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秦公帝王陵发展演变的特点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考古-秦公帝王陵发展演变的特点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秦公帝王陵发展演变的特点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秦从襄公享国到二世灭亡,共计近600年的时间,其间秦人奋发图强,从秦穆公的“开地千里,独霸西戎”到秦孝公时“商鞅变法”,秦国日益强大,随着秦国力的强大,秦公帝王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体现出自己的特点,本文欲就秦公帝王陵的演变特点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作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延续时间长、序列清楚
秦人是从东夷西迁的民族,真正建立诸侯国在秦襄公时,因周平王东迁,秦襄公护送有功,周天子“遂赐岐以西之地”给秦,秦人经过与戎狄的长期艰苦争夺,才取得了土地,虽被东方以“夷翟遇之”,但已具有诸侯国的地位,这在秦人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从此后秦公的第一陵区开始营建。
秦公的第一个陵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西南的礼县大堡子山上,在此处已发现两个中字形大墓、两个陪葬坑及其一些中小型墓葬,从墓葬形制、规模、出土文物及其铭文来看,无疑是秦公的陵墓,但对于这两座墓究竟为哪一位秦公的墓葬,学术界还存有争议[1]。但可以肯定的是,秦公的第一个陵区就在此地。
当秦的国力逐渐强大以后,便越过陇山,进入关中,在关中凤翔附近建立了汧渭之会、平阳、雍等都城,这几个都城都处于凤翔塬的上下,因此秦公进入关中以后建立的第一个陵区就在凤翔塬上,考古工作者已在秦都雍城遗址以南发现了秦公的陵区,在陵区内目前发现有十四座大型陵园,四十九座大型陵墓,有“丰”字形、“中”字形、“甲”字形、刀形等陵墓,并发现了众多的陪葬坑,这里埋葬着二十二位秦公(包括未享国的)。从1976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对秦公1号大墓进行了发掘,该墓为中字形,长达300米,深24米,是目前发掘的先秦时期最大的陵墓,该墓虽经200多次盗掘,仍发现3500多文物,特别是该墓的棺椁保存完好。
到秦献公时,为了对东方战争的需要,将都城迁至栎阳,直到孝公第二次变法时,都城仍在栎阳,因此献公、孝公的陵墓据史书记载在栎阳都城(今西安阎良区武屯乡一带)附近
中国历史八大发明的故事
。
秦惠文王至秦悼武王的陵墓在秦都咸阳的西北,位于今咸阳周陵乡。过去有人认为这两座墓为周文王、周武王的陵墓,是不对的。应为秦惠文王和秦悼武王的陵。随着秦国国君由“公”变为“王”,其陵墓也由墓而变为陵了。
随着秦都城咸阳规模的不断扩大,都城向渭河南发展,修建了阿房宫、甘泉宫等宫殿,秦王的陵墓也在都城的东南方修建,即在今临潼骊山西麓一带,这就是秦东陵,在此发现了三座亚字形大墓、几座中字形和甲字型大墓。亚字形大墓的修建反映出秦的国力已非常强大,大有代周天子而号令天下之势了。
秦始皇即位以后,秦统一天下的趋势日益明显,秦始皇的陵墓规模更加扩大,其陵园位于秦东陵以东的骊山北麓,一墓独尊。此时的秦始皇陵已不称“陵”了,而改称“山”,因而秦始皇陵又称“丽山”。
规模愈来愈大
秦公帝王陵随着秦国力的日益强大及厚葬思想的影响,陵园规模越来越大。
