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尹誥》“我克協我友,今惟民遠邦歸志”試說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清華簡《尹誥》“我克協我友,今惟民遠邦歸志”試說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華簡《尹誥》“我克協我友,今惟民遠邦歸志”試說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
【摘要】清華簡《尹誥》是《尚書》的佚篇,或稱《咸有一德》。學界對《尹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其中關於“我克協我友,今惟民遠邦歸志。”一句的解釋還存在某些問題。這關係到全篇文意的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對其進一步闡釋。通過清華簡與其他傳世文獻、考古材料的多重證明,本文認為“我克協我友”的“友”是歸降的夏臣;“今惟民遠邦歸志”中的民是指夏民,而非商民。
【關鍵词】清華簡;《尹誥》;友;民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自出版之後,引起了眾多先秦史學者的積極關注。其中《尹誥》一篇是《尚書》的佚篇,也稱《咸有一德》,[1]引發很多學者的熱烈討論。不過,這篇簡文的內容還有可以進一步討論之處。筆者擬就《尹誥》的個別詞句為出發點,略陳一些不成熟的看法。首先將《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尹誥》的釋文用通行字体照錄於下:
惟尹旣及湯咸有一德,尹念天之敗西邑夏,曰:“夏自絕其有民,亦惟厥眾,非民無與守邑,厥辟作怨於民,民復之用離心,我捷滅夏。今后曷不監?”摯告湯曰:“我克協我友,今惟民遠邦歸志。”湯曰:“嗚呼!吾何祚於民,俾我眾勿違朕言?”摯曰:“后其賚之,其有夏之金玉實邑,舍之吉言。”乃致眾於亳中邑。[2]
《尹誥》首句是這篇簡文的主旨。孫飛燕先生將其斷句並標點為:“惟尹既及湯,鹹有一德。”簡文是說伊尹歸湯之後,君臣同心同德,不互相懷疑。[3]此說良是。通過閱讀簡文,可以看出伊尹作《尹誥》目的是向湯進諫,湯不懷疑伊尹,君臣二人共同解決危機,這當是《尹誥》本篇的中心所在。
“我克協我友,今惟民遠邦歸志”應當如何理解?此句中的“友”、“民”是指哪些人?學者間有很大的的認識分歧。如有學者認為,《尹至》和《尹誥》中的“眾”是指軍隊,而“民”是人民、民眾。[4]張崇禮先生認為“我克協我友。今惟民遠邦歸志。”當斷為“我克協我友,今惟民,遠邦歸志。”解释为我能協和我友,今唯不能協和於民,如能協和於民,則遠邦歸心,天下太平。[5]還有學者將此句斷作“摯告湯曰:‘我克協我友。今惟民、遠邦歸志。’”。将之解释为伊尹告湯,謂若我商人能協和我友邦,則民眾、遠邦均有歸附之心。[6]以上學者的觀點都有一定道理,但聯繫上下文意,仍有抵牾之處。此句的解釋眾說紛紜,因此有必要對其中的某些字詞重新進行解釋,其中“友”和“民”是理解此句真實含義的關鍵。
筆者分別對“我克協我友”的“友”與“今惟民遠邦歸志”中的“民”所指的具體对象進行分析討論,認為“我克協我友”的“友”是歸降商湯的夏臣;“今惟民遠邦歸志”中的“民”是指夏民,而非商民。
一、“我克協我友”解
“我克協我友”的“友”,整理者指出是“《說文》古文‘友’”。[7]《說文》:“友,同志為友。從二又相交友”。[8]
“友”,學者大多將其解釋為友邦,但這樣解釋與上下文意思不合。“我克協我友,今惟民遠邦歸志”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前後文意應當連貫。此句的“友”若指友邦,則與前後句簡文關係不大,文意很不順暢。因為伊尹先說:“夏自絕其有民,亦惟厥眾,非民無與守邑,厥辟作怨於民,民復之用離心,我捷滅夏。今后胡不監?”這是在分析總結夏朝滅亡的教訓,並以此提醒湯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先說夏民,隨後談友邦,接着又討論民,邏輯上也不通順。“友”字在文獻中除了“友邦”之外,還存在其他解釋。《尚書·酒誥》:“予惟曰:汝劼毖殷獻臣,侯甸男衛;矧太史友、內史友,越獻臣百宗工;矧惟爾事,服休服采;矧惟若疇,圻父薄違,農父若保,宏父定辟” 楊筠如先生《尚書覈詁》解釋:“友,謂僚友也。……蓋太史、內史之官僚友甚多。”[9]可知“友”有僚友的意思。在金文中“友”也可作為職官的一種泛稱。張亞初、劉雨先生指出金文有“內史友員”,在金文裏寮與友並稱,指部屬、助手。甲骨文中也有“友”作僚友的記載。[10]通過以上探討,筆者認為“友”當指歸順商湯的夏朝貴族大臣。
