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張鉉:《字寶》釋疑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华书局-張鉉:《字寶》釋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張鉉:《字寶》釋疑
《字宝》释疑
(首发)张铉滁州学院中文系内容摘要:《字宝》为敦煌字书中的一种,所收皆当时俗语。虽经众多前辈学者研究,仍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我们就其中前人未彻底解决的部分条目做了一下疏通,或释义、或辨音、或辨形,名之《释疑》。
关键词:字宝;敦煌字书
《字宝》为敦煌字书中的一种,前贤时彦多有研究。本文仅就其中较难解释且前人并未彻底解决的部分条目做一下疏通,或释义、或辨音、或辨形,姑以《释疑》名之。按原书顺序,依次列出。
本文原卷录文依张涌泉先生主编《敦煌文献合集》(将出版)中《字宝》之录文。各卷简称亦依该书。斯六二○四(底卷)、伯三九○六(甲卷)、伯二○五八(乙卷)、伯二七一七(丙一)、俄敦五二六○背(丙二)、俄敦五九九○背(丙三)、俄敦一○二五九背(丙四)、斯六一九背(丁卷)。
字图
乙卷在序文之前有下面两行文字。
大唐进士白居易千金
中国历史精编故事考点汇总
字图 次郑氏字图
郑氏字宝 千金亦曰碎金
对于为何称作“字图”,周祖谟先生认为“无可考校”[1][P209] 。清周悦让著《倦游庵椠记·丛考》:“杜子美《集殿中杨监见示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云云。苏和仲《黄楼赋图》诗引曰:‘近以绢自写子由《黄楼赋》,为六幅,甚妙。’诗曰‘自写千言赋,新裁六幅图 ’云云。皆书字而曰图者。盖古人凡书画大幅、装成卷轴者,率谓图也。非必谓图画矣。”[2][P826]《字宝》序文有“成之一轴,常为一卷”之语,符合“书画大幅、装成卷轴”的条件,故可称作“字图”。
弓𢿣硬五交反。
《广韵·肴韵》五交切小韵:“𢿣,《苍颉篇》云:‘击也。’”[3][P154]但“𢿣”字意义与“弓硬”却不相干。字书、韵书中有“𢻚”字,又写作 “𢻏”、“𢾪”、“𢽞”等形。斯二〇五五《笺注本切韵·支韵》巨支反小韵:“𢻏,弓鞭(鞕)。”[4][P152]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注音训释皆同,字形作“𢽞”[4][P545]。《玉篇》作 “𢾪”[5][P85]。《广韵》作 “𢻚”[3][P44]。《龙龛手镜》作 “
中华书局-張鉉:《字寶》釋疑
中华书局-張鉉:《字寶》釋疑
”[6][P529]。各形当以作“𢻚”为正,胡吉宣先生《玉篇校释·攴部》“𢾪”字校释:“𢾪当为𢻚,改列支部,讹从攴。……𢽞为
中华书局-張鉉:《字寶》釋疑
之讹,从桑之别体也。……弓强硬而字从桑者,《礼记·内则》:‘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疏》云:‘桑,众木之本。’”[7][P3427-3428]我们怀疑《字宝》作者将“𢻚”误认作“𢿣”字(“尧”之俗体“尭”与“桑”之俗体“桒”字形接近),注音亦据“𢿣”。为什么我们肯定是作者的错误而不是抄手的呢?《字宝》有“傍通”之体例,就是将有同音字的词条排列
关于新中国历史故事有感
在一起。底卷本条紧挨在“心謷硬”条(该条注音“五交反”)的左侧,这说明作者认为这两条属于“傍通”之例。
人奸𧭉乖。
“𧭉”应为“𧬭”之形讹字。“爾”、“𩰬”字形接近。《龙龛手镜·言部》:“𧬭,古蛙反,谰惰也。”[6][P40]《集韵·佳韵》公蛙切小韵:“諣,惰也,黠也。或作
中华书局-張鉉:《字寶》釋疑
。”[8][P212]“乖”为皆韵字。《广韵》“佳、皆”两韵同用。“惰”、“黠”与“奸”皆为形容人品行的贬义词,“奸”、“𧬭”近义连文。
相虥夺测缄反。
“虥”字书皆训“虎窃毛”,与本条意义不符。“虥”或为“𠣄”之借音字。《集韵·衔韵》初衔切小韵:“𠣄,抄也。”[8][P622]“测”为初纽字,“缄”属咸韵,《广韵》“衔”、“咸”同用。故“虥”、“𠣄”音近。字或作“嚵”,《龙龛手镜·口部》:“嚵,锄衔反,嚵气也,又嚵夺。”[6][P267]或作“搀”,详《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搀”条[9][P647-648]。
马啌嗓音仲,息朗反。
《集韵·江韵》虚江切小韵:“啌,咄也,一曰嗔语,一曰嗽也。”[8] [P45]与“音仲”不合。《敦煌音义汇考》以“仲”字为衍文[10][P627]。“仲”实非衍文。《齐民要术·养羊》:“缓驱行,勿停息。”贾氏自注:“息则不食而羊瘦,急行则坌尘而蚛颡也。”[11][P423]缪启愉先生认为“‘颡’应是借作‘嗓’字”。并释“坌尘而蚛颡”曰:“指跑得太快,呼吸急促,吸入较多的尘土,因而引起咽喉部疾病。”[11][P426]《广韵·送韵》直众切小韵:“蟲,虫食物。又音冲,或作蚛。”[3][P343]该小韵首字即为“ 仲”字。“蚛颡”又见于《资治通鉴·唐纪十一》:“侯君集马病蚛颡,行军总管赵元楷亲以指沾其脓而嗅之。” [12][P6160]“嗓”单用意义与“蚛颡”相同。《正字通·口部》:“嗓,俗以马鼻流涎曰嗓。”[13][P162]“嗓”亦不单指马病。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嗓》:“王忽坐逝,而鼻垂双涕尺余。人皆叹骇。关来吊唁,询其由。或对云:‘此释家所谓坐化也。’复问:‘鼻悬何物?’又对云:‘此玉筯也。’关云:‘我道你不识,不是玉筯,是嗓。’咸发一笑。或戏关云:‘你被王和卿轻侮半世,死后方才还得一筹。’凡六畜劳伤,则鼻中常流脓水,谓之嗓病。又爱讦人之短者亦谓之嗓,故云尔。”[14][卷23,P4] 由《集韵》可知,“啌”应为一种症状为咳嗽的呼吸道疾病。其它文献亦可证明这一点。明俞仁、俞杰《元亨疗马经·王良啌嗽论》:“西周灵王问于太史王良曰:‘马之啌嗽多生于肺者何也。’太史答曰:‘五脏六腑皆令兽啌,非独肺也。’……答曰:‘肺啌之状,啌而喘息有音,鼻流浓涕也。’”[15][P600]除“肺啌”,还有“心啌”、“脾啌”,症状亦各有不同。“肺啌之状”与前述“ 蚛颡”、“嗓”之症状一致,应为同一种病。
