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小札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小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小札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1]形成小札八則,贅述於下,請大家指教。
一 •相狗方:肩□間參(三)瓣者,及大禽;二者,及中禽。2144
缺釋字簡文寫作
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小札
,整理者謂,此字不清,似是“龜”字。
“肩□間參(三)瓣”,楊安先生認爲,應是形容狗的胸寬大,《初學記》引西晉傅立《走狗賦》:“修頸闊腋”,“闊腋”和簡文意思相同。[2]
今按:缺釋字形體稍模糊,釋“龜”似可,與文意相合。龜,可指兽类背部隆高处。《左傳》宣公十二年:“麋興於前,射麋麗龜。”杜預注引服虔曰:“麗,著也。龜,背之隆高當心。”孔穎達疏:“龜之形,背高而前後下,此射麋麗龜,謂著其高處。”簡文“肩龜間”就是指狗的頸脖以下、脊背到肩部的三角區域,這一區域是犬類上肢與身體結合處,並且
中国历史故事推荐词
肌肉發達。良犬站立時,此三角區域肌肉隆起、線條分明,故有“參(三)瓣”的形象,參看附圖一。傅立《走狗賦》:“修頸闊腋,廣前捎後。”腋,亦指禽獸翅膀或前腿內側與胸部相連的部分。《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弓不虛發,中必決眥,洞胸達腋,決乎心繫。”《走狗賦》中“闊腋”是指良犬前腿內側與胸部相連部分健碩、寬闊,與簡文所謂的“肩龜間參(三)瓣”實則相類。二者所描述的部位無異,僅僅是“闊腋”與“肩龜間參(三)瓣”闡述的觀察視角不同。
二 權(顴)間四寸,及大禽;深四寸,及大禽。2145
整理者注:及,追及。禽,禽獸。
今按:顴,顴骨。《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周身名位骨度》:“顴。”注:“顴者,面兩旁之高起大骨也。”“權(顴)間四寸”就是說狗左右兩顴弓之間的寬度達到漢尺四寸(西漢寸長約2.31釐米,四寸9.24釐米)。“深四寸”承前“權(顴)間四寸”言良犬顴的特征。犬類頭骨與靈長類有別,所謂“深四寸”似乎既可指顴骨到喙前端的距離,又可指顴骨到下頜骨底部的尺寸。一般而言,普通成年土狗顴骨到喙長度達到甚至超過漢尺四寸並不難,而犬類顴骨到其下頜骨的距離則不易達到這尺寸,參看附圖二。此處“深四寸”作爲良犬的頭骨指標之一,或指其顴骨到下頜骨的厚度達到漢尺四寸。符合“權(顴)間四寸”“深四寸”條件的犬類應當頭顱和下頜骨相對寬厚強健。傅立《走狗賦》所言“首類驤螭”“豐顱促耳”,似乎也是講狗的這種特點,可相參。
三 卻(腳)橈筋高結寸半,及大禽。2145
楊安先生謂,“橈筋”即“橈骨之筋”,“橈骨”是指前腿大腿骨靠前的那根。[3]
今按:現代解剖學中,橈骨是人和脊椎動物(四足類)前臂兩長骨之一,與尺骨並排,位於拇指一側;其上端與尺骨、肱骨構成肘關節,下端與腕骨構成腕關節。“橈骨”一詞似不見於先秦兩漢文獻記載,西漢時人是否有“橈骨”概念不明。《儀禮·鄉飲酒禮》
中国历史才女故事
“賓俎脊脅肩肺”鄭玄注:“凡牲前脛骨三,肩、臂、臑也;後脛骨二,膊、胳也。”東漢時尚認爲牲畜前後肢都有“脛骨”,可見古人知識體系中具體的骨骼概念與現代醫學不同。因此,本簡“橈”或非指“橈骨”。“橈”,古籍中多作彎曲、曲折義。《易·大過》:“棟橈,凶。”陸德明釋文:“橈,曲折也。”《周禮·考工記·輈人》:“唯轅直且無橈也。”腳橈筋,或指腳上曲折的筋脈。高結,可指突出的喉結。韓愈《石鼎聯句詩》序:“(彌明)長頸而高結,喉中又作楚語。”簡文“高結寸半”或與喉結無關,似指腳上曲折筋脈糾結一起形成凸起之狀,達寸半之長。
四 凡相狗,卻(腳)高於厀(膝),尻高於肩。2146
今按:犬類前肢有五趾,後肢通常四趾,具有鈍而直的鉤爪,用趾尖行走,屬於趾行性動物。膝,乃是大腿和小腿相連關節的前部,一般位於動物後肢。尻,即脊骨末端、臀部。結合犬類骨骼構造的特性,“尻高於肩”是說狗的臀部高於前肢腿根部,但“卻(腳)高於厀(膝)”卻難解。據常理,狗腳不可能高於後肢膝蓋,參看附圖三。若簡文無誤,《相狗方》中對“卻(腳)”和“厀(膝)”的認識則與現代解剖學有別。或許簡文中將狗前肢肱骨以下部分都稱爲“腳”,這樣或可能“卻(腳)高於厀(膝)”。總之,此處突出了相狗時對後肢和臀部的要求。《呂氏春秋·士容》:“齊有善相狗者,其鄰假以買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其鄰畜之數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則桎之。’其鄰桎其後足,狗乃取鼠。”此典故恰能說明後肢對於狗捕獵的重要性。