秦人是从东方迁徙至天水一带而发展起来的,此后由于国力的强大,越过陇山进入关中地区,并一直向东发展,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从一个弱小民族而成为一个统一天下的帝国。正由于此,秦公帝王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规模逐渐扩大,陵园设施愈来愈多,从礼县大堡子山的两个中字形陵墓,发展到雍城的49座大中型陵墓,又到秦东陵的三个亚字形大墓、两个中字形大墓,到了秦始皇时,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陵园,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陵园内的设施应有尽有,生前享有或希望享有的都在陵园中有所表现。
雍城秦公陵区东西长约12公里,南北宽3公里,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目前已探出49座大墓,平面形制可分为丰字形、中字形、甲字形、凸字形、刀把形、目字形、圆形。可分为14座陵园。秦东陵只埋葬着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三个秦国国王,但陵园区占地面积达24平方公里,有四个陵园,其中仅一号陵园的两座亚字形大墓,面积分别在9000平方米左右,比秦公1号大墓大得多,且封土高大,这时的“亚”字形墓是僭越当时礼制的行动,是对周王朝和其它诸侯国的蔑视。
秦始皇陵一墓独尊,自恃“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因此其陵墓规模更大,其封土高达50丈(合今115米),似一座小山,有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陪葬坑兵马俑及13000多平方米的石铠甲坑,有精致漂亮豪华无比的铜车马。其地宫更是庞大无比“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2],这只是地宫里面的情况,在地上还有寝殿、便殿、 官等建筑,有内外城垣及各式各样的陪葬坑,使得陵园宛如一座都城。目前在其陵园内已发现600多处陪葬坑、陪葬墓,地上地下遗存非常丰富,其豪华程度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完全反映出秦人“好大喜功”的特点。
从享堂到寝便殿
享堂是古代人为了祭祀陵墓而修筑的,对陵墓的祭祀至迟在商代已有,在甲骨文中有很多关于墓祭的资料。安阳殷墟王陵已有享堂,其位置正好坐落在墓室之上,面积也同墓室大小相等。战国时中山王陵封土堆上就有建筑物即享堂的遗迹。墓中出土的“兆域图”标明这些享堂为“王堂”、“王后堂”、“哀后堂”、“夫人堂”等。中山王陵的封土平面呈方形,由下而上构成三级台阶,高约15米,第二台阶上有回廊建筑遗迹,第一台阶内侧有散水,中心夯土台残壁直立,壁面用草筋泥打底,澄浆细泥罩面,表面粉饰成色,残壁遗留有壁柱槽,下部有粗糙的暗础。杨鸿勋先生认为中山王陵享堂中心台每面4400厘米,可分为十三间,平均每间约为338.5厘米。已知回廊进深为300厘米,即每面回廊两头一间面阔各为300厘米。[3]在河南辉县固围村的魏国王室墓和河北邯郸的赵国王室墓地也都存在享堂建筑。
秦的享堂墓发现于雍城秦公陵区,在雍城的21座中字形墓室之上,除M17外,均发现有绳纹瓦片遗存。在M1墓室之上还发现有成排的柱洞和建筑倒塌后凹字形板瓦相互衔接叠压的现象。在M37上发现了建筑遗迹,其散水石沿墓口南北两侧铺设,平面呈中字形,东西长72.8米,散水石中有东西长23.8米、南北宽16米的夯土基础,夯土正中有一夯筑的长方形封闭空间,长2.2米,宽1.8米,疑为建筑的中心部位,为享堂建筑的遗存。
从秦献公开始,秦陵上开始有封土了,被称为冢墓。在云梦秦简中有记载,“何为甸人,守孝公、献公冢者也”,到秦惠文王、秦武王时冢墓越修越大,迄今仍可看到高大的封土。到东陵时,“皆大作丘垄”,秦始皇陵达到了无与伦比的规模,随着冢墓的修建,对陵墓的祭祀由墓上移至墓侧。
