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越王差徐戈考
董珊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内容提要〗本文考证了珍秦斋藏越王差徐戈铭文,认为戈铭记载了越王初无余迁都姑苏之事,可以补正《竹书纪年》的有关记载。又系统介绍了差徐戈的形制、纹饰和工艺方面的特点,认为差徐戈代表了越国铜器铸造、装饰工艺发展的一个高度。
〖关键词〗越王戈、姑苏、《竹书纪年》、纹饰、铸造、战国、铭文
珍秦斋收藏的越王差徐戈是近年发现最重要的一件越国文物(图一)。此戈不独制作精美,纹饰奢华,并且铸有34字铭文。这里先来谈铭文的释读。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图一一、铭文通读戈胡两面各铸两行铭文,读序从左至右,两面连读(图二)。根据我的理解,可释写为: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图二戉(越)邦之先王未得居乍(胥 -苏)金(阴),就(由)差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徐)之为王,司(始)得 居乍(胥-苏)金(阴)。差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徐)以铸其元甬(用)戈,以攸(修)□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边)土。首先来说明一下释文中“未”、“乍 ”、“司”、“攸”这几个字的考释。
戈铭“未”字形前所未见,可以跟一般的“未”字以及1989年河南淅川县和尚岭2号楚墓出土的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子受编钟铭文中“昧爽”之“昧”字声旁相比较:[1]
1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2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3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1、利簋(《集成》04131);2、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子受编钟;3、差徐戈
在古文字形体中,若有两重向上的对称斜笔“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在演变时常常会把下一重斜笔改造为“口”形,或者把“口”形反改造为斜笔,例如:
1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2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3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4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5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1、姜林母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簋(《集成》03571)[2];2、伯多父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盨(04419);3、颂簋(04338);4、颂簋,(04335);5、秦公镈(00267)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子受编钟“昧”字所从“未”旁也经历了上述演变,然后又在“口”形中趁隙加短横。由于“昧爽”是个见于古书(《书·牧誓》、《武成》、《礼记·内则》、《荀子·哀公》等篇)和铜器铭文(小盂鼎,《集成》02839;免簋,《集成》4240)的时分名称,由字形演变的解释加之以文例的限制,可确证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子受编钟铭文的这个字形是“ 昧”字的一种特殊写法。
同理,差徐戈铭文的“未”字是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子受编钟“昧”字偏旁“未” 形中间短横拉长的写法。但戈铭“未”缺少上半部分的中竖,这可能是当时所习惯的一种简省写法。
在铭文中两见的“乍”字形只有两笔,跟古文字中“乍”的一种简省写法相近:
1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2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3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4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5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6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1、2,差徐戈;3、4,攻吴王夫差剑079、086“乍”字,见《吴越文字汇编》136页365号“乍”字下;5、6、“怍”、“诈”,见曾侯乙方鉴缶(《集成》10000)
春秋晚期吴越文字的“乍”可以写成 “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诸形,从“乍”字的简化轨迹来看,差徐戈此字可释为“乍”。
铭文中“司”、“攸”二字原皆作反书。按戈铭开始的那一面铭文多是正字,反面铭文多做反字。
1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2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解释了字形的问题,根据我的断句,铭文大意还是比较容易了解的。铭文是说:越邦之先王不曾(未尝)居“乍金”这个地方,由“差徐”为王之世,开始能居于“乍金”,“差徐”因此铸造了这件元用戈,以修边疆。铭文“未得居”与“司(始)得居”互相照应,“司”应读为“始”(请参看《古字通假会典》392-394页“治与祠”、“诒与嗣”、“怡与嗣”、“台与嗣”等条下),[3]可见“未”、“司”二字释读均不误。“得”是个语气助词,词义比较虚,或可译为今语“能”。戈銘“就”古书常训为“至”、“到”、“逮至”,其后都要求处所地点之类的词作宾语,与差徐戈铭文有所不合。“就”可读为“由”,《吕氏春秋·下贤》“就就乎其不肯(肯)自是”高诱注:“就就,读如由与之由” 。[4] “由……始……”是古汉语常见的结构:
