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淮南師範學院中文與傳媒系)
清華簡《保訓》簡2有如下一字: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處理前)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處理後)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字的主要釋法有: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1]:
隸定為“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即“適”字,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猶方也”。
孟蓬生先生[2]:
以音求之,我們覺得“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字可以讀為傳世典籍中表示“疾病加劇”的“漸”字。
蘇建洲先生[3]:
隸定為“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讀為“漬”。并引何休說:“瘠(漬),病也。齊人語也。”同時,“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可能亦是{胔、骴、髊、漬、脊、瘠、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和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等詞的寫法之一。
何家興先生[4]:
該字從止,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聲,即“遣”字,在簡文中讀為“漸”。
以上是關於此字的主要釋法。在諸說當中,我們認為蘇建洲先生的隸定和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的意見是正確的。此字釋為“遆(適)”,字形分析為從“辵”省,“帝”聲。
何琳儀先生對古文字中的“帝”字有深入分析[5]:
帝,甲骨文作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鐵一五九·三)、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後一·二六·一五)、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甲七七九),構形不明。商代金文作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其卣),西周金文作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斁狄鐘),春秋金文作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秦公簋)。戰國文字承襲兩周文字。六國文字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旁繁化作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形,與三體石經《僖公》帝作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吻合。或於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右上加短橫為飾。晉系文字下或省作人形,在偏旁中或省作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形。
何琳儀先生認為帝“或於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右上加短橫為飾”、“在偏旁中或省作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形”,可信。
古文字中“遆”字形如下[6]:
A1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A2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A3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黃德寬先生認為古文字中的“遆”,從辵(或省作止),帝聲。適之省文。[7]黃德寬先生的意見正確可從。A1為A2省文,A3為A1增繁無義偏旁。關於增繁無疑偏旁,何琳儀先生曾有論述。這類偏旁很可能是無義部件,只起裝飾作用。類似A3增“
中国历史中的人物故事
宀”之字如[8]: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與A1形同,為一字無疑。我們認為簡文“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即“遆”之省形,釋為“適”。
上錄簡文中的“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釋“遆(適)”,訓方。表示時間,相當於“正”、“正在”。上引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引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猶方也”。聯繫簡文,《保訓》篇是周文王臨終時對其太
中国历史绘本故事书籍
子發即武王所作的遺言。簡文開始說:“惟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歷,恐墜保訓。”“瘳”,李守奎先生释“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孟蓬生先生認為释“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还是更合适,读为“不豫”。 [9]子居先生補充傳世文獻多作“不豫”,即不樂,先秦時常作為身體不適的代稱。[10]簡文接下來說:……[王]若曰:“發,朕疾遆甚,恐不女及訓。……今朕疾允病,恐弗念终,女以书受之。……”趙平安先生認為“今朕疾允病”大意是说我现在病得很重。[11]張崇禮先生也認為“今朕疾允病”意思是说現在我病得太厲害了。[12]我們認為從上下文意
别人讲中国历史故事
看“朕疾遆甚”、“今朕疾允病”是相呼應的。“甚”:《廣雅·釋言》:“勮也。”《玉篇·甘部》:“劇也。”“病”:《說文》:“疾加也。”此處“甚”與“病”意義相同,皆指病重或病情加重。文王前說我正病得很重,后進一步肯定我現在確實病得太厲害了。
另外,我們想談談楚簡中出現的幾個“遆”字。
B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郭店《緇衣》簡16、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新蔡簡零:189、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新蔡簡零:484、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新蔡簡零:300
C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上博(三)·周易》簡14、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上博(五)·鬼神之明、融師有成氏》簡8
D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上博(一)·緇衣》簡9
李家浩先生根據“古文字中‘止’、‘辵’作為形旁可以通用”和“加‘宀’與不加‘宀’往往無別”兩條規律,指出“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和“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二者當是一字之異體,其說可信。[13]
我們認為A1、A2、A3、B、C、D是一字異體(B與A3形同、C與A1形同、D與A2形同),均應隸定為“遆”,分析為從“辵”(或省作止),“帝”聲,即“適”之省文。
以上主要對楚簡中“遆”字的字形做了一些分析,認為“
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
”應分析為從“辵”省,“帝”聲,為“適”之省文。並分析了楚簡中“遆”字的異體字形。錯謬之處,懇請專家指正。
(編者按:[1]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保訓》釋文[J].《文物》.2006,6:73-75頁
[2]孟蓬生.《保訓》“疾漸甚”試解[J].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07/10
[3]蘇建洲.《保訓》字詞考釋二則[J].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07/15
[4]何家興.也說《保訓》中的“遣”[J].簡帛網2009/08/19
[5]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M].北京:中华书局,1998,747頁
[6]黃德寬主編.古文字譜系疏證[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2029-2030頁
[7]黃德寬主編.古文字谱系疏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030頁
[8]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215-217頁
[9]劉國忠,陳
中国历史故事好段摘抄
穎飛.清華簡《保訓》座談會紀要[J].光明網2009/07/03,http://www.gmw.cn/content/2009-07/03/content_942975.htm
[10]子居.清華簡《保訓》解析[J].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07/08
[11]趙平安.關於《保訓》“中”的幾點意見[J].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06/25
[12]張崇禮.清華簡《保训》解詁四則[J].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07/26
[13]宋華強.新蔡簡與“速”義近之字及楚簡中相關諸字新考[J].簡帛網2006/07/27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217.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清華簡《保訓》“適”字補說;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6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