在秦东陵一号陵园的两个亚字形大墓上均有封土,但无建筑遗迹(即享堂遗迹),而将享堂移于墓侧称为寝殿。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寝殿的修建开始于秦始皇时,正如蔡邕《独断》所言:“古不墓祭,至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而弗改,故今陵上称寝殿,有起居衣冠象生之备,皆古寝之意也”。而秦东陵在墓侧已发现有寝殿,“凝为D1和D4建筑基址”[4],D1位于M2南40米处,据参与农田基建的村民回忆,大约有夯土基础40×100米,现残存18×14米的夯土台基,台高出现在地表1.8米,夯层厚为5-10厘米,层间较平,同秦始皇陵园所见夯土台层基本一致,在原地表下60厘米处有大约30厘米厚一层红烧土和瓦砾堆,地面随处可见板瓦、筒瓦、砖、瓦当等残块。D4位于M2东200米处的隍壕内侧,现仅探知宽为16米,长度因平整土地破坏而不明,在原地表下80厘米处有一层厚30厘米的瓦砾烧土堆积,有砖、板瓦、筒瓦、瓦当残片。[5]
秦始皇陵的寝殿建筑位于封土北侧的西部,南距封土53米,基址的平面近似方形,南北长65米,东西宽55米,面积为3575平方米。基址的周围铺着粗砂,似为散水。周围环有回廊,中间有高台殿基,回廊部分宽3至5米。正殿内用青石板铺成石台阶,在夯土台上修建地面,叠铺4层河卵石,上铺1层2厘米厚的泥土,其上面铺一层线雕菱形纹石块。墙壁用夯土筑成,外涂粗泥,其上面覆细泥一层,然后涂刷白垩。这组建筑由主殿、侧殿、回廊、门道等组成,建材质料和结构比较考究。
便殿遗址位于寝殿之北,20世纪70年代曾发掘了一组中的三座遗址,其中的二号遗址保存较好,南北长19米,东西宽3.4米,面积64.4平方米。四周残存26至40厘米高的墙壁,墙面用细草泥抹光。遗址内出土了各种质地的建筑材料,有铺地或镶贴墙面的大量青石板,有铁铺首,有高48厘米、径61厘米夔纹大瓦当。1995年又在其南发现了一组六座建筑,面积约4800平方米,其中的四号建筑当是坐南面北的廊院式四合院建筑。六号建筑面积最大,东西残长近80米,南北宽40米多,该建筑装饰豪华考究。
享堂和寝便殿的用途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人死后的祭祀活动,之所以从陵墓之上移至陵墓之侧,与后来的陵墓封土愈来愈高大有关。因为过于高大,加之封土之上要建较大的建筑不大可能,所以便移至墓侧。
从隍壕到高大的城垣
为了保护秦公帝王陵的安全,遂在陵园周围修建了保护性的设施。最早是在陵墓以外修建隍壕。隍壕作为防御设施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半坡遗址中就有发现。凤翔雍城秦公陵园中的隍壕有外、中、内三重。外隍壕是指整个陵地外的围沟,中隍是几座陵墓组成的分陵园的围沟,内隍是某一个陵墓自身的围沟,有的在四边均留有缺口通道。隍壕的横剖面槽形,宽与深均在3至4米。对其局部进行解剖,发现板瓦、筒瓦、盆、罐等残片。可分为双兆型、单兆型、组合型三种。
双兆形,即以马蹄形的内兆围绕中字形主墓,再以中兆环绕主墓、附葬墓及车马坑等;单兆形即有中兆而无内兆;组合形,共用中兆及陵中套陵的特殊类形。
外兆是整个雍城秦公陵区的外围保护设施,囊括面积达21平方公里。经钻探发现北、西、南三条均在南指挥乡境内。外兆的地势最高处是它的西南隅,又以其西南角为最高点,由此向北、向东展开即西兆、南兆。西兆全长2170米,北至太尉村又东折形成北兆,北兆全长1530米。南兆绕过Ⅷ号、Ⅺ号陵园的部分兆沟,向东折而南行至塬楞,全长3320米。将雍城秦公陵区的外兆、中兆、内兆连接起来,总长度可达35公里。
秦东陵也发现了壕沟,有天然的,也有人为的。一号陵园的隍壕由东边的人工壕沟与南北西三面的自然壕沟组成,东壕沟通长1800米,最宽处上口为10米,深6.2米。南、北、西三面均借用天然沟道,也可能经过人工整修,沟壁陡直,围护性能好。二号陵园南北两面的天然壕沟至今仍保留完好,沟深一般在7米左右,上口宽15米左右,也系利用自然条件加人工修葺而成。三号陵园西、北两侧,利用自然沟壑为隍壕,东、南两侧为人工开凿隍壕。
到秦始皇陵时,由地下隍壕变成地面上城垣。现在明显能看到的城垣有两重,即内、外城垣,成“回”字形,还有一道城垣在外城垣以外,文物工作者曾在兵马俑坑以东的代王镇发现过门阙遗址,疑是第三层城垣的遗迹。
秦始皇陵的内城南北长1355米,东西宽580米,周长3870米,其中内城南墙一段仍高出地表1至3米,其余部分仍存墙基,墙基宽8米左右,采用夯土筑成。夯层厚6至8厘米。墙基距现地表10-100厘米不等。内城的中部有条长约330米、宽约8米的隔墙,将内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外城垣南北长2165米,东西宽940米,周长6210米,亦为夯土筑城,夯层厚5至7厘米,南城垣中间有一段仍高出现地表1.5至2.5米,其余部分仅存墙基,基宽8米,外城垣的四面各有一门,门的基址上堆积着瓦片及灰土遗迹,在外城东遗址上曾出土有石柱础、门蹲石及大量的板瓦、筒瓦残片。还在北门内侧一石板下出土刻有“北门钥”的铜钥一件,外城垣西门的基址现仍高出地表约50厘米,说明原来城垣有门阙、角楼建筑。