郑伯由是始恶于王。(《左传》庄公二十一年)庭燎之百,由齐桓公始也。大夫之奏《肆夏》也,由赵文子始也。(《礼记·郊特牲》) 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新序卷四·杂事第四》“梁有大夫宋就者”章)“差徐之为王”句的“之”是个结构助词,其作用是使主谓结构成为一个名词性词组,[5]做介词“就(由)”的介词宾语,介词结构“就差徐之为王”,充当“(差徐)司(始)得居乍金”的时间状语成分。古汉语中以“之为”结构做时间状语的句子很多,例如《左传》昭公七年先叙前事“楚子之为令尹也,为王旌以田。”下文又讲到“及即位……”等后来的事,可与戈铭“差徐之为王”相比较。
古书凡讲君王“居”某地,“居”的后面常是国都名称。例如《史记·殷本纪》:“汤始居亳,从[6]先王居,作帝诰。”又“河亶甲居相,祖乙迁于邢。”《史记·秦始皇本纪》附《秦纪
中国历史故事屈原投江全文
》详记历代秦君的居、葬地点,所居地都是所徙都名。可见,“居”的意义,有时与“迁”或“徙”相同。
根据上述分析,“乍金”是越国都之名,“差徐”是越王名。此戈当定名为“越王差徐戈”,铭文记载了越王差徐迁都乍金之事。铭文最后一句“差徐以铸其元用戈,以修□边土”是承上文“始居乍金”而言,为了纪念徙都之事,越王差徐铸造了这件戈,幷用这件戈治理边疆。意思是永远保守邦土。
二、差徐与乍金的考订我们先来看“差徐”相当于哪一位越王。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句践卒,子王鼫与立。王鼫与卒,子王不寿立。王不寿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无彊立。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中国历史故事集手绘封面
在“子王之侯立”下引竹书《纪年》云(此据各版本校正,非中华书局排印版):
翳三十三年迁于吴,三十六年七月太子诸咎弒其君翳,十月粤杀诸咎。粤滑,吴人立孚错枝为君。明年,大夫寺区定粤乱,立初无余之。十二年,寺区弟思弒其君莽安,次无颛立。无颛八年薨,是为菼蠋卯。 接下来司马贞说:
故《庄子》云“越人三弒其君,子搜患之,逃乎丹穴不肯出,越人熏之以艾,乘以王舆”。乐资云“ 号曰无颛”。盖无颛后乃次无强也,则王之侯即初无余之也。[7]我认为越王“差徐”乃是《纪年》所见名“初无余”的越王。先来说一下各版本《史记索隐》所见这位越王名字的异同。
今中华书局排印本《史记》之《索隐》引古本《纪年》作“无余之”,[8]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引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卷四一页五一:“《存真》作初无余之,《辑校》作无余之。宋耿秉本、黄善夫本、元彭寅翁本皆有初字。”南宋罗泌《路史·后记》十三下罗苹注引《纪年》作“孚错枝一年,其大夫寺区定乱,立初无余。”今本《竹书纪年》同《路史》注。
今据珍秦斋戈
守株待兔是中国历史故事吗
铭越王名“差徐”以校定各版本异同,可知宋耿秉本、黄善夫本、元彭寅翁本《史记》、《路史·后记》等作“初无余”不误。[9]“徐”、“余”音通自然不必多说。按上古音声类“ 初”、“差”都属正齿音初纽,但韵部方面,“初”是鱼部字,“差”是歌部字。据古书及古文字材料所见,“差”声之字常常与鱼部字相通。在《望山楚简》一书的注释中,曾比较集中地举过这方面的例子,总结起来,计有:
1、古书中当“病愈(愈)”讲的“瘥”字,在楚简中常常写作“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从“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声,[10]在秦简《日书》中或写作“酢”;
2、《国语·鲁语上》“宣公夏滥于泗渊”章“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玉篇·木部》引此云:“槎,斫也,亦与查同。”“查”本是“樝”字的异体字,本写作从木、且声,作左右结构,隶变或作“查”。[11]
中国历史上的三个小故事
3、《玉篇·鱼部》又以鲊、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为“鲝”字异体。
4、《文选·西京赋》“柞木剪棘”李善注“柞与槎同。”
5、《礼记·曲礼下》“盐曰咸鹾”之“鹾”在《说文》作“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谓“咸也。从卤、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省声。河内谓之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沛人言若虘。”
6、马王堆1号汉墓遣策 110号“助酒”及169号“沮酒”,皆当读为《周礼·天官·酒正》“盎齐 ”《释文》所提到的“白醝酒”。
7、《说文》“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沛国县。从邑、虘声。”小徐本加“今酇县”三字,《史记·萧相国世家》“封为酂侯”《集解》 “其属沛郡者音嵯。”[12]
除了上述7例,还可以补充1例:
8、西周金文在话语开始时常见的“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字,杨树达读为《书》、《诗》常见的叹词“嗟” ,所举语音证据为《尔雅·释诂下》:“嗟、咨,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也”郭注:“今河北人曰‘嗟叹’。音兔罝。”并释《书·费誓》“徂兹淮夷、徐戎并兴”之“徂兹”为“嗟兹”、又以《诗·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句之“且”为叹词“嗟”置于句尾的用法。[13]
由此可见,“差徐”可与“初无余” 古音相对。至于“无”字也是鱼部字,应该是次要音节,在急读时可省略不记。[14]据《纪年》,“初无余”立十二年被杀,又称“莽安”。根据杨宽考订,越王翳元年至三十六年,当在公元前四一〇至前三七五年;初无余元年至十二年,在公元前三七二至前三六一年。[15]由此看来,差徐戈的年代属战国中期早段。
既然可确定“差徐”是初无余,那么戈铭所见越国国都名“乍金”应该是什么地点呢?
