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安徽大學文學院)
一8-533號簡第二欄有一人名作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里耶秦簡(壹)》及《里耶秦簡校釋(一)》都釋為“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1]按:里耶秦簡中“心”及从“心”之字多見,如:
心: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678背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221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909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2088
慎: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444正
快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663正第一欄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2101第一欄
悍、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7
英语的中国历史故事朗读
8正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037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574
惜、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61背
上舉从心諸字都為左右結構,左旁的“心”筆勢向右彎曲,象心瓣形的短筆都集中在主筆畫的上部。其筆畫構型與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字左旁有明顯的區別,所以此字釋為“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值得考虑。另外,8-1237號簡有一字形作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原釋文隸定為“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認為此字左旁為“心”,《校釋一》疑“從竹從懎”,并認為待考。[2]此字左側隸為“心”似不可據,有學者認為此字左側所從不是“心”旁。[3]已公佈的秦簡材料中,“心”亦無作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所从偏旁的形體。[4]我們認為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字左旁當為“水”,下試舉幾個里耶簡中从水的字:
沮: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40正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516正
治: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265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528正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2039背
洞: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6-2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848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947
上舉諸字所从的“水”,形體變化較為豐富。或為全寫,保留左右四點,如: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265、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6-2;或簡化為三點水,如: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40正、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528正;或將水旁兩點拉為豎筆,如: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947。
8-533號簡中,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字左旁當為“水”,兩側點畫拉直成豎筆,只是右側的短豎漫漶,難於辨認。但經與其他从水字比較,應是“水”旁,所以此字當釋為“澮”。《說文·水部》:澮,水,出霍山,西南入汾。从水會聲。在此簡中用為人名。
二8-629號簡原釋文為: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書及律令。
首字字形為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原釋文釋為“書”,《校釋(一)》釋“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并疑其讀為“著”。[5]按:此字為“書”,原釋文所釋為確。《里耶秦簡(壹)》中“書”多見,如: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41、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
中国历史24孝故事
35正、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375、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680正、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558正等。
以上“書”字上部的“聿”都向右下傾斜,中間的豎筆穿出“又”形。諦審字形,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與上列形體都十分相似。其下部“者”形清晰可見,上部似“屮”形的部分,中間短豎當是簡牘的泐紋,而左右的斜筆應是“聿”的上部筆畫。此字中間部分因不甚清晰,所以易將筆畫與泐紋相混,進而造成誤釋。
三8-2406號簡牘形狀如下: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右側二字原釋文及《校釋(一)》都釋為“遷陵”。按:二書釋文有誤。第二字字形作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當為“遷”字,里耶簡中屢見,如: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524、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552、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457正、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838等。此簡殘碎,僅存兩個完整字形,“遷”下當殘“陵”。
第一字為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从“辵”,應為“遝”字。《里耶秦簡(壹)》中“遝”共十餘見:
A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33正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44正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045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138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423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441正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448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770正
B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36正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657正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343
A類“眔”下部點畫分離,當是正體;B類三個字形不甚清晰,但仔細觀察仍為“遝”。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上部從目,“目”下部雖顯模糊,但細察仍是下部點畫分離的“眔”,故釋為“遝”當無誤。關於里耶簡中“遝”,學者們已作出了一些討論,《校釋(一)》認為“遝”與“具獄”、“獄留須”等語相涉,可見“遝”與獄事有關。[6]“遝遷陵”一語里耶簡中數次出現: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獄遝遷陵隷臣鄧(8-136正)
或遝遷陵獄□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045)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遝
中国历史扶贫人物故事
遷陵吏巧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以□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423)
遝遷陵獄史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8-1441正)
或遝遷陵獄史(8-1448正)
從字形和已有辭例來看,8-2406號簡的
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
應釋為“遝”,釋文應為“遝遷”。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5年1月8日10:58。)
[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秦簡(壹)》,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以下簡稱“原釋文”,釋文后的號碼,依照《里耶秦簡(壹)》的號碼順序);陳偉主編,何有祖、魯家亮、凡國棟撰著:《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175頁(以下行文中簡稱《校釋一》)。文中里耶簡圖版均剪切自《里耶秦簡(壹)》。
[2]陳偉主編,何有祖、魯家亮、凡國棟撰著:《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97頁。
[3]方勇: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二),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90),2012年5月11日。
[4]方勇:《秦簡牘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308頁—314頁。
[5]陳偉主編,何有祖、魯家亮、凡國棟撰著:《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186頁。
[6]陳偉主編,何有
中国历史故事图书图书推荐
祖、魯家亮、凡國棟撰著:《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71頁。關於里耶簡中“遝”的準確含義和用法,我們擬另文討論。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245.html
以上是关于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三則;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