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刘秀-刘秀“度田”史实考论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光武帝刘秀-刘秀“度田”史实考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刘秀“度田”史实考论
刘秀“度田”,是东汉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因地方官吏“多不平均”,刘秀下令处死、下狱和黜免的郡国守、相达数十人。及“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纷起反抗,刘秀又不择手段地予以镇压,把成千上万的地主豪右迁徙到“它郡”,从而确保了“度田”的运作,成功地解决了两汉之际户口田亩不实的问题,为“明章之际,号次升平”奠定了必备的基础和条件。但是,对于这一事件,由于史书“略不见起灭之由”[①],后之论者往往臆断,认为度田“完全失败了”,或“不了了之”,并由此得出“向豪强势力完全屈服”的结论。[②]80年代,笔者与孟素卿先生分别著文,对上述结论提出疑义。近年来复有名家,从理论上再加论证,进一步得出度田没有失败的结论。[③]然综合诸文分析,仍局限于理论上的探讨,原始资料挖掘不深,关键性的论据不足,且对史料之理解互有参差。故笔者不揣孤漏,搜求故史异闻,再加考实,企望得出最后的结论。不当之处,敬请赐教。
一、诏下州郡“检核”及出现的问题刘秀“度田”,始于建武十五年(39年)六月。此时天下刚刚统一,社会经济在历经王莽的残暴统治和十余年的战乱后,“农商失业,食货俱废”,“庐落丘墟,田畴芜秽”,到处都呈现出一派萧条的景象。与之同时,两汉之际又是豪强势力大发展的时期。虽然在长期的战争中,他们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创伤,但是鉴于社会失驭,天下纷争,他们往往“起坞壁,缮甲兵”,集结宗族宾客,招纳依附流民,组织强大的武装,以保护其既得利益。因此,“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④]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而这种状况,对于整顿赋役制度,安定社会秩序,巩固东汉政权,显然是不利的。也正由于这样,刘秀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即注意打击豪强势力,释放奴婢、囚徒,减轻田租赋役,鼓励流民归本,和地主豪右争夺人口和土地的控制权。及至建武十五年六月,社会秩序基本稳定,刘秀遂“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度田”。
需要说明的是:1.刘秀的“度田”令,在史书中没有明文记载,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据上文,其“检核”的内容基本清楚,实包括土地数额、户口多少、年纪大小等三项。至于钱谷入出、赋税多少,当完全依据此三项而定,无须赘言。因为汉代赋税徭役之征发,共有田租、刍稿、算赋、口赋、献、贡和力役七项,与其三者密切相关。2.所谓“度田”,并非盲目地丈量土地和登记户口,而是在各州郡县一定程度地掌握了田亩、户口数字之前提下,进行“检核”,即检查、核实。《资治通鉴》卷四十三:“帝以天下垦田多不以实自占,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乃诏下州郡检核。”胡氏注曰:“核者,考其实也”,说得非常清楚。否则,建武六年刘秀下诏“其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⑥],建武十三年“诸功臣皆增户邑”[⑦] 等,便不可能实现。3.刘秀诏令“检核”,当是结合本年度“八月算人”即“案户比民”同时进行的。《后汉书·皇后纪》:“及光武中兴,亚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贵人。……汉法常因八月算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详求淑哲。明帝聿遵先旨……”云云,表明刘秀时已经恢复了西汉时期的“案比”制度。而下述“诸郡各遣使奏事”,当是经过“八月算人”即“检核”后,向朝廷汇报“检核”的情况。即《后汉书·百官志》注引胡广所说:“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薄”。这说明“检核”令,当是六月下达州郡,要求在“八月算人”时一并进行的。
但是“检核”令下达以后,州郡官吏却执行不力。及“度田”结束,各州郡吏向朝廷汇报情况时,刘秀竟发现他的诏令在执行中完全走了样。对此,《后汉书·刘隆传》载曰:
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
中国历史故事相关书籍
