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30 11:24
  • 小虎历史故事网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中興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云:「申成公△其子虎[1]未蓄髮[2],命之遣」[3],其中「△」字,原篆寫作: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原考釋者隸作「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認為是成公之名,史籍未見。[4]蘇建洲師釋為「溡」,見於《集韻》,但無說。[5]曹方向先生疑讀為「待」,有「認為」、「考慮到」一類的意思。[6]網友「家興」疑此字構形為从「水」、「疐」省,讀為「質」,無說。[7]張崇禮先生贊同釋作「溡」,似應讀為「時」,理解為「趁著」。[8]
謹按:「△」字下部从「水」旁應無疑問,而楚簡「時」字多見,寫作「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郭店.窮達以時》14),仔細比較兩字上部構形,即可發現「△」字上从「止」旁,而「時」字上从「之」旁,兩者不同,若以嚴式隸定的角度來看,原考釋者之說並無誤。然而,以楚系簡帛字例出現的頻度考慮,「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未見而「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常見,故筆者認為「△」字上从「止」旁應是聲符替換的結果,原因在於「之」、「止」皆為章紐之部,依例可以替換,例如傳抄古文「詩」字寫作「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9],上从「止」聲。因此,「△」字仍可釋作「溡」。其次,楚簡確定「疐」字寫作「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五.鬼神之明 融師有成氏》5)[10]、「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六.申公臣靈王》9)[11]、「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六.慎子曰恭儉》1)[12]、「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懥」字,《上博三.周易》4)[13]、「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字,《上博六.用曰》16)[14],尤以第一與第二個字例,該形若省去下部「止」旁,形體與「△」字上部相同。不過,高佑仁先生曾臚列戰國文字中的「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字,其下部所从的「止」或「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旁未見省略。[15]以這個角度考慮,「△」字从「疐」省的機率極低。但從另一角度來看,戰國文字經常出現前所未見的訛變形體,亦不能完全排除省略形體的可能性。綜上所述,「△」字可釋作「溡」,或可將構形理解為从「疐」省,故以此二說為立論基礎的諸說都須列入考慮。
簡文云:「申成公△其子虎未蓄髮,命之遣」,以漢語語法來看,「△」字應為動詞用法,故原考釋者主張為成公之名,不能成立。其次,讀「待」說乃援引《管子.大匡》:「今若殺之,此鮑叔之友也,鮑叔因此以作難,君必不能待也,不如與之」為證,其中「待」字,尹知章注曰:「猶擬也」。

西班牙与中国历史交往的故事

然而,在訓詁學術語中,「猶」表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

示「訓釋字與被訓字之間,本來意義是不相同的,但在某種特殊情況下,其意義卻也輾轉可以相通」。[16]換句話說,用「猶」訓解字義乃是在特定語境下才可輾轉相通。因此,「待」有「擬」義只能存於《管子.大匡》文句之中,脫離特定語境之後,不宜輕易認定「待」可直接訓作「擬」。關於讀「質」說,「質」作為動詞時,有「典當」、「抵押」、「盟約」、「質問」、「驗證」、「評斷」等義項[17],置於簡文文意,並不明暢,故此說成立的可能性不高。至於讀「時」說,該說乃援引《論語.陽貨》:「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為證,認為「時」可理解為「趁著」。然而,刑昺注疏此句云:「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也」。[18]由此可知,《論語.陽貨》之「時」要讀為「伺」,訓作「伺候」、「等待」,其詞義與「趁著」不同,故此說援引《論語》為證,並無實質的證據效力。
筆者雖不贊同讀「待」、「時」二說,但其說對於簡文文意的理解有其道理,申成公考慮到(或「趁著」)其子年幼,才命他前往,原因在於申成公不認同楚王的做法,但在楚人的勢力下,不得不為之,於是申成公知道其子年幼,命他前往,不會被楚

中国历史手绘故事图片

人刁難,亦可回應楚人的命令。因此,筆者認為「△」字可釋作「溡」,讀為「識」,「時」从「寺」聲,「寺」从「之」聲,「之」為章紐之部,「識」為章紐職部,聲同韻對轉,且傳世古書與出土文獻皆有「之」聲與「戠」聲通假之例,故「溡」讀為「識」應可成立。[19]或有另一種理解方式,即「△」字从「止」聲,「止」亦為章紐之部,包山簡有从「戠」之字寫作「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簡243)、「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
」(簡248),蘇建洲師指出上从「止」旁,乃是增添音符。[20]由此可知,「止」與「戠」聲音相近,故「△」字仍可讀為「識」。「識」應訓作「知道」,如《說文》:「識,知也」,《詩經.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簡文「申成公溡(識)其子虎未蓄髮,命之遣」,意謂「申成公知道其子虎年幼,命令他前往」。
附記:本文承蘇建洲師與高佑仁先生、洪宏銘先生詳加指正,謹致謝意。
(編者按:[1]「虎」字採用網友「汗天山」之說,參閱「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23&page=1,2013年1月5日,第6樓。
[2]「髮」字採用網友「汗天山」之說,參閱「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23&page=2,2013年1月6日,第11樓。
[3]斷句採用曹方向先生之說,參閱曹方向:〈上博九《靈王遂申》通釋〉,武漢大學「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72,2013年1月6日。
[4]陳佩芬:〈靈王遂申釋文考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上海:上海及出版社,2012),頁160。
[5]參閱「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23&page=1,2013年1月5日,第2樓;蘇建洲師:〈初讀《上博九》劄記(一)〉,武漢大學「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76,2013年1月6日。
[6]曹方向:〈上博九《靈王遂申》通釋〉,武漢大學「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72,2013年1月6日。
[7]參閱「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23&page=2,2013年1月6日,第12樓。
[8]參閱「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23&page=2,2013年1月7日,第13樓。
[9]字形取自徐在國:《傳抄古文字編》(北京:線裝書局,2006),頁220。
[10]陳斯鵬:〈讀《上博竹書(五)》小記〉,武漢大學「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10,2006年4月1日。
[11]何有祖:〈讀《上博六》札記〉,武漢大學「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96,2007年7月9日。
[12]陳偉:〈上博竹書《慎子曰恭儉》初讀〉,武漢大學「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89,2007年7月5日。
[13]濮茅左:〈周易釋文考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頁141。濮茅左:《楚竹書《周易》硏究:兼述先秦兩漢出土與傳世易學文獻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頁77。
[14]何有祖:〈讀《上博六》札記〉,武漢大學「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96,2007年7月9日。
[15]高佑仁:《上博楚簡莊、靈、平三王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1),頁383。
[16]胡楚生:《訓詁學大綱》(臺北:華正書局,2000),頁145。
[17]漢

中国历史各大爱情故事简介

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縮印本)》(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92),頁1518-1519,「質」字條。
[18][ 魏 ]何晏集解、[ 宋 ]邢昺疏:《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頁192。
[19]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頁23。白於藍:《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彙纂》(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頁47。
[20]蘇建洲師:《《上博楚竹書》文字及相關問題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8),頁141。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561.html

以上是关于《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上博九.靈王遂申》2號簡「溡」字試讀;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406.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