先秦时代,各诸侯国随领土的扩张伸缩,国都常有迁徙,而旧都在一段时间内不废,从而形成多都制。综合史料中的记载来看,越在勾践之前,都会稽山南故越城,[16]勾践灭吴之前,徙治会稽山阴勾践小城,灭吴之后,越曾徙都琅琊,[17]又曾迁于吴。
结合越王差徐(初无余)的年代来看,需要注意越迁于吴的史料。越徙吴的年代,古书有三种记载,互不相同。有关史料除了上引《史记索隐》引《纪年》“ 翳三十三年迁于吴”之外,还有两条:
《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勾践小城,山阴城也。……而灭吴,徙治姑胥台。”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自勾践至于亲,其历八主,皆称霸,积年二百二十四年,亲众皆失,而去琅琊,徙于吴矣。”这里需要解释《越绝书》“勾践小城 ”条所记“姑胥台”与“吴”的关系。
宋范成大《吴郡志》卷十五:“姑苏山,一名姑胥,一名姑余。连横山之北,古台在其上。”《越绝书·越绝外传吴地传第三》:“阖闾之时,大霸,筑吴越城。城中有小城二。徙治胥山。”又记“秋冬治城中,春夏治姑胥之台,旦食于〈纽〉(组)[18]山,昼游于胥母。”《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阖闾出入游卧,秋冬治城中,春夏治于城外,治姑苏之台,旦食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山,昼游苏台。”唐陆广微《吴地记》:“阖闾十一年,起台于姑苏山,因山为名,西南去国三十五里,夫差复高而饰之,越伐吴,焚之。”(佚文,见《吴郡志》、《艺文类聚》卷六二引)从上述记载来看,姑胥山又称“胥山”,“胥(苏)”是“姑胥”一词的中心成分。[19]后来称姑苏、苏州[20],“苏”、“胥”相通假。史籍记载吴君在阖闾以上都梅里,至吴阖闾始城阖闾城与城外姑苏台,以之为都。因为吴国故都姑苏,所以《越绝外传记地传》“勾践小城”条所记的“而灭吴,徙治姑胥台”,也就是记越都迁至故吴都姑苏。
根据上述文献背景,我猜想差徐戈所见的越都地名“乍金”当读为“苏阴”,指姑苏山之北的都邑。从古音关系来看,“乍”是崇纽铎部字,“苏”、“胥” 是心纽鱼部字,声为齿头音与正齿音旁纽,韵为鱼、铎二部阴、入对转,三字古音皆相近。我们知道,谐“乍”声之字与 “昔”声之字常常音近可通(参看《古字通假会典》903-905页“乍字声系”下),《史记·晋世家》记载晋献侯名“籍”,《索隐》引《世本》及谯周《史记》皆作“苏”,近年发现的晋侯稣钟即晋献侯籍所作。这可以作为“乍”、“苏”与“胥”相通的旁证。“金”与 “阴”都是侵部字,战国文字“阴”字常常写作“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从阜、“金”声,[21]《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的《用曰》篇有一句话是“淦则或淦,昜则或昜”,张光裕先生已经指出此句应该读作“阴则或阴,阳则或阳”。虽然大家对这句话的解释仍有分歧,但“淦”读为“阴”是可以肯定的。[22]由此可见,“乍金”之读为“苏(胥)阴”,在语音层面上可以成立。
从地理位置上看,姑苏山南临太湖,山北即山阴正对今苏州西的阖闾城即故姑苏城。所以,差徐戈铭的越都名“乍金”指的是吴故都姑苏。阖闾城又称“吴越城”,应该缘于此地曾先后做为吴、越都城。
三、两点讨论首先说差徐戈铭与《纪年》在徙都时间上的参差。
根据我们对戈铭的考订,越王“差徐 ”即初无余徙都“乍金”即苏阴,这与《纪年》所说越王翳三十三年徙吴不同。
因为差徐戈很清楚地说明“越邦之先王未得居乍金”,那么越王翳之徙于吴,应该是营建姑苏之都,而并未实际居此治政。所以我们推测历史事实是这样的:在越王翳三十三年营建姑苏之吴都之后,因为“三十六年七月太子诸咎弒其君翳,十月粤杀诸咎。”所以“粤滑”,“滑 ”应该读为“抇”或“汩”,训为“乱”,吴人趁机立孚错枝为君。可见越王翳未能居苏阴之都,是因为营都不久就发生了诸咎之乱。诸咎作乱的第二年,大夫寺区平定越国之乱,立初无余即差徐为王。差徐戈铭“就差徐之为王始得居乍金” 是明说作为越都的“苏阴”,正式开始启用是在差徐之世。这样看来,差徐戈的记载与文献正好可以相接无碍。所以说,越王差徐戈的发现与考释,既可以与《纪年》所记相发明,也可纠正《纪年》记载史实的不严密。
至于《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勾践小城”条称“而灭吴,徙治姑胥台。”很容易被理解为越王勾践徙治姑胥台,《国语·吴语》记载勾践伐吴,“败太子友于姑熊夷”之后,又“入其郛,焚其姑苏”,《史记·越世家》也称“烧姑苏台”。若在勾践之世焚台之后又营建徙治,不合情理。所以这最可能是误记。
又《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记越王亲“去琅琊,徙于吴”,已经是越国晚期,这时的越国势力衰微,又退守于吴,或合于情理。
