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天平-秦始皇与水利

  • 天平,水利,农业灌溉,黄河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25 21:30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天平-秦始皇与水利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天平-秦始皇与水利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秦始皇与水利


秦代以前,人们吸取古人的经验,对农业非常重视。秦王嬴政即位后,依商鞅之法,实行耕 战政策,对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工程颇为用心。因而秦国当时国势日强,人民安居,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从而为秦国东进,完成统一奠定基础。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冶铁业逐渐兴起,到战国中期以后,各国大量开荒种地。铁制农具的犁、铧、臿、锄、絃、镰、斧等开始使用 ,农业上的土地深耕、平田、除草技术随之有了需要,水利工程较前也有了很大发展。
一、水利工程的起源与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的进步,人们有了安居意识。为了防止自然灾害,就千方百计地设法预防。对洪水灾害,便以兴修堤防予以抵御。春秋以前,堤防工程多建在黄河、济水等较大河流上, 已筑有黄河堤防(今河南洛阳西南),济水旁齐地有名的防门(今山东平阳东北)。战国时堤防建设更为普遍,工程较前更为完备。对堤防决溃人们也有许多防预的经验,按

中国历史故事西施

古人的说法, 叫做“巨防容蝼,漂邑杀人”[1]。魏惠王时,著名的大臣白圭(名丹),可称为水利建筑专家,他所主持修建的堤防,能完备到“塞其蝼蚁穴”[2]。 他自己也说:“丹之治水也,愈于禹”[3]。
战国时所建的堤防,规模较前扩大,在许多大河流域,均建有比较长的堤防,当时形成七国割据的局面,六国建成大规模的堤防,是为了本

