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吳命》5號簡“志”字小議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故事-《吳命》5號簡“志”字小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吳命》5號簡“志”字小議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的故事三年级
)
《吳命》5號簡上半段有這樣幾句簡文:
以此前

历史故事-《吳命》5號簡“志”字小議
(後)之,猷不能以牧民,而反志下之相

历史故事-《吳命》5號簡“志”字小議
(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封面
濟)也,幾(豈)不左才(哉)!
簡文的斷句從何有祖、單育辰先生;[1]“

历史故事-《吳命》5號簡“志”字小議
”讀為“濟”,從單育辰先生;“左”字如字讀,從張崇禮先生;[2]其他皆從整理者。[3]
關於“志”字,整理者訓為“德行”;何有祖先生訓為志願、志向;單育辰先生認為 “志”可能是“忘”之訛字,讀爲“望”;張崇禮先生釋爲“情志”。
推荐一本中国历史故事
按:我們認為“志”可能當讀為“待”。“志”、“待”聲母都是舌音,韻同屬之部,其基本聲符都是“之”,音近可通。楚系簡帛多有“志”與“寺”聲字相通之例,[4]亦可為證。《子夏易傳》卷一“合兩而待之,則上待下之能,下待上之命”,宋耿南仲《周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阅读考级
易新講義》卷四“丘雖不足於山之徳,然亦不待下之養”,辭例均可參照。
(編者按:[1]何有祖:《〈吳命〉小劄》,簡帛網2009年1月2日。單育辰:《佔畢隨錄之八》,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1月3日。下引何氏、單氏說出處同此。
[2]張崇禮:《〈吳命〉5號簡上考釋》,復旦網2009年1月22日。下引張氏說出處同此。
[3]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第314-315頁。下引整理者意見出處同此。
[4]白於藍:《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1、22、24、25頁。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239.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故事-《吳命》5號簡“志”字小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故事-《吳命》5號簡“志”字小議;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6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