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沈培:略說《上博七》新見的“一”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历史-沈培:略說《上博七》新見的“一”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沈培:略說《上博七》新見的“一”字
略說《上博(七)》新見的「一」字
(首發)沈培香港中文大學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yong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上博(七)·凡物流行》經常出現下面一字:

中国历史-沈培:略說《上博七》新見的“一”字
甲本第17簡

中国历史-沈培:略說《上博七》新見的“一”字
乙本第12簡
整理者釋為「貌」。其實此字就是「一」字。甲本第21簡說:
聞之曰:一生两,两生晶(三)
中国历史朝代及故事图
,晶(三)生四,四成結。(下略)
這是證明此字為「一」的堅強證據。上句整理者誤讀為「聞之曰:豸(貌)生亞(惡),亞(惡)生參,參生弔城(成)結」,又因此句不見於乙本,故未能認出「一」字。
說這個字是「一」,對於大家來說也不陌生。戰國中山王

中国历史-沈培:略說《上博七》新見的“一”字
壺銘文“曾亡(無)一夫之救”之“一”,作如下之形:

中国历史-沈培:略說《上博七》新見的“一”字
《上博(四)·柬大王泊旱》第5簡有下面一字:

中国历史-沈培:略說《上博七》新見的“一”字
劉洪濤先生已指出此乃「一」字。[1]比較以上字形,可知上舉《凡物流行》之字是「一」字當無疑
中国历史人物与成语故事3
。把《凡物流行》通篇出現的這個字都讀為「一」,也都很
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女人故事
通順。在此拋磚引玉,請大家指正。
2008年12月31日
[1] 見劉洪濤《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劄記》,未刊稿,2007年1月。
点击下载附件:

中国历史-沈培:略說《上博七》新見的“一”字
0246略說《上博(七)》新見的“一”字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2120.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历史-沈培:略說《上博七》新見的“一”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历史-沈培:略說《上博七》新見的“一”字;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8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