汉代中国历史故事集内容

国的利益。“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齐、赵、魏是以黄河为界,赵、魏两国地势较高,齐国地势低下,黄河泛滥时,齐国受到灾害。因而齐国就在沿黄河岸上筑一条离黄河25里的长堤,以防黄河泛 滥。自齐国在黄河上筑了长堤,河水抵齐堤,则西迄赵、魏两国,于是赵、魏两国,也在黄河沿岸筑了一条离河25里的长堤。从此在黄河两岸堤防间五十里宽的地带,河水变为时 来时去。“黄河两岸河水时来时去,则填淤肥美,大水时至,漂没则更起堤防以自救,稍去 其城郭、排水泽而居之”[4]。各大国大规模建筑堤防,虽各自为利,不免 也产生像孟子说的白圭“以邻为壑”的弊害,但对本国人民生命财产的 保障,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堤防可防止水害,保护农业生产,还可与水争地,开荒种田。值得提出的是,当时所有沿大河的农民在防泛中对自然界作了积极艰苦的 斗争,如“排水泽”的经验,使人们认识到水泛为害,修堤可以变害为利。
公元前486年,吴国曾在邗(今江苏扬州西北)筑城,在长江、淮河间开凿运河,称为“邗沟 ”。起扬州向东北穿凿到扬湖(今江苏淮安东南),再经射阳到末口(今淮安北五里)入淮 [5]。这是最早开凿运河的一段。公元前482年,吴国又从淮河继续开凿一条运 河到宋、鲁两国间,北面通沂水,西面通济水[6]。这条运河即禹贡九州所说的荷水。它沟通了济水和泗水,而泗水下流入淮水,越淮水可以和邗沟相连接。把长江水 系和黄河水系连接起来。春秋末年吴国开凿这些运河,固然为了争霸,但客观上也便利了交通和农业灌溉。看来水利工程是由堤防开始,进而发展到运河的开凿,再由此进展到兴修水 利进行灌溉,到最后形成三位一体,即防洪、运输、灌溉。
战国时,各诸侯国为运输和发展农田灌溉继续开凿运河,魏国在魏文侯时,邺(今河北磁县 东南邺镇)县令西门豹曾兴建引漳水灌邺的水利工程,开凿了12条渠,用灌溉冲洗,将含 有过多盐碱成分的“恶田”变为能种稻梁的良田,成为改良土壤的典范。魏国有一大湖叫“ 圃田”(今河南中牟县西),为古代大湖泊之一。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十年),魏国曾在黄河“圃田”间开凿了一条大沟(运河),将黄河水引入“圃田”,又从“圃田”开凿运河来灌 溉[7]。这就是鸿沟最早开凿的一段。鸿沟是战国时陆续开凿的,为当时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鸿沟的主干,从河南荥阳以北和济水一起分黄河水东流,经魏都大梁(今 河南开封)折向南流,经过陈(今河南淮阳)的旧都,在今沈丘附近注入颖水流入淮水,这样就沟通了黄河和淮河的交通。另外丹水成为鸿沟分支,从大梁东流到彭城入泗水。还有睢水 从大梁以南由鸿沟分出东流,经宋都睢阳(今河南商丘东南),再经安徽宿县,江苏睢宁以北注入泗水。更有氵岁 水也从大梁以南由鸿沟分出东流、经 蕲(今安徽省宿县南)入淮水。这些河流的疏通与开凿,显示了当时水利工程的进步。充分利用这片平塬东南较低凹的地形,构成了济、汝、淮、泗之间一套水道交通网。中原诸国开凿 运河那就更多了。
不仅是中原和南方地区,从关中到巴蜀,比较大的水利工程也兴办起来。公元前360年, 魏国瑕阳(今山西临猗县西)的人曾以泯山(蒙山,在四川芦山县北)开导青衣水,使东和沫水 (今大渡河)相会,到四川乐山县入岷江[8]。楚国在安徽寿县修建芍陂蓄水灌农田,又在汉水和云泽间通渠。齐国沟通 、济二渠。当时最著名的水利工程,要算岷江水利工程,沿途高山深谷,水流湍急,每年夏秋,水量骤增,灌县以下经常泛滥成灾。秦昭 襄王时水利专家蜀守李冰,总结了以往的治水经验,因势利导,兴修将水引入、变水害为水利的工程。在他的主持下,成都平原的人民在灌县以西岷江中开凿与虎头山相连的漓江堆, 在漓堆上游,修筑了分水坝,把岷江与郫江(内江)和检江(外江)两支,并筑水门调节两江水量,从此把岷江的水分散,既可免除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使成都平原变为“ 天府之国”。由于堤岸修筑,在沙和卵石冲积很深的河床上,不易筑永久的堤岸,因地制宜,创造了用竹笼装满卵石,垒叠成分水堤的方法,使堤岸能够经受洪水冲击的考验。这个穿 二江的水利工程,就是都江堰工程的基石[9]。2200多年以来,一直有着巨大的灌溉效益。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不仅解决了岷江泛滥成灾的问题,并且修建了120个渠堰灌溉,受 益农田100多万亩,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之地。所谓“水旱从人,民无饥饿,时无荒年,天 府之土”。水利工程,是由防水害发展而来,由天然湖泊、河流修成,主要用以防洪和农田灌溉,同时有的也起到了运输的作用。在没有河流与湖泊的地方,人们还设法凿井灌田,以 减少干旱造成的损失,使农业生产得到保证。
综上所述,以前人们进行防洪,整修河堤,获得了利益,再就是有些地方便利了交通,发展了运输,做到了三位一体,所以后来叫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代,修筑的水利工程,一般 都是藉便利的自然条件,加上人力促动,很少为专门开一、二个较大的水利工程。秦昭襄王时的蜀守李冰主持浩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开了一个好头,这也是自秦孝公用商鞅之法,提 倡耕战的效果。