从墓而不坟、不封不树到高大墓冢
春秋以前,墓葬是不封不树的,即在墓葬之上既没有封土也不种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阶级分化、等级制度的严重。旧有的墓葬制度便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坟丘墓这种能反映等级区别的墓葬便应运而生。
秦公帝王的墓葬反映了这样一段历史。在秦献公之前的秦公墓均不见封土,这个在大堡子秦公墓地和雍城秦公墓地均可以看到,只在墓葬上筑有享堂,但并不能从地面上反映某个秦公的地位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只能搞清楚墓的主人是谁。
到秦献公时及其以后,秦公帝王陵上开始出现封土,且越筑越大,关于献公、孝公两位的陵墓,在《云梦睡虎地秦简》中记载:“何为甸人,守孝公、献公冢者也”,何为冢呢?“封土为丘陇象冢而为之”。[6]说明当时献公、孝公陵已成冢墓了。到了惠文王、悼武王陵时,其墓已改称陵了,因为他们已不是秦公,而变成秦王了。目前这两座墓上仍留下高大的封土,惠文王陵即公陵高11.8米,底边长78米,顶边界长48米。悼武王陵即永陵高12.3米,底边长71米,顶边长14米。
秦东陵埋藏着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等秦始皇的祖先,也都是封土墓。《汉书·楚元王传》云:“及秦惠文、武、昭、庄襄五王,皆大作丘垄”,据考古钻探和调查,秦东陵的几个亚字形、中字形墓上都有封土,因其借地势而修,从外表上看并非很大。
秦始皇陵将中国的封土墓发展到极致。据记载,其墓高50丈,合现在115米余,迄今仍留下一高大的封土堆,是我国古代最高大的封土堆,尽管由于测高点不同,测出的高度不同,但大家都认为它雄伟高大,虽经过两千多年的剥蚀,至今仍有70多米高。经实测,原封土堆的底部近似方形,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现存封土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封土顶部的平台东西长24米,南北宽10.4米。
在始皇陵封土上有没有植树。《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修陵时“树草木以象山”,《汉书·贾山传》也有“中成观游,上成山林”的记载,唐许浑在《涂经始皇墓》诗中也云:“龙盘虎踞树层层”。因此笔者认为秦始皇陵封土之上原长有树木。后来之所以这些树木不存在,与关中地区整个自然环境的破坏有关系,纵使深山里的树木也被砍伐,何况秦始皇陵上的树木。
秦国墓上植树是有传统的。《商君书·境内》记载:“小夫死,以上至大夫,其官级一等,其墓树级一树”。说明级别越高,墓上种树越多,形成了“世之为丘垄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7]秦始皇统一天下,至高无上,因而其陵上才“上成山林”。
实行厚葬
古代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而对死去的人,要“事死如事生”,即生前所有及希望享有的,在死后的陵园中都有体现。正如《吕氏春秋》所云:“世之为丘垄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其设阙庭、为宫室、造宾阼也若都邑”,“善棺椁,所以避蝼蚁蛇虫也。今世俗大乱,之主愈侈其葬,则心非为乎死者虑也,生者以相 尚也。侈靡者以为荣,俭节者以为陋,不以便死为故,而徒以生者之诽誉为务,此非慈亲孝子之心也”。随着国力的强大,生活资料的丰富,人们用在陵墓陪葬上的财力更大。“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鳞施,玩好货宝,钟鼎壶滥,舆马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炭,以环其外”。[8]