其次谈越君的世系。《庄子·让王》、《吕氏春秋·贵生》都说“越人三世弑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23]所谓的“三世”,根据《纪年》的记载,被杀的三位越君是越王翳(不扬)——诸咎——初无余(莽安),因此,只有在初无余是诸咎之子的情况下,这三位越君才能算作三世。而吴人趁越乱所立的“孚错枝”是吴人君,不是越人君,不计在内。初无余被杀之后的越君是“王之侯”即“王子搜”(又称“无颛”),“搜”、“侯”字音相通。《史记·越世家》所云:“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无彊立。”这可能是因为仅录父子相传的世系,所以跳过了诸咎、初无余这旁出的两代。由此可见,因王之侯也是越王翳之子,则“王子搜”之名号中的“王子”是身份,王子搜在初无余世正可称“王子”。
四、形制、纹饰与工艺 珍秦斋藏越王差徐戈出土时断裂为数段,断痕计有:戈援两处,戈胡两处、戈内中部、后部各1处,内下缘小齿突亦断。所幸每块都在,后经良工修复。今从修复后的情况看,其修复无误,完全可信。这里先谈基本形制(图三)。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图三此戈作长援宽胡式,内上无刃。前锋尖锐,呈长三角形,上下援线呈两条基本平行的直线,戈援中脊隆起一条从前锋直抵戈栏的脊线。戈锋、援上缘、下缘以及戈胡侧均开窄刃,刃线明显,戈援断面呈略作四菱形的八边形。中胡较宽,胡下缘平直无刃而有纹饰,下缘角作直角。戈栏侧设四穿,其中一圆形小穿位于援本处,胡近栏处有三个相距很近的窄长方形穿孔,穿孔制作极为规整。侧栏、戈内厚度仅为戈体之厚的三分之一,由于戈体厚,侧栏以及戈内薄,自然在戈体与栏、内相交处形成栏线。无上栏齿,但援本处上缘与栏线相接处设一小块翼状突起,高出戈援表面。有下栏齿,侧栏下缘角钝圆。戈内略呈长方形,其后缘上角为直角,下角钝圆,下缘角下设一小斜齿突。戈内上设一窄长方形穿孔,规整一如胡上之三穿。若以戈内之宽度为基准,则内、胡、援长三者之比略为:3:3:7。
此戈的纹饰繁复,不得不与形制分开介绍。根据装饰部位,该戈纹饰可以分为:1、正反两面,2、侧立面两个角度来说。
首先是以栏线为界,戈内两面、戈侧栏两面、戈翼两面均有纹饰。
戈内两面是主要装饰部位(图四),其纹饰可分为三个区域。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图四)近栏处有一略呈正方形的纹饰带。其基本构成单位可以理解为一种呈“r”状的羽纹,[24]尾部内卷较甚。两个相邻羽纹的方向相反,一个羽基垂直接在另一个羽干中部。这样两两互相联结,组成连续的纹样。限于该纹饰带的面积,比较清楚的纹饰仅有一组半至两组。
这种羽纹是比较典型的东周越式羽纹,其特殊之处在于内卷处生长出四、五个尖锐的分支,即马承源先生所谓的“刀形”或“斧刃形”。[25]同类纹饰,也见于1982年在绍兴坡塘发现铜质房屋模型(M306:13)屋顶部位的装饰(图五)。[26]2005年,埃斯肯纳齐行展览了一件战国越式束颈铜鼎,颈部内壁纹饰的基本单位也作同类风格(图六)。[27]这些器物的年代应该彼此接近。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图五,1 图五,2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图六,1 图六,2在差徐戈,这种“r”状羽纹是典型纹样单位,它的各种省略变化形式(下文所称“L”及“ S”形羽纹),又是构成差徐戈其它部位纹饰的要素。所以,理解这个部位的“r”状羽纹形态及其构成方式,是理解差徐戈全部纹饰的关键。
戈内穿孔上下各有一块方形镶嵌绿松石的纹饰带。其基本纹饰单位作转折角生硬的“L”形羽纹阴线,两两反向垂直相联。阴线凹槽内嵌有绿松石碎片,至今保存完好,基本上没有脱落。
戈内后缘随后缘形状,有一块细阳线双钩的镂空透雕纹饰带。这一区域的最小纹饰单位,也是“L”形羽纹的两两勾连。但“L”形阴线是以细阳线双钩,与前两组表现手法不同。
根据上面的分析,再来看戈翼两面的浮雕纹饰,就可以明白戈翼上也是细阳线双钩的阴线“L”状单位所构成,只是因为戈翼小且形状特殊,“L”纹只有1组半,没能充分展开。
戈侧栏两面各饰五组阴线“S”状纹,“S”纹的首、尾皆有分叉,可以理解为两个基部相连的 “r”状羽纹。
上述各部位纹饰的单元形态如下表:
戈内近栏处阴线纹饰带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戈内穿孔上下镶嵌绿松石纹饰带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戈内后缘透雕纹饰带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戈翼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侧栏两面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表一越王差徐戈的奇特之处在于,在锋刃之外的狭窄侧立面上,也有纹饰(图七,1、2、3)。这些纹饰从戈胡下缘开始,经下栏齿底面,转到侧栏之侧面,折接戈内下缘,绕过内下缘的齿突,再接戈内上缘,一直到戈翼上面;同时,栏线的两个侧立面上,也同样都有尾部分枝的“S”状纹饰。仔细观察,这些“S”状纹饰的形态可细分为好几种。各部位的“S”状纹的单位个数以及形态统计如下表:
部位
S纹单位个数
戈胡下缘
3×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下栏齿底面
1×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侧栏立面
8×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戈内下缘
2×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4.5×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戈内后缘
3×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戈内上缘
4.5×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4×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栏线的两个侧立面
11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10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表二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图七,1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图七,2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图七,3综观所有纹饰,都可以归纳做“L”形构图单位的互相勾连,但在立面及戈侧栏,受所装饰部位窄长形状的限制,变形作“S”状纹。
众所周知,古代戈类兵器一般在戈内近栏段、侧栏和各个立面不会有什么装饰。因为戈加装戈柲以后,这些部分被木柲所遮掩不见,起不到装饰作用。由此来看,珍秦斋藏差徐戈的主要功能并非实用兵器,而是宗庙礼器,也許它无需安装戈柲,所以可以从三个维度对它进行镶嵌绿松石、透雕、阴线雕饰等立体装饰。
下面来谈此戈的铸造相关工艺。
此戈的援、胡部分打磨精细,看不到范铸痕迹。但在戈内下缘近侧栏处,两面都可以看到一段打磨未尽的二次浇铸叠压痕迹。
大致看来,以戈内穿孔前端为界,侧立面的“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类“S”纹环绕戈内后半段。仔细观察分界位置的戈内正反两面,也可见一些二次铸的叠压痕迹。因此可以判断,戈内的后半段是二次接铸上去的。
观察戈的各个穿孔,可见穿孔截面呈开口小、中间大的算珠状,这种情况反映了泥范铸造的工艺。
由于差徐戈的纹饰是三维立体的,这在铸造上的难度很大,其难点不是在脱模上,就是在分范组装上。如果是脱模,则此戈纹饰部分的原泥范,形成直角的两个范面上都有纹饰,这无疑会给泥范脱模造成很大困难。如果是把技术难度转移到分为多块泥范,然后组装,则对于组装的精度要求很高。上文说过,戈内的后半段是二次接铸上去的,这对组装范块的要求也很高。据此,我认为此戈纹饰的铸造仍是采用了分范组装的铸造方法,所用范块数量应该相当多。
此戈无纹饰的部分,呈基本无锈的极光滑表面,有细密的雪花状打磨痕迹(图八)。在戈内前后两段的叠压部分,可以观察到部分二次铸的表层有矿化结晶现象,呈深色翠绿;在戈内后段三边,都有不同程度的矿化,呈浅绿色。这种情况似乎表明,二次铸的青铜成分与其他部分的铜、铅、锡配比有所差异。这大概是因为需要铸出透雕纹饰,因此要求青铜液的流动性更好,铅、锡含量更高。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图八以上我们分形制、纹饰、工艺三个方面介绍了这件差徐戈。此戈制作精细,装饰繁复,是一件罕见的古代工艺精品。古代越国工匠的精湛工艺,在这件器物上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
