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 《,武王踐阼,》,“,祈,”,及從,之字,試解,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29 03:36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武王踐阼》有以下兩段意思相類的話,一段在簡1-2:
……師尚父曰:“在丹書。王如欲觀之,盍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乎?將以書見。”武王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三日……
另一段在簡12:
……太公望答曰:“有。”武王曰:“其道可得而聞乎?”太公望答曰:“身則君之臣,道則聖人之道。君齋,將道之,君不祈,則弗道。”武王齋七日……
今本《大戴禮記·武王踐阼》與這兩段話大致相當的話是:
……師尚父曰:“在丹書,王欲聞之,則齊(齋)矣!”王齊(齋)三日……
第一段話的“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字系整理者所隸定,其形如下: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序言

第二段話的“齋”、“祈”二字作如下之形:
“齋”: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祈”: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關於“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字,整理者疑爲“祈”字之繁構,讀爲“齋”;第二段話的“祈”也讀爲“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認爲“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 字從“祈”得聲,或當讀爲“祈”,“祈”與“齋”大概是一類活

中国历史故事书设计腰封

動。[1]張振謙先生認爲“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字下部左邊爲“厶”,右邊爲“正”,“厶”是聲符,此字可以認爲是從“祈”、從“正”、“厶”聲的字,讀爲“齋”。[2]劉洪濤先生認爲“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祈”字都是“齋”字的特殊寫法。[3]
按,整理者把“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祈”讀爲“齋”,顯然是受了今本

中国历史讲崇祯的故事

的影響。劉洪濤先生已經指出“祈”、“齋”二字古音並不十分密合,不大可能通用。復旦讀書會讀爲“祈”,語義並不妥帖,因爲齋戒和祈禱畢竟是兩種不同性質的行爲。如此張先生之說亦有問題,而且字形從“正”之義難解。劉先生的意見也有可疑之處,“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祈”和“齋”字寫法差異很大,把前兩字說成由後者變化而來,頗感勉強;特別是“祈”字和兩“齋”字共見一

中国历史故事集林汉达有声

簡,說成是同一個字的異體實在讓人難以相信。
我們認爲從字形上看,“祈”字和“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字從“祈”並無疑義,“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祈”所表示的詞應該還是與“祈”讀音相近的。從詞義上看,簡本《武王踐阼》和今本的文字本來就頗多差異,“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祈”所代表的詞不一定要與今本求同,也可能是一個意思與“齋”相同或相通的詞。按照上述兩條線索考察,“祈”、“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可讀爲“禋”。“祈”屬群母文部,“禋”屬影母文部,二字音近。“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字右下所從的“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可能是“土”旁。戰國文字“土”旁常常可以寫成“立”形,試與本篇2號簡及其他楚文字中“堂”字所從“土”旁參照: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本篇2號)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郭店簡《性自命出》19)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貨幣文字)[4]
如此“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字應該隸定爲“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字左下所從的“口”可能是“○”(“圓”字初文),試參照楚簡“員”字所從“○”旁寫法:[5]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字可以分析爲從“祈”、從“口”、從“土”,也可以分析爲從“示”、“斤”、“口”、“土”。無論採取哪種分析,“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都可以看作一個兩聲字,因爲“祈”屬群母文部,“斤”屬見母文部,“○”屬匣母文部,三者音近。按照前一種分析,“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可能是“垔”字異體(聲符“西”替換爲“祈”,“○”是附加聲符),簡文中讀爲“禋”;按照後一種分析,“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
”可能是“禋”字異體(聲符“西”替換爲“斤”,“○”是附加聲符)。
“禋”有“潔”義。《說文》:“禋,潔祀也。”實際“禋”表“潔”義並不限於專指祭祀。《國語·楚語下》“禋絜(潔)之服”,“禋絜”連用,修飾“服”。“齋”亦有“潔”義。《說文》:“齋,戒,潔也。”《谷梁傳》莊公三十二年“以齊(齋)終也”,何注:“齊,絜。”所以“禋”、“齋”在“潔”這個詞義上可以相通,如《左傳》隱公十一年“而況能禋祀許乎”,杜注:“絜齊以享謂之禋。”《楚語下》“敬其粢盛,絜其糞除,慎其采服,禋其酒醴”,“敬”、“禋”並稱,韋注:“禋,絜也。”又同篇“齊敬之勤”、“爲齊敬也”,“齊敬”並稱,韋注:“齊,絜也。”第一段簡文“盍禋乎”、“武王禋三日”,“禋”詞義與“齋”相近。楊樹達先生指出古書有“避重複而變文例”,如《烈女傳·賢明篇·周宣王姜后傳》“事非禮不言,行非禮不動”,而《藝文類聚》引曹植《賢明頌》改作“非義不動,非禮不言”,楊先生認爲:“蓋傳文質樸,不避重言;植作頌贊,欲求文美,故改一‘禮’字作‘義’,以避複耳。”[6]第二段簡文上下用“齋”而中間用“禋”,大概屬於“避重複而變文例”,“不禋”即“不潔”,《管子·心術上》“掃除不潔,神乃留處”,可與簡文“君不禋,則弗道”參照。而後人爲求其用字整齊,故改“禋”爲“齋”,與曹植《賢明頌》改《烈女傳》其事雖反,其理則同。
(編者按:[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12月30日。
[2]張振謙:《〈上博七•武王踐阼〉劄記四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1月5日。
[3]劉洪濤:《釋上博竹書〈武王踐阼〉的“齋”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4月5日。
[4]汪慶正主編、馬承源審校:《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49頁4179號,第1051頁4186號。
[5]李守奎、曲冰、孫偉龍編著:《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五)文字編》,第330-331頁。李守奎:《楚文字編》,第380頁。
[6]俞樾等:《古書疑義舉例五種》,中華書局2005年,第197-200頁。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235.html

以上是关于《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武王踐阼》“祈”及從“祈”之字試解;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6771.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