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30 08:42
  • 85
  • 小虎历史故事网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大慶師範學院文學院,吉林大學古籍所博士後工作站)
里耶秦簡牘中的公文很多記有日期,這些紀日簡對于我們從事相關的文獻學、歷史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里耶秦簡(壹)》出版後,陳偉等先生所著《里耶秦簡牘校釋》一書對紀日簡多有校釋,但仍有進一步研究的空間。這里我們重點討論紀日簡相關的秦曆法及紀日簡涉及日期部份的釋讀兩方面的問題,以求教于方家。
一、里耶秦紀日簡牘與秦曆法
秦漢之際的曆法問題曾長期未能解決,直到張培瑜在《根據新出曆日簡牘試論秦和漢初的曆法》一文中據張家山漢簡、銀雀山漢簡、馬王堆三號墓簡帛、周家臺關沮秦簡、里耶秦簡等文獻中的曆日簡牘材料復原了秦王政元年到漢武帝太初元年之間的朔閏情況及秦至漢初曆法[1],能夠得到出土材料支撐的秦漢之際朔閏表得以確立,秦至漢初曆法問題的研究也有所深入。其後,李忠林也以周家臺關沮秦簡等出土文獻材料為基礎在朔閏表問題上得出了相似的結論[2]。但因當時公佈的里耶秦簡有限,關沮秦簡所涉年代又主要集中在秦始皇36、37年及秦二世元年,故復原後的秦曆法並未

中国历史故事十四

完全得到驗證[3]。
里耶秦簡8

讲中国历史故事的英语视频

-757載“今遷陵廿五年為縣”,說明秦洞庭郡遷陵縣于秦始皇25年方才建縣,而里耶簡牘出土地又是遷陵縣官署所在,故其中的紀日簡的上限幾乎都在秦始皇25年。第5、6、8層紀日簡所載時間最晚為秦二世元年8月[4],這是紀日簡的年代下限。我們將里耶秦簡第5、6、8層紀日簡所載朔閏情況列表如下: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後9
始皇26年


癸丑8-1452


壬午8-63




庚戌8-135


始皇27年





丙午8-1510




甲戌8-133


始皇28年







己亥8-170
乙巳8-1518
戊戌8-1562



始皇29年


丙寅8-1524



甲子8-1514




壬辰8-645
辛酉8-1450
始皇30年
辛卯8-1515
庚申8-141


己丑8-672


戊午
8-2006
丁亥8-1566
丁巳8-473
丙戌8-1229
丙辰8-525

始皇31年
乙酉8-1287


甲寅8-212
癸未8-71

癸未8-736
壬子8-45
壬午8-173
辛亥8-648


庚辰8-1560
始皇32年



戊寅8-157
丁未8-159
丁丑8-62
丙午8-152
丙子8-1520
乙巳8-1455

乙巳8-2247
甲戌8-664


始皇33年
甲辰8-761


壬申8-651
壬寅8-154
辛未8-1135

庚午8-1152
庚子8-768
己巳8-1537
己亥8-1263
戊辰8-716

始皇34年
戊戌8-183
+8-290
丁卯8-1220

丁卯8-197
丙申8-197
丙寅8-1889

乙丑8-1482
甲午8-755
甲子8-841
癸巳8-2004
癸亥8-143
壬辰8-73
始皇35年

辛卯8-143
辛酉8-746
庚寅8-259
庚申8-407

庚寅8-433
己未8-998
己丑8-447
戊午8-96
戊子8-1554
丁巳8-596
丁亥8-2248[5]

始皇36年

丙戌8-1173+8-1420











二世元年



癸卯6-3





庚子5-1
庚午6-23


與張培瑜(2007)、李忠林(2010)復原的朔閏表相比較,二者完全一致,可證張培瑜(2007)、李忠林(2010)復原的朔閏表至少從始皇26年到秦二世元年間的部份應該是可信的。至于張培瑜所列里耶簡紀年所載始皇27年3月丙子朔,經我們查檢他所依據的文獻來源[6],唯J1(16)5簡載“廿七年二月丙子朔”,應是將二月誤當成三月所致。李忠林則採用了“始皇27年2月丙子朔”的材料,故結論與材料無矛盾之處。
二、紀日簡牘誤釋例
1.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三年正月庚午朔己丑,貳鄉守吾作徒薄(簿):受司空白粲一人,病。(8-1207+8-1255+8-1323)
里耶秦簡中正字作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157)、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259)、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478)、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651)等形,“五”字則作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6-1)、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6-1)、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6-1)、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6-36)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45)等形,通過比較可以看出,“正”字下面的橫畫往往有斜向左上角的彎折(當然如8-157簡那樣無

