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讀上博竹書《用曰》劄記

  • 讀,上,博竹,書,《,用曰,》,劄記,原文,标题,讀,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28 03:03
  • 小虎历史故事网

讀上博竹書《用曰》劄記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讀上博竹書《用曰》劄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讀上博竹書《用曰》劄記


(北京大學中文系)
(一)十,其又成德;閟(美?)言自關(讕?)誇,其又中墨;難之!少(小)疋(疏)於㝅(穀),亦不埶(邇)於惻(賊)。用曰遠君遠戾。(3號簡)
“難之”單獨成句,是曹峰先

求雪岗中国历史故事音频

生的意見。[1]“疏”字的釋讀,是何有祖先生的意見。[2]《詩·小雅·天保》“俾爾戩穀”,毛《傳》:“穀,祿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認為“穀”假借為“祿”。“㝅”與“穀”聲符相同,也應假借為“祿”。“小疏於祿”,意為不做官或不做高官,即下文的“遠君”。“不邇於賊”,意為不近於害,即下文的“遠戾”。上下文照應得十分嚴密。
(二)
讀上博竹書《用曰》劄記
讀上博竹書《用曰》劄記
(錯)心懷惟(違),各有其異圖。絕原(源)流,淲(洿)其自能不涸?用曰唇(?)亡齒寒。(6號簡)
《方言》卷六:“錯,藏也。周秦曰藏。”《廣雅·釋詁四》:“錯,藏也。”《曾子·制言下》“君子錯在高山之上”,阮元注:“錯,藏也。”《論語·衛靈公》“則可卷而懷之”,朱熹《集注》:“懷,藏也。”《莊子·秋水》“兼懷萬物”,成玄英《疏》:“懷,藏也。”是“錯”、“懷”同義。
“惟”,上古音屬微部喻母四等,疑讀為微部匣母之“違”。[3]《詩·商頌·長發》“帝命不違”,陳奐《詩毛氏傳疏》:“違,回也。”《荀子·修身》“辟違而不愨”,王念孫《讀書雜誌》:“僻、違,皆邪也。《周語》‘動匱百姓以逞其違’,《晉語》‘若有違質,教將不入’,韋並注曰:‘違,邪也。’”
“圖”,從陳偉先生讀。[4]“錯心懷違,各有其異圖”,猶言包藏禍心,各自都有自己的圖謀。
“淲”,讀為“洿”。《莊子·逍遙遊》“吾有大樹,人謂之樗”,《一切經音義》八四引“樗”作“㯉”。可證“虎”聲之“淲”確可假借為“于”聲之“洿”。上博竹書《三德》10號簡“毋斷陓”,[5]郭店竹書《語叢四》16—17號簡“利其渚者不塞其溪”,[6]“陓”、“渚”也都假借為“洿”。[7]這三者都是拿池子的源頭斷了池子就會口乾涸掉的道理說事,但側

中国历史上灭火的故事

重點有所不同。《語叢四》、《三德》是從人保有這件東西所獲得的利益的角度出發的,為了長久獲利,就不能讓池子乾涸。而《用曰》把自己比作了“洿”,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就不能讓同自己命運息息相關的“源”被阻斷,同下文“唇(?)

中国历史故事简答题

亡齒寒”的立意完全一致。
(編者按:[1]曹峰:《上博六〈用曰〉篇劄記》,簡帛研究網2007年7月12日,又載簡帛網同日。
[2]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3]“隹”聲之字與“韋”聲之字相通的例子,看《古字通假會典》497頁,齊魯書社1989年。
[4]陳偉:《讀〈上博六〉條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5]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圖版136頁、考釋294—29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6]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圖版106頁、釋文考釋217—218頁,文物出版社1998年。
[7]劉洪濤:《上博五〈弟子問〉小考

中国历史三个古城故事简介

兩則(修訂稿)》,簡帛網2006年7月5日。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724.html

以上是关于讀上博竹書《用曰》劄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讀上博竹書《用曰》劄記;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6281.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