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原文,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30 03:30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
夫﹦(大夫)〔一〕、不更〔二〕、走馬、上造、公士共除米一石。今以爵衰分之,各得幾可(何)。夫﹦(大夫)三斗十五分斗五,不更二斗十五分斗十,走122(0978)馬二斗,上造一斗十五分〔三〕五,公士大半斗。述(術)曰:各直(置)爵數而並以為法,以所分斗數各乘其爵數為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實)﹦(實,實)如〔四〕123(0950)
法得一斗,不盈斗者十之,如法一斗〔五〕,不盈斗者以〔六〕命之。124(0915)〔七〕
今按:
〔一〕夫﹦(大夫),整理者釋寫。按:原簡為合文,字已殘泐,據殘劃並與下文同形字比較而釋。
〔二〕不,整理者釋。按:字已殘泐。
〔三〕據文意,“分”下可補“斗”字。
〔四〕簡文未完,應續書於另簡。據文意,另簡應有“法一斗”之類的表述。
〔五〕斗,原簡如此。按:據文意,當為“升”字之誤寫。下同。
〔六〕《漢書·律曆志上》:“合龠爲合,十合爲升。”據文意,“以”下可補“合”字。
〔七〕關於三簡的關係,參許道勝:《岳麓秦簡〈數〉書諸疑難簡的綴合與編連》。[1]
一牛一羊一犢〔一〕共食以〔二〕禾〔三〕一石〔四〕,問牛羊犢各出幾可(何)〔五〕。曰〔六〕:牛〔七〕五斗〔八〕有(又)七〔九〕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羊〔十〕出二斗有(又)七分斗之六,犢出一斗有(又)七分斗〔十一〕125(C410106+1193)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羊〔十二〕直(置)三〈二〉〔十三〕,犢〔十四〕直(置)一,而並之,凡求□〔十五〕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126(1519)
今按:
〔一〕一牛一羊一犢,整理者釋,並將牛羊犢連讀。按:應斷讀作“一牛、一羊、一犢”。下文“牛羊犢”同。犢,整理者釋。按:字已殘去左部的牛旁。犢,小牛。《禮記·月令》:“(季春之月)犧牲駒犢,舉書其數。”
〔二〕以,整理者釋。按:看簡影,當釋作“一”,疑為衍文。
〔三〕禾,整理者釋。按:字殘去左部。禾,禾稈。《儀禮·聘禮》:“門外米禾皆二十車,薪芻倍禾。”鄭玄注:“禾,藳實並刈者也。”《禮記·聘義》:“米三十車,禾三十車,芻薪倍禾,皆陳於外。”
〔四〕一石,整理者釋寫。按:原簡為合文(無合文符號),已殘去左部。
〔五〕問牛、羊、犢各出幾可(何),整理者釋。按:諸字均殘去左部。
〔六〕曰,整理者釋。按:字已殘去左部。
〔七〕牛,整理者釋。按:字殘去大部。據文意及文例,“牛”下可補“出”字。
〔八〕五斗,整理者釋。按:二字均殘去左部。
〔九〕七,整理者逕釋。按:字僅殘存一橫劃。據計算結果,“七”下可補“分斗五”三字。
〔十〕羊,整理者釋。按:字已殘。
〔十一〕據計算結果,“斗”下可補“三”字。
〔十二〕羊,整理者釋。按:字已殘泐。據文意可在“羊”上補“牛直四”三字。
〔十三〕三,據計算結果,“三”當為“二”之誤。
〔十四〕犢,整理者釋。按:字已殘去左旁。
〔十五〕簡末殘字,似是“二”字。
有婦〔一〕三人,長者一日織五十尺∟,中者二日織五十尺〔二〕∟,少者〔三〕三日〔四〕織五十尺。今威〔五〕有攻(功)五十〔六〕尺,問各受127(J9+J11)幾可(何)。曰:長者受廿七尺十一分尺三∟,中者受十三尺十一分尺七∟,少者受九尺十一分尺一。述(術)曰:各直(置)一日所織128(0827)〔七〕
今按:
〔一〕婦,整理者釋。按:字已殘去右半。
〔二〕尺,整理者釋。按:字已殘。
〔三〕少者,整理者釋。按:紅外簡影缺,參彩色簡影,二字右部略殘。
〔四〕三日,整理者釋。按:二字已殘。
〔五〕威,陳偉:《說文》:“威,姑也。從女,從戌。漢律曰:‘婦告威姑’。”《廣雅·釋親》:“姑謂之威。”即今謂婆婆或婆母[2]。
〔六〕五十,整理者釋寫。按:原簡為合文,奇怪的是紅外簡影作“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而彩色簡影卻作“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
〔七〕紅外簡影已斷成4節,彩色簡影較完整。
凡〔一〕食〔二〕攻(功)之述(術)曰:以人數為法,以食〔三〕攻(功)丈數為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實)﹦(實,實)如法得一丈,不盈丈者因而十之,如法人一尺,不盈尺者因〔四〕129(1136)而十之,如法人得一寸,不盈寸者以分命之。130(0022)
今按:
〔一〕凡,整理者逕釋。按:字甚殘泐。
〔二〕“凡”下一字,整理者釋作“食”。按:字作“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甚模糊,暫存疑。[3]
〔三〕“以”下一字,整理者亦釋作“食”。按:字作“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與《為吏治官及黔首》簡1553紅外影像“受”字比較,幾乎如出一轍,故應改釋作“受”字。《左傳》定西元年“庚寅栽,宋仲幾不受功”。[4]
〔四〕而十之,如法人一尺,不盈尺者因,諸字為整理者釋。按:因簡殘去左半,故諸字亦隨之殘去左半。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五。其述(術)曰:始日直(置)一,次〔一〕直(置)二,次直(置)四,耤(藉)而並之七﹦(七,七)為法,以十尺扁(遍)〔二〕乘其直(置)各自為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實)﹦(實,實)如法得一尺。131(0972)
今按:
〔一〕“次”下承前文省“日”字。下同。
〔二〕扁,整理者讀作“遍”。按:應讀作“徧”。