几年前,我到四川灌县疗养,目睹都江堰水利工程,不禁为之惊叹,思想2000多年前的蜀守 李冰,能有如此设计,动员人民奋勇修筑。最先凿开灌县的宝瓶口,在岷江中开凿与虎头山 相连的漓江堆,又在漓江堆上游修筑分水坝,把岷江与郫江(内江)和检江(外江)两支,筑水门调节两江水量,从此把岷江的水分散,达到既可免除水害,又可航运和灌溉,造福后代, 意义深远。
二、秦始皇时所建的水利工程
(一)秦王政初年,韩国派水利专家赴秦鼓动秦王兴修水利工程,意欲疲秦自保。秦国的渭河西出宝鸡峡,秦川地势较为平坦流到交口与泾河水会合。而泾河水由长武、彬县经永寿出山 后,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腾奔着流向关中,也与渭河交会于交口,水患频繁,所以郑国的建议获秦王应允,旋即动员百姓抢时动工,工程进展比较顺利。当工程进行将半时,秦国识破 韩国疲秦阴谋,秦王大怒。郑国辩解说:“臣始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亦为然, 卒使渠就,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郑国渠 ”[10]。
郑国的修筑水利方案,是以关中平原北山南麓为起点,从泾阳县与三原县的嵯峨山,蒲城县的尧山、金粟山修筑一条沟通泾河、洛河渠道,引泾河水灌田。
1.通渠道,以石拦河
以仲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向北山东注洛河300余里,欲以灌田[11]。 郑国在瓠口上作石堰坝,抬高水位,截拦泾河水入渠。石堰坝以石堰垒砌。郑国设法利用泾 河中原有石头,立“石堰”作堰壅水,共约120行[12]。用树枝编织大筐盛满石头作成“石堰”,然后将做好的“石堰”立于河中。今天在礼泉县北屯镇湾 里王村耕地上,仍可见到星罗棋布的“石堰”。修石堰时并注意到西北与东南的适当的斜角 ,以减少洪水对堰坝的冲击力。渠首的引水口设置在瓠口河道凹岸顶端下游。枯水季节泾河水的主流仍靠引水口,水就很容易入渠。
2.输水路,排洪为先
郑国渠是秦国较大的水利工程。今日的王桥镇船头村西北泾河东岸上,仍存有显明的引水故道遗址。渠自西北向东南,宽约15米至20米,堤岸高约3至5米。在泾河东岸西断面上可以清 晰地看到渠底痕迹并与岸上的渠堤紧密相接,渠底如锅底。从底到面7米,渠底至泾河水面 20米,渠底筑有坡度,使水由高到低,流速加快。
在船头村西北(原惠民桥),有汉代的白渠流入郑国渠交会处。郑国渠总干渠的输水渠堤南岸,有北高南低的坡度样的退水渠,其宽度与引水渠宽度相仿。
3.布渠线,有利灌溉
陕西关中的地形基本上是西北高东南低,因此将主要干线布在灌溉区较高地带。“并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灌田”[13]。瓠口至洛河实测为126.3公里,当时 兴修近300华里的长渠,是很不容易的。
渠线布在仲山以西的泾河瓠口,从西向东,船头村的上然村北(汉宜秋城北),王桥镇以南, 石桥镇的南寨子村和黑张村北折向东北流,经扫宋乡邓家和阎家村北(秦时舍车宫南),云阳镇北(汉时池阳县故城北),三原县鲁桥镇南,新庄乡北(秦时曲梁宫也叫黄白城北),任家湾村南,徐家乡所在地仁和村南,西安市阎良镇北,富平县上官乡(汉太上皇陵旁)北折东流, 通过石川河、渭北村、固村入温川河(又叫苇子河),经临潼县康桥北(秦时栎阳城),蒲城县的原任乡南,渭南下絡镇北(古时莲芍),蒲城县孝通镇、党木镇南、龙池镇 北、铃铒乡重泉村北(秦时重泉),最后到晋城村南入洛河。
总渠线高程从西北向东南为海拔450至370米,自西向东,总干渠修筑于渭北平原二级阶地上 ,这个布渠线是比较科学的。
4.收百汇,加大水源
这个干渠总长200多华里,中间要经过南北许多小河,水流向东,断绝冶峪河等许多小河。当时郑国采取“横绝”技术,将小河水流拦腰截断,使小河之水注入大河。春秋战国时关中 有不少土地没有开垦,加之此山森林茂密,郑国利用冶峪河、清峪河、浊峪河水流不大的特点,把它“横断”,将南边的渠堤用堆“石堰”加厚,小河水从北边流到渠内,且在渠岸北 边设有灌溉支渠,在南边堤的横断处稍东还筑有退水渠。
(二)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对楚国东南边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夺取,亦在计划之中。历史上称为“秦戍五岭”,命屠睢等将领率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进攻百越,第 二路进攻迟缓受阻于广西。为解决兵员和军用物资的运输困难,尽快平定百越,秦王朝命令 尉佗在军中寻找能劈山开路兴修河渠者,监尉史录凭着他修筑郑国渠的经验,并参考四川都江堰工程的方案,随即组织勘察地形,决定将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修通,完成了灵渠工程 ,为南平百越做出积极贡献。灵渠水利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其设计施工都有创新之处。
1.灵渠的总体设计
灵渠工程的枢纽是大小天平,坝址位于兴安县城东两公里的湘江上游海阳河的