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帝怒。时显宗为东海公,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当欲以垦田相方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阳不可问?”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帝令虎贲将诘问吏,吏乃实首服,如显宗对。[⑧]
这段文字,在《后汉纪·光武皇帝纪》、《东观汉记·刘隆传》和《资治通鉴》卷四三中皆有记载,大同小异。可知各郡官吏在“检核”后,皆曾向朝廷汇报其执行情况。而陈留郡吏的书牍,竟暴露出了“度田”中出现的严重问题。
那么,陈留郡吏为何接受“郡敕”并采用写在书牍上的形式,向刘秀汇报呢?“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以及“当欲以垦田相方耳”,又各隐含着什么意思?《资治通鉴》卷四三胡氏注曰:“敕,教也,戒也。相方,求问其垦田之数以相比也。”《后汉纪·光武皇帝纪》:东海公阳因言曰:“吏受郡敕,欲以垦田相比方耳。”两相参照其意甚明,所谓“吏受郡敕”,就是郡吏接受郡守的教戒,在汇报检核情况时,只可参照颍川、弘农二郡之数额,而不可与河南、南阳相提并论。原因就是河南、南阳多“近亲”、“近臣”,其土地、人口“不可为准”。或云“这儿的‘垦田相方’就是指和过去比较而言,就是指郡守要求上计吏在上报时按过去的数字做计书,避免出入太大,以掩盖过去度田不实的真相”,“就是指各地长吏在垦田的统计数量上已达成了默契,上计数字和以往不要有大差别,避免引起怀疑,难以继续优饶豪右”,[⑨]这是没有根据的。如果是与“过去比较”,“按过去的数字做计书”,又何云“颖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又如何骗得过朝廷呢?同时“吏受郡敕”,只是郡吏所受的教戒,亦或郡吏所编造的谎言而已。所谓“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云云,绝非陈留郡守写在计书上的。因为其教戒,完全可以用口头的形式来嘱托郡吏,而不必写在书牍上。否则岂非等于把度田不实的情况主动向刘秀汇报?再者,此牍与计书也没有关系,而是一块单独的书板。《说文解字》:“牍,书版也”,是为明证。否则郡吏如何“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难道计书能在长寿街上得之不成?因此,从种种迹象来看,“吏受郡敕”只不过是陈留郡吏的编造而已。其目的就在于把度田不实的情况,婉转地汇报给朝廷。故高敏先生说,度田中的问题,乃是“由于陈留一个小吏的揭露,才引起光武帝的重视”。[⑩]
然而不管怎样,“检核”中出现的问题,全都暴露出来了。其问题就在于州郡官吏“多不平均”,没有真正贯彻执行刘秀的“检核”诏令,从而使“度田”政策变了味,走了样。不过从具体情形来看,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情况。
就河南、南阳两地而论,虽然同是度田不实,但主要问题是不敢度田。因为河南郡治洛阳,功臣居多;南阳系刘秀故乡,近亲尤众。有的则既是功臣,又是近亲。他们无不占有众多的土地和人口,“田宅逾制,不可为准”。因此,在未搞清楚刘秀“度田”的真实意旨之前,这些“帝城““帝乡”的父母官们,的确是不能不犯嘀咕的。他们既怕处理不当而得罪朝廷,又怕搞不好得罪偌多的“近亲”、“近臣”。所以不敢向这些人度田,是自在情理之中的,而度田的结果,也自然是“多不平均”了。后来,河南尹张伋等被因此治罪,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而对于其它州郡来说,地方官吏虽不象河南、南阳那样,担心得罪偌多的“近亲”、“近臣”,从而不敢度田,但因朝廷对待“近亲”、“近臣”的态度不够明朗,其本身又多是地方豪强,再加上他们与地方豪右千丝万缕的联系,便自然而然地导致了“多不平均”的严重后果。即对于地方豪右多予以“优饶”,使其大量隐瞒土地和户口的数额;而对于下层平民百姓,则横加“侵刻”,以使赋税徭役的负担转嫁到他们头上。于是“百姓嗟怨,遮道号呼”的情形,便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然而不管怎样,“度田”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其问题出在州郡官吏身上。而最关键的问题,则在于对朝廷“检核”的态度存有疑义。因此,对于这些问题,刘秀便不能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了。