卒百人,戟十,弩五,負三,問得各幾可(何)。得曰:戟五十五人十〔一〕分人十,弩廿七人十八分人十四,負十六人十八分人十二。其132(0820)述(術)曰:同戟、弩、負數以為法,即置戟十〔二〕,以百乘之以為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實)﹦(實,實)如法得一戟〔三〕。負、弩如此然。133(0765)
今按:
〔一〕據計算結果,“十”下可補“八”字。
〔二〕十,整理者釋。按:字殘去右半。
〔三〕一戟,實指一戟幾何人。
凡三卿〈鄉〉:其一卿〈鄉〉卒千人,一卿〈鄉〉七百人,一卿〈鄉〉五百人。今上歸千人,欲以人數衰之,問幾可(何)歸幾〔一〕可(何)。曰:千者歸四【百】〔二〕134(0943)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五十)四人有(又)二千二百分人千二百,·七百者歸三百一十八人有(又)二千二百分人四百,·五百〔三〕歸二百廿(二十)七人有(又)二千二百分人六百。135(0856)其述(術)曰:同三卿〈鄉〉卒以為灋,各以卿〈鄉〉卒乘千人為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實)﹦(實,實)如灋〔四〕一人。136(0897)
今按:
〔一〕幾,整理者釋。按:字右部殘泐。
〔二〕百,整理者補。按:看簡影,字甚殘泐,似以作“□”為好。因本簡與下簡相接,據計算結果可推知殘字原為“百”字。
〔三〕據文意及文例,“百”下可補“者”字。
〔四〕灋,原簡作“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按:《數》書中一般作“法”,本簡作“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比較少見。
一人負米十斗,一人負粟十斗,負〔一〕食十斗,並裹〔二〕而分之。米、粟、食各取幾可(何)。曰:米取十四斗七分斗二∟,粟〔三〕八斗七分【斗】〔四〕137(2082)四,食取七斗七分一。食二斗當米一斗。138(0951)
今按:
〔一〕據文意及文例,“負”上或可補“一人”二字。
〔二〕裹,包紮,引申為盛放。《詩·大雅·公劉》:“迺裹餱糧,於橐於囊。”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病》六八正貳:“甲乙有疾,父母為祟,得之於肉,從東方來,裹以桼(漆)器。”[5]
〔三〕據文意及文例,“粟”下似可補“取”字。
〔四〕斗,整理者補。按:字已殘泐,據殘劃及文意推測。
一人斗食,一人〔一〕半食,一人〔二〕參食,一人駟食,一人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食,凡五人,有米一石〔三〕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欲以〔四〕食數分之。問各得幾可(何)。曰:斗食者得四斗四升139(1826+1842)〔五〕九分升四∟,半食者得一〈二〉〔六〕斗二升九分升二,參食者一斗四升廿七〔七〕分升廿二,駟食者一斗一升九分升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食者七升〔八〕140(0898)
今按:
〔一〕人,整理者釋。按:字略殘泐。
〔二〕人,整理者釋。按:字略殘泐。
〔三〕石,整理者釋。按:字已殘泐。
〔四〕欲以,整理者釋。按:二字殘去右半。
〔五〕139(1826+1842):1826簡簡尾文字為“一石”,1842簡簡首文字為“欲以”,二殘簡內容相接,斷口基本可合,可綴合為一整簡,故整理者所加二“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可刪除。綴合後的整簡與0898簡亦相接(據計算結果尚有缺文,但可補全)。
〔六〕一,據計算結果當為“二”。
〔七〕升廿七,整理者釋。按:三字較殘泐。
〔八〕本簡基本完整,簡文書至簡末而未完,當續書於另簡。據計算結果,另簡當有“廿七分升十一”諸字。
貣人百錢,息〔一〕八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錢〔二〕。今貣人十七錢,七日而歸之,問取息幾可(何)。曰:得息三百七十五分錢百一十九。其方〔三〕:卅日乘143(0933+0937)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以為法,亦以十七錢乘七日〔四〕為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實):(實,實)如法而一。144(0759)
今按:
〔一〕息,整理者釋。按:字殘泐,經與與下文同形字比較而釋。據計算結果,“息”下可補“月”字。
〔二〕“八”為簡0933的末字,“錢”為簡0937的首字。0933、0937二簡斷口密合,文意相接,正好綴合為一整簡。故整理者所加二“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可刪除。
〔三〕方,應是相當於“術”的不同用字,意為方法、辦法,也應是提示《數》書源自不同的抄本的證據。[6]
〔四〕據文意,“日”下或脫“以八錢乘之”之類的表述。
布八尺十一錢。今有布三尺,得錢幾可(何)。得曰:四錢八分錢一。其述(術)曰:八尺為灋〔一〕,即以三尺乘十一錢以為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實)﹦(實,實)145(0773)如灋得一錢。146(0985)
今按:
〔一〕灋,《數》書中一般寫作“法”,本簡均作“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糴)〔一〕米述(術)曰:以端賈(價)〔二〕為法,以欲〔三〕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糴)米錢數乘一石為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實)﹦(實,實)如法得一升。147(0946)
今按:
〔一〕糴,買進穀物。《公羊傳》莊公二十八年:“臧孫辰告糴於齊。”何休注:“買穀曰糴。”按:字略殘泐。
〔二〕端賈(價),即正價,其意或類似今政府公佈的標準價格。參下簡0839“米賈(價)石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五十)錢”。端,陳垣:《秦楚之際月表》端月注,《索引》曰:“秦諱正,謂之端。”《琅邪台刻石》曰:“端平法度”,“端直敦忠”,皆以端代正也[7]。
〔三〕欲,整理者釋。按:字殘泐,據殘劃推測。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糴)〔一〕 米賈(價)石五十錢。今有廿七錢,欲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糴)米,得〔二〕幾可(何)。得曰:五斗四升。148(0839)
今按:
〔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糴),整理者釋讀。按: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字頂天書寫,左部“米”旁清晰,右部殘泐,將殘劃與下文“糴”字比較而釋。
〔二〕據文意,“得”上可補“問”字。
有金以出三關﹦(關,關)五兌(稅)〔一〕,除(余)金一兩,問始盈金幾可(何)。曰:一兩有(又)六十四分兩之六十一∟。其述(術)曰:置兩而參(叄)四之〔二〕149(0832)
今按:
〔一〕據文意,“兌(稅)”下可補“一”字。
〔二〕簡文已書至簡末而未完,當續書於另簡。據文意,另簡當有“為法,參(叄)五之為實”之類的表述。
竹〔一〕【十】〔二〕節〔三〕,上節〔四〕一斗,下節二斗,衰以幾可(何)。曰:衰以幾可(何)〔五〕。曰〔六〕:衰以九分斗一。其述(術)曰:直(置)上、下〔七〕數〔八〕,以少除多,以餘為150(1939+0851)衰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實),直(置)節數除一焉〔九〕以命之。151(0838)
今按:
〔一〕竹,整理者釋。按:字不在150(0851)簡,而在原始編號為1939簡第一節。整理者的簡號有誤,今補。關於本算題的綴合、編連,參許道勝:《岳麓秦簡〈數〉書諸疑難簡的綴合與編連》。[8]
〔二〕十,整理者推測。
〔三〕節,整理者逕釋。按:看簡影,字甚殘泐,據殘劃並與下文同形字比較而釋。
〔四〕節,整理者釋。按:字右半已殘。
〔五〕衰以幾可,衍文。
〔六〕曰,衍文。
〔七〕據文意,“下”下可補“節斗”二字。
〔八〕數,整理者釋。按:字殘去攵旁。
〔九〕據文意,“焉”下可補“為法”二字。
米賈(價)石六十四錢。今有粟四斗,問得錢幾可(何)。曰:十五錢廿五分錢九。其述(術)〔一〕以粟﹦(粟米)〔二〕求之。152(0305)
今按:
〔一〕整理者將“述”、“以”連讀。按:當斷讀,並在“述”後加“:”。
〔二〕粟米,原簡作“粟﹦”,合文。
□□〔一〕且稟米五斗於倉﹦(倉,倉)毋(無)〔二〕米而有糙﹦(糙,糙)二粟一。今出糙幾可(何),當五斗有(又)十三分斗十。倉中有米,不智(知)〔三〕153(0828+0819)〔四〕
今按:
〔一〕“且”上二字,整理者疑為“有人”。按:據紅外影像放大本,應可肯定該二字就是“有人”。
〔二〕毋,讀為“無”。
〔三〕“倉中有米,不智”當是另一算題起首部分的文字。按:這是《數》書中唯一所見2道算題接抄的現象。
〔四〕簡0828存左半,0819存右半,可拼合。
曰:以粟為六斗∟,米為十斗∟,麥為六斗【大半】〔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155(0902)
有(又)置粟六斗、米十斗、麥六斗大半斗,亦令各以一為六,已,乃並粟、米、麥,凡卅斗,以物乘之,如法得一斗,不盈156(1715)斗者以法命之。157(1710)
今按:
〔一〕大半,整理者補。按:看簡影,二字甚殘泐,參簡1715可能為“大半”。
段(鍛)鐵一鈞用炭三石一鈞∟,斤〔一〕用〔二〕十三斤∟,兩用十三兩。158(0896)
今按:
〔一〕據文意,“斤”上可補“一”字,下文“兩”上同。
〔二〕據文意,“用”下可補“炭”字。下文同。
少廣。下有半,以〔一〕為二,半為一,同之三以為法,赤〈亦〉直(置)二百卌步,亦以一為二,為四百八十步,除,如法得一步,為從(縱)百六十〔二〕160(0942)
今按:
〔一〕據文意,“以”下可補“一”字。
〔二〕據文意,“十”下可補“步,成田一畝”諸字。因本簡已書至簡末,故所補諸字應在另簡。
下有四分,以一為十二,以半為六∟,三分為四﹦(四,四)分為三,同之,廿五以為法,直(置)二百卌步,亦以一為十二,為二千八百八十步〔一〕,161(0949)除〔二〕之,如法得一步,為從(縱)百一十五步有(又)廿五分步五成〔三〕一畝。162(0846)
今按:
〔一〕步,字書出第三道編線之下。
〔二〕除,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略殘泐。
〔三〕據文意、文例,“成”下可補“田”字。
下有五分,以一為六十,以半為卅∟,三分為廿∟,四分為十五﹦(五,五)分為十二,同之,百卅七以為法,直(置)二百卌步,亦以一為六十〔一〕163(0811)
為萬四千四百,除之,如法〔二〕得一步,為從(縱)百五步有(又)百卅七分步十五成〔三〕一畝。164(0850)
今按:
〔一〕六十,合文,無合文符號,“十”字已殘泐。
〔二〕如法,二字左半殘缺。
〔三〕據文意、文例,“成”下可補“田”字。
下有七分,以一為四百廿,以半為二百一十,三分為百卌∟,四分為分為〔一〕百五﹦(五,五)分為八十四∟,六分為七十,七分為六十,同之,千165(0948)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直(置)〔二〕二百卌步,亦以一為四百廿,為十萬【八百】〔三〕,【除】〔四〕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如】〔五〕法得一步,為從(縱)九十二步有(又)千八十九分步六百一十二成田一畝。166(2103+2160)
今按:
〔一〕分為(後一處),衍文。