从目前发现的楚、越兵器来看,差徐戈是集前一时代工艺之大成的结果。目前可以举出的例子,有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的一件越王者旨於赐戈(图九)以及淅川徐家岭M9发现的两件楚戈(图十一)。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图九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图十,1 图十,2我曾在2007年8月造访东京国立博物馆并仔细观察过该馆藏越王者旨於赐戈(馆藏号:三七二六四)。此戈为陈仁涛旧藏。[28]两行错金鸟篆铭文作“越王赐旨於者”,“赐”、 “者”二字位置左右互倒。[29]这件者旨於赐戈与差徐戈形制大体相似,都有戈翼以及戈内后下缘的小齿突,但者旨於赐戈的此齿端原应有镶嵌物,已脱落不存。与差徐戈有两点不同:1、者旨於赐戈脊线上下有血槽;2、戈内后缘下角钝圆处呈弧形下垂,与戈内下缘相交处形成折线。在纹饰方面,者旨於赐戈的装饰部分都在戈内穿孔的后半段(图十,1、2),此段有以双阴线(单阳线)为框的纹饰带,其中又以单阳线分隔为两部分,前部为宽阴线“L”状勾连羽纹,后段为双阳线镂空“L”状羽纹勾连,分别与差徐戈内第一段、第三段纹饰略同。仔细观察,东京藏者旨於赐戈在立面装饰的“S”纹,都位于戈内后半段,这段也是二次接铸上去的。[30]
越器铭文所见名“者旨於赐”的越王,林澐先生已经论定是越王勾践的儿子“鼫 与”。[31]河南淅川徐家岭9号墓出土的22件戈中,有两件窄长援四穿戈(M9:156、 157,205页)的戈内形制与东京藏者旨於赐戈相同,从线图看,M9:156戈内侧面亦有纹饰,唯这两件戈援无血槽。[32]报告定徐家岭9号墓的年代为春秋晚期,与者旨於赐戈的年代亦相近。上述这些戈都有戈翼,这是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南方吴、越、楚、曾各国高等级戈、戟的流行装饰。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图十一越王鼫与当战国最早期,据杨宽考订为公元前四六三至前四五八年,与初无余(372-361)中间相隔四代四君(不寿、朱句、翳、诸咎),将近100年。东京藏越王者旨於赐戈的工艺已经很好,我们将它与差徐戈相比较来看,差徐戈因为后出,更加转精,精湛程度超越了100年前其先君时代制品,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结语本文从铭文、形制、纹饰、工艺等方面讨论了珍秦斋藏越王差徐戈的年代、器主、事件以及工艺成就。结论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越王差徐戈铭文记载了越国徙都“乍金”之事,“差徐”是越王初无余,“乍金”是吴国故都姑苏。
2、戈铭记载可以发明并纠正《纪年》等书中有关越王翳三十三年徙吴的记载。同时我认为越王差徐(初无余)是诸咎之子,越王翳之孙,初无余之后的越王王之侯是越王翳的儿子。
3、差徐戈形制规整,并饰以多种手段的三维立体装饰,其主要功能是礼器。
4、差徐戈比东京藏越王者旨於赐戈晚100年,两戈的形制、工艺类似,但差徐戈后出转精,反映了战国越地工匠铸造技术的发展高度。
2008-1-18于长春
原刊于《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4期,24-39页
[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春秋楚墓的发掘》,《华夏考古》1992年3期114—115、119—130页。曹桂岑:《河南淅川和尚岭、徐家岭楚墓发掘记》,《文物天地》1992年6期10—12页。张光裕、曹锦炎:《东周鸟篆文字编》315页,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0·东周4》图版九四,图版说明35页,文物出版社,199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46— 105页,大象出版社,2004年。
[2] 拓本不清晰,此据《金文编》1243号字头下摹本。
[3] 施谢捷先生告诉我,战国古玺有格言玺文“慎终如司”、“慎终若司”、“慎司”,“司”字都读为“始”。
[4] 按:“由与”即“犹豫”。《孟子 ·万章下》“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
[5] 王力:《“之”、“其”构成的名词性词组》,《语言研究》1984年第2期,收入《王力语言学论文集》487-497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
[6] 此乃“徙”之误字,参看注17。
[7] 此处所谓“王之侯即初无余之”不正确。王之侯乃是无颛,这里暂存《史记索隐》旧文。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卷四十五第八页引徐文镜《竹书纪年统笺》云无颛即王子搜。又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71页表引洪颐煊说“侯、搜声近而是一人、则王之侯亦即无颛,而非初无余之”,按洪颐煊着《校本竹书纪年》二卷,尽为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所征引,但从《竹书纪年集证》未检得洪颐煊此说。
