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墨家的守御城邑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墨家-墨家的守御城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墨家的守御城邑
[日] 渡边卓 著 秦仙梅 史党社 译
众所周知,战国时期的墨家是与儒家相互对立、抗衡的一个学派。可是,就其组织及其事业方面来看,墨家为不可怀疑的守御性集团的事实尚未得到确认。也就是说,墨家是由以工人为中心,并包括知识分子、战士、商人、游侠等在内的各类人士组织起来的集团,主要从事城邑的构筑与加固、兵器制造、防御等活动。可是有关其生活方面的各种情况与思想研究比较,则没有很明确的研究成果。但只要生活与思想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却不考虑生活而单独去研究思想,那面临的问题就是思路一定会被封锁,结果,一定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从此角度出发,我近期就墨家集团及其与之思想上的联系做了历史性的考察并在此予以论述,以得到世人的评判。因此,对一些应做详细记述的重要问题也做了部分省略。
第一,是关于墨家的守御城邑的问题。也就是说,墨家兴起后,究竟守御具有多大规模的城邑;或者说,这种态度是不是通过整个时期的活动而坚固防守?如果有变化,那要经过怎样的过程?或者更进一步说,他们的行动与以当代城制为主流的社会性变化有何种联系?综合以上,即墨家及其守御的城邑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问题?以下仅就个人看法做以论述,还希望得到方家指正。
本稿中所参考的原著资料,主要包括《墨子》中备城门第五十二篇至杂守第七十一篇中记述了现存十一篇的兵技巧诸篇。诸篇尤其在朱希祖提倡汉代伪托说以来,其可靠性渐渐受到怀疑。可笔者将其论据已一一提出反证,伪托说不可能成立,对此将另做论述。根据笔者个人意见,认为诸篇是墨家通过大约两个世纪间的活动将逐渐积累起来的各种守御经验经过屡次总结而使之确定下来的
形容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记载,尤其是末尾的迎敌祠、旗帜、号令、杂守四篇是完成于秦墨之手。有关原著的考察至今无变化,因而,在此也将以其为基础而展开论述。
墨家在用兵技巧的论述中,就守御时更为便利的城制做了各种要求。例如,备城门篇中有“ 城
上广三步到四步,乃可以为便斗。”表示了灵活自如地防御的城壁顶部最小限度的宽幅。备穴篇中有“能任三丈五尺之城以上,”表明的是能耐得住守御的城壁高度的大限。关于城壁基底的宽幅,少有记载,可古代城壁的断面可以做出推断:基本为等脚台形,参考这一例子,并以上述引用的资料为线索进行推测。则知,其宽度至少有大约七步或八步。此外,虽然没有逐一引用,但可以根据备城门篇来做推断俾倪、各种楼以及城上与城下相连的道陛、悬门、堑壕的规模。不过,要搞清楚城邑的大小,其先决条件是,必须弄清城壁的边长。当时的城邑从原则上来讲,大概是正方形的,可是,在备城门以下现存十一篇中,直接记述此种情况的仅在杂守篇末尾有一处,而且杂守篇如前所及,不只是完成于秦墨之手,而这在十一篇当中,当属最新阶层。在此限度内,应该说,本稿主题将无法讨论清楚,不过所幸的是,备城门篇尚残存着间接性的记载,这将成为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只是,其中的记载过于间接,有关寓意需做大量说明。下面就此引用其中的一节,首先做以解释。
守法。五十步,丈夫十人,丁女二十人 ,老小十人。计之,五十步四十人。
城上楼卒率一步一人,二十步二十人。城小大,以此率之,乃足以守圉。客冯面而蛾传之。
主人则先知之。主人利,客病。客攻以遂。十万之众,攻无过四队者。上术广五百步,中术
三百步,下术百五十步。诸不尽百五十步者,主人利而客病。广五百步之队,丈夫千人,丁
女子二千人,老小千人。凡四千人而足以应之。此守术之数也。
