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小国寡民”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如何理解“小国寡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如何理解“小国寡民”
"真正的史学决非以剪贴为能事,而必须从某种培根式的概念出发;即史学家本人必须确切决定他自己所要知道的究竟是什么东西,这一点是没有任何权威能告诉他的。...真正的史学必须是史学家心目中所提出的具体问题,根据证件来进行论证。"1
"过去之对于我们,仅仅在于它作为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的主观观念而存在。我们只能以我们今天的心灵去思想过去;在这种意义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2
在文章开始之前,我引用了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先生关于史学和史学家的基本观点,借此也表达自己关于历史和哲学问题的看法,这种看法也贯穿于我对老子哲学思想的理解和展开。我们对历史的研究和评判通常带有某种功利主义的目的,希望在历史中发现对当下世界有用的提示、借鉴甚至是直接的帮助。从17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已经不仅仅限于其自身的范围,逻辑实证主义所掀起的分析思潮,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蔚然成风。各个学科都在追求客观的标准,以此来衡量所做的工作的意义。"客观性"能够很的帮助我们更加确信问题的答案,比如一些文物,史料的出土往往能够结束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但我们如果抛弃了问题,过分的追求"客观性",那么"客观性"对我们来说什么也不是。我们需要主观的思想来串联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历史是世界过去的存留,它以各种形式表现在我们面前,而我们要把各种形式化为思想加以理解,所以柯林伍德说:"史学的确切对象那是思想,――并非是被思想的事物而是思想本身的行为。这一原则使人一方面可以区分史学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研究一个给定的、客观的世界而与正在思想着它的行为不同;另一方面又可以区别史学与心理学,心理学研究的是直接经验和感觉,这些尽管也是心灵的活动,但不是思想的活动。"3
我用以上种
中国历史故事级精选
种言语只想说明接下来对《老子·小国寡民章第八十》的解说不敢奢望还原老子的思想,而是尽可能的用已知的历史条件来阐述对其的主观观念,用我们今天的心灵去思想过去。虽然思想本身的客观性已经不可能达到,但也要务求史料的客观,包括文本的考据、史实的考证以及历史环境的测算。
中国历史上武士将领的故事
一看到"小国寡民",按照一般的看法可能是指国家的范围小,人口少,这种国家状态通常被理解为是弱小的国家,而中国近150年的屈辱历史则极大的刺激了国人的自尊心,"弱小"的形象很是被许多人所鄙夷,中国人寻求富强的脚步从鸦片战争之后也一直没有停歇。而老子所出的时代什么才叫"国"呢?许多历史典籍的记载让我们知道,"国"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里并不是一个至大的状态,"国"上还有"天下",最高的领导者叫"天子"而不是"国王"。那时的"国"其实就是指"诸侯国",地域范围都不大,甚至一个城邦也能称"国"。这跟以后的秦帝国,汉帝国到民国的国家概念完全不同。因为"国"上面还有一个"天下","天下"则不是一个实际的地理范围,很大程度上,它是承载一种"公共理念"(道)的场所,"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第三十二章)。"国"在这样一种"理念天下"的照耀下,承担了非常实际的功能,如维护传统礼仪,保持安定团结,促进农业生产,克服自然灾害等等,"国"与"天下"的功能区分十分清晰。所以百家争鸣时期的各种名士都周游列国,寻求明主,并不会因为自己出生在某诸侯国里,而存有当今的"爱国主义"观念,"天下"才是他们心中的归宿,他们为哪一个诸侯国效力凭借自身的价值认同感和当时的时势而言。所以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对文明的认同常常高于对地理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孟子曾说过:"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夭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离娄章句下)。孟子在这里清晰的表达了地域和时间上的差异并不是成为天子或圣人的阻碍,一种被普遍认同的文明(道)才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地理国家和民族的不同不是当时人考虑的重心;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入关后,"尽管他们是来自长城外的异族,尽管他们曾因实施薙发令和文字狱,而大肆屠戳汉人,但在他们刻意弭平满汉间歧异的努力下并未引发大规模民族冲突。相反的,历经清初四帝的治世,清朝成为满洲人和汉人共同的帝国。"4秦汉到清,大的帝国开始替代"天下",国君既要处理实际事务,也替代了"天子"的精神作用,国家既有实际功能,又有文明的象征。但在老子的时代,"天下"和"诸侯国"的概念还有很大区别,"国"是一个封地,各个国家并没有很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典故