[8] 中华书局本此无“初”字,根据是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及《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按王国维此二书在近代研究《纪年》诸书中影响很大,但其治《纪年》,材料基本根据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却说“余惧后世复有陈逢衡辈为是纷纷也”(《疏证序》)。实际上王国维此二书在材料方面疏漏较多,远不及陈书丰赡有用。
[9] 疑《索隐》引《纪年》本作“明年,大夫寺区定粤乱,立初=无=余=(初无余。初无余)之十二年,寺区弟忠弒其君莽安,次无颛立。”“之”字本是个结构助词,可有可无,但因为“之”字引起断句错误,越王“初无余”的名字就成了“初无余之”。
[10]参看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629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11] 《太平御览》卷九六六引《庄子》:“三王五帝之礼义法度,譬犹樝梨、橘柚,其味相反,而皆可适于口。”今本《庄子·天运》“樝”作“柤”。
[1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中华书局,1995年)页94—95考释[五O],页104—105补正三。
[13]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卷一“县妃簋跋”(2页)、卷二“全盂鼎跋”(41-42页),中华书局,1997年。
[14] 吴、越铜器人名常作三、四个字,音节数比古书记载的人名字数多。可参看潘悟云《汉语历史音韵学》第七章“古代汉语的音节类型”104—118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章炳麟最早提出“一字重音说”,有些古音学家认为,上古汉语文字和音节的关系可能不都是一一对应的,一个字可能记录连续的几个音节,几个连续音节也可能分别记为几个字。这种情况常见于古代南方民族语言与汉字的对音关系上。根据这种看法,“初无余”的“无”是一个次要音节,所以可弱化并省略,记为“差(初)徐(余)”二字。
[15]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7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6] 《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无餘初封大越,都秦余望南,千有余岁至勾践,勾践徙治山北,引属东海,内外越别封削焉。勾践伐吴,霸关东,徙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史记正义》引《越绝记》云“无餘都,会稽山南故越城是也。” 秦余望山即会稽山。山北即勾践小城。
[17] 《史记正义·秦始皇本纪》引《吴越春秋》异文:“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徙都琅琊,立观台以望东海,遂号令秦晋齐楚,以尊辅周室,歃血盟。”按今各本《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第十》作“从琅琊,起观台。”“徙”皆讹作“从”。
[18] 据四部丛刊本《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旦食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山”句徐天祜考注“越绝作组山” 。
[19] 许多证据表明,“姑”字在记录古吴、越语的地名、人名时是个次要音节。乐祖谋点校本《越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陈桥驿《序》中指出古吴、越语言相近,曾举例有“句吴国都姑苏之‘姑’,与于越语姑蔑之‘姑’”。又例如,目前发现的5件诸樊本人或和诸樊子弟所作的有铭铜器中,诸樊之名作“姑(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癹(发)者(诸、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坂(反、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其中“者反”音就已能够与“诸樊”相当,“姑”、“者”字均属次要音节。潘悟云《汉语历史音韵学》第七章“古代汉语的音节类型”115页曾指出,古文献中,“姑”、“居”是“词头”,例如“姑获”、“姑榆”、“居暨”等词,词头没有明确的语义,它们只能与后面的词组合成一个合成词,在语音上它们基本是鱼部和之部字,看起来很像是次要音节。参看前注14。