吕思勉先生指出:“春秋以前,敢于违礼厚葬者,盖亦寡矣。礼制未亡,而人莫敢自恣也。及战国之世,则有难言者矣”“当时之制度,牵于流俗,以厚葬为荣,薄葬为辱”。[9]充分反映出厚葬现象出现的原因。
秦公帝王陵自始至终贯穿着厚葬思想,礼县大堡子秦公墓虽经无数次盗掘,仍有不少贵重物品出土,如大量的金箔片、青铜器等,雍城的秦公1号大墓,是目前发掘的春秋时期最大的墓葬,长达300米,深24米,规模宏大,虽发现200多个盗洞,仍有不少的金器、玉器等出土。秦始皇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陵园规模更大,从13岁即位便开始修建,动用70余万人,直到死时还未完工,共38年时间,陪葬
中国历史上孝顺母亲的故事
品极为丰富,目前已在陵园内勘探出600多处陪葬坑、陪葬墓,既有生前军队的缩影——兵马俑,帝王的乘御——铜车马,宫廷娱乐——百戏俑,又有宫廷苑囿——马厩坑、珍禽异兽坑,还有供祭祀用的寝殿、便殿及 官遗址,等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里都可以找到。
不一而足,特别是其地下宫殿,“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10]可见地宫中埋藏了众多的宝贝。关于地宫中的情况,只要我们看一看不在地宫又不见司马迁记载的铜车马的富丽豪华程度便可见一斑。
均建在山环水抱的台地上
古代人对人死后的埋葬地是非常讲究的,要进行精心的选址,寻找好的风水地,后代人称为“堪舆”,秦公帝王陵在这方面也是一样,其陵址均选在山环水抱的高台地上。
《吕氏春秋》云:“古之人有藏于广野深山而安者矣,非珠玉国宝之谓也,葬不可不藏也。葬浅则狐狸 之,深则及于泉。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此则善也。”《大汉原陵秘葬经》也云:“立冢安坟,须籍来山去水。择地斩草,冢穴高深”。这只谈到了葬于高台上的原因之一。实质上,秦公帝王陵的选址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非常在意,如山、水、交通等。
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这里素称为“秦陇锁钥,巴蜀咽喉”,北邻秦岭、岷峨山,南邻西汉水,处于河边的高台地上。雍城秦公陵区位于渭水以北的凤翔塬(古称三畤塬)上,北眺雍山,西依灵山,东接扶岐。这里土厚水深,是理想的秦公墓地。秦东陵位处骊山西麓的高台地上,西有灞河,北有渭河,又处在秦通楚国的武关道旁。在秦公帝王陵中地理环境最好的要算秦始皇陵了。它位于骊山北麓,骊山山势高耸、植被茂密,又因有温泉而成为历代统治者垂青之地。《水经·渭水注》云:“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坟于丽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说明秦始皇喜欢骊山的金和玉。从地理形势来看,这里南有骊山,北有渭水,地形高敞东西各有数条河溪环绕,陵区地势宽广。渭河U形蛇曲、始皇陵、骊山1302高峰三者一线呈南北分布,气势磅礴壮观。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
不循规蹈矩
秦人是从天水一带发展起来的,处于农牧交界地区,是汉人与戎人杂居之地。因此对秦人的性格及发展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原各国对秦人“夷翟遇之”,说明秦人确实有不同于中原各国之处,也正由于此,“孔子西行不到秦”,反映出秦人并非循规蹈矩者,而是“秦国之俗,贪狠强力,寡义而趋利”。
关于秦人不循规蹈矩的事实很多,如秦人并非遵循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秦人是实用主义者,只要对自己有用的事,秦人是不计后果的努力去干,这是秦人的传统,直到后来遇到商鞅法家人物,与秦人的思维一拍即合。因此秦公帝王陵中不断地出现超越礼制的事。
