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30 09:42
  • 小虎历史故事网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簡3:以自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下文以△1代替)䜋
△1原釋為“訿”,讀為“訾”。[1]今按:此字右旁似乎不是“此”,本篇有三個“此”字,作: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與△1差別明顯。我們認為△1右旁是“勺”。簡19有“約”字,作: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與△1右旁相同。△1當釋寫為“訋”,可讀為“約”。
“䜋”,原注疑讀為“毀”。但是二字在出土和傳世文獻中並無直接相通

中国历史故事西安事变

的例子,而且有可能是由於釋△1為“訿”(訾),所以讀“䜋”為“毀”以成詞。我們認為“䜋”可讀為“退”,《易·繫辭下》“夫坤,隤然示人簡矣”,《釋文》:“隤,孟作退。”“隤”、“退”均屬物部,是通假關係。
此句當讀為“以自約退”。約退,意為約束、退讓。[2]
簡4:不智(知)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告
此句原注未作解釋。我們懷疑其內容可能與清華簡《程寤》有關,該篇有文王對武王的告誡,此處“告”或讀為“誥”。
簡5:尚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敬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哉)
原注將“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讀為“恒恒”,將“恒”解釋為久。這種讀法和解釋似乎不太能夠講通。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原圖版作: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在楚簡中多用為“極”。我們懷疑此處為合文,讀為“極之”。上文簡4“心目無極”,“無極”意為沒有準則,此處“極之”意為“以……為準則”。“極之”與其下“敬哉”句式相同,且末字押韻(“之”、“哉”均屬之部),也可作為“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讀為“極之”的佐證。上引簡文讀為:尚極之!敬哉!
簡6:恪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哉)母(毋)巟(荒),畏天之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降)載卹邦之不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臧)
原讀為“恪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哉)母(毋)巟(荒),畏天之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降)載(災),卹邦之不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臧)”。
今按:當在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下斷開,讀為“恪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哉)!母(毋)巟(荒),畏天之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降),載卹邦之不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臧)”。此句有韻,“巟”、“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臧)”均為陽部字。“載”是連詞,簡3“載”字亦用作連詞。
簡15: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蜀(獨)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原讀為“矜”,解為憐惜。今按:從音韻看,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屬耕部,“矜”屬侵部,兩部並不相近,文獻中相通之例亦不多。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可讀為“煢”(耕部、群母),二字音近。文獻中有“煢獨”,見《尚書》、《孟子》、《楚辭》等,不煩舉例。
簡17:凡隹(惟)君子,尚藍(鑒)于先舊,道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讀)善贁(敗),卑𡉚(匡)以戒(誡)
首先說明,“卑”似當讀為“俾”,使也。這里重點討論“道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讀)”一詞的釋讀。原注讀為“導讀”,解為引導研究。這個解釋似難以講通。
原注在解釋“讀”時,引到《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楊伯峻先生注:“‘讀’字涵義,旣有誦讀之義,亦可有抽繹之義……。”我們認為,此處“讀”解釋為抽繹是對的,[3]“道”也是類似的意思。“道讀善敗”,意思是抽繹、分析歷史上的善與敗,以尋求歷史經驗。但查工具書,“道”、“導”都沒有表示抽繹的義項。我們認為“道”當讀為“紬”。《書·君奭》“我道惟寧王德延”,《釋文》云“我道,馬本作我迪”。“道”、“紬”均屬幽部,音近可通。“紬”意為抽繹。《論衡》:“唐虞夏殷同載在二尺四寸,儒者抽讀,朝夕講習。”“抽”同“紬”。其中“抽读”雖然意義與此處略有不同,但仍可為“道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讀)”讀為“紬讀”提供語用上的證據。
簡18:疋(胥)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訓)疋(胥)𡥈(教),疋(胥)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箴)疋(胥)𢘓(謀)
“𢘓”原讀為“謀”,今按:亦可讀為“誨”。
簡18、19:天之所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壞),莫之能枳(支);天之所枳(支),亦不可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壞)。
這幾句簡文在傳世文獻中可以找到類似的文句,所以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讀為“壞”沒有疑問。原注未對此字作分析,今略作補綴。此字右旁與楚簡“歸”字相同,只是“歸”一般從辵,而此字右旁下從“止”,或許是出於整體構型的考慮,將“辵”的“彳”旁省去了。所以此字從“歸”得聲,歸,微部、見母;壞,微部、匣母。
簡19—20:悳(德)型(刑)態(怠)絉(惰),民所訞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約結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繩)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斷),民之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關)閟(閉)
這里重點討論兩個問題,一是“訞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的釋讀,而是“民所訞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僻)約結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繩)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剸)”的斷句,
原注將“所”解為“若、或”,“