〔二〕看簡影,“直”上有殘劃,故應補一“□”。據計算結果及文意、文例,“直”上可補“八十九以為法”諸字。
〔三〕八百,整理者補。按:看簡影,字甚殘泐,據計算結果當是“八”字。
〔四〕除,整理者補。按:看簡影,字已殘泐,據殘劃及文意、文例釋。
〔五〕如,整理者補。按:看簡影,字甚殘泐,據殘劃及文意、文例當是“如”字。
下有八分,以一為八百卌∟,以半為四百廿∟,三分為二百八十∟,四分為二百一十∟,五分為百六十八∟,六分為百卌∟,七分為167(0821)百廿∟。八分為【百五】〔一〕,【同之二千】〔二〕二百八十三為法,直(置)二百卌步,亦以〔三〕一為八百卌,為廿萬一千【六百】〔四〕,【除】〔五〕之〔六〕,如法得〔七〕一步〔八〕,【為從(縱)】□168(0763)
今按:
〔一〕百五,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甚殘泐,據殘劃及計算結果釋。
〔二〕同之二千,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四字甚殘泐,據殘劃及計算結果釋。
〔三〕以,整理者逕釋。按:看簡影,字甚殘泐,據殘劃及文例、文意釋。
〔四〕六百,整理者釋。按:看簡影,二字墨蹟幾乎不存,據空字位置估計是2字,經計算原應是“六百”二字。
〔五〕除,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甚殘泐,據文意、文例當是“除”字。
〔六〕之,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已殘泐,據殘劃及文例、文意釋。
〔七〕得,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已殘泐,據殘劃及文例、文意釋。
〔八〕步,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甚殘泐,據文意、文例當是“步”字。
下有十分,以〔一〕為二千五百廿∟,半為千二百六十∟,三分為八〔二〕百卌∟,四分〔三〕為六百卅∟,五分為〔四〕五百四〔五〕∟,六〔六〕分為四〔七〕百廿∟,七分為三百六十〔八〕,八分〔九〕169(0958)為三百一十〔十〕五∟,九分為二百八十∟,十〔十一〕為二百五十二,同之七千三百〔十二〕八十一以為法,直(置)二百卌步,亦以一為二千五百廿,凡六十萬四千八百,除〔十三〕170(0789)之,如法得一步,為從(縱)八十一步有(又)七千三百八十一分步之六千九百卅九成田一畝。171(0855)
今按:
〔一〕

中国历史最完美的爱情故事

據文意,“以”下可補“一”。
〔二〕八,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已殘泐。
〔三〕分,整理者釋。按:字略殘泐,據殘劃釋。
〔四〕五分為,整理者釋。按:看簡影,三字已殘泐,據殘劃及及計算結果釋。
〔五〕四,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甚殘泐,據殘劃及計算結果釋。
〔六〕六,整理者逕釋。按:看簡影,據計算結果釋。
〔七〕四,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甚殘泐,據殘劃及及計算結果釋。
〔八〕百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甚殘泐,據殘劃及及計算結果釋。
〔九〕八分,整理者逕釋。按:看簡影,字甚殘泐,據殘劃及及計算結果釋。
〔十〕一十,整理者釋寫。按:看簡影,原簡為合文,“十”字甚殘泐,據殘劃及及計算結果釋。
〔十一〕據文意,“十”下可補“分”字。
〔十二〕百,整理者逕釋。按:看簡影,字甚殘泐,據殘劃及及計算結果釋。
〔十三〕“百”下一字,整理者逕釋。按:看簡影,字甚殘泐,據文意、文例當是“除”字。
田廣五分步四,啟從(縱)三百步成田一畝。〔一〕以少廣求之。〔二〕173(1833)〔三〕
今按:
〔一〕整理者的計算是:(4∕5)×300=240(步),似當理解作: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300(步)。
〔二〕“以少廣求之”相當於算題的術文。
〔三〕本殘簡缺右半。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即〔一〕以少廣曰:下有三分〔二〕,以〔三〕一為〔四〕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六〔五〕,凡成百卅六以為法174(J2)〔六〕
今按:
〔一〕看簡影,“即”上有殘劃,故應補一“□”。
〔二〕分,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已殘壞,據殘劃釋。
〔三〕以,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已殘壞,據殘劃釋。
〔四〕為,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已殘壞,據殘劃、文例釋。
〔五〕□六,整理者釋。按:看紅外簡影,此二字已不存;彩色簡影存。字亦已殘壞,據殘劃、文例釋。
〔六〕看彩色簡影,二殘片可綴合,斷口處密合,文意亦相接。
【倉廣】〔一〕二丈五尺,問袤幾可(何)容禾萬石。曰:袤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四十)丈。術(術)曰:以廣乘高〔二〕法,即曰:禾石居〔三〕十二尺,萬石十二萬175(0498)尺為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實)﹦(實,實)如法得袤一尺。其以求高及廣皆如此。176(0645)
今按:
〔一〕倉廣,整理者補。按:“倉”字已殘泐,殘劃與簡0801的“倉”非常相似。“倉”下一字甚殘泐,推測是“廣”字。
〔二〕據文意、文例,似可在“高”下補“為”字。
〔三〕居,整理者釋。按:字左部已殘去。
城止〔一〕深四尺,廣三丈三尺,袤二丈五尺,積尺三千三百。術(術)曰:以廣乘袤,有(又)乘深,即成∟。唯築城止與此等。179(1747)