独特的文明意识,因为"公共理念"被各国所共享。所以维持一"国"安定和强大,需要具体的军事行政手段和计谋去经营。这种"国"的形态倒是跟经济社会中现代国家功能非常接近。当今世界,单个国家已经不能作为承接文明的单元,往往文明圈内各个国家的人们倒是相互有很深的认同感,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对话也经常以文明圈为单位,国家则是在这样的"文明圈"下面履行非常实际功能的政治单位。"国"的内涵经过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也在发生变化和循环。
老子被认为是周的征藏史,在周天子还威仪四方的时代,他对各"国"的建议主要着重于治理的方法,而不是理念的构建。《老子》一书中提到"国"有十个章节,其中表达了老子对治国的看法:"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六十五章);"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五十七章)。"爱民治国,能无知5乎?"(十章)。关于老子所表达的意思,历来被认为是深奥难懂,所以学界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而且第一印象是"无为"的政治哲学,把老子的一切思想与"无为"联系起来。但在原文中,老子对于治国的有明确的方法:以正治国、以不智治国、以烹小鲜般的治大国。而且给出他所设想的国家形态:小国寡民。关于"小国寡民"的情景,也有许多评说:冯友兰先生认为"此即《老子》之理想的社会也。此非只是原始社会之野蛮境界;此乃包含有野蛮之文明境界也。...野蛮的文明,乃最能持久之文明也。"6李泽厚先生说"在这种社会里,一切任其'自然',人像动物式的生存和生活,浑浑噩噩,无知无欲,没有任何追求相往。"7韦政通先生说"这样的社会有太古社会的影子,如'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但并不是没有政府机构存在,'其政闷闷'并非否定'政',只是希望它做到无为。这样的社会,国度要小,人民要少。除了维持生存的基本欲望之外,其他都不需要。"8老子固然因为时代的局限而不能具体告诉我们如果构建现代国家,但作为公认的古代圣人一定也留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我对老子国家学说的理解是――国家的第一原则是:正义;国家不需要各种机巧的建构;在稍大国家里,统治阶层应该较少干涉人民的生活;小国不仅是地缘范围小,更要简化不必要的国家功能。
一般认为,老子的政治理想不过是回到原始社会低级状态中去,舍去文明的种种拖累。如果是这样,我们自认为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很难回到这样的社会去,所以就必须弄清初现在为什么还要去理解千年前的古籍?原因
中国历史上真实的白话故事
有很多,但是大部分原因是需要被滤去,那些不是真正的原因。我在现时现地去寻找某些东西是因为要作出选择,这些是心里早有所感觉,需要被验证的东西。我们戴着自己的眼镜去看《老子》,从而看到了只有这个时空才有的老子版本,所以我表达的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只能是我认同那部分。我看到了:正义原则、国家功能的简单、国家不侵犯个人权利,人与人之间也保持互不侵犯的状态。至于老子是不是在憧憬原始社会的自然和谐或各种统治权谋术与本篇主旨不甚相关。
至于在春秋战国,国家有怎样的形态,个人是否有权利,正义如何得到伸张?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待考证。
注释:
1 [英]柯林伍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译序》,第25页,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
2 [英]柯林伍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译序》,第18页,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
3 [英]柯林伍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译序》,第12页,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
4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23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版。
5 知:王弼本作"为",河上公本及多种古本皆作"知"。知同智,心机的意思。
6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第14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83页,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第112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2/29/565378.html
以上是关于如何理解“小国寡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如何理解“小国寡民”;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