这段文字,特别是前半部分所指出的,强调了军民合一的防御体制。从这一方面讲,作为墨家,则属于较为初期阶段,再说,由“守法。……此守法之数也”首尾对应的句段而知,这段文章叙述的是防御战术的概要。作者首先叙述了应该防守城上的丈夫、丁女子、老小等民间的和专业的兵员。在规定了与配置间隔的关系之后,又论及了攻守两方的长、短处,从而断定,防御是极其有利的。即主张,攻击是依“遂”这一方法而进行。而攻击军即便是拥有十万兵力,直接参加战斗的人员则要依城壁的四面而分为四路队,其中的一队人员又受制于城壁一边的边长,那么,实际出动人员则显著减少,因而,即使以广五百步的“队”攻击,
而防御军的民间业余兵也只大约需四千人就有可能应战了。同时,这一主张,也可看出对进攻城壁之“术”的记述,即设定的进攻城壁之“术”为最宽者五百步,中间者三百步,最窄则一百五十步三种情况。这里的“术”与上述所引“遂”及“队”同为古语中声韵大体相同的字,与今日所推断的音值也极相近似。但是,此三字,据孙注云,是否可以理解为“术·队,一声之转”或“遂(毕云同队)”或“皆谓攻城之道”,尚有些问题。果真“术”中有所谓“邑中之道”(说文解字第二篇下)的初生之意,那么,即使转化为孙注所解的“攻城之道”也是自然。然而,“遂”与“队”实难以成为同义词,究其原因,从引文来看,则可以认为“遂”表示“创造攻城之道”,而“队”则表示“攻城之道所配备的军队”。如此看来,这三个字所具备的类似音值同时含有共同的意义要素。严密来讲,三者之间还应有小小之差。且在“遂”与“队”的合体字“隧”中有“阙地通路”之意,综合参考,“术”则一定为攻城之道。在现代语中,可知其相当于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500
“堑壕”。况且,它既是包围线,同时又是攻击预备线。这样看来,以上引文的作者,头脑中已经描绘出了长各为五百步、三百步、一百五十步的三种攻击预备线,敌人即便以最宽五百步的线向城壁冲杀,防御的民间兵大约只需四千人,以一百五十步以下的攻击预备线防守,防御一方也是越发有利的。
可是,攻击预备线原先与城壁的一边相对、平行,长度大体相等。如上所述,古代土城原则上是正方形的,那么,只要知道与城壁的一边相等的“术”的长短,城的规模就自然而然地能够推算出来。然而,这时如从攻击方来说,使“术”远离敌人射程的同时,为了实现完全包围,恐怕有必要将四方的“术”的两端连接起来吧。结果,城壁的边长并非原原本本的五百步(或三百步或一百五十步),而看起来较之稍有缩短。不管怎么说,作者是把城壁各不相同的边长如五百步或三百步或一百五十步以下的“术”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大、中、小土城作为心中描绘的对象,而论述上面引用的守法论的。
且说以上引文如已触及的,在备城门篇里属于最早的,大致可以看做是初期墨家的记录。如此看来,初期墨家如上所推断的那样,将已具规模的城邑作为最理想的对象来考虑,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了其守法论,与此同时,也挺身于实践中的守御中了。
然而,完成于秦墨之手的上述四篇中,在最新的杂守篇末尾,有这样一节:“子墨子曰,凡不守者有五。城大人少,一不守也。城小人众,二不守也。人众食寡,三不守也。市去城远,四不守也。蓄积在外,富人在虚,五不守也。”指出了因城邑、人口、粮食、市场、补给等诸多关系不均衡而不能防守的五个条件,可最值得注意的是,结句的论述:“率万家而城方三里”这一点,无论是毕秋凡还是孙仲容,都处于与上文五种条件正相反的立场,意即,在拥有了户数为一万人口,城壁边长为三里的规模的城邑,才有可能防守。可这除了如此解释再无其他意义。果真这样,那么,杂守篇的作者,即末期秦墨至少将有如此规模以上的城
邑作为最理想的对象的。
(表一,墨家守御城邑的规模)
根据以上考察,可以说,我们从《墨子》所包含的资料中列举出,初期墨家及末期秦墨作为理想对象的各个城邑的规模。现为了更便于比较,特列表一。本来,墨家的主张基本拟托了开祖之言,这很正常
,上述引用的备城门篇以及杂守篇等文也不例外。但是,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初期墨家和末期秦墨之间有较大差别。而且,从两者在持续了大约两个世纪的墨家活动史来看,的确,上限与下限相当。我们转变一下考察点,一边简略地涉猎当代的城制史,一边考察作为墨家对象的四种类型城邑的特性,那么,其中变迁的原由就不难得知了。