中国历史故事作者简介英文

彎折的情況也存在),且中間左側的斜畫絕不穿過中間右側的斜畫,而“五”字中間兩畫必然交叉穿過。整理者釋為“正”的字寫作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形,该字中間左側的斜畫穿過了中間右側的斜畫,所以该字應該是“五”字。且里耶秦簡651載“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三年正月壬申朔”,1152載“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三年五月庚午朔”,由朔日情況可以推斷此簡的月份當爲“五月”而非“正月”。
2.徑廥粟米一石二斗半斗。/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一年□□月乙酉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Ⅰ令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Ⅱ(8-1257)
從圖版看此簡“年”字與“月”字之間僅有一字之空,字形殘損不可釋,唯一豎筆尚可見。值得注意的是,由上表可見,31年10月為乙酉朔,而從簡的內容上看本簡為徑廥出稟粟米的記錄,内容相似的简文往往在相同的位置上是年月朔日+日期,如:
徑廥粟米一石九斗五升六分升五。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一年正月甲寅朔丁巳,司空守增、佐得出以食舂、小城旦渭等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七人,積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七日,日四升六分升一。Ⅰ令史□視平。 得手。Ⅱ(8-212+8-426+8-1632)
故年與月之間的字很有可能就是“十”字。該簡可以補釋為“徑廥粟米一石二斗半斗。/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一年【十】月乙酉【朔】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Ⅰ令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Ⅱ”。
三、筆跡殘泐但可據殘筆及文意考釋例
1.□年四月□□朔己卯,遷陵守丞敦狐告船官Ⅰ□:令史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讎律令沅陵,其假船二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勿Ⅱ留。Ⅲ(6-4)
“四月”后的兩個字分別作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形。簡文中出現遷陵守丞敦狐,據里耶秦簡,遷陵守丞敦狐所處的時間有明確紀年的包括26年5月(J1(16)6)、6月(8-138)及27年3月(J1(16)6),而秦始皇25、26、27、28年四月的朔日分別是丁巳、壬子、乙亥、庚午日,從字形看此二字與“庚午”最為接近,故可補釋為“【廿八】年四月庚午朔己卯”,己卯日是當月初十。
2.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寅朔癸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2523)
據圖版“寅”上有兩字,第一個字作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可辨認清楚,即“月”字。第二個字作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疑為“甲”字。
3.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年四月己未朔丙子,成都受遷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6-8)
據張培瑜(2007)朔閏表,在遷陵25年建縣後到秦二世時,唯秦始皇35年四月為己未朔,故“年”前的字應是“五”。該字殘筆作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上部是一略斜向下的橫畫,下部則是一略左傾的豎筆,與“五”字相合。該簡可補釋為“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五】年四月己未朔丙子,成都受遷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
4.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一年四月癸未朔己□,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Ⅰ(8-2151)
陳偉等已據朔日指出8-2151簡一上可補“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7],值得注意的是此字尚有殘筆作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形,里耶秦簡“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或作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2104)、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2086)等形,從殘筆看此字正是“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
5.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寅朔甲午貳春【鄉】Ⅰ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署】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Ⅱ(8-1858)
“寅”前一字殘筆作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形,為一捺畫的殘餘部份,由甲午日可推知某寅朔只能是丙寅、庚寅、戊寅三日中的一個,據字形以釋為“戊”為宜,可參里耶秦簡中“戊”字如下字形: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96)、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1562)。該月以戊寅為朔日,甲午為該月17日。
6.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陵主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主。/七月丁巳□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書亟言,署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Ⅲ(8-2160)
“巳”字下一字殘筆作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為“朔”字殘字,可參“朔”之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62)形。故此簡正面第2行可補釋為“七月丁巳朔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另據張培瑜(2007)朔閏表,始皇30年7月丁巳日為朔日,與此簡相合。
7.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月乙巳朔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2173+8-2174)
“月”前之字殘筆作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形,應是“九”字,可參“九”字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7)、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6-1)等形。據張培瑜(2007)朔閏表,始皇37年後9月為乙巳朔。
四、無殘留筆跡但可據文意推定例
1.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月乙亥朔壬□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一年作務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言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Ⅲ(6-21)
本簡記有“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一年作務”的字樣,推測應是某官署31年作務情況的彙報,故“月乙亥朔壬□”應在31年後的某月,且最有可能在相距不久的32年,否則這一彙報就失去了意義。據張培瑜(2007)朔閏表,秦始皇32年7月乙亥日是朔日(秦始皇31年之後另外始皇37年9月、二世元年十月也為乙亥朔,但時間相距較晚,可排除),故本簡第一行可補釋為“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二年七】月乙亥朔壬□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
2.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年十月乙亥朔乙酉,獄【史】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其言恐走實不見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Ⅱ(6-28)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五年十二月【辛】酉朔庚午,枳鄉守定Ⅴ(8-746+8-1588)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年九月丙辰朔朔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2025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三月癸丑朔壬戌,【司空】□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城旦司寇一人。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鬼薪十九人。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Ⅲ(8-2156)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年五月丙子朔癸卯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2489)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九月壬辰朔辛亥,牢人□□□受少內□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819)
據張培瑜(2007)朔閏表,在遷陵25年建縣後到秦二世時10月份僅有二世元年是乙亥朔[8],故6-28簡第1行可補為“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元】年十月乙亥朔乙酉,獄【史】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同樣,在遷陵25年建縣後到秦二世時,12月唯始皇35年辛酉日為朔日,9月唯始皇30年丙辰日為朔日,3月唯始皇3