另,《元亨疗马经》亦有以“颡”代“嗓”之例,与《齐民要术》、《资治通鉴》可互相印证。该书《三喉论》曰:“夫三喉者,颡黄、糟结、喉骨胀也。”[15][P603]《三喉歌》曰:“喉内黄肿起,多缘热积逢。”[15] [P603]“喉内黄肿”即“颡黄”。“颡”即“嗓”无疑。
本条或是因为“啌”、“嗓”义近,抄手笔下生误;或是“啌”当时确有“音仲”之读音。现在还难以下结论。
石上硾直类反。
丙一卷注末另有“石上杆”三字。《说文新附·石部》:“硾,捣也。从石,垂声。直类切。” [16][P196]本条之“石”指石臼,“硾”即“碓”,为捣米工具。《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条刘孝标《注》曰:“陶聪慧绝伦,年十三,作《鸥鸟》、《水碓》二赋。”[17][P381]杨勇先生《校笺》曰:“碓,袁本作‘硾’,《晋书·褚陶传》作‘硙’。勇按:碓与硾皆舂具,磨、硙则合两石琢之以为齿,相切以磨食物。”[17][P381-382]丙一卷注文“杆”应为“杵”之误字。
人体俥匹问反。
注文“匹问反”甲卷、乙卷、丙一卷同,丁卷作“或认反”。“匹问反”为“体”字注音。《集韵· 混韵》部本切小韵:“体,佇劣也。”[8][P762]又:“㤓,性不慧。 ”
关于中国历史的短篇小故事
[8][P762]“佇劣”与“不慧”意义接近。“部”,並纽字,由于“浊上变去”的原因,本条 “体”注音为去声。“或认反”应为“俥”字注音。本条“体”、“俥”连文,“俥”之意义亦应与“体”接近。疑“俥 ”为“㑮”之误字。“㑮”又是受“体”偏旁类化的俗字,其本字应是“浑”。《集韵·混韵》户衮切小韵:“倱,倱伅,不慧也。通作浑。”[8][P759]“户”为匣纽字,浊声母,所以本条“俥”字亦读为去声。“浑”亦可单用,宋王安石《礼乐论》:“生浑则蔽性,性浑则蔽生。”[18][卷66,P3]又《敦煌变文校注·燕子赋(一)》:“你欲放钝,为当退顐。”[19][P378]“顐”似亦应为“浑”之借音字,文中与“钝、逊、困、问、顿、寸”等字为韵,亦读为去声。蒋礼鸿释“放钝”为“假作痴呆”[19][P405],“钝”、“顐”既然对文,意义应该接近。“人体俥(㑮)”应是“人不聪明”的意思。
楦𩍤紧侯角反。
“楦”甲卷作“揎”。《广韵·觉韵》许角切小韵:“𩌊,急束。”[3][P467]斯五七三一《时要字样》:“𩌥,急。”[20][卷9,P102]此字出现在《字宝》与《时要字样》两种通俗字书中,应为当时常用之字。《旧唐书·索元礼传》:“泥耳笼头,枷研楔𩌊。”[21][P4843]“𩌊”字《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皆释为“紧箍”。《新唐书·酷吏列传·索元礼传》:“作铁笼𩏜囚首,加以楔,至脑裂死。”[22][P5904- 5905]《汉语大字典》谓“𩏜”同“𩌊”。“紧箍”似为引申之义,照字面讲“急束”应为“紧紧捆扎、系缚”的意思。
张小艳博士《敦煌俗字新考》(未刊)一文认为下列诸例中的“𤿩”有“系缚”之义。
①伯3878号《巳卯年军资库司判凭十五通》:“伏以今月二日衙内缚箔麻贰斤,伏取处分。……伏以今月十六日请缚碾床麻二两,未蒙判凭,伏请处分。……伏以今月廿八日请𤿩胡禄麻一束,未蒙判凭,伏请处分。”
②斯4120号《某寺布褐绫绢破历》:“土布三尺,二月八日躭(担)佛人 𤿩脚用。”又:“布三尺,二月八日躭(担)佛人𤿩脚用。”
③伯4692号《前汉刘家太子传》:“才经一月,诸州颁下,汉帝有敕晓示,告言道:‘刘家太子逃逝他州,谁人捉得,封邑万户。’其时南阳郡太守诸方(坊)诸曲出牓晓示,并及诸坊,各 𤿩布鼓,击(下残)。”
“𤿩胡禄麻”就是“用来捆扎箭袋的麻”,“𤿩脚”就是“缠脚、裹脚”,“𤿩布鼓”就是“把布鼓系缚、固定住”。我们认为“𤿩”应即“𩌊”之借音字。“𤿩”字《玉篇》音“苦角切”,《字宝》入声部分有“干𤿩𤿩”条,注音“口角反”。“𤿩”为溪纽字,“𩌊”为晓纽字。唐五代西北方音此二纽可通,洪艺芳《唐五代西北方音研究》举了两个“溪、晓同用”[23][P42]的例子,故“𤿩”与“𩌊”音可通。
“楦”或“揎”待考。
僰面僕。
丙一卷作“
中华书局-張鉉:《字寶》釋疑
地”,“
中华书局-張鉉:《字寶》釋疑
”当为“僰面”二字之误合。“僕”疑为“仆”字之误,“仆”与“僰”同在《广韵·德韵》蒲北切小韵。丙一卷注音“莫北反”。“蒲”,並纽字;“莫”,明纽字。唐五代西北方音明纽与並纽可以相通[1]。《敦煌音义汇考》以“僰”为“匐”之借,引斯二○七三号《庐山远公话》“匐面在地,更不再起”为证[10][P583]。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切如来白毫水生观自在菩萨真言经有“匐面”条 [26][P1593],此“匐面”或与《庐山远公话》之“匐面”同义。
“匐”亦为借音字,其本字应为“踣”或“仆”。
《说文解字·足部》:“踣,僵也。从足,咅声。《春秋传》曰:‘晋人踣之。’”[16][P47]段玉裁注:“然则踣与仆音义皆同,孙炎曰:‘前覆曰仆