周王朝自创始至繁荣时期,一直确保实权,对派往各方并使之安居乐业的同族、同盟的势力也不同程度地统治着。这大概是已被确认了的史实。如此以来,那么世界上,一方面,因风土、人文等诸条件而发达起来的城邑存在;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程度上的阶层、秩序制约下构筑起来的城邑也一定存在。从此种意义上来讲,当时朴素、简单的城制可以说是实际存在的。可这不正是后来如儒家所想的那样,自天子开始,因五等爵所降杀的有条不紊的城制吗?况且,春秋时期的政治动乱似乎更使这实际存在的朴素、简单的城制进一步崩毁了。《公羊传·定公十二年》中有一句话是委托孔子说:“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史记·孔子世家》的三都破坏中,将此句稍做了变化,仍然是依托孔子说:“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这决非同义。但不论如何,都只表现了春秋时期城制崩毁的假想。另外,《左传·隐公元年》中有祭仲的话:“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这也大体上是以相同的宗旨做了详细的规定。不过,这里想用“先王之制”来解释所有城邑的发达之政治至上主义却充分地暴露了出来,从而导致了使人难以赞同的结局。可三者都一样,把当时城邑的规模定为“百雉”。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关于这一段文字的解释,至少有三种说法。最恰当的见解是《公羊传》及何休的注解。《公羊传》继上述引文,又说“雉者何?五板而堵,五堵而雉,百雉而城”。何休进一步做注:“八尺曰板,堵凡四十尺,(雉)二百尺,(百雉)二万尺。凡周十一里三十三步二尺,公侯之制也。”因古代的土城系夯筑,这些传注记载,不仅解释了度数的词义,而且,在依次叙述了构筑工程的同时,也将“百雉”一词所表示的城邑的规模解释得一清二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何休谈到了作为工事的基础——板的长短,把它定为八尺。(究其原因,对照了现代调查研究成果以后,证明这一长度合适。例如,1929年,调查了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城遗址的傅振伦氏确认了城角村附近的城壁板筑(夯筑)痕迹。报告中认为板长为1.8米,用这除以关野雄博士最近考证的“战国大尺”0.225米,答案正好是八尺。)而且,上述引文中的“百雉而城”“凡周十一里三十三步二尺”表示得很明确,“百雉”只能表示城周的数量。换言之,“百雉”之城城壁的边长相当于二十五雉(=五,OOO尺=八三三步二尺=二里二三三步二尺=一,一二五米)。总之,在春秋时期,“百雉”表示了一般的大城上限的规范度数。可是,随着政治性质社会的发展,这种城制正在逐渐地被忽视。
这一倾向到了战国,更加激化了。例如,用《战国策·赵策四》中的首句“燕封宋人荣?为高阳君”来说,就是赵对燕作战未能收到预期的战果,表现为:“是军也,悬釜而炊,得三城也。城大,无过能百雉者。”就是说,赵不拘泥于长期远征,能占领的不过三城,而最大规模的莫过于百雉。这句话也是对《史记·赵世家》的孝成王元年(前265)出现的“齐安平君田单将赵师而攻燕中阳,拔之”一事件前后的详细记述吧。如此看来,春秋时期表示大城上限度数的“百雉”至战国末已大大缩小,充其量不过是表示中城的程度。这一趋势,在赵策三的开头一段话里尤为突出。即在赵惠文王三十年(前269),为相的田单非难拥有十万乃至二十万大军的赵奢作战战术,却肯定了仅有三万人的作战计划。然而,他以不适时务之名遭到了赵
中国历史故事的特点
奢的反驳,从而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不对。下面一节就是赵奢以充分有力的论据而论述的城邑论。