中国历史小火车故事简介

2年癸丑日為朔日,5月唯始皇32年丙子日為朔日,9月唯始皇29年壬辰日為朔日,故8-746+8-1588簡紀日部份可補釋為“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五年十二月【辛】酉朔庚午”,8-2025簡紀日部份可補釋為“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年九月丙辰朔朔【日】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2156紀日部份可補釋為“【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二】年三月癸丑朔壬戌”, 8-2489簡可補為“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二年五月丙子朔癸卯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 8-819簡可補為“【廿九年】九月壬辰朔辛亥”。
3.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二年二月丁未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Ⅰ貲一人……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Ⅱ(8-693)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元年八月庚午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2131)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二年四月丙午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2464)
據張培瑜(2007)朔閏表,始皇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二年二月丁未為朔日,而里耶秦簡牘中一般朔日均標注為朔日,故8-693簡第1行或可補釋為“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二年二月丁未【朔】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同樣,二世元年八月庚午日為朔日,故8-2131簡或可補釋為“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元年八月庚午【朔】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始皇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二年四月丙午日為朔日,故8-2464簡或可補釋為“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二年四月丙午【朔】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
4.錦繒一丈五尺八寸。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五年九月丁……內守繞出以為獻。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1令佐俱監。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Ⅱ(8-891+8-933+8-2204)
里耶秦簡8-1751+8-2207與本簡所記內容相當,簡文如下:
錦繒一丈五尺八寸。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五年九月丁亥朔朔日,少內守繞出以為獻。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1 令佐俱監。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不過具體的出錦繒為獻的日期沒有確切證據表明二者相同。故本簡可補釋為“錦繒一丈五尺八寸。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五年九月丁【亥朔】□□,【少】內守繞出以為獻。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1令佐俱監。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Ⅱ”。
5.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巳朔朔日,啟陵鄉守狐出貸適戍□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8-1029)
據里耶秦簡牘的記載,狐在始皇30年九月擔任佐職(8-1783+8-1852載:“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年九月甲戌,少內守扁入……佐狐二甲。”),始皇34年9月左右擔任少內守(8-806載:“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四年【九月癸亥朔庚辰,守府賢受少】內守狐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始皇35年8月左右出任啟陵鄉守(8-769載:“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五年八月丁巳朔己未,啟陵鄉守狐敢言之”)。而始皇35年8月又恰逢丁巳朔,故8-1029中的“巳朔朔日”最有可能也是在始皇35年8月。