五 脅欲長以前句(鈎),次【□】直。2146-2147
今按:整理者讀“句”爲“鈎”,“脅欲長以前句(鈎)”句意難解。脅,指身軀兩側自腋下至腰上的部分,亦指肋骨。《儀禮·特牲饋食禮》:“長脅二骨短脅。”胡培翬正義:“脊兩旁之肋,謂之脅。”《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孔穎達疏:“脅是腋下之名,其骨謂之肋。”以,簡文疑作連詞,相當於“而”、“和”。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一:“以,猶而也。”《詩·大雅·皇矣》:“帝謂文王:‘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馬瑞辰通釋:“按以、與古通用,‘聲以色’猶雲‘聲與色’也,‘夏以革’猶雲‘夏與革’也。”句,可如字讀,彎曲義。《周禮·考工記·冶氏》:“(戈)已倨則不入,已句則不決。”鄭玄注:“戈,句兵也……已句謂胡曲多也。以啄人則創不決。”“脅欲長以前句”,或謂犬肋骨要長而前部彎曲,後文“次【□】直”之“直”正與“句”相對。
六 喙欲如竽筩(筒),次
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小札
同,次服翼。2147
整理者注:《淮南子》數見“鴻洞”之詞,如《原道》論水之“至德”,謂水“靡濫振蕩,與天地鴻洞”。高誘注:“鴻,大也。洞,通也,讀同異之同。”《太平御覽》卷五十八引《原道》作“鴻同”。簡文之“
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小札
同”與“鴻同”當爲一語,但確切意義不詳。服翼爲蝙蝠別名,簡文之意疑謂狗喙之形與蝙蝠之喙相似。
楊安先生則認爲,“□同”(筆者按:“
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小札
”,楊氏釋文中從整理者釋,未見缺釋,此處“□”或爲誤書。)整理者認爲和《原道》篇之“鴻同”爲一語,不知何據。“鴻洞”文獻中有多種意思:《淮南子·原道》:“靡濫振蕩,與天地鴻洞”,《文選·陸士衡<文賦>》:“風鴻洞而不絕兮,優嬈嬈以婆娑。”李善註:“鴻洞,相連貌。”《藝文類聚》引劉楨《遂志賦》:“我獨西行。去峻溪之鴻洞。”此“鴻洞”即指大洞,這三種“鴻洞”與簡文都很難聯繫。《後漢書·儀禮志》:“司徒跪曰‘請進贈’,侍中奉持鴻洞…”又“皇帝進跪,臨羨道房戶,西向,手下贈,投鴻洞中…”《通典》引皆同,此處的“鴻洞”不同於其他,是喪禮中侍中所持之物,且爲一容器,簡文中的“□同”很可能與此有關。[4]
今按:如楊氏説,整理者所引“鴻洞”辭例應與簡文無關,但《後漢書·儀禮志》所謂“鴻洞”具體何形、是否《相狗方》之時代即有此器物亦未知。檢索文獻,《後漢書·儀禮志》“鴻洞”條,李賢注引《續漢書》曰:“禮,天子鴻洞以贈,所以重郊廟也。”[5]此“鴻洞”似乃天子用器,或非常人得見之尋常物,以其喻狗喙之形,也難及“竽筩(筒)”、“服翼”等常見事物形象貼切。簡文“
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小札
”讀“鴻”當是。鴻,即大雁。《易·漸》:“鴻漸於幹。
中国历史故事英语演讲稿初中版
”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鴻,大雁也。”亦指天鵝。《詩·豳風·九罭》:“鴻飛遵渚。”陸璣疏:“鴻鵠,羽毛光澤純白,似鶴而大,長頸……今人直謂鴻也。”同,有聚合義。《詩·小雅·吉日》:“獸之所同,麀鹿麌麌。”鄭玄箋:“同,猶聚也。”《文選·張衡<東京賦>》“獸之所同”薛綜注:“同,亦聚也。”“同”可謂獸類之聚,本簡“
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小札
(鴻)同”疑指鴻雁在空中聚集時的形態,類似於“雁行”。銀雀山漢簡《孫臏兵法·十陣》:“雁行之陣者,所以接射也。”《孫臏兵法·威王問》:“雁行者,所以觸側應□﹝也﹞。”雁行,亦作“鴈行”。《禮記·王制》:“父之齒隨行,兄之齒鴈行,朋友不相踰。”陳澔集說:“隨行,隨其後也;鴈行,並行而稍後也。”“