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古时天下分为万国,大城的上限为城壁边长三百丈(五OO步),户数三千
……,可是,自前269年至今,城邑的规模明显扩大,城壁边长为千丈(一,六六六步二尺),户数三万程度的大集落随处可见。”从这里的“古为万国”来考察,不包括春秋时期。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古”与战国末两端之间,作为辅助标准而插入春秋时期,大城的上限“百雉”之城邑,即城壁边长为二十五雉(二五OO丈二八三三步二尺)。
可如此考虑的话,这里又难免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传承战国时期城邑规模的其他有关著名资料。例如,《孟子·公孙丑下篇》第一章里出现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便是。从来的注释学者都将此句的意思解释为城壁边长为三里并七里的城郭,认为这是自然的表现,可这几乎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不过,臧琳却提倡,相当于方三里的内城二倍以上,方七里的外城过于宽大。《晋书·段灼传》里似又重复引用了《孟子》的这段话,出现的却是“三里之城,五里之郭”,以此为证据,不免使人怀疑“七里之郭”原来是不是“五里之郭”呢?他的主张,尤其是关于城与郭的比例提出的这一疑问是很自然的。可我们乍一看,开始被认
为是当然的这一前提本身就有问题。这种前提果真确凿或可靠吗?因为在这前提下,三里之城即为方九OO步,七里之郭为二一OO步。我们从赵策三中已经得知,公元前269年,当时的大集落“千丈之城”为方一六六六步二尺。在这里,三里之城暂且不论,可假定七里之郭为方二一OO步的话,那便遥遥超过“千丈之城”的规模。再退一步讲,如果“七里之郭”如臧琳所考那样,是“五里之郭”的误写,那么,则为方一五OO步,与“千丈之城”的规模相近。在所知范围内,孟子的发言时代是公元前321年至公元前303年左右,而距赵策三里说的公元前269年稍前50年至30年。换句话说,就是在孟子的时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或者“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是不是对其规模有点夸张?非但如此,如再把孟子的言语加以仔细推敲,便知“三里之城,七里之城”已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程度的规模了。此句话有着很微妙的寓意,即不能说是不高的城,也不能说是不深的池。如此image,恐怕就属于“虽不可说成小城,但也非大城也”的类型。不知何故,朱子将此话单纯地解释为“城郭之小者”,而我宁可将其看做是中等规模的城郭。如果这样,那么,“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表示的就不是城壁、郭壁的边长,而一定是周长了。就是说“三里之城”具有全周九OO步(方二二五步),“七里之郭”具有全周二一OO步(方五二五步)的规模。况且,这段话又重复出现在《墨子·非攻》中篇里。同时,与此相似的“三里之城,五里之郭”以及“五里之城,七里之郭”在《战国策·齐策六》中也分别出现。表现的都是中等规模的 城郭。笔者谨借此以补证上述论点。
以上是在文献记载的基础上对古代城邑的规模随着时代的进展渐渐扩大起来的过程进行了考证,但同时,也试图对因此而产生的种种疑团做出清楚的解释。结果,却弄明白了古代的一般城邑起初虽大,但不过是拥有城壁边长五百步,户数约三千的程度,到了春秋时期,突破此界限的大邑已出现,其标准扩大到一应“百雉”(城壁边长八三三步二尺)。但是,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发展,其规模愈加扩大,仅城壁的边长就增至约二倍,一六六六步二尺,户数约三万的大邑到处可见,“三里之城”原先为“七里之郭(方五二五步)”的程度,只能被看做是中等以下。但是,有关文献上的记载,果真得到考古学方面的验证了吗?至于这方面的
