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试论秦俑彩绘服饰产生的历史条件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服饰-试论秦俑彩绘服饰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试论秦俑彩绘服饰产生的历史条件
秦俑服饰色调明快,艳丽多彩。服色的种类有朱红、枣红、粉红、深绿、粉绿、粉紫、暗紫 、粉白、天蓝、褐色等,其中以大红、大绿、粉紫、天蓝为其主色调。这种异彩纷呈的军服 ,伴随着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在历史上填补了秦人服饰的空白,是研究我国古代服饰重要的实物资料。那么秦俑的服饰色彩为什么会如此纷繁复杂、五颜六色呢?这是今人一直 研究探讨的一个问题。现笔者试从秦人的发展历程、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和殉葬制度等方面入手,对此问题作一些初步研究,不妥之处,尚祈指正。
一、从秦人的发展历程看秦俑的彩绘服饰
考古资料证明,在殷周之际,秦人已生活在今甘肃东部一带,并且在西周早期,秦人已过上了相对定居的生活。到了西周中叶,“非子居犬丘(今甘肃天水附近),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因此有功,被“分土为附 庸,邑之秦(今甘肃清水秦亭附近)”①。后周宣王又封秦仲为“大夫 ”,封庄公“大骆地 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从此可见秦人与周人的交往甚密。在这种情况下,秦人就自然 地吸收周文化,以丰富自己原来文化的内容。
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为救周且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 ,“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②。随着以后文公、德公 的迁都,秦人的活动 范围不断扩大,不断吸收周文化。比如,文字、宫殿、宗庙建筑,丧葬制度,农业、手工业以及音乐、文学、艺术等方面,并且秦人对周文化的这些沿用吸收均已得到考古资料的证明 ③。但是秦人对周文化并非全盘吸收,而是在保持自己固有文化的基 础上,比如在葬仪制度方面,秦人就保留了自己原有的文化特性,据不完全统计,陕西关中地区已发掘春秋时的 秦墓,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东西向,头向西,葬式为屈肢葬,而关中地区西周时代的墓葬基本上都是南北向,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在制陶手工业方面秦人在受周人的影响下就有所创新 ,例如,凤翔宫殿遗址出土的凹字形板瓦,抹光宽带纹筒瓦,以及瓦当等都与周瓦有别,也与东方诸国瓦有别,鲜明地显示了秦文化的特征。在仿铜陶礼器方面,彩绘大耳壶、大口罐 等都是新出现的秦的典型代表性器物④。到了战国中期到秦王朝时期 ,随着秦国势力的增大,地盘不断扩张,秦人大量吸收六国文化。例如:楚国的梁组缨为秦采用名为远游冠,楚 国的獬豸冠被秦国拿来赐近臣御史所戴。秦灭赵,把赵国国君的高山冠拿来为秦王所戴,赵 国 的惠文冠则被秦国拿来赐近臣。正因为如此,秦人的服饰观念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也就不受任何已成定制的思想的禁锢,而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文化的日渐成熟,服饰文化 也就相应的在不断发生变化,也正因为如此,秦人的服饰发展到最后,便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服饰文化的风格。
从秦人与西戎诸族的杂居也可说明此问题。所谓西戎,是泛指秦国西方散布的众多戎族,主要包括绵戎、绲戎、翟戎、獂戎、义渠戎、乌氏戎 、朐衍戎等,早期的秦人很早就活动在西戎地区。秦先祖中 “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⑤从此说 明在商代后期,早期秦人就活动于西戎地区为商王保西部边界。又“始秦戎狄之教”⑥,说明早期秦人长期与戎狄杂居,且受戎狄文化的影响,到了穆公时代便开始了“益 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的宏伟事业。在与这些戎族长期杂居,长期影响的过程中, 也 就首先造成了秦人与诸戎族在文化上的相互融会,可以说每个戎族都应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必然造成了服饰文化的交会。因为服饰是文化 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所有服饰都是人类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聚合体即体现着文化的一切特征。据研究表明,中原地区的服饰(即所谓汉服)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服饰(即 所谓 胡服)的融合与混用是秦俑服饰的一大特征。例如:骑兵俑上身穿的紧袖褶服,身上穿交领右衽长襦或短襦,腰束绦带,下著联裆裤,足登秦綦履,都是中原人固有的服饰,靴则是少 数民族地区的服饰。这种汉服与胡服同见一件俑的身上,混杂服用,显现了两种不同地区服饰的交流与融合。这些现实中的实例有力地证明了秦俑服饰汉、胡混用的现象,当然,不论 汉服也罢,其表面都应该有不同的彩绘纹饰,那么秦俑军服彩绘的五彩纷呈,复杂多样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从意识形态的变异看秦俑彩绘服饰