今按:
〔一〕止,整理者釋。按:字左部殘泐,與下文同形字比較而釋。
救(求)〔一〕城之述(術)曰:【並】〔二〕上〔三〕下厚而半之,以〔四〕袤乘之,即成尺。180(0767)
今按:
〔一〕救,整理者釋,讀作“求”。彭浩釋讀同[9]。按:釋作“投”是2010年9月22日嶽麓書院藏秦簡第二卷《數》書讀簡會上專家的意見。其字簡文作“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左旁從手,右旁所從同“毀(毇)”字右旁的“殳”,故釋“投”是,今從。投,《大戴禮記·千乘》“以財投長”王聘珍解詁“投,致也。”[10]致,求取。《論語·子張》:“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11]
〔二〕並,整理者補。按:字甚殘泐,據文意可能是“並”字或與“並”義近之字。
〔三〕上,整理者釋。按:字略殘泐,據殘劃釋。
〔四〕據文意,似可在“以”下補“高”字。
城〔一〕下後(厚)三丈,上後(厚)二丈,高三丈,袤丈,為積尺七〔二〕千五百尺〔三〕。181(0996)
今按:
〔一〕城,整理者釋。按:字略殘泐,據殘劃釋。
〔二〕七,整理者逕釋。按:字較殘泐,據殘劃及計算結果釋。
〔三〕百尺,整理者釋。按:二字甚殘泐,據殘劃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尺〔一〕,積尺萬五千六百∟。術(術)曰:上後(厚)乘上袤,下後(厚)乘182(1740)下袤,並之,有(又)並上、下袤相乘也〔二〕,同之〔三〕二千六百〔四〕,以高乘之,六成一。183(1746)
今按:
〔一〕“尺”上有殘劃,故應補一“□”。
〔二〕也,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甚殘泐。
〔三〕同之,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甚殘泐。
〔四〕千六百,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殘泐。
救(求)〔一〕隄廣袤不等者,同袤半之,亦同廣半之,乃各以其徐廣、袤相乘,高乘〔二〕即成∟。廣袤等者,徑令廣袤184(0940)相乘〔三〕高即成。185(0845)
今按:
〔一〕救,整理者釋。按:當釋作“投”。[12]
〔二〕據文意,“高”上似可補“以”字,“乘”下似可補“之”字。
〔三〕乘,整理者逕釋。按:字甚殘泐,據殘劃及文意釋。
方亭〔一〕,乘〔二〕之,〔三〕上〔二〕自乘,下〔三〕自乘,下壹〔四〕乘上,同之,以高乘之,令三而成一。186(0830)
今按:
〔一〕亭,整理者逕釋。按:看簡影,字甚殘泐。
〔二〕乘,整理者逕釋。按:看簡影,字甚殘泐。
〔三〕方亭乘之,《數》書有“乘某某之述(術)”的例子(如簡0768等),此句似宜理解為“【乘】方亭之”,“之”下省略了“術”字。
〔二〕上,為“上方”之略稱,指上底正方形的邊長。
〔三〕下,為“下方”之略稱,指下底正方形的邊長。
乘方亭述(術)曰:上方耤(藉)之,下〔一〕各自乘也,而並之,令上方有(又)相乘也,以高乘之,六成一。187(0818)
今按:
〔一〕下,似即“下方耤(藉)之”的省略。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亭,〔一〕下方三丈,上方三〈二〉〔二〕丈,高三丈,為積尺萬九千尺。188(0777)
今按:
〔一〕亭,整理者釋。按:字已殘泐,據殘劃釋。“亭”下的“,”可刪除。
〔二〕二,依計算

对中国历史故事进行改编

結果校改。
方亭,〔一〕下〔二〕方四丈,上〔三〕三丈,高三丈,為積尺三萬七千尺。189(0959)
今按:
〔一〕“亭”下的“,”可刪除。
〔二〕下,整理者釋。按:字略殘泐。
〔三〕據文意及計算結果,“上”下似可補“方”字。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上方五】〔一〕丈,下方三丈,深丈五尺,為積尺二萬四〔二〕千五百〔三〕【尺】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190(1658)〔五〕
今按:
〔一〕上方五,整理者補。按:諸字甚殘泐,據殘劃及計算結果釋。
〔二〕萬四,整理者逕釋。按:看簡影,二字殘泐,據殘劃釋。
〔三〕百,整理者逕釋。按:看簡影,字甚殘泐,據殘劃及文意推測。
〔四〕尺,整理者補。
〔五〕此簡紅外簡影斷作3節,彩色簡影為一整節。
乘園(圓)亭之述(術)曰:下周耤(藉)之,上周耤(藉)之〔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各〔二〕自乘也,以上周壹乘下周,以高乘之,卅六而成一。191(0768+0808)
今按:
〔一〕“之”下有殘劃,應補一“□”。
〔二〕各,整理者釋。按:字殘泐。
員(圓)亭上週五丈,下〔一〕丈,高二丈,為積尺七千一百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六十)六尺大半尺。其術(術)曰:耤(藉)上周各自下之後而各自益。〔二〕192(0766)
今按:
〔一〕“下”下據文意及計算結果可補“周八”二字。
〔二〕本簡術文可能與別的簡文抄混,甚不可解。簡末的“。”似應刪除。
救(求)〔一〕除〔二〕之述(術)曰:半其袤,以廣、高乘之,即成尺數也。193(0977)
今按:
〔一〕救,整理者釋。按:當釋作“投”。
積隹〔一〕者,兩廣相乘也,高乘之,三成一尺。194(0997)
今按:
〔一〕隹,整理者釋。按:2010年9月22日嶽麓書院藏秦簡第二卷《數》書讀簡會上專家釋作“堆”。原簡作“隼”,音近讀為“錐”。
城上廣二丈〔一〕,下廣五丈〔二〕,上袤六丈六〔三〕尺,下毋(無)袤〔四〕,高六丈四尺,積尺六萬三千三百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六十

中国历史转世的故事

)尺∟。術(術)曰:以上195(0456)〔五〕
今按:
〔一〕二丈,整理者逕釋。按:看簡影,二字甚殘泐。
〔二〕下廣五丈,整理者逕釋。按:看簡影,“下”字幾乎不可辨。原簡有一字位置,可能殘去。後三字亦甚殘泐。