三月叔叔中国历史故事

分水塘(溪潭) 上。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592平方公里,河源长度57公里,河道平均坡度0.659,蜿蜒曲 折奔流于越城岭与都庞岭的海阳河谷间,从南向北流到兴安县境内。湘漓二水之间仅隔着一座宽约300米,高约20多米的风化土质的分水岭——越城岭。凿穿这座分水岭,在海阳河 上筑坝、开渠,即可沟通湘漓二水。沟通湘漓二水有两

红星照耀中国历史故事

个筑坝引水点。一在海阳河与漓水支流始安水相隔最近处(约1.6公里)筑坝引水。此处海阳河高程较始安水低约6米,若将海阳 河的水导入始安水需筑高度6米以上的拦河坝,还要建造规模较大的通航设施,回水还将流入兴安境内及湘江和湘江两岸农田,在当时条件下难以做到。二是即在现在的灵渠位置,大 小天平坝址河槽地形为开阔地,对枢纽工程布置较为有利,海拔高程212米,高于始安水1. 5米,只需筑一较低的拦河坝(今大小天平的坝高2.4米)适当抬高水位。再沿湘江故道开凿4 公里一条傍山渠道(包括深挖长300米的太史庙山坳)即分水岭可与漓江支流的始安水衔接,将湘江水导入漓江。自大小天平坝至漓江的灵河口(大溶江)止,全长33公里,亦不需建规 模较大的通航设施就可以通航,又无回水淹没可能。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沟通湘漓二水是可以做到的。
2.枢纽工程及水系建筑
从总体看,枢纽与总体设计为大小天平,拦河坝、铧嘴、渠道、渠堤泄水天平、陡门、水涵等组成一个完整的水道工程系统。枢纽包括大小天平,重力或砌石溢流人字坝、铧嘴(为分 水、导水建筑物),南北两陡(为引水进渠建筑物)。渠系包括南北渠及附属建筑,各自配套成龙。
大小天平,实际上就是水利工程中的拦水建筑,是一座重力式砌石溢流坝,兼作泄水之用。它的主要功能有三:一为拦河蓄水,抬高水位,导湘江上游(海阳河)的来水入南北渠。二为 大坝分为两段,较短的一段导向南北渠进水口(南陡)称小天平,长的一段导向北渠进水口( 北陡),称大天平。由于两坝段长度不同及引水流量的不同故有大小之称。三为大小天平坝 兼作泄水建筑之用。在汛期,多余洪水可以从大小天平顶部宣泄,保持正常引水入南北渠,因此大小天平起着平衡的作用,保证渠道安全。所谓“天平”实际上是平衡水量的另一说。 做法是采用折线式人字形布置。据测小天平坝顶长130米,大天平坝顶长344米,合计474米,坝基底宽度25米,人字形夹角108°。这种布置可增加大坝的溢流宽度,减少单宽流量, 降低坝顶溢流水头,减少对下游的冲刷。大小天平坝顶平均宽度2米,坝顶上游水深2米多。 据水力学中宽顶堰的定义应符合S/H2.5,故它不属于宽顶堰。
坝体断面成梯形,迎水面砌筑成梯形式,下游面倾斜,纵向坡度为1:10,坝体结构分为两 部分,上游部分用来泥砌条石,坝顶面用巨石连锁起来,铁锭的断面虽小(铁锭形状为 ), 翦力却大,用以增强水平铺砌的稳定性,不易因上游水或漂浮物的冲撞而移位,下游坡面用片状石块竖直嵌砌,石块间挤靠紧密,外形如鱼鳞状,称为“鱼鳞石”。坡脚用木笼框格堆 石体稳定。在古代没有测量仪器和钢筋水泥的情况下,监尉史录和工匠们想出这些土办法操 作,是很不容易的。
铧啃是枢纽工程结构之一。凿渠是为了保护大小天平的安全和分导南北两渠的流水,以便在大小天平接合处的上游顶端建筑一个前锐角后钝角像犁铧的建筑物,称为铧嘴。铧嘴锐 角方向正对海阳河主流,将海阳河水劈分为二:一由南渠至溶江而合于漓江。一由北渠至州子上村而仍归于湘江。经过铧嘴劈分和大小天平截流,南渠得水三分,北渠得水七分,故有 湘七漓三之说。
3.陡(斗)门、泄水天平及涵闸
海阳河水经过大小天平拦截后,分别流入南北渠道,沿大天平北侧引水入渠的为北渠,沿小天平南侧引水入渠的是南渠。
南渠可分为三段,分水塘至漓江支流始安水处为一段,长4公里多,全是人工渠道,水面宽8 ~15米,水深1~1.8米。从始安水入口至灵渠与石龙江(清水河)汇合处为第二段,这段河 道窄小,是半人工渠道,长1公里,水面宽7~15米,水深0.5~1.3米。从石龙江与灵渠汇合处到大溶江灵河口处为第三段,它属于人工整治过的天然河道,长23公里之多,水面宽15 ~50米,水深0.5~3米,南渠全长33.25公里,渠道平均坡降为0.9%,进水口流量一般为 5~6立方米/秒。南渠是沟通湘水入漓江的主要航运渠道。南渠沟通后,漓江的船只可到达 分水 塘,但不能越过大坝驶入湘江,于是在湘江北岸又开凿了北渠,从大天平的尾端接连通折回州子上村旁的湘江故道,长3.25公里,水面宽10米,水深0.5米,渠道平均坡降1.7%。开 新渠的原因是人字坝筑成后船只无法通过,所以开新道以连接海阳河与湘江,亦称为湘江航运道,故道仍为洪水期溢流排洪渠道。新的航道平面挖成两个连续弯曲的“S”形借以延长 流程,降低渠道比降,防止水的下切,以利通航。第一个“S”从观音阁到花桥畔。第二个 “S”从花桥畔至州子上村附近。北渠是南北往返的必经运输渠道。