根據文獻記載,在湯伐桀的戰爭中,有很多夏臣因為不滿桀的殘暴統治而投奔商湯,這為湯擊敗桀創造了有利條件。如《呂氏春秋·先識》記載:“夏太史令終古出其圖法,執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亂愈甚,太史令終古乃出奔如商。湯喜而告諸侯曰:‘夏王無道,暴虐百姓,窮其父兄,恥其功臣,輕其賢良,棄義聽讒,眾庶咸怨,守法之臣,自歸於商。’”[11]桀漸漸喪失夏朝臣民的支持,面對這種情形,商湯因此看到夏行將滅亡。《呂氏春秋·簡選》:“殷湯良車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戰於郕,遂禽推移、大犧
解读中国历史的故事有哪些
,登自鳴條,乃入巢門,遂有夏。桀既奔走,於是行大仁慈,以恤黔首,反桀之事,遂其賢良,順民所喜,遠近歸之,故王天下。”[12]擊敗夏桀之後,湯積極推行“反桀之事,遂其賢良,順民所喜”的方針,目的就是為了取得“遠近歸之,故王天下”的效果。由此可知,歸順商湯的夏臣當不在少數,顯然是一股不能忽視的政治勢力。《說
中国历史地理绘本故事推荐
文》:“友,同志為友。從二又相交友”。[13]對於商的統治者來說,滅夏後如何處理歸順的夏朝臣民,牽一髮而動全身。伊尹視歸降的夏臣為僚友,積極安撫他們,也是希望他們能與商湯同心同德,共致天下于太平。鑒於此,伊尹稱呼這些歸降的夏朝貴族為友也就順理成章。
二、“今惟民遠邦歸志”解
關於“今惟民遠邦歸志”的解釋,整理者認為是去其家邦者有回歸之志。《國語·周語下》“將有遠志”,注:“遠志,逋逃也。”《呂氏春秋·慎大》云夏“眾庶泯泯,皆有遠志”,注:“有遠志,離散也。”[14]黃懷信先生認為“遠邦歸志”謂遠邦有歸附之心。民遠邦歸志不可通,“民”字當涉上文衍。[15]
對此,筆者贊同整理者對“遠邦歸志”的理解,即去其家邦者有回歸之志。這樣,“民”是這句話的主語,“民”遠離家鄉有離散逋逃的跡象,所以伊尹才向湯反映,以引起湯的重視。所謂“遠邦歸志”,不當解釋為遠邦有歸附之心。如前所述,《尹誥》的主旨是伊尹歸湯之後向湯進諫,君臣同心同德,不互相懷疑。據《尹誥》簡文,伊尹先總結了夏滅亡的教訓,關鍵在於夏桀自絕其民,喪失了民的支援,商才可以順利滅夏。接下來伊尹提出當前湯面臨的危機,湯才憂慮地問如何才能不喪失民的支持。伊尹提出的建議是賞賜金玉實邑,並善加撫慰。若說“遠邦歸志”指遠邦都有歸附之心,那麼湯就沒有必要擔憂。接下來“嗚呼!吾何祚於民,俾我眾勿違朕言?”這句話也就顯得较突兀。
李學勤先生指出《尹至》、《尹誥》在簡中是兩篇,但應有密切關係。[16]這兩篇字跡、簡制相同,為同一書手所抄。[17]《尹至》中的“民”是指夏民,對我們理解《尹誥》的“民”提供了新的思路。《尹至》重點突出夏民與桀離心離德,商湯因之以滅夏。《尹誥》可能作于《湯誥》之後。《史記·殷本紀》:“湯歸至於泰卷陶,中𤳹作誥。既絀夏命,還亳,作《湯誥》:‘維三月,王自至於東郊。告諸侯群后:毋不有功於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罰殛女,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勞於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後稷降播,農殖百穀。三公咸有功於民,故後有立。昔蚩尤與其大夫作亂百姓,帝乃弗予,有狀。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在國,女毋我怨。’以令諸侯。伊尹作《咸有一德》,【集解】:王肅曰:‘言君臣皆有一德。’【索隱】按:《尚書》伊尹作《咸有一德》在太甲時,太史公系之於斯,謂成湯之日,其言又失次序。咎單作《明居》。【集解】:馬融曰:‘咎單,湯司空也。明居民之法也。’”[18]通過上述記載並結合清華簡《尹誥》,可以得知伊尹作《咸有一德》或在商湯作《湯誥》之後,《索隱》之言當誤。細審簡文,此“民”當指夏民。由於夏民曾被遷徙,這才會出現民有離散之心的情況。《尹誥》重點討論了如何安撫夏民,下文湯所言“我眾”也是夏民,湯既滅夏,自然視夏民為自己治下之民。伊尹向湯提出的建議是對這些夏民善加撫慰,賞賜金玉實邑。
《尹誥》中伊尹總結夏朝滅亡的教訓就是喪失夏民的支持,探討滅夏之後如何妥善處理夏民的問題,這不是無的放矢。今按湯伐桀之戰並非沒有遇到抵抗,《尹至》中既有盼商如甘霖的夏民,亦有與湯作戰的夏
清華簡《尹誥》“我克協我友,今惟民遠邦歸志”試說
民。“夏
清華簡《尹誥》“我克協我友,今惟民遠邦歸志”試說
民入于水,曰:‘戰。帝曰:一勿遺。’” 整理者注:
清華簡《尹誥》“我克協我友,今惟民遠邦歸志”試說