二、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那么,针对上述问题,刘秀又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是进一步对那些“近亲”、“近臣”予以优宠,还是对“多不平均”的州郡官吏加以惩罚,这自然是摆在刘秀面前的重要问题。然而严酷的现实告诉他,只能取其后者。就那些“近亲”、“近臣”而言,其在刘秀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的确立下了汗马功劳,刘秀也理应考虑其实际利益。也正因为这样,刘秀把他们封为王、侯,“大国四县,余各有差”,无不给予优厚的安排。但是,刘秀也反复强调,要他们“人情得足”,“如临深渊,如屦薄冰”,“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告戒他们要遵纪守法。[11]而与之同时,“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12],刘秀要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就不能不尽力地争取人口和土地的控制权,以解决国家的财政问题;这些“近亲”、“近臣”就理应在既得利益的条件下,向国家提供自己的义务。因此,他绝不能容忍这些人和地方豪右的“田宅逾制”,更无法容忍州郡官吏“多不平均”的做法。于是当他了解到“检核”中出现的问题时,遂即下达了有关“度田”的第二道诏令:“遣谒者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13]
刘秀诏令“考实”之后,到当年十一月,其所派出的谒者,便首先在前汝南太守、时任大司徒的欧阳歙头上开了一刀。并在同年年底,不顾其“学为儒宗,八世博士”的老儒身份,以及“诸生守阙为歙求哀者千余人”的压力,果断地将他下狱处死。[14]
刘秀诏令“考实”之后,不仅欧阳歙之类被下狱处死,而且随着“考实”的深入,一大批“度田”不实的官吏,也被不断“考实”出来。及至建武十六年九月,这些官吏,都被刘秀下狱治罪。对此,《后汉书·光武帝纪》云:
十六年……秋九月,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不实,皆下狱死。
关于此事,《后汉纪·光武皇帝纪》、《后汉书·五行志》和《资治通鉴》卷四三均有记载。而除《后汉纪·光武皇帝纪》云:“是时天下刺史、太守以垦田不实下狱死者十余人”,即其中也有“刺史”之外,其它皆云“诸郡守十余人”。而除河南尹张伋之外,其他均无名姓记载。然据“诏下州郡检核”,“刺史太守多不平均”以及“考实二千石长吏”等情形来看,被治罪者应有刺史(州牧)。
除此之外,对于某些功劳较大犯罪较轻予以刑、免、左转的官吏,史书中也有一些记载:
《后汉书·刘隆传》:“十一年,守南郡太守……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其事……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为庶人。”
《后汉书·隗嚣传》:王元“初拜上蔡令,迁东平相,坐垦田不实,下狱死。”
《后汉书·鲍永传》:“(永)出为东海相,坐度田不实,被征,诸郡守多下狱。永至成皋,诏书逆拜为兖州牧,便道之官”。注引《东观记》诏书迎下永曰:“君晨夜冒犯霜雪,精神亦已劳矣。以君帷幄近臣,其以永为兖州牧。”
《后汉书·儒林传》:牟长“稍迁河内太守,坐垦田不实免。”
《后汉书·酷吏传》:李章“出为琅邪太守。……后坐度人田不实征,以章有功,但司寇论。月余免刑归。复征,会病卒。”
此外,建武十六年许,不知何故离任或左迁的牧守还有:鲍永逆拜州牧之前的兖州州牧,赵熹的前任平原太守,伏恭的前任常山太守,时任扬州牧的樊晔等等。这些人都可能与被“考实”有关。[15]另外,刘秀于建武十八年,“罢州牧,置刺史”[16],将其秩禄由二千石降为六百石,也不啻一次沉重的打击。
根据上述情形,我们可以看出:1.在被治罪的地方官吏中,即有“帝城”的河南尹张伋、“帝乡”的近亲功臣刘隆,也有刘秀之子东海公刘阳的国相鲍永、东平公刘苍的国相王元。这说明对于“帝城”、“帝乡”及“近臣”、“近亲”的“考实”,是相当严格的。其它地区,犹当如此。2.从范围上来看,所涉及的地域尤广。其中包括荆州之南郡,豫州之汝南,兖州之东平,徐州之东海、琅邪,司隶之河南、河内,等等。而据下述民变事件“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则此四州尤当严重。3.从人数来看,因“度田”不实被处死的郡太守达十余人,被下狱、黜免和左迁的郡守、国相以及州牧等,也所在多有,再加上以“赃罪”等被处死或刑、免的官吏,至少也有数十人。至于将所有州牧都降级处理,更不啻一次沉重的打击。以至度田之后,刘秀本人也不能不感到过分,从容对虎贲中郎将马援曰:“吾甚恨前杀守、相多也!”当然,刘秀这样说,只不过是他行使“柔道”的惯用手法而已。故当马援对曰“死得其罪,何多之有!”时,他不禁“大笑”起来。[17]这说明其“度田”的态度是多么坚决了。
