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道教-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走向成熟化、定型化的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一批著名道教领袖人物。他们从神学理论、组织制度以及宗教实践活动各方面对初期道教进行了改造,使道教得以完成从追求救世致太平到追求不死成仙的重大历史转折,使它能够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御用工具。
魏晋时期,道教分化为士族丹鼎道教和民间符水道教。茅山道人葛洪将道教神仙方术和儒家纲常名教相结合,构建了一套长生成仙体系,为士族丹鼎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老庄玄学盛行,促进了道教理论的发展。
364年,上清祖
北魏太武帝时期,封建史上第一位被皇帝承认的的天师——寇谦之,称奉太上老君之命,以去除“三张伪法”(张陵、张衡、张鲁)和礼教为原则对北朝道教进行改造,道教成为北魏国教,所以北朝历代皇帝都得临坛受道家法箓,老氏之教大行于天下;南朝宋文帝时期,上清派传人陆修静吸收儒家、佛教仪式对南天师道进行改造。
寇谦之和陆修静的改革,使道教教规教戒、斋醮仪范基本定型,各种规章制度全面系统。南朝梁时期,茅山大宗师陶弘景继续充实道教的神仙学说和修炼理论,构
陶弘景(456—536年)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是陆修静门徒孙游岳的弟子。他中年隐居修道于茅山,着手弘扬上清经法,除广泛收集整理上清经外,又撰写带有教派史性质的《真诰》,著有《登真隐诀》、《真灵位业图》等重要道书。建立了较为系统、完善的神仙信仰体系。
晋代、刘宋以来,到茅山修道的人很多,但并未把茅山发展成为上清派的基地。陶弘景居茅山后,开设道馆,招收徒弟,弘扬上清经法,使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传道基地,并形成了茅山宗。该宗特点是以上清经箓为主,兼收并蓄各派道法及儒释思想。陶弘景所开创的茅山宗,对后世道教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陶弘景在养生方面主张形神双修,养神与炼形并重。在《养性延命箓》中,他对养神、炼形、行气、导引、房中等养生方法都作了比较科学的阐述。在以医药学方面,他的成就也很大,著作也最多,在祖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南北朝时外来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在北朝表现为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灭佛运动,在南朝只是《夷夏论》、《三破论》等义理争辩。同时佛道之间也相互交流,借鉴对方的教义理论。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hina/nbcls/21472.html
以上是关于道教-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道教-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80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