服饰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它的发展变化充分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早先的服饰仅仅是为人们遮羞御寒用的,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国家政权的确立,统治阶 级需 要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这种稳定的社会制度在西周时期是用非常明确的等级制度来完成的。那么,这种等级制度是用什么体现的呢?于是统治阶级便把注意力集中到服饰上来,以使 服饰起到一种“别上下,辨亲疏”的特殊标志作用,从此,贵贱有差,服饰有别,上自天子 公卿,下及庶民士大夫,在衣着上都被 规定出一套完整的体制与礼法,任何人不准僭越。从此可见服饰除自身的实用性外,还有一定的阶级性。当然,这种属性是在社会意 识形态比较单一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的。但是,秦人从立国到统一,经历了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即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而秦人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强大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 时期 恰恰处于两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交替的时段。是“礼崩乐坏”的时期,这种思想在服饰方面也 有所体现。例如按周代奴隶主贵族的传统,服饰色彩有尊卑区别,青、赤、黄、黑是正色,象征高贵。绀(红青色)、红(赤之浅者)、缥(淡青色)、紫是间色,象征卑贱。但是春秋第一 霸主齐桓公却喜欢穿紫袍。“齐桓公好衣紫,国人皆好服之,致五素不得一紫”⑦。“齐紫,败素也,而价十倍”⑧。 齐桓公这样一名显赫的政治领袖竟然穿 间色的紫袍,这在当
中国历史故事 见义勇为
时是对传统色彩观念的逆反行为,显然也是对传统礼教的沉重打击,可以 说是服饰制度发生变化的萌芽。又如《后汉书·舆服志》中载道:“自三代服章皆有典礼, 周衰而其制渐微,至战国时,各为靡丽之服,秦有天下而收用之,上以供自尊,下以赐百官,而先王服章于是残毁矣。”也就是说,随着奴隶制度的瓦解,旧的一套反映奴隶制度等级观 念的服饰制度也随之崩溃。但是战国至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这个时期,旧的 一 些思想观念未能完全抛弃,新的思想观念尚未完全定型,于是,在思想文化上就呈现出“百 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反过来,这种文化不成熟性,必然导致社会政治体制的不健全 ,也就是这一时期,新的一套适应封建地主阶级等级制度的舆服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因而反映在服饰上,就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西汉初期。即所谓“汉初定,与 民无禁。”注:“师古曰:国家不设国旗衣服之禁”⑨。
从此可以看出,秦人的服饰不但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而且在受这种形态变异性的影响下 ,服饰的款式、彩绘等方面表现出它的多样性与随意性。又据研究表明秦国的士兵来源于社会下层,主要成分是农民。那么,秦军的服饰也就没有什么等级限制了。
三、从秦人的信仰看秦俑的彩绘服饰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 。女 织。玄鸟陨卵,女 吞之,生子大业”[10]。如同其他民族对其起源的神圣性
中国历史故事英语短
一 样,秦人对其祖先来源就有神话传说。可见秦人的宗教信仰由来已久,以后随着秦人的立国、发展、强大,秦人的信仰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睡虎地秦墓竹简 《日书》和放马滩秦墓《日书》就较多地反映了秦人中下阶层的信仰、禁忌等。春秋战国时期,秦人中上阶层的信仰以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核心,辅以社稷、日月、山川等自然崇拜 ,补以鬼神崇拜,形成了郊社宗庙等祭祀制度。到后来随着秦的统一,秦始皇帝对天神的崇拜可以说达到了神经质的程度,由一个政治家,变成了崇拜神灵和天命的狂热的宗教徒。从 他的帝号就可看出,自称“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11]。称帝后,皇帝的权威和优厚享受自然而然地激发他强烈的延寿欲望。于是就遣发人找神仙求长生不老药,正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载的:
“二十八年(前219),始皇东行郡县,”“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仙,名蓬莱 、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童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三十二年(215),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因使韩终侯公、石生 求仙人不死之药。”
后来始皇帝在想见神仙和求长生不得的情况下,他仍然相信灵魂,相信死后有一个天国 ,在这个国中,他仍是皇帝。把现实中的此岸得不到的东西,寄托在渺渺的彼岸。秦兵马俑陪葬坑就是他营造天国的一部分。作为京师的卫戍部队建于陵园的东边,来保卫京师防备天 国 中六国的来犯之敌。这种“事死如事生”的思想充分反映了秦始皇对神鬼的信仰,然而兵马 俑作为秦始皇陪葬品的一部分正是在这种宗教的指导下制作出来的,作为始皇帝天国中守卫京师的宿卫军,当然工匠在制作和彩绘时就必须极力追求它的真实性。也就是说秦代军队的 排列,将士的服饰,武器的配备是怎样的,那么,天国中的这批宿卫军也就应该是怎样的,只有这样,才可能迎合始皇帝的那种贪婪的心态。
从此可以推断,秦俑的彩绘服饰正是反映了当时秦代军服的原貌。前文已从秦人的发展历 程和意识形态的变异谈论过秦人的服饰是绚丽多彩的,那么秦俑彩绘服饰的异彩纷呈也就可以理解了。
四、从秦人的殉葬制度看秦俑的彩绘服饰
