、数量之多让人惊讶,足可称旧州城为“铁钱城”。这些铁钱除极个别外几乎都是徽宗时铸造,间有夹锡钱;钱文可辨者,有“崇宁”“大观”“政和”“宣和”等年号。
那么,这些铁钱大规模集中在沧州旧城原因何在?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分别是赎辽费用说、铸钱说、销毁说。但这几种说

中国历史家风故事

法漏洞百出,不足为凭。
其实,考古出土的大量铁钱不惟沧州独有,青岛胶州板桥镇就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连续出土铁钱共约40吨。尽管两地尚有一定距离,但出土的铁钱实物却是几乎相同。那么,铁钱到底是何用途?为何在某些地区会大规模出现?回答这些问题,我认为,要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及铁钱本身的真正用途去辨析。
根据文献记载,北宋一朝铁钱的使用,开始仅限在川峡、陕西等地,沿袭旧制采取铸造和使用铁钱的政策。至北宋中晚期,随着周边贸易的发展,铜钱虽每年铸造,但逐渐被周边国家吸收,耗费巨量。同时,又因军费开支、每年岁币、巨额俸禄等原因,铜钱难以为继,于是开始大量制造和使用铁钱。
北宋之初,河北东路采取铜铁钱并行的政策,到徽宗之时,河北东路盛行使用铁钱。追根溯源,这一现象能大行其道则和宰相蔡京的货币通货政策是分不开的。蔡京上台后为了节流,主张铸造铁钱。在钱币实际发行过程中,发现大量铁钱竟被他国用来铸造兵器和农具。据《文献通考》云,河东运判洪中孚言:“二虏以中国钱铁为兵器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扁鹊学医

,若杂以铅、锡,则脆不可用,请改铸夹锡,当二当十铁钱。”蔡京只好又下令在钱中加锡,以降低铁的硬度,从而使其无法挪作他用。此外,加锡还可以防止铁钱生锈,延长其流通时间。
作为“通货”之物的铁钱,既为官府之储备金,也是百姓日常通用之常物,所以铁钱的出现本来就是服务于经济流通之所用。沧州和青岛都处于沿海地区,海盐为当地特产。以沧州为例,唐宋以来,沧州长芦盐场交易兴盛,行商人员多以此为仰仗,官府亦依靠地利特产征收大量赋税。由于河北东路流行大量铁钱,官府税金多以铁钱收之并置库房存放。
田野调查也佐证了这一点,考古人员发现南钱库周围瓦砾遍地,正是宋官府建筑遗址所在地。在实际的调查中还发现,除铁钱库外,城内其他地域也遍及铁钱零散存在。这表明除官府之外,普通居民也都在大量使用铁钱,因而也足以否定其他铁钱用途的说法。
随着金兵入侵,北宋朝廷两次南下,中断了正常的“通货”进程。作为储备金的大量铁钱遭到了战火的摧残,这从出土的铁钱实物也略窥见一斑:铁钱库中堆在外面的铁钱有明显被烧过的痕迹,放在里面的铁钱则保存较好。
古代发行货币,金、银为贵,铜为大众,铁则属贱金。当铜钱紧缺之时,就会铸造一些铁钱。因是“劣币驱逐良币”,以次充好,所以发行的铁钱向来不受民众待见,称之为“恶钱”。《宋史》卷一八〇《食货志·钱币》记载:“徽宗嗣位,凤州通判马景夷言:‘……诸州钱鉴鼓铸不已,岁月增多,以鼓铸无穷之钱,而供流转有限之用,更数十年,积滞一隅,暴如丘山,公私为害……铁钱重滞,难以賫远,民间皆愿复用铜钱。’”换言之,铁钱在发行之时就被大量闲置。因而,沧州古城内至今大量存在夹锡铁钱,就不足为奇了。
沧州古城出土的北宋铁钱充分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冶炼铸造技术和书法艺术水平,为我们研究铁质钱币这一类较为特殊的币种发展和演变及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铸造、书法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实物研究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912/05/853175.html

以上是关于沧州-沧州古城铁钱新识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沧州-沧州古城铁钱新识;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5357.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