三、平息大规模的民变事件刘秀下诏“考实”之后,不少州郡官吏被先后治罪,而那些未被下狱者,也不免紧张起来。至于被治罪官员的继任者,自然更不敢掉以轻心、胡作非为。故当建武十六年八月的“案户比民”即“检核”工作再次进行时,他们再不敢随意玩弄“优饶”、“侵刻”的那套把戏,而是一改“多不平均”的做法,纷纷板起面孔来。然而,这种做法,却又导致了新的问题,即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此,《后汉书·光武帝纪》注引《东观记》曰:
刺史太守多为诈巧,不务实核,苟以度田为名,聚人田中,并度庐屋里落,聚人遮道啼呼。
此条史料,范晔系于建武十六年九月河南尹张伋等被杀条下,显具惠眼。[18]
从“聚人田中”的情形来看,州郡官吏的态度是十分认真的。因为“案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核实其姓名、年龄与特征,即如唐人李贤注曰:“案验以比之,犹今之貌阅也” [19],故检核户口时需要“聚人田中”。同时,这种做法也利于指认土地之归属和丈量其田亩。但是“并度庐屋里落”,就不免太过分了,因为这与“检核”垦田没有关系,也非属国家赋税征收的范围。因此不久,一场大规模的民变事件,便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对此,《后汉书·光武帝纪》在记载张伋等“皆下狱死”后接着说:“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吏。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青、徐、幽、冀四州尤甚。”
民变事件之所以此时形成气侯,当主要由以下原因所致:一是地方官吏“不务实核”,引起“聚人遮道啼呼”,因而阻力甚大,进行缓慢。即在八月“案比”之时,尚未完成“检核”任务。二是河南尹张伋等被集中治罪。刘秀之所以在此时杀掉张伋等,目的本在于表示决心,以促使“检核”工作的顺利完成。但是,张伋等地方官吏,本与地方豪强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代表着豪强地主的利益。刘秀杀掉他们,就意味着对豪强大姓的打击,这自然激起了地方豪右的愤怨。再加上天下刚刚统一,“起坞壁,缮甲兵”的状况尚未改观,他们仍具叛乱的基础和条件。于是民变事件便就此形成了。
此次变乱,起主导作用的是“郡国大姓及兵长”。所谓郡国大姓,就是雄霸一方的地方豪强。他们既具雄厚的经济基础,更有众多的宗族、宾客、部曲和依附民。既有一定的武装势力,又有一定的政治影响。所谓“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20] 就是指的这部分人。至于“兵长”,则或为旧割据势力的残存代表人物,或为郡县执掌兵权的地主豪右,同样是称霸一方的豪强势力。他们“直以扰乱,乘时擅权,作威玉食”,一有风吹草动,往往“昌炽纵横”。史称“小民负县官不过身死,负兵家灭门殄世”,盖以为此也。[21]至于“群盗”,固然是指下层贫民,他们早在州郡“检核”时,即曾不断受到“侵刻”,以至“百姓嗟怨,遮道号呼”,及至“并度庐屋里落”,更引起了他们的极大愤懑。他们在豪强大姓及兵长的煽动、诱惑下,无不卷入“攻劫”的洪流,纷纷起来进行反抗。尤其是青、徐、幽、冀一带,由于“民稠土狭,不足相供”,人民生活最为困苦,而豪强势力异常强大,加上曾为张步、董宪、王郎、彭宠和张丰等割据势力的旧巢,故“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反对“度田”最为强烈。
与之同时,南方各地也出现了很大骚乱,给朝廷带来了很大威协。建武十五年,因交趾太守苏定等“张眼视钱,牒目讨贼” [22],引起了麋泠贵族征侧、征贰姊妹的暴动。及至次年,“九真、日南、合浦蛮俚皆应之,凡略六十五城,自立为王,都麋泠。交趾刺史及诸太守仅得自守。”[23]与之同时,在今安徽一带,李广领导的农民起义,也闹腾得非常厉害。《后汉书·马援传》载:“初,卷人维汜,妖言称神,有弟子数百人,坐伏诛。后其弟子李广等宣言汜神化不死,以诳惑百姓。十七年,遂共聚会徒党,攻没皖城,杀皖侯刘闵,自称‘南岳大师’。遣谒者张宗将兵数千人讨之,复为广所败。”这两件事,是否与刘秀的“度田”有关,缺乏证据。但从征侧建立政权后,实施“民二岁调赋”[24]的政策,以及与李广之举兵规模来看,至少可以说都有其滋生的社会条件和土壤。他们与民变事件相互作用,无疑对东汉政权带来了重大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刘秀认真分析了形势,认识到此事若处理不当,不仅“度田”难以成功,赋役制度得不到整顿,而且还会适得其反,使初建的东汉政权重新受到严重威协。因此,为迅速平息民变事件,刘秀旋即下令,释除“沈命法”的制约,采用武装平叛和分化瓦解相结合的方式予以镇压。对此,《后汉书·光武帝纪》云:
冬十月,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擿,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吏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勿问,听以禽讨为效。其牧守令长坐界内盗贼而不收捕者,又以畏愞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唯蔽匿者乃罪之。