〔三〕六,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殘泐。
〔四〕毋袤,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殘泐。
〔五〕編號為0456的簡有2枚,此為0456-2。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廣〔一〕袤相乘,高〔二〕乘之,二成一尺。196(J13)
今按:
〔一〕廣,整理者釋。按:字已殘去上部,據殘劃推測可能是“廣”字。
〔二〕以,據文意,“高”上似可補“以”字。
有玉方八寸,欲以為方半寸畀(棋)〔一〕,問得〔二〕幾〔三〕可(何)。曰:四千卆(九十)〔四〕六。述(術):置八寸,有(又)耤(藉)置八寸,相乘為六十四〔五〕,有(又)耤(藉)〔六〕置六〔七〕197(J25)
今按:
〔一〕畀,整理者釋。按:原簡作“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簡中讀為“棋”,指棋子。《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今寧子視君不如奕棋,其何以免乎?”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凡治事,敢為固,謁私圖,畫局陳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以為耤。”[13]
〔二〕得,整理者逕釋。按:字甚殘泐,據殘劃似不能肯定。
〔三〕幾,整理者釋。按:字較殘泐。
〔四〕卆,為“九十”二字的合文(無合文符號)。
〔五〕六十四,整理者釋。按:字右部已殘。
〔六〕耤,整理者逕釋。按:字甚殘泐,據殘劃釋。
〔七〕六,整理者釋。按:字較殘泐,據《數》書合文表示的規律,“六”當為“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之殘。此簡可補如下文字:“【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四寸,相乘為四千卆(九十)六。”
丈,上袤四丈,高九尺,為積尺八千六百卌〔一〕尺。·大凡三萬五千〔二〕九百卌尺。199(0980)
今按:
〔一〕卌,整理者釋。按:字略殘泐。
〔二〕千,整理者釋。按:字略殘泐。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六十)步。其述(術)曰:以〔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201(2187)
今按:
〔一〕看簡影,“以”下有殘劃,故應補一“□”。
凡以贏不足有(又)求足〔一〕,耤(藉)之曰:貣人錢〔二〕三。今〔三〕欲賞(償)米,斗二錢,賞(償)一斗,不足一錢〔四〕,【賞(償)二斗】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有(又)贏一錢,即直(置)一斗、二斗,各直(置)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203(0920+ C410104)贏、不足其下,以為子﹦(子,子)巨〈互〉乘母,並以為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實),而並贏、不足以為法,如法一斗半。204(0790)
今按:
〔一〕求足,整理者釋。按:二字略殘泐,據殘劃釋。
〔二〕貣人錢,整理者釋。按:三字殘泐,據殘劃釋。
〔三〕今,整理者釋。按:字甚殘泐,據殘劃釋。
〔四〕一錢,整理者釋。按:二字殘泐,據殘劃釋。
米一斗五錢,叔(菽)五斗一錢,今欲以一錢買二物〔一〕,各得幾可(何)。曰:米得一升三分升二,叔(菽)得八升三分升一。術(術)〔二〕以205(0499)贏〔三〕不足求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四〕206(0026)
今按:
〔一〕據算題答案米、叔(菽)之和可在“二物”下補“一斗”二字。
〔二〕整理者將“術以”連讀,按當在“術”後加“:”。
〔三〕贏,整理者逕釋。按:字僅可見左半且已殘泐,據殘劃及文意釋。
〔四〕“之”下已無文字,故應刪除“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斗〔一〕九錢,秶(粢)十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七錢,叔(菽)十斗〔二〕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斗〔三〕,用八錢。問各幾可(何)。曰:稻六斗〔四〕207(C020107+2197+0799)
今按:
〔一〕斗,整理者逕釋。按:二字殘泐,據殘劃及文意釋。
〔二〕“斗”下有殘劃,故應補一“□”。
〔三〕斗,整理者逕釋。按:字殘泐,據殘劃及文意釋。“斗”上有殘劃,故應補一“□”。
〔四〕看紅外簡影,簡0799背面尚存殘存物附著。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術】〔一〕曰:直(置)稻九,不足一其下,秶(粢)七,直(置)贏〔二〕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一其下,叔(菽)五,直(置)贏三其下,秶(粢)不足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208(2198+2179)
今按:
〔一〕術,整理者補。按:整理者所補或是。惟僅存殘劃,似以作“□”為好。
〔二〕贏,整理者釋。按:字略殘,據殘劃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乘〔一〕秶(粢)七,同之,丗(卅,三十)為稻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實),以叔(菽)三乘叔(菽)五∟,十五為秶(粢)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實),以稻不足一乘叔(菽)五為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實),同贏 209(0496)