,《說文》古文“番”,讀為“播”,《國語·晉語二》注:“散也。”《書·大誥》“于伐殷逋播臣”,疏云:“播謂播蕩逃亡之意。”[19]黃懷信先生解釋:“播,布也。播民,謂逃散之民。”[20]所以這部分夏播民當是追隨夏桀逃亡、被湯擊潰的夏民,表明雖多數夏民對湯是真心歸附,但也有部分頑民。《史記·殷本紀》:“桀敗於有娀之虛,桀奔於鳴條,夏師敗績。湯遂伐三嵕,俘厥寶玉,義伯、仲伯作典寶。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集解】:孔安國曰:‘欲變置社稷,而後世無及句龍者,故不可而止。’作《夏社》。【集解】:孔安國曰:‘言夏社不可遷之意。’伊尹報。【集解】:徐廣曰:‘一云伊尹報政。’於是諸侯畢服,湯乃踐天子之位,平定海內。”[21]《說文》:“社,地主也。從示、土。《春秋傳》曰:‘共工之子句龍為社神。’《周禮》二十五家為社,各樹其土所宜木。”[22]這說明商湯或許曾意圖改變或遷走夏民的土地神,只是因故未成。晁福林先生指出:“在會戰中,成湯不僅掠獲許多寶玉,而且想遷走夏社,以示徹底滅夏之義,可能是迫于諸方國的態度,此事終不能行,不得已而封夏之後,保存了夏王朝的殘餘勢力。”[23]此說較符合當時史實。商滅夏後,如何處置夏朝的遺民便成為至關重要的政治問題。對此,商湯與伊尹必然會思慮如何加以妥善解決。周滅商後也存在類似的政治局面,如《左傳》桓公二年記載:“武王克商,遷九鼎於雒邑,義士猶或非之。”[24]曾運乾認為“義士”是指殷頑民。[25]《逸周書·度邑》:“惟王克殷國,君諸侯,乃厥獻民征主九牧之師見王于殷郊。……王至於周,自□至於丘中,具明不寢。……王曰:‘嗚呼!……我來所定天保,何寢能欲?’王曰:‘旦!予克致天之明命,定天保,依天室。志我共惡,俾從殷王紂。四方赤宜未定我於西土。’我惟顯服,及德之方明。”[26]武王向周公闡述了營建洛邑的急迫性,並表達出對殷商頑民的憂慮。《書·多士序》:“成周既成,遷殷頑民,周公以王命誥,作《多士》。”[27]《逸周書·作雒》:“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國,俘維九邑。俘殷獻民,遷於九裏。”[28]周公繼承了武王的遺志,營建成周並遷殷頑民於洛邑,為的是監視他們,從而穩定西周的統治。以此例之,不排除湯滅夏後,出於鞏固統治的考慮,曾將部分夏民遷徙至亳的可能。
此外,封夏遺民于杞,當是伊尹作《尹誥》之後採取的後續措施。《史記·夏本紀》:“湯乃踐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湯封夏之後,【正義】:《括地志》云:‘夏亭故城在汝州郟城縣東北五十四裏,蓋夏後所封也。’至周封於杞也。【正義】:《括地志》云:‘汴州雍丘縣,古杞國城也。周武王封禹後,號東樓公也。’”[29]《大戴禮記·少間》:“成湯卒受天命,不忍天下粒食之民刈戮,不得以疾死,故乃放移夏桀,散亡其佐。乃遷姒姓於杞。”[30]《史記·陳杞世家》:“杞東樓公者,夏后禹之後苗裔也。殷時或封或絕。周武王克殷紂,求禹之後,得東樓公,封之於杞,以奉夏后氏祀。”[31]清人梁玉繩認為:“禹後封杞,即湯封之,武王特因其舊封重命之耳”。[32]結合這些文獻記載,湯極有可能在安撫夏民之後,將其封於杞。
結語
綜上所述,伊尹所說“我克協我友,今惟民遠邦歸志”的意思當是指伊尹安撫了歸順商湯的夏朝貴族降臣,但夏民卻因遷徙有人心不安的跡象。接下來商湯向伊尹諮詢解決的辦法,伊尹的建議是採取懷柔、賞賜的辦法化解這一潛在的危機。
(編者按:[1]李學勤:《清華簡九篇綜述》,《文物》,2010年第5期;《清華簡與<尚書>、<逸周書>的研究》,《史學史研究》,2011年第2期。
[2]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33頁。
[3]孫飛燕:《試論<尹至>的“至在湯”與<尹誥>的“及湯”》,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73,2011年1月10日。
[4]王寧:《清華簡<尹至><尹誥>中的“眾”和“民”》,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
中国历史故事炎黄结盟
.edu.cn/SrcShow.asp?Src_ID=1396,2011年2月4日。
[5]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清華簡<尹至>、<尹誥>研讀劄記(附:《尹至》、《尹誥》、《程寤》釋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52,2011年1月5日)一文下的評論,2011年1月8日。
[6]陳民鎮:《清華簡<尹誥>集釋》,
中国历史手抄报 故事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48,2011年9月12日。
[7]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34頁。
[8](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許惟賢整理:《說文解字注》,鳳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08頁。