秦人好大喜功,因此陵墓都超越礼制修的很大,由于大堡子山秦公墓地被盗严重,我们对其陵墓及陪葬品不得全知。到雍城秦公陵园时,就已经有越礼的行为。秦公1号大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春秋时期最大的陵墓,墓长达300米,深24米,比商王的陵墓还要大三倍。虽然同时期的周天子墓还未发现和发掘,对其规模还不能确知,但秦公1号墓规模确是超越当时秦的国力水平的,也是其它诸侯国望尘莫及的。秦公1号大墓采用了当时天子墓才能使用的“黄肠题凑”,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黄肠题凑墓。
到秦东陵时,从秦昭襄王、庄襄王时的国力来看,已经很强大,但当时周天子仍然健在,秦东陵竟然有三座墓葬同周天子的墓葬级别一样,也为亚字形墓,这绝对是僭越礼制的行为。秦始皇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建造了超过周天子“亚”字形墓的超“亚”字形墓,已经不是四条墓道,光东边就有五条墓道。充分说明陵墓礼制对于秦公帝王无任何约束力,这是由秦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
从人殉到用陶俑殉葬
殉葬制度大约是从原始社会氏族制度形成的时候开始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社会的产生,殉葬制日益严重。在奴隶社会,奴隶如同牛马一样,被任意宰杀和殉葬。在商代遗址安阳侯家庄西北冈的一座殷代大墓中,墓室中央底部埋有一名执戈奴隶和一条狗,墓底四隅又分别埋了8名执戈奴隶和8条狗。在墓室四周上下、墓道
中国历史故事有感Z50
内都埋满了奴隶。在《墨子·节葬》中记载:“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士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秦的人殉制度也是比较严重的,秦武公“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有子一人”。[11]这是秦公用人殉的最早记录。实质上在甘肃礼县大堡子秦公墓中就有不少殉葬者,到秦穆公时有过之而无不及,“穆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 虎亦在从死之中”[12]我国古代第一篇反对人殉的诗《诗·秦风·黄鸟》就是讽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13]这些均为文献记载,在考古发掘中也是如此,陕西凤翔县秦公1号大墓是秦景公的墓葬,在其墓中发现的殉葬者达180余人,殉葬者中既有身份低下的奴隶,也有地位高贵者奴隶主贵族,有的一椁一棺,有的用一棺,有的无椁无棺。有的殉葬于墓主四周,是景公的宠臣,有的置于墓道,有的则填于回土中,可见在人殉中也存在阶级分化现象。
到秦献公时明令“止从死”。[14]那么用什么东西可代替殉人呢,“俑”便应运而生,最初是用木头或其它质料仿制的人形,用以代替活人殉葬,这是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而出现的,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说明人的地位上升,秦人也遵循着这条路线进行,“止从死”后,便用“俑”来殉葬,目前发现的俑有陶俑、石俑等,在铜川枣庙秦墓中的小泥俑是目前发现的秦最早的俑,在咸阳战国秦墓中有骑马俑。到秦始皇时,将俑发展到极致,用近八千个陶俑陶马来殉葬,且完全写实,与真人真马一样大,这确实是一种进步。虽然费时费钱,但比用真人殉葬要好得多。目前在秦始皇陵发现的陪葬陶俑陶马中,除了军事性质的,还有生活性质的,如养马的跪坐俑、圉人俑。但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在封墓道时,秦“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15]可以看出秦始皇陵墓中有不少人被殉葬,其中有两类人,后宫中的妃子当为殉葬,工匠被埋是因为害怕他们出来后泄露墓中秘密。这是秦二世的决定,应该说与秦始皇无太大的关系。在秦始皇陵园中还发现几处秦公子、公主的墓葬,是为秦始皇陪葬的。