由此可见,针对民变事件,刘秀采取了武装镇压和分化瓦解的两种方式,一方面派遣使者下到郡国,传达朝廷命令,让“群盗自相纠擿”,以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的方式,加速“群盗”的内部瓦解。另一方面,则诏除“沈命法”的束缚,对“逗留回避故纵”与惧“坐界内盗贼而不收捕”以及“畏愞捐城委守”的官吏,皆摒弃前嫌,“不以为负”,只以“获贼多少”为条件,让他们立即进行镇压。此种方式,赵翼称之为“前事之师”[25],王夫之称为“不易之良法”[26],真可谓不择手段了。然自“听群盗自相纠擿”来看,此法只是“诏许”[27]而已,而绝非刘秀本人所创。至于朝廷为何如此宽容地对待这些官吏,一是形势迫使他不得不然,二是这些人“度田”认真,与张伋等性质不同,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刘秀下达诏令之后,各地官吏如释重负,纷纷起来进行镇压。与之同时,刘秀又派张宗等“督诸郡兵讨之”,于是“更相追捕,贼并解散”, [28]民变事件迅速平息。
民变事件平息之后,刘秀又采取“徙其魁帅于它郡,赋田受禀,使安生业”[29]的方式,对“豪强大姓及兵长”予以沉重的打击。对此,《后汉书·赵熹传》载:建武十六年末,熹迁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熹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熹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据此可见,刘秀在镇压了民变事件后,确曾实行了“徙其魁帅于它郡”的政策。而从平原一郡迁徙者达“数千人”的情况看,当时各郡所迁徙的人数众多,其打击的力度也是相当沉重的。东汉中后期徙豪少见,与此有着密切关系。
但是,对于刘秀徙豪一事,史界的评价却颇多微词。究其原因,就在于“赋田受禀,使安生业”之八字。他们认为,刘秀对这些带头闹事的“魁帅”,不但“不予处罚”,还反而“赋田受禀,使安生业”,这岂非一种“妥协政策”,岂非给予“妥善的”、“优厚的”安排?于是遂得出向地主豪右“让步”、“妥协”以及度田“失败”的结论。[30]这是很不客观的。因为这些“魁帅”都是地方上的豪强大姓,或武断于乡曲的割据势力,而在古代交通条件的限制下,将他们迁徙到其他地方,就等于剥夺了所有财产,剥夺了在地方上的一切权力和影响。否则,对于这些田连阡陌、资财盈积的地主豪右,又何须“赋田受禀,使安生业”呢?众所周知,在秦汉时代,统治者为限制土地兼并以达“强干弱枝”的政治目的,把豪强权右、富商大贾等兼并之家迁徙到其他一些地方,是屡见不鲜的。而历代政论家无不认为是对他们重大的打击,是即可“外销奸猾”,“不诛而害除”,[31]又可“衰弱诸侯”,“使中家以下得均贫富”[32]的好办法。也正因为这样,当时的地主豪右、富商大贾,无不视迁徙以为畏途。对此,王符在《潜夫论》中指出:“且夫士重迁,恋慕坟墓,贤不肖之所同也。民之于徙,甚于伏法。伏法不过家一人死尔。诸亡失财货,夺土远移,不习风俗,不便水土,类多灭门,少能还者”,以至有些人“以素非此土之人,痛不著身”,“狐死首丘”。[33]那么,既然如此,刘秀又为何“赋田受禀,使安生业”,而不是予以杀戮呢?把他们杀掉不是更沉重的打击吗?这是因为此种做法,一是承继前朝之传统办法而已,并非刘秀独创。如高祖刘邦时,“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昭帝时,“徙三辅富人云陵,赐钱,户十万”;宣帝时,“以水衡钱,为平陵徙民起第宅”;平帝时徙江湖贼帅成重于云阳,“赐公田宅”等等,都是如此[34]。不过这种做法,只是“使安生业”,予以自食其力的生活条件,以避免不安定的社会因素而已。二是采用杀戮的办法并不策略。因为此种办法,“伏法不过家一人死尔”,而对于他们的家属、宗族、部曲、宾客,则毫无触动,反而还会带来更加不安定的因素。此外,“民之于徙,甚于伏法”,运用举家迁徙的方式,也是对他们更加沉重的打击。
总之,此次民变事件,刘秀是采取了有效措施予以平息的。而且在其过程中,对豪强大姓也给予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也正因为这样,“自是牛马放牧,邑门不闭”[35],出现了一派太平的景象,为明章之际“号次升平”,奠定了必备的基础和条件。
四、度田的终结──“更正”与“坐租”上文已述,刘秀平息了大规模的民变事件,主要是采用武装镇压和分化瓦解相结合的方式,而事实证明,这种方式也的确是相当奏效的。但是我们不禁要问:刘秀仅仅靠这种办法,而不是对那些被“并度庐屋里落”的豪民百姓予以更正其户口田亩,就能草草地了结了吗?就能如此迅速地出现“牛马放牧,邑门不闭”的局面了吗?刘秀杀了那么多的州郡官吏,度田的态度如此坚决,就能到此结束了吗?也就是说,刘秀在平息民变事件的过程中,是否又采取了其他什么措施,才使民变事件迅速平息,才结束了“度田”的呢?