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小札
(鴻)同”所形成的雁行狀態是常見的物候,也就是一般說的大雁、天鵝等候鳥在天空按“人”形飛行,用來形容狗喙是較爲形象的,參看附圖四。
七 耳欲殺薄數置,次厚而置,次如稱□……2147
今按:“耳欲殺薄數置”或可斷作“耳欲殺、薄、數、置”。殺,細小義。《呂氏春秋·審時》:“是以得時之禾,長秱長穗,大本而莖殺,疏機而穗大。”高誘注:“殺,或作小。”《論衡·商蟲》:“蟲之種類,眾多非一,……或白或黑,或長或短,大小鴻殺,不相似類。”薄,厚度小。《詩·小雅·小旻》:“如履薄冰。”數,緊促、緊湊。《爾雅·釋
清廉中国历史故事有哪些
草》:“莽,數節。”陸德明釋文:“數,猶促也。”《墨子·備城門》:“門扇數,令相接三寸,施土扇上。”畢沅注:“數,同促也。”置,樹立、豎立。《周禮·考工記·廬人》:“凡試廬事,置而搖之,以眡其睊。”賈公彥注:“置而搖之,謂豎之於地上,以手搖之。”《廣雅·釋詁四》:“置,立也。”此處“耳欲殺、薄、數、置”乃強調狗耳細小、厚度薄、緊湊以及豎立的特點。這裏“薄”與後文“次厚而置”之“厚”相對。傅立《走狗賦》所謂“豐顱促耳”、“豹耳龍形”,可參看。
八 ……□如□大□□曲□直卻(腳)鶱白肉復衛毛。2148
今按:本簡右半殘,文意難明。“曲”後一殘字作
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小札
,左部從肉、右部似有兩橫筆與“肉”相接,此字當是狗身某部位,或即“肫”。鶱,《說文》:“鶱,飛皃。”《廣雅·釋詁三》:“鶱,飛也。”“鶱白肉復衛毛”句意稍難解。所謂“鶱”字簡文作
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小札
,形體較模糊,字下部從鳥或從馬難以確定,若從馬則字當釋作“騫”。騫,有虧損義。《詩·小雅·無羊》:“矜矜兢兢,不騫不崩。”毛傳:“騫,虧也。”也可指動物腹部低陷。《周禮·考工記·梓人》:“鋭喙,決吻,數日,顅脰,小體,騫腹,若是者謂之羽屬。”白肉,可指大腿內側的肉。《禮記·檀弓上》:“圉人浴馬,有流矢在白肉。”鄭玄注:“白肉,股裏肉。”簡文“白肉”所指未明。復,當讀爲“覆”,覆蓋義。所謂“衛”字,簡文實寫作“衞”。
附圖: 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小札
(一)[6]
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小札
(二)
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小札
(三)
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小札
(四)[7]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5年8月10日13:35。)
[1]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銀雀山漢墓竹簡[貳]》圖版126-127頁、釋文注釋253-254頁,文物出版社,2010年。文中釋文及整理者意見皆引自本書,不另注。
[2]楊安:《<銀雀山漢墓竹簡·佚書叢殘>集釋》374頁,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4月。
[3]楊安:《<銀雀山漢墓竹簡·佚書叢殘>集釋》375頁。
[4]楊安:《<銀雀山漢墓竹簡·佚書叢殘>集釋》376頁。
[5]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志第六禮儀下”3148頁,中華書局,1965年。
[6]圖片(一)至(三)依次摘引自童瑞成編:《狗的解剖圖譜》41、31、28頁,科學出版社,1957年。
[7]圖片(四)取自網絡。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096.html
以上是关于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小札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讀銀雀山漢簡《相狗方》小札;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