从秦始皇陵的殉葬情况来看,既有显示社会发展的一面,又有沿袭旧习的一面,我们在目前发现的秦陵陪葬坑中既能看到陶制的马,也能看到当时的活马被埋葬。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陵墓随都城的迁移而迁徙
陵随都移是一条普遍规律,历代统治阶级为了祭祀和管理保护的方便,总是将帝王的陵墓修在都城附近,有的甚至修建在都城内(春秋战国时期),秦公帝王陵因为秦的都城屡次迁移,所以陵随都移显得非常突出。
自从秦襄公护送周平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后,秦先后建都西犬丘、汧、汧渭之会、平阳、雍城、泾阳、栎阳、咸阳。由陇西迁往关中平原,随着国力的强大,都城规模扩大,陵园也越建越大。秦人是从天水发展壮大起来的,但由于天水附近一带地理环境当时远不如关中地区宽阔平坦,不利于发展,因此从秦襄公二年便越过陇山,迁都汧(今陕西陇县东南乡磨儿塬),文公时迁都“汧渭之会”(今宝鸡县千河乡魏家崖),以上均为秦的早期都城。秦人尚处于创业阶段,都城的建造比较简单,都城也不停地从西往东迁移,因而秦先公的陵墓随都城的迁徙而迁移,但包括文公在内,秦公的陵墓仍在西犬丘,这是因为秦虽由西犬丘迁至汧、汧渭之会,但由于这两个都城规模太小,完全是临时性质的,秦公根本未想在此立足,加上西 还在西犬丘,因此,襄公、文公墓仍然建在西犬丘。
宪公时迁都平阳,筑有“平阳封宫”,但不长时间,德公便把地势宽阔高畅的凤翔塬作为秦的都城,并在此立国250多年,因而从秦宪公开始,秦公的陵墓便筑在凤翔塬上。考古工作者已在雍城以南发现了十九座秦公陵园,有丰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等陵墓,这里埋葬着献公以前文公以后的二十二个秦公,陵墓规模宏大、壮观,埋藏丰富。
秦灵公时,为了对付东方国家的进攻,将都城从雍城迁至泾阳,秦灵公“居泾阳”,迁都泾阳时间很短,且纯为军事性质,而且当时秦的宗庙等还在雍城,所以从灵公到出子的秦公陵墓仍在雍城以南的秦公陵区内。
秦献公时为了对付东方魏国的骚扰和侵蚀,将都城从泾阳再东迁至栎阳,距离作战前线更近一些,这在古代通讯条件极差情况下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古代国王是常常要亲自上战场指挥战争的,都城距离战场太远是不利于战争的,也不利于政局的稳定。而栎阳距雍城秦公陵区太远,于是献公和孝公两位秦公的陵墓就建在栎阳附近,《水经·渭水注》有记载。
秦孝公十二年都城又从栎阳迁到咸阳,咸阳的环境更有利于秦国的发展和实现全国的统一伟业。从此后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咸阳陵区,其中包括咸阳在西北不远处的秦惠文王陵和秦悼武王陵,咸阳东南的秦东陵和秦始皇陵。之所以陵墓向咸阳东南延伸,是因为秦咸阳后来从渭河北向渭河南发展,政治中心南移,形成“渭水贯都,以象天汉”的规模。
秦公帝王陵对后代帝陵的影响
“百代皆行秦政事”、“汉承秦制”这是人们对于后代对秦制度延续的总结性概括。秦陵墓制度对后代确实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陵寝制度、陵邑制度
中国历史故事 有声
、陪葬制度上。
陵寝制度影响深远,直到明清时期的帝王陵仍实行这种制度,而这种制度是从秦开始的。蔡邕《独断》云:“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寝”,在陵旁建立寝殿开始于秦东陵,到秦始皇陵时发扬光大,不但在陵北修有寝殿,也有便殿和 官遗址。西汉帝陵的寝殿,在初期也像秦始皇陵那样建在墓的北侧,到阳陵时,寝殿则由陵园内移到陵园外,并建成以寝殿为中心包括便殿在内的寝园。考古工作者对汉宣帝杜陵的寝殿进行了发掘,对汉代的帝陵寝殿建筑形制有所了解。其寝园位于陵园之东南,在寝园内,寝殿在西,便殿在东。[17]《汉书·韦贤传》云:“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寝殿”。