传承中国历史故事手抄报
。’《左传正义》曰:‘ 前覆谓之踣。’”[25][P83]慧琳《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七《大摩尼广博楼阁善住秘密经》下卷“踣面”条: “上蒲北反,《集训》云:‘前倒也。’《说文》从足,咅声。经文或从人作仆,亦通时用也。”[24][P1468]释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十“仆面”:“上满北反,《尔雅》曰:‘毙,仆也。’郭注云:‘谓前覆也。’亦作踣。案,仆面谓面覆于地也。”[26][P3859]“满北反”与丙一卷注音“莫北反”同音。
“面覆于地”应该有一个往前倒的过程,而“匐”似乎只强调趴在地上,没有前倒的过程。《说文解字·勹部》:“匐,伏地也。从勹,畐声。”[16][P187]《广韵·屋韵》房六切小韵:“匐,匍匐,伏地皃。又蒲北切。”[3][P453]故我们认为“踣”或“仆”为本字。
参考文献:
[1]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论集·敦煌唐本字书序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周悦让.倦游庵椠记[M].济南:齐鲁书社,1996.
[3]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4]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M].北京:中华书局,2004.
[6]释行均.龙龛手镜[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胡吉宣.玉篇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8]丁度等.集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
[9]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0]张金泉,许建平.敦煌音义汇考[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11]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2]司马光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3]张自烈.正字通[M].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
[14]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上海:上海书店四部丛刊三编本,1985.
[15]俞仁,俞杰.元亨疗马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1030册,2002.
[16]许慎.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1963.
[17]杨勇.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8]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M].上海:上海书店四部丛刊初编本,1985.
[19]黄征,张涌泉. 敦煌变文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97.
[20]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英藏敦煌文献[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21]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2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3]洪艺芳.唐五代西北方音研究——以敦煌通俗韵文为主[D].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化大学,1995.
[24]释慧琳.一切经音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6]释希麟.续一切经音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 参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自序》第3页,科学出版社1961年版。
点击下载word版:
中华书局-張鉉:《字寶》釋疑
0194《字宝》释疑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2176.html
以上是关于中华书局-張鉉:《字寶》釋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华书局-張鉉:《字寶》釋疑;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