研究开始于1929年对燕下都城遗址的考古调查。特别是40年代前半期日本方面以及变革后的中国诸学者的调查活动,探明了大量遗址的实际状况。这虽然没有像验证前面已经知道的文献记载中那微妙的变迁过程的可靠性那样提供了大量的事例,但对发现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城邑的规模,特别是对考察春秋战国时期大量的人物具有足够有力的启发性。因此,我并不担心各种无稽之谈的诽谤,在大量文献记载以及考古调查报告基础之上,对各种类型城邑的规模作了顺序上的排列,考察了其中初期墨家和秦墨之对象的城邑的性质后,特列出表二如下。
从表二看出,作为初期墨家对象的三种城邑中,小城仍然属于当代城制中的最小类型,作为这种程度的遗址,有汉代的一边城,还有福山县的古城。其次为中城,界于三里之城和五里之城之间,与所有谭城遗址大致相当。再者为大城,与赵策三中谈到的三百丈之城相等。从而,再次确认了拥有户数三千这一点。这样的规模,据《赵策》,为古时城邑的上限,可是经过春秋至战国初,不过为中邑以下了。这一点从它处于五里之城和七里之郭中间的位置也可做出推断。总而言之,在初期墨家之对象的三种城邑中,有两种确实属于小城之列,大城以当时水准来看,也不过勉强达到中等程度。由此看来,在备城门篇开头,禽滑 对墨子提出的问题“甲兵方起于天下,大攻小,强执弱。吾欲守小国,为之奈何”决非欺骗读者的戏言。在这里,防守小国之决意虽然很坚定,但同时又看出,它与篇中具体的数字不无密切联系,而且,如同上述引文中所知那样,这三种城邑的所有者可说都是小国的君主或稍弱的豪族。可在末期秦墨时,如初期墨
中国历史故事书大学生
家出现的那种防守小国之决意已全然消失,至少是“率万家而城方三里”以上的规模才可成为最理想的对象。这种规模与表二中看到的晋之绛城、魏之安邑城、齐之营邱城、滕城等处于一前一后的位置,相当于强国之大邑或小国之首邑。本来表二中作为超过这种规模的城如赵邯郸城及燕下都城等的存在都得到了认可,可是,拥有户数一万的方三里之城邑在当代水准以上的事实却也不得不得到认同。从这一点来看,如前面已涉及的《赵策三》中“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的记载则稍有些过度,尚有必要做些订正。无论怎么说,末期秦墨转向对大邑的防守,已成为不可推翻的事实,并且,我认为这种大邑的所有者非秦国君主莫属。在别的论稿中,我从其中的二、三条论据则能推断,秦墨已经成为对广泛的秦之侵略地域进行防御的一翼,从以上观点中仍然可以得到印证。
通过上述考察,我们基本明确了初期墨家的守御城邑的规模及其特征,遗憾的是,如上所见,资料极为缺乏,因此,由中期到末期之间的墨家各派到底守御多大规模的城邑尚难以确知。因而,在这方面来考证其详细过程有一定的困难。不过,墨家的行动及其思想通过其他方面的各类证据是可以弄清楚它的兴起以至解体的过程的。因此,下面就利用这些成果对墨家与之守御城邑之间的关系,做一归纳。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刚刚抬头的初期墨家正值与进一步激化了的弱肉强食风潮抗争,形成以救世济民为宗旨的守御集团并活动起来。集团采取军民合一的方法,对遭受侵略的微弱城邑进行防御,极力保护。但是,当时的城邑中,纯粹属于民众所有的几乎都不存在,其结果,都归于所有领主的手掌中。所以,初期墨家支持弱者,自然而然地孕育着矛盾。开始的志向无论如何,都是以其政治动机为主,并倾向于对微弱豪族的拥护。这种矛盾大约在巨子孟胜时暴露了出来,导致了昭著的集团自杀事件。可以说,初期墨家的悲剧与城邑国家的没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期墨家大多继承了初期的志向及行为,但对其悲剧似又做了反省,主