陵邑制度开始于秦始皇陵时。《后汉书·光武十王传》东平宪王刘苍云:“园邑之兴,始自强秦”。为了加强对修陵的管理工作,秦始皇十年设置丽邑,三十五年又迁三万家丽邑。[18]考古发掘也证明秦始皇陵确实有丽邑,在陵园内多次发现刻有“丽邑”陶文的陶器和砖瓦。其遗址位于秦始皇陵园北侧约2.5公里的刘家村东,地面上堆积着大量的残砖瓦片、红烧土,许多陶片上有陶文印记。[19]
陵邑制度等于在陵周围设置县级管理机构,其制度对汉代帝陵产生了重大影响,汉代在咸阳原上,建置了五陵邑,汉高祖长陵邑,景帝阳陵邑,惠帝安陵邑,武帝茂陵邑,昭帝平陵邑等。西汉陵邑的目的除和秦始皇陵邑供奉陵墓一样以外,还有强干弱枝、维护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即“盖亦以强干弱枝,非独为奉山园也”。[20]目前考古工作者对西汉阳陵邑正进行发掘,其规模很大。
另外还有陵园建城垣、筑覆斗形封土、建有众多陪葬坑(如兵马俑坑)、陪葬墓等都被后代有所继承。汉唐宋等王朝的帝陵陵园布局结构,不论在基本组成单位,以及这些单位的构筑形制方面,还是在总体格局上,都表现出与秦始皇陵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充分说明秦始皇陵对后代帝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李自智先生所指出的:“如果我们作一系统的历史考察,即不难发现,从西汉到唐宋的帝陵布局结构,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变化,但其基本布局却没有能够突破秦始皇陵园布局的影响。就是在陵园布局结构上重大的改革的明清两代帝陵,多少也受到一些影响。”[21]
[1]参看韩伟:《论甘肃礼县出土的秦金箔饰片》,《文物》1995年6期;李朝远:《上海博物馆新获秦公器研究》,《上海博物馆馆刊》第7辑,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9月版;李学勤、艾兰:《最新发现秦公壶》,《中国文物报》1994年10月3日。
[2]《史记·秦始皇本纪》。
[3]杨鸿勋:《战国中山王陵及兆域图研究》载于《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4]程学华:《秦东陵探查初议》,《考古与文物》1987年4期。
[5]程学华、林泊:《秦东陵第1号陵园勘查记》,《考古与文物》1987年4期。
[6]《周礼·春官·冢人》。
[7]《吕氏春秋·安死》。
[8]《吕氏春秋·节丧》。
[9]《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0]《史记·秦始皇本纪》。
[11]《史记·秦本纪》。
[12]《史记·秦本纪》。
[13]《诗经·秦风·黄鸟·诗序》。
[14]《史记·秦本纪》。
[15]《史记·秦始皇本纪》。
[16]《史记·秦本纪》。
[17]刘庆柱、李毓芳:《西汉十一陵》,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18]《史记·秦始皇本纪》。
[19]袁仲一:《秦始皇陵园考古勘探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0年8月版。
[20]《汉书·地理志》。
[21]李自智:《试论秦始皇陵园布局对后代帝陵的影响》,《文博》1990年5期。
(作者:秦俑博物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9/527651.html
以上是关于考古-秦公帝王陵发展演变的特点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考古-秦公帝王陵发展演变的特点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5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