今按:
〔一〕乘,整理者逕釋。按:字殘泐,據殘劃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不〔一〕足以為法,如法而〔二〕得一錢。211(0905)
今按:
〔一〕不,整理者逕釋。按:字僅殘存一豎劃,原可能是“不”字,似作“□”為好。
〔二〕法而,二字寫得緊密,似為後補。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一述(術)曰,〔一〕以〔二〕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七十)錢為法〔三〕,以〔四〕三錢乘……〔五〕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212(1655)
今按:
〔一〕“,”,整理者加。按:當改為“:”。
〔二〕以,整理者釋。按:字甚殘泐。
〔三〕法,整理者釋。按:字甚殘泐。
〔四〕以,整理者釋。按:字甚殘泐。
〔五〕“乘”下整理者以“……”代替。按:“乘”下只有一字的殘劃,以“……”代替不妥,應標以“□”。
□〔一〕有園(圓)材薶(埋)地,不智(知)小大,斲〔二〕之,入材一寸而得平一尺,問材周大幾可(何)。即曰:半平〔三〕得五寸,令相乘也〔四〕,以深213(0304)一寸為法,如法得一寸,有(又)以深益之,即材徑也。〔五〕214(0457)
今按:
〔一〕簡首“有”字殘,故應刪除“□”,代之以“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
〔二〕斲,整理者釋。按:原簡作“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
〔三〕半平,即“平一尺”的一半。
〔四〕據文意,“也”下可補“為實”二字。
〔五〕自“即曰”至簡末所述相當於術文。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而】五,同之,五斗,問得〔一〕米幾可(何)。曰:廿一分斗之五。其述(術)曰:置一人而四倍之,為廿一215(0889)
今按:
〔一〕得,整理者釋。按:看簡影,當釋“除”字。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可(何)。曰:四升有(又)七〔一〕分升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217(1657)
實為□〔二〕217(1657)〔三〕
今按:
〔一〕有七,整理者逕釋。按:二字殘泐。
〔二〕為□,整理者釋。按:看簡影,二字殘泐,似是“馬甲”之殘。簡末應補“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
〔三〕整理者指出,這一段“也不像《數》的字體風格”。按:如上述文字釋讀不誤,則217(1657)似應剔除《數》書。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乘曰〔一〕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二〕218(1844)
今按:
〔一〕曰,整理者釋。按:看簡影,當釋作“日”。[14]
〔二〕“一”下一字,整理者未釋。按:看簡影,似為“錢”字。字後為空白,應加“。”,並刪除“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六……兩九朱(銖)〔一〕十三分〔二〕朱(銖)三。219(J12)
今按:
〔一〕朱,整理者逕釋。按:字甚殘泐,據殘劃及文意釋。
〔二〕分,整理者釋。按:字已殘泐,據殘劃及文意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步〔一〕少半﹦(半〔二〕半)步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C010108
今按:
〔一〕看簡影,簡首“步”字前有殘劃,故應補一“□”。
〔二〕據文意,“半”下可補一“步”字。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七【分】〔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C100302
今按:
〔一〕“七”下一字,整理者補作“分”。按:該字僅存一筆,故所補不能肯定,似以作“□”為妥。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一〕如法□□□〔二〕不盈尺者以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C410115〔三〕
今按:
〔一〕簡首殘字,整理者未釋。按:看簡影,當是“之”字的殘筆。
〔二〕“法”下三殘字,整理者均未釋。按:看簡影,第一字殘甚,幾不能辨。據類似文例推測是“得”字。後二字當是“一尺”的殘筆。
〔三〕本殘簡僅存左片約三分之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一,不分者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C410307〔一〕
今按:
〔一〕本殘片存右半片,簡30(0775)下半部缺右半片。整理者將本殘片另行編號。按:本殘片可拼入簡30(0775)。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二斤八兩十二朱(銖)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C030103〔一〕
今按:
〔一〕本殘片殘去右半,故諸字亦殘去右半。“朱”下已無字,故其後應加“。”,簡末的“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也應刪除。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救(求)〔一〕城之〔二〕□□〔三〕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C030207
今按:
〔一〕救,整理者釋。按:當釋作“投”。[15]看簡影,簡首有殘劃,故應補一“□”。
〔二〕之,整理者釋。按:看簡影,似是“止”,城止即城基。
〔三〕“之”下二殘字,整理者未釋。按:看簡影,似是“十二”。“二”下有殘劃,故應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券〔一〕租數□〔二〕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C060209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法】〔三〕,即直〔四〕輿田步數〔五〕,如法【而】〔六〕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C020103〔七〕
今按:
〔一〕券,整理者釋。按:字已殘壞,據殘劃釋。
〔二〕“數”下一字,整理者未釋。按:字已殘壞,據殘劃可釋作“為”。
〔三〕法,整理者釋。按:字已殘去左部水旁。
〔四〕直,讀作“置”。
〔五〕據文例、文意,“數”下可補“為實”二字。
〔六〕“而”下有殘劃,據殘劃與文例似是“得”字。
〔七〕以上殘片,整理者分散處理。按:二殘片基本可綴合。[16]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六〔一〕之,細〔二〕枲七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
C020311
今按:
〔一〕六,整理者逕釋。按:字殘去大部,據殘劃與文例釋。
〔二〕細,整理者逕釋。按:字甚殘泐,據殘劃與文例釋。
(2012年2月20日稿)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岳麓書院藏秦簡〈數〉書整理與研究》(項目批准號09YJA770015);湖南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新出秦簡算數書研究》(項目編號11HDSK159)。
(編者按:[1]簡帛網2012年2月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34)。
[2]參陳偉:《岳麓書院藏秦簡〈數〉書J9+J11中的“威”字》,簡帛網2010年2月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17);收入氏著:《岳麓書院藏秦簡校讀》(第三則),載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簡帛》第五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5-16頁。
[3]參許道勝:《岳麓秦簡〈數〉書文字釋讀舉隅》,簡帛網2012年2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38)。
[4]參許道勝:《岳麓秦簡〈數〉書文字釋讀舉隅》,簡帛網2012年2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38

和乘法有关的中国历史故事

)。
[5]參許道勝:《岳麓秦簡〈數〉書文字釋讀舉隅》,簡帛網2012年2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38)。
[6]許道勝、李薇:《從用語“術”字的多樣表達看嶽麓書院秦簡〈數〉書的性質》,第27頁。
[7]陳垣:《史諱舉例》(國學入門叢書),中華書局2004年5月,第1頁。
[8]簡帛網2012年2月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34)。
[9]彭浩:《岳麓書院藏秦簡〈數〉中的“救(求)”字》,簡帛網2009年11月3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84)。
[10]宗福邦等主編:《故訓匯纂》,第867頁。
[11]參許道勝:《岳麓秦簡〈數〉書文字釋讀舉隅》,簡帛網2012年2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38)。
[12]參許道勝:《岳麓秦簡〈數〉書文字釋讀舉隅》,簡帛網2012年2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38)。
[13]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0年9月,第173頁。
[14]參許道勝:《岳麓秦簡〈數〉書文字釋讀舉隅》,簡帛網2012年2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38)。
[15]參許道勝::《岳麓書院藏秦簡〈數〉書疑難語詞集釋》,簡帛網2012年2月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29)。
[16]參許道勝:《岳麓秦簡〈數〉書諸疑難簡的綴合與編連》,簡帛網2012年2月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34)。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719.html

以上是关于《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248.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