陡(斗)门是灵渠的特别设施。灵渠的特点是水流“浅”“狭”“曲”“急”,对船只 的航行十分不利。古代的水利专家创造了“陡门”来减缓渠道水面比降,提高水位,蓄水行 船,它有现今的船闸作用,灵渠今天还有陡门36座,南渠32座,北渠4座。
陡门的建筑,是在水浅流急的渠道两岸,用条石浆砌两个半圆形的导水墙,中间留有3至5米 的航道,导墙台上预留安装门杠的槽口和石嘴及固定塞陡设备的牛鼻孔,岸上树立系船柱( 将军柱)。陡门的使用,先将陡门杠(面杠、小杠)插入陡门边墙底坎,再将竹箔逆水置杠上,等水位升高后,将杠抽去,舟船即可通过。由于陡门的设置,便利了航行。今之船闸,就 是古时的陡门。
泄水天平,是灵渠的保护工程。在洪水时期,渠道上游来水使渠水位暴涨,渠水漫过泄水天平流到湘水故道,以免渠堤崩塌。飞来石下游百公尺处的东堤上第一座泄水天平,长42米, 宽18米,形式与前述的大小天平相同,类似这样的泄水天平的石堤,还有多处。
秦堤是一个堤防,指的是陡口至大弯陡的河的一段堤岸,因建于秦代,故称秦堤。长3.15 公里,这是劈山开渠凿石头建起的。它与湘江故道是平行而进,两水渠相距较近,最近处只 隔一堤,但堤岸高在5米以上,两面用巨石砌成连接在巨大的岩石上。
涵闸——水眼,是灌溉农田的分水涵孔。它设置于堤防内,汛期可用来泄水排洪,保护渠堤。秦堤的堤防内古有涵洞24个,现今剩余不多。
总之,灵渠的水利工程建筑,与郑国渠相比,其设计与施工情况,可以说先进得多了。这也是时代的前进和人的智慧的提高。虽然当初是为了运输军用粮草和物资,而在建筑的过程中 及渠成后也增加了农田灌溉,同时对防洪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1995年,我有幸到桂林考察了灵渠。陪同的有关介绍,使我深感秦时能修筑这样的水利工程,确为不易,随后翻阅了有关资料,乃为之记。
(三)其他的水利工程
通陵水利工程:“南可通陵,起马塘以为波,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 [14]秦始皇四次东巡曾到通陵,“遏水为堰,斩马祭之而去,今称马塘泾。” [15]
“兴成渠,位于咸阳县48里。自秦汉以来,疏作漕渠,起咸阳抵潼关,三百里,无车挽之劳。”[16]
秦渠:“秦渠一曰秦家渠,相传创始于秦。自灵州属青铜峡开口(按:当初即在汉渠旧口即 今之秦渠上口之下游开口)至州北门外入涝河。渠至闸二空,曰秦闸、尾闸、黑渠闸,沿长1 50里,又渠12道,旧灌田1300余顷多,今灌田8万数千顷,前此每多修筑。”[17]
这些水利工程,为秦始皇时所建筑,因手头资料不足,不敢赘述。
三、秦始皇时所建筑的水利工程对汉代的影响
秦王嬴政一直比较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后来在秦朝的政权机构中设了“都水”的官职,其任务是管理灌溉及保守河渠。“秦、汉有都水长丞,主陂池灌溉,保守河渠。自太常少府及三辅等,皆有其官”[18]。
百代多行秦政事,汉承秦制,管理水利的机构从秦朝开始,一直传至各个朝代,若是国家鼎盛,在水利工程上建筑较多,若处于忧患,则稀少或无建树。
汉代的水利工程,建树不少。有的是为了防洪,不得不作。如“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19]。是洪水为害,不得不作堤防,以塞水 患。“其后四十有余年,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於淮泗”[20] ,亦为防洪水而作堤。
兴修水利工程,“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田;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谷”[21] 。发动数万人穿漕渠,三年渠通,渠下之民得水利,可灌土地,使农业丰收。“引河溉汾阴,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鉌弃 地(河边之地),民茭牧其中耳(干草可牧畜)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 [22]。千方百计组织动员民众数万人作渠溉田,过了几年,河移徙,种地的人种上 收不回种子,把田给予了越人,同时让少府减少收税。