然而对此,史籍却并未给我们留下圆满的答案。除了《后汉书·光武帝纪》在论述了民变事件平息后“自是牛马放牧,邑门不闭”之寥寥数字外,《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及《初学记》等类书所引《东观汉记》,以及诸家《后汉书》的辑佚中,均未留下任何的评价。于是,几乎所有的通史著作,无不作出这样的推断:刘秀在解决土地问题上,“完全失败了”,或“不了了之”,或“随即下诏停止检田,向豪强地主让步”[36]。近期论者也只能从当时“案比”制度的实行等方面,论证其相反的结论,而始终缺乏有力的证据。
然而尽管如此,浩如烟海的史市蜃楼,毕竟还是映现出了些微的蛛丝马迹。
首先,“随即下诏停止检田”的说法,在史书中绝对找不到任何证据,只不过是论者的主观臆断而已。故而无须多加赘述。
其次,“度田”并没有“不了了之”,而是采取“遣谒者为更正”的办法,对“聚人田中,并度庐屋里落”所造成的后果,皆予以“更正”,然后才结束“度田”的。对此,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四“后汉书间有疏漏处”条中,即曾作过明见的分析,指出:
《光武本纪》,建武十六年,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吏,讨之则解散,去又屯结,青、徐、幽、冀四州尤甚。乃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摘,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及弃城者,皆不以为罪,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惟蔽匿者罪之。于是更相追捕,并解散。按是时天下初定,民方去乱离而就安平,岂肯又生变乱?此必有激成其祸者,而本纪全不著其根由。但上文有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不实,皆下狱死。则是时民变,盖因度田起衅也。按《刘隆传》,天下户口垦田多不以实,户口年纪互有增减。建武十五年,有诏核检,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帝见陈留吏牍有云:……于是遣谒者考实,具知奸状,守令等十余人皆死。据此则十六年之民变,必因十五年之检核户口田亩不均而起衅也。其解散,也必非令盗贼自相捕斩遂能净尽,盖因守令皆以检核不实坐死。遣谒者为更正,然后解散耳。而范《书》略不见起灭之由。
据此分析,刘秀在镇压民变事件的过程中,并未不了了之,而是“遣谒者为更正”,即对于地方官吏“并度庐屋里落”所造成的某些问题据实“更正”,然后才使民变事件平息下来的。虽然赵氏在此只是一种推断,但是这个推断,却是合乎逻辑、很有见地的。因为刘秀仅仅靠武装镇压,而不是对“并度庐屋里落”所造成的问题予以更正,这样规模的民变事件,是无论如何也难以迅速平息下去的。而从刘秀“度田”的态度来看,不达到他的目的,则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否则,这偌多的二千石官吏,不是白白被杀掉了吗?这和刘秀自始至终的坚决态度,不是完全相抵牾吗?与此同时,刘秀先曾“遣谒者考实”,复又“遣使者下郡国”,在其过程中,也完全可能下令采取予以“更正”的办法,并结合武装镇压和分化瓦解的方式,来平息叛乱的。而事实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只要下令取消了“庐屋里落”的计算,或说明该部分不征收田租、赋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在当时采取了“更正”的办法,当是完全可能的。否则,如此大规模的民变事件,是根本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平息下去的。故翦伯赞先生谈及此事,一针见血地指出:此次变乱之平息“是由于后来政府派出的‘谒者’,代为更正,然后叛乱才解散”[37]的。
再者,最重要的是,《后汉书·五行志》的有关记载,为我们提供了铁的事实依据,也为赵翼的判断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此载之如下曰:
(建武)十七年二月乙未晦,日有蚀之,在胃九度。胃为禀仓,时诸郡新坐租之后,天下忧怖,以谷为言,故示象。
这条史料,弥足珍贵。虽然从表面上看,说的是五行灾异,但在实际上却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信息,反映出了刘秀“度田”的直接后果。因为从时间上来看,“坐租”事件是“新”的,是建武十七年二月前刚刚发生的。从范围上来说,“坐租”是在“诸郡”发生的,其范围是相当广泛的。而从后果来看,“度田”是以“诸郡”“坐租”,即对于那些原先隐瞒了户口田亩,历经州郡牧守的“优饶”“侵刻”,后来又被“聚人田中,并度庐屋里落”,最后复被谒者“更正”之结局结束的。这些人在被“更正”之后,不仅要按其实数从此向国家缴纳赋税,负担徭役,而且还要补交由于“优饶”而少向国家缴纳的租税。所以才出现了“坐租”的事件。否则,在建武十七年前后,我们再难找出因其他事件而导致“诸郡坐租”的因由,更无法理解“诸郡新坐租之后,天下忧怖”这一事象的出现。而只能说明,刘秀在平息民变事件的过程中,确曾采取了“遣谒者为更正”或类似的方式,校定了编户的户口田亩,然后迫使被“优饶”者补交了少交的租税,退回了因“侵刻”和“并度庐屋里落”多交的租税,才结束度田的。当然,那些带头闹事的“魁帅”,都被迁徙到其他地区,其土地和财产全被没收,就更应该说是“坐租”了。这表明刘秀的“度田”,决不是“完全失败了”或“不了了之”,而是经历了一个极其曲折复杂的过程,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的。否则,又怎能迅速出现“牛马放牧,邑门不闭”的太平景象呢?