殉葬是我国古代丧葬制度之中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起初是人殉,到后来发展为用木俑、 石俑、陶俑等来代替人殉,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以俑随葬,可以追溯到春秋晚期“涂 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刍灵者,善谓人俑者,不仁。”[ 12]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故事
秦人 的人殉制度是从秦武公二十年(前678)开始的。“死,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13]。后世这种人殉现象愈演愈烈,逐渐形成了一种陪葬制度。
“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七十七人”。
穆公三十九年(前621)“穆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人。秦之良臣子车氏三人名奄息 、仲行、 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作为黄 鸟诗”[14。如此大的人殉规模,受到强烈的谴责,人们断定“秦 不能复东征也”。[15]
考古资料证明,殉人墓大部分
中国历史故事秦始皇的故事
集中在春秋晚期到战国中期,这其中秦国共发现近20座,殉 人200多。殉人规模最大者莫过于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箱殉者72人,匣殉者94人,葬具蜷曲特甚,伴出者还有更为残忍的人牲20具[16]。战国中、后期, 随着封建制度的初 步确立,这种残酷的人殉制度逐渐得以废止,“献公元年,止从死” [17]。自此以后,秦 人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了人殉制度。
伴随着人殉制度的废止,在秦国出现了一种以俑代人的殉葬制度,秦国以俑代人进行殉葬 的现象最早出现于春秋晚期。在凤翔西村春秋秦公陵园出土2件石质俑[18] ,陕西长武 上孟村春秋晚期秦国M26中出土1件泥质俑[19],河南泌阳秦墓出土 木俑4件[20],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4件木俑[ 21]。到了秦始皇时期,以俑作为随葬品可以说达到了登 峰造极的时期,数千件兵马俑的出土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人殉也好,以俑代人随葬也好,它们最基本的思想还是反映了一个“事死如事生” 的 观念,也就是说生前如何生活,死后依然如此。作为“人殉”来讲,它是用活人来为死人陪 葬。那么,作为那些用来“人殉”的人来说,他们在服饰打扮方面,应该是与生前现实生活 中的服饰是一样的。至于后来的以俑代人进行殉葬,这只不过是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人们的观念有所变化而已,但是,作为随葬品,它的原本思想并未改变。而是充当人的偶像,代 替活 人来殉葬。由此看来,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数千件兵马俑也是以俑代替活人活马进行殉葬的一种军队模拟,既然如此,这些兵俑体型特征,武器配备,军阵布局都应与秦代现实生 活中的军队是一致的。这些均已得到考古发掘与史料记载的证明。那么作为秦俑的服饰来说,也应该是与秦代军队的服饰相同,否则,就不能反映殉葬的这种“事死如事生”的原 本思想。从此可以看出秦俑的彩绘服饰,也应该作为 随葬品的一部分。那么,既然是随葬品,它反映出的历史信息应该与当时的社会信息是相吻合的。
总之,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由于秦人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周文化 、 六国文化的吸收以及与戎狄诸族的长期杂居,决定了秦文化的庞杂性,由于秦人在发展壮大时期也正好处于封建社会的萌芽、确立时期,这样,文化的复杂多样性与社会性质的变异, 就决定了秦人在服饰上的多彩多姿。另外,从秦人的宗教信仰和殉葬制度可以看出,秦兵马俑作为秦始皇陵园的随葬品,反映的是秦军的原貌,那么秦俑的彩绘服饰也应该与秦代军服 是一致的,这样看来,秦俑彩绘服饰的复杂多样性应该顺应了当时的社会潮流。
注释:
①②⑤[10][13][14][15][17]《史记·秦本纪》。
③④袁仲一:《从考古资料看秦文化的发展和主要成就》《文博》1990年第5期。
⑥《史记·商君列传》。
⑦《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⑧《战国策·苏代遗燕王书》。
⑨《西汉会要·舆服志》。
[11]《史记·秦始皇本纪》。
[12]《礼记·檀弓下》。
[1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十年来陕西省文物考古新发现》,《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 979-1989)》,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18]韩伟:《凤翔秦公陵园钻探与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7期。
[19] 安志:《陕西长武上孟村秦 国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
[20]驻马店地区文管所等:《河南泌阳秦墓》,《文物》1980年第9期。
[21]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
(编校:张文立)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9/527656.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服饰-试论秦俑彩绘服饰产生的历史条件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服饰-试论秦俑彩绘服饰产生的历史条件;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