其后“临晋(同州)民愿穿洛以溉重泉 (同州、蒲城东南)以东万余顷故卤地。诚得水,可令亩十石。於是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徵( 冯翊县)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 …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作之十余岁,渠颇通,犹未得其饶。” [23]这个水利工程最后未见好的效益。就是这样的工程,汉代也做。“ 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川谷以溉田;而关中辅渠、灵轵 (在周至县)引堵水;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钜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24]这是做得较好的许多水利 工程,而且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有人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 ,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 上沔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於巴蜀”。“发数万人作襄斜道五百 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25]这个水利工程,只是能灌溉,不好漕运,总算解决一项问题,在防洪上也有得益。“太始二年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 ,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因名白渠。民得其饶,歌之曰: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絃为云,决渠为雨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言此两渠饶也。” [26]郑国渠在东汉以后,几乎破坏殆尽。由於河水冲刷,河床越来越低 ,水不能入渠,白渠渠口提升到谷口,由於此原因,白渠在船头村西北入郑国渠故道,在石桥镇以东,向南向东分为三条渠(又叫三限闸),又在东苇子河(古泽泉)与郑国渠分渠,经白 渠渡,金氏陂流入渭河。以后几经改修,又将白渠在泾阳县北分为太白、中白、南白三条支干渠,所以又叫三白渠。
总之,汉代兴修水利工程,在制度上有专门的机构和官吏,在思想上官民都较重视,成就可观。另一方面,由于洪水为患,不得不兴修防洪工程,但有时无长远统一规划,难免有随心 所欲的工程上马,其中也有不能达到目的的。但秦始皇大兴水利工程及为之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如专职机构、治水技术)对汉代的影响还是直接而明显的。

[1]《吕氏春秋·慎小篇》。
[2]《韩非子·喻老篇》。
[3]《孟子·告子下篇》。
[4][26]《汉书·沟洫志》载贾让奏言。
[5]《汉书·地理志·江都》《左传》哀公九年,杜预注。
[6]《国语·吴语》。
[7]《水经·渠水注》引《竹书纪年》。
[8]《水经·青衣水注》引《竹书纪年》。
[9]《史记·河渠书》《华阳国志·蜀志》《水经·江水注》。
[10][11][13][19][20][21][22][23][24][25]《史记·河渠书》。
[12]《重修泾阳县志·略谈关中水利》。
[14]《越绝书》。
[15]《九域志》。
[16]《长安志》。
[17]《甘肃新通志·灵州·水得》。
[18]《通典·职官九》《通考·职官考十一》。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9/527714.html

以上是关于天平-秦始皇与水利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天平-秦始皇与水利;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5213.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