再次,我们从“度田”之后“案比”制度的正常运行和时人的评述中,也可窥见其一斑的。《后汉书·江革传》云:“(革)建武末年,与母归乡里。每至岁时,县当案比,革以母老,不欲动摇,自在辕中挽车,不用牛马。”这说明在“度田”之后,国家的“案比”制度已经进入了正常的轨道,所以才出现了这种情况。班固在《汉书·刑法志》中言曰:“自建武、永平,民亦新免兵革之祸,人有乐生之虑,与高、惠之间同。而政在抑强扶弱,朝无威福之臣,邑无豪杰之侠,以口率计,断狱少于成、哀之间什八,可谓清矣。”《后汉书·酷吏传》云:“汉承战国余烈,多豪猾之民。其并兼者则陵横邦邑,桀健者则雄张闾里……自中兴以后,科网稍密,吏人之严害者,方于前世省矣。”这种局面的出现,显然是与“度田”以及对豪强地主的沉重打击分不开的。而这里的“政在抑强扶弱”,主要就是“指‘度田’、检籍斗争而言”[38]。如果刘秀的“度田”不了了之,又如何能出现这种局面呢?
此外,魏晋南北朝距此不远,我们从时人对“度田”事件的评述,也可窥见其一斑。如《晋书·傅玄传》载泰始四年(268年)玄“上便宜五事”于晋武帝曰:“以二千石虽奉务农,犹不勤心以尽地利。昔汉氏以垦田不实,征杀二千石以十数。臣愚以为宜审汉氏旧典,以警戒天下郡县,皆以死刑督之。”《晋书·慕容皝传》载封裕谏慕容皝曰:“臣闻圣王之宰国也,薄赋而藏于百姓……虽务农之令屡发,二千石令长莫有志勤在公、锐尽地利者,故汉祖知其如此,以垦田不实,征杀二千石以十数,是以明章之际,号次升平。”《北史·李彪传》载彪“上封事七条”于魏孝文帝曰:“《记》云:国无三年之储,谓国非其国。光武以一亩不实,罪及牧守。圣人之尤世重谷,殷勤如彼;明君之恤人劝农,相切如此。”如果说刘秀的“度田”果真失败了,白白地杀了那么多的二千石官吏,他们又如何会作为历史的经验,建议朝廷“宜审汉氏旧典,以警戒天下郡县”,又凭什么说因此而带来了“明章之际,号次升平”的局面呢?
[①][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四“后汉书间有疏漏处”条。
中国历史上的博弈故事
中华书局,2013年,第83页。
[②]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39页;林剑鸣:《秦汉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16页。
[③] 曹金华:《试论刘秀“度田”》,《扬州师院学报》1986年第4期;曹金华:《刘秀“度田”中民变事件的镇压方式问题》,《扬州师院学报》1989年第2期;孟素卿:《谈谈东汉初年的度田骚动》,《秦汉史论丛》第3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高敏:《“度田”斗争与光武中兴》,《南都学坛》1996年第1期;臧知非:《刘秀“度田”新探》,《苏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④] 《后汉书》卷二二《刘隆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780页。
[⑤]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66页。
[⑥]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50页。
[⑦] 《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第605页。
[⑧] 按“刺史太守多不平均”,“刺史”之称误。《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十八年,“罢州牧,置刺史”,李贤注云:“建武元年复置牧,今改置刺史”。此书“刺史”,盖以原称初改,范氏与“牧守”混称耳。
[⑨] 参见上揭臧文。
[⑩] 参见上揭高文。
[11]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26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342页。
[13] 《资治通鉴》卷四三《汉纪·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中华书局,1956年,第1387页。
[14] 《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第2556页。
[15]《后汉书·赵熹传》:“迁熹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熹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据其传所载赵王良事,及《后汉书·赵王良传》、《后汉书·光武帝纪》推之,熹在建武十六年末为平原太守。又《后汉书·儒林传·伏恭传》:“建武四年,除剧令。视事十三年,以惠政公廉闻。青州举为尤异……迁常山太守。”《后汉书·酷吏传·樊晔传》:“建武初,征为侍御史,迁河东都尉,……数年,迁扬州牧,教民耕田种树理家之术,坐法左转轵长。”按《欧阳歙传》,歙建武六年由扬州牧拜汝南太守,晔为州牧十余年,当在建武十六年许“坐法”。
[16]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70页。
[17] 《资治通鉴》卷四三。按上揭高文称此“为我们保存了一则很有价值的史料”,其它史书找不到记载,“唯独《通鉴》保存之,实为可贵”。按《后汉纪·光武皇帝纪》卷第七建武十六年条:“上从容问虎贲中郎将马援曰:‘吾甚恨前杀牧守多也。’援曰:‘死得罪,何多之有?但死者既往,不可复生。’上大笑。”则不独《通鉴》载之也。
[18] 按《东观汉记·世祖光武皇帝纪》据聚珍本载为十五年诏。《通鉴》卷四三沿袭此说,并将此条载入“诸郡各遣使奏事”之前,与“优饶豪右,侵刻羸弱”并为一起,显误。因既“优饶豪右”,便不会导致“郡国大姓及兵长”“处处并起”之结果。盖因建武十六年秋,刺史太守“聚人田中,并度庐屋里落”,方引起大规模之民变事件耳。
[19] 《后汉书》卷三九《江革传》注引,第1302页。
[20] 《汉书》卷二四上《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137页。
[21] 《后汉书·五行三》注引《东观书》杜林语,第3307页。
[22] 《太平御览》卷491引《东观汉记》。
[23] 《资治通鉴》卷四三《汉纪·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第1388页。
[24][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三七《叶榆河》,中华书局,2007年,第860页。