五、簡文記載內容有誤例
石。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五年九月乙丑朔。(8-27)
里耶秦簡8-1539載“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
五年九月丁亥朔”,8-1751+8-2207簡所載朔日相同,張培瑜(2007)朔閏表與之亦同,本簡所記朔日與之不同。且從始皇25年到二世元年皆無九月乙丑朔者,故該簡記載有誤。另外該簡首字為“石”字,空一至二個字的位置后書寫年月朔日而沒有具體日期,看不出有什麽功用,故推測該簡可能是習字簡。
本文寫作得到了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簡帛文獻基本範疇詞考釋與演變研究”(項目批准號:2012M510862)的資助。初稿蒙陳偉先生及業師馮勝君先生指正,在此一并感謝。
(編者按:[1]張培瑜,《根據新出曆日簡牘試論秦和漢初的曆法》,《中原文物》,2007年第5期,第62-77頁。下引同此。
[2]李忠林,《周家臺秦簡歷譜繫年與秦時期曆法》,《歷史研究》,2010年第4期,第36-53頁。
[3]張說也有矛盾之處。如張培瑜所列里耶簡紀年中始皇27年3月為丙子朔,而據其所推定的朔閏表始皇27年3月為丙午朔。
[4]里耶秦簡6-23載:“元年八月庚午朔。”
[5]唯里耶秦簡8-27載:“五年九月乙丑朔。”下文另加討論。
[6]包括《湖南龍山里耶戰國一秦代古城一號井發掘簡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自治州文物處,《文物》,2003年第1期)與《初讀里耶秦簡》(李學勤,《文物》,2003年第1期)。
[7]陳偉等,《里耶秦簡牘校釋》,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438頁。
[8]從秦王政算起僅有秦王政七年的十月是乙亥朔,但這與里耶第6層秦簡的年代範圍(據里耶第6層紀日秦簡所載年代範圍在25年3月至秦二世元年八月)不符,故可以刨除不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615.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史-里耶秦紀日簡牘劄記;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352.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21
  22. 22
  23. 23
  24. 24
  25. 25
  26. 26
  27. 27
  28. 28
  29. 29
  30. 30
  31. 31
  32. 32
  33. 33
  34. 34
  35. 35
  36. 36
  37. 37
  38. 38
  39. 39
  40. 40
  41. 41
  42. 42
  43. 43
  44. 44
  45. 45
  46. 46
  47. 47
  48. 48
  49. 49
  50. 50
  51. 51
  52. 52
  53. 53
  54. 54
  55. 55
  56. 56
  57. 57
  58. 58
  59. 59
  60. 60
  61. 61
  62. 62
  63. 63
  64. 64
  65. 65
  66. 66
  67. 67
  68. 68
  69. 69
  70. 70
  71. 71
  72. 72
  73. 73
  74. 74
  75. 75
  76. 76
  77. 77
  78. 78
  79. 79
  80. 80
  81. 81
  82. 82
  83. 83
  84. 84
  85. 85
  86. 86
  87. 87
  88. 88
  89. 89
  90. 90
  91. 91
  92. 92
  93. 93
  94. 94
  95. 95
  96. 96
  97. 97
  98. 98
  99. 99
  100. 100
  101. 101
  102. 102
  103. 103
  104. 104
  105. 105
  106. 106
  107. 107
  108. 108
  109. 109
  110. 110
  111. 111
  112. 112
  113. 113
  114. 114
  115. 115
  116. 116
  117. 117
  118. 118
  119. 119
  120. 120
  121. 121
  122. 122
  123. 123
  124. 124
  125. 125
  126. 126
  127. 127
  128. 128
  129. 129
  130. 130
  131. 131
  132. 132
  133. 133
  134. 134
  135. 135
  136. 136
  137. 137
  138. 138
/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