[9]楊筠如:《尚書覈詁》,陝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93-194頁。
[10]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59頁。
[11]許維遹撰,梁運華整理:《呂氏春秋集釋》,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395-396頁。
[12]許維遹撰,梁運華整理:《呂氏春秋集釋》,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184頁。
[13](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許惟賢整理:《說文解字注》,鳳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08頁。
[14]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34頁。
[15]黃懷信:《由清華簡<尹誥>看<古文尚書·咸有一德>》,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24,2011年3月25日。
[16]李學勤:《清華簡九篇綜述》,《文物》,2010年第5期。
[17]李學勤:《清華簡與<尚書>、<逸周書>的研究》,《史學史研究》,2011年第2期。
[18](漢)司馬遷撰:《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97-98頁。
[19]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30頁。
[20]黃懷信:《清華簡<尹至>補釋》,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16,2011年3月17日。
[21](漢)司馬遷撰:《史記》卷第三,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96-97頁。
[22](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許惟賢整理:《說文解字注》,鳳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頁。
[23]晁福林:《夏商西周社會的變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67頁。
[24]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89-90頁。
[25]曾運乾:《尚書正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25頁。
[26]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李學勤審定:《逸周書匯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95-504頁。
[27]曾運乾:《尚書正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25頁。
[28]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李學勤審定:《逸周書匯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52-554頁。
[29](漢)司馬遷撰:《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88-89頁。
[30] 黃懷信主撰,孔德立,周海生參撰:《大戴禮記匯校集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9-1240頁。
[31](漢)司馬遷撰:《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583頁。
[32](清)梁玉繩撰:《史記質疑》,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43頁。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680.html
以上是关于清華簡《尹誥》“我克協我友,今惟民遠邦歸志”試說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清華簡《尹誥》“我克協我友,今惟民遠邦歸志”試說;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