[20]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隋开皇九年平陈,改为苏州,因姑苏山为名,山在州西四十里,其上阖闾起台。”
[21] 《金文编》937页2317号“阴”字头下、《古玺文编》340页“阴”字头下。
[22] 2007年12月22日,在复旦大学出土资料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的论坛上,网友“一上示三王”指出马王堆 “物则有形”图(见陈松长:《马王堆帛书“物则有形”图初探》,《文物》2006年第六期)注中的“应于淦,行于□,心之李也。□淦无□,□无不行淦。至而应和,非有入也。蔡解而忘,非有外也。”中的“淦”当读为“阴阳”的“阴” 。这是很正确的意见。可以参看。
[23] 《淮南子·原道》误记为:“越王翳逃山穴,越人熏之以出,遂不得已。”
[24] 关于商周时代羽纹的定义,参看蔡庆良:《商至西周铜器与玉器纹饰分期研究》第二章第一节“羽纹的类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2002年。
[25] 马承源:《长江下游土墩墓出土青铜器的研究》曾指出吴越青铜器纹饰的特点,他说:“线条上刀形和斧刃形的特征,这是最引人注目的吴越青铜器纹饰的条纹。……刀形的条纹,常表现在图案线条的起首或末尾。而在线条的转角处,常有一块突出物,因为形状有点像斧钺的刃部,称之为斧钺形……线条上的这种特征,在中原系统的商周青铜器纹饰上是没有的,但在土墩墓的青铜器纹饰上却普遍存在。”原载《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收入《中国青铜器研究》459-460页,参看460页图三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6]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绍兴地区文化局、绍兴市文管会:《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1期10-26页。图像见《中国青铜器全集》第11册(东周5)105号,文物出版社,199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考古精华》175页,文物出版社, 1999年。
[27]见埃斯肯纳齐行展览图录:《古代中国青铜器与雕塑》第3号展品,2005年,伦敦。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and sculpture , P.16-P.17.No,3,Exhibition New York Pacewildenstein,32EAST,57Th St,2005 ESKENAZI,London,20 March-9 April ,2005.
[28]陈仁涛:《金匮论古初集》,香港亚洲石印局1952年版,50页初五·一一;施谢捷《吴越文字汇编》著录在434页124号。
[29]此类现象又见“於越王赐旨者”矛,见《吴越文字汇编》441页 129号。这是使用活字模翻范误植所致。有关情况详见另文。
[30]曾见私人收藏的一件无铭文的越戈,纹饰大体与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越王者旨於赐戈相同,穿孔上、下的纹饰带有绿松石镶嵌残留。
[31]林澐:《越王者旨於赐考》,《考古》1963年8期,收入《林澐学术论文集》190-19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年。
[3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202—205页,图一九四,1、2;图版二七,1;图版二六,4,大象出版社,2004年。
点击下载word版:
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
0203越王差徐戈考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2149.html
以上是关于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竹书纪年-董珊:越王差徐戈考;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8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