中国历史坠机事故事件感想

訞”讀為“妖”,“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讀為“僻”。今按:“訞”似當讀為“交”,古從“夭”聲、“交”聲之字通用之例很多,如《莊子·徐無鬼》“未嘗好田而鶉生於宎”,《釋文》“宎,字又作[宀╱交]”,《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姣冶閒都”,《漢書·司馬相如傳》“姣”作“妖”。[4]“訞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當讀為“交比”,意為交結比周。
由上所述,“訞(交)”、“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比)”、“約”、“結”四字意近,當讀為一句。上引簡文當斷讀為:
悳(德)型(刑)態(怠)絉(惰),民所訞(交)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比)約 結。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繩)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斷),民之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關)閟(閉)。
“繩斷”,名詞,謂規矩法度,下文簡20“繩斷旣政(正)而五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相)柔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比)”,簡22“如關柭不閉,而繩斷失楑”。“關、閉”,原注已指出本指門之閂木,《說文通訓定聲》“關”下云“豎木爲閉,橫木爲關”。
簡20—21:料和庶民
“料”原簡圖版作: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末筆殘泐不清。書末所附字形表此字作: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大概是在處理時刪去了下部不清晰的末筆,不可靠。
簡22:曰亓(其)罰寺(時)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亓(其)悳(德)型(刑)義(宜)利
原在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下斷開,沒有作解釋。今按:似當在“罰”下斷開,斷讀為“曰亓(其)罰,寺(時)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亓(其)悳(德)型(刑)義(宜)利”,“時”是連詞,清華簡(叁)《說命》“夜女視辰,時罔非乃載”,“時”亦作連詞。
簡22—23:女(如)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關)柭不閟(閉),而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繩)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斷)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失)楑。五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相)不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罔肎(肯)獻言。
這里重點討論“五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相)不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下文以△2代替)”的釋讀。
“五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原讀為“互相”。△2,原釋為“疆”,讀作“彊”,訓為勤、勉。看上引簡文,這種解釋似難以講通文意。
先說△2。《周公之琴舞》簡5有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字(下文用△3表示),[5]原釋為“彊”,解為勸,我們改讀為“敶”。[6]△2、△3顯然是同一字。其右旁與楚簡“紳”字右旁相同,而與“彊”(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郭店《語叢三》簡46)差別甚大,釋為從“紳”聲之字是無疑問的。
再來看“五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讀為“相”可從。“五相”亦見於簡20: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繩)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斷)旣政(正)而五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比),矞(遹)易兇心,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嘉惟,料和【二〇】庶民,……
原注亦讀為“互相”。這樣讀似乎可通,但讓人生疑的是,“互相”一詞似乎後起,檢索文獻,較早的用例是《漢書》“劾奏武、公孫祿互相稱舉,皆免”,這個辭例,最早也只能到王莽時。說“互相”辭氣不古,大概是沒有問題的。
從上舉兩個“五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的辭例看,我們認為,“五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當讀為“五相”,名詞,“相”意為輔政者,“五相”指五位輔政者。“五相”雖不見於傳世典籍,但另有類似的說法可供參考:
二相,《史記》:“召公周公二相行政。”
六相,《荀子》:“黃帝得六相而天地治。”
根據這個解釋去考察簡20,“繩斷旣正而五相柔比”意為法度既正,而辅政者彼此親近團結。“矞(遹)易兇心,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嘉惟,料和庶民”的主語也是“五相”。
再看簡22。“五相不敶,罔肯獻言”,敶,治也,此句意為輔政之五相不治理國政,不肯獻上謀猷或諫言。
簡23:人頌(訟)攼(扞)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違),民乃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噑)囂
攼(扞),原注引故訓“蔽也”,“拒也”,“蔽”為捍衛之義,“拒”則為抗拒之義,此處當取後一義。
簡24—25:非㝅折(哲)人,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吾)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
(靡)所爰(援)□詣。
原注解“㝅”為乳哺,解“㝅哲人”為㝅於哲人,“詣”解釋為進。
今按:“㝅”在楚簡中很少用為本字,一般用為“穀”,[7]此處亦當讀為“穀”,意為善,與“哲”意近。“穀哲人”即穀哲之人。“詣”前一字殘泐不可識,但可以推測“援”、□、“詣”等動詞與“穀哲人”在意義上的關係是“援”、□、“詣”於“穀哲人”,《書》類文獻中多見諮謀於哲人的說法。所

中国历史自制绘本故事图片

以,它們應當是類似於諮詢的意思。“詣”當讀為“稽”,考校之義,《廣雅·釋言》“稽,考也”。
(編者按:[1]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中西書局,2012年12月,第145、148頁。下文引整理者意見,均出此書,不再出注。
[2]《漢書·王莽傳》“謙約退讓”,或可作為參考。
[3]參看《說文》“讀”字段玉裁注。
[4]參看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44頁。
[5]據《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第64頁圖版。
[6]黃傑《初讀清華簡(三)〈周公之琴舞〉筆記》,簡帛網,2013年1月5日。
[7]白於藍《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彙纂》,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41—442頁。 (责任编辑

中国历史时间长故事

: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596.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史-初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372.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