[25]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卷三“两帝捕盗法不同”条,中华书局,2013年,第58页。
[26] 《读通鉴论》卷六,中华书局,1975年,第151页。
[27] 《纲鉴易知录》:“秋九月,群盗起;冬十月,诏许相斩除罪,遂皆解散。”
[28]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67页。
[29]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67页。
[30] 参见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31] 《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偃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2961页。
[32] 《汉书》卷七〇《陈汤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024页。
[33] [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卷五《实边》。中华书局,1985年,第282页。
[34] 《汉书》之《高帝纪》、《昭帝纪》、《宣帝纪》、《平帝纪》。
[35]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67页。
[36] 参见上揭《中国史稿》第二册,第287页。
[37] 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378页。
[38] 高敏:《“度田”斗争与光武中兴》,《南都学坛》1996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太极思维: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 下一篇:孟德斯鸠论礼与“东方专制主义”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史学总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党史 专门史 国史 观点 访谈 评论 书评、读后感 随笔
随便看看
苏联解体前的五张老照片,最后一张令在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中继续推进改革开“天府学”建立恰逢其时老照片:盛世才统治下新疆的状态陈纳德与妻子陈香梅老照片:生育两个王献之的故事:墨迹变牛、偷儿恕毡等阳顶天要传位给谢逊的两大原因,究其手握五彩神笔,历经后唐至宋的五朝名古龙改编的《边城浪子》何时播出?立子杀母制度下的悲剧 钩弋夫人之死
历史人物
帝王 后宫 武将 文官 古代人物 近现代人物 三国人物 水浒传人物 红楼梦人物 封神榜人物 古代美男 古代美女 巾帼英雄 佛教人物 道教人物 儒家代表人物 法家代表人物 武侠人物 外国人物 外国领导人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世界历史故事 豪门秘史 皇朝秘史 神话故事 民间故事 佛教故事 道教故事 基督教圣经故事 伊斯兰教故事 其它宗教故事 恐怖、悬疑、灵异 史记故事 文化故事 名人故事 幽默笑话 智慧、哲理故事 儿童故事 童话故事 其它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人物 古希腊神话故事人物 埃及神话故事人物 北欧神话故事人物 其它神话故事人物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世界战史 世界文史 世界名著 世界野史 世界名人 欧洲历史 亚洲历史 非洲历史 美洲历史 美国历史 日本历史 英国历史
军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感应故事 因果故事 短故事 名人与佛
文史百科
古诗词 传统文化 名著 成语典故 中国文化史 科举 古代官职 寓言故事 百家姓 文化名家 周公解梦故事 历史典故 谜语故事 名人名言
野史秘闻
帝王野史 野史趣闻 历史剧
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的蝗灾故事
学术理论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民族学
历史名人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中国历史上的爱情故事有诗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国际
老照片
年代写真 战争记忆 人物旧照 奇闻趣图
历史学
史家论史 学习心得、资料 学科简史 古今文献 历史名人 历史考据 治学心语 国外史学 史学评议 观点 学科词条
中国史
史学总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党史 专门史 国史 观点 访谈 评论 书评、读后感 随笔
世界史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世界古代中古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地区国别史 专门史与整体史 历史解读 观点 治学心语 访谈 书评、读后感、史料
考古学
考古学理论与考古学史 中国考古 专门考古 科技考古 世界考古 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专家论文 观点 随笔 收藏鉴赏 考古百科
学科简史
时序 地域 人物 著作 流派
历史网收录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的大事件、历史朝代顺序表、典故,资料齐全的历史吧,打造历史爱好者的历史之家。|所有文章
Copyright© 2004-2016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8993号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905/05/653049.html
以上是关于光武帝刘秀-刘秀“度田”史实考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光武帝刘秀-刘秀“度田”史实考论;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6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