要为强国的君主和官僚所劝导并为之效力,渐渐地,暴露了趋炎附势的事大主义倾向。尤其是公元前4世纪前半期入秦的一派即秦墨承认了那种国家的富强之策略,迎合了侵略主义。如果将这种动向与战国时期城邑的发达一同考察的话,那么,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中期墨家的防御城邑恐怕突破了初期之规模,并逐渐地接近于末期墨家的规模。集团急骤组织化,城上防阵也强化起来的事实更有力地证实了上述变迁。实际上,原来中期墨家中,更加坚定继承了初期之遗托的分派依然存在,可一般的动向必然顺应由城邑国家向领域国家转变的趋势。末期墨家较中期的色彩更加浓厚,处于顶峰的是末期墨家,其对象城邑表现出巨大的规模并非偶然。他们具有相当于兵团一样的编制,布有很大密度的防阵系统。就这样寄食于强国,并协助该国的政、战两策略,这种倾向似乎与其他各派有着共同点,不过也有例外,即就是随着弱国的灭亡而殉国的代墨的存在也得到了承认。可是,由于形势急速发展,至公元前3世纪末,号称强大的六个地域国家依次灭亡,秦帝国出现。始皇帝统一后第七年的三十二年(前215),于碣石门刻石“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宇,堕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史记·秦始皇本纪》)。诸侯城郭中也大概包含了战国时期构筑起来的引人注目的各国之间的长城吧。秦始皇帝的这种方策究竟达到了何种程度尚不得而知,但至少在中国内地的城壁除了首都,全都面临被破坏的局面;另一方面,第二年的三十三年到三十四年,帝国的南北境内,大规模地修建起城塞、长城。通过各种证据推测,末期秦墨对于这种进展似乎缺乏洞察力,而一味迎合时势,使竭力保持开祖以来传统的后裔也被统治者剥夺了本不便的思想性,最终,不得不沦落到解体的迷途中。
表一 墨家守御城邑的规模种类
名称
城壁边长
城周
面积
比率
户数
推定
人口
初期墨家
小城
150步以下
0.5里以下
600步以下
2
里以下
1
277户以下
1662人以下
中城
300步以下
1里以下
1200步 以下
4里以下
4
1111户以下
6666人以下
大城
500步以下
1.6里以下
2000 步以下
6.6里以下
11.1
3074 户以下
18444人以下
末期墨家的城邑
900步以上
3里以上
3600步以
上
12里以上
36
10000户以上
60000人
以上
表二 古代城制中墨家守FJF御FJJ城邑的规模城邑
城壁边长
户数
步
m
东西
南北
东西
南北
牧羊城
福山县古城
备城门篇小城
三里之城
谭城
备城门篇中城
五里之城
汉城乐城
备城门篇大城
战国策古城
七里之城
晋绛城
公羊传百雉城
魏安邑城
杂守篇城
滕城
齐管邱城
郑州城
赵邯郸城
战国策新城
东周城北墙
鲁曲阜城
齐?城
考工记匠人城
逸周书作雒解成周城
齐临淄城
燕下都城
60
148
150
225
296
300
375
385
362
500
500
525
814
833
888
900
1,111
1,007
1,296
1,274
1,703
1,666
2,140
2,592
2,074
2.700
2,866
2,962
5,400
6,148
98
74
333
520
490
1,124
725
1,277
1,481
1,092
1,851
2,666
2,911
2,644
82
200
202
303
390
405
506
675
675
708
1.100
1,200
1,215
1,500
1,360
1,750
1,720
2,300
2,249
2,890
3,500
2,800
3.645
3,879
4,000
7,300
8,300
133
100
450
980
1,725
2,000
1,475
2,500
3,600
3,930
3,570
约270
约1,100
约3,000
3,000
10,000
30,000
60,000
70,
(为发表本文,日本山口县大津郡油谷町前议长中山岛春男先生多方联系,寻找作者遗族
同意,在此深表谢意。[译者加])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9/527671.html
以上是关于墨家-墨家的守御城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墨家-墨家的守御城邑;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5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