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洲:《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宀/色”字說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蘇建洲:《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宀/色”字說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蘇建洲:《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宀/色”字說
《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
蘇建洲:《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宀/色”字說
」字說
(首發)蘇建洲根據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所公佈的《武王踐阼》簡6簡文是[1]:
席
蘇建洲:《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宀/色”字說
(後)左耑(端)曰:“民之反
蘇建洲:《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宀/色”字說
(側?),亦不可[不]志。”
其中簡文「側」字字形較為奇怪,其形作:
蘇建洲:《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宀/色”字說
(△)
讀書會認為:「“反”下一字形為
蘇建洲:《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宀/色”字說
,字从“宀”,从“人”,从“匕”,未知當釋為何字。《大戴禮記》相應處作“側”。“銘”多有韻,席四端之銘通為一章(詳下注孔廣森說),上文“戒”(職部)、“悔”(之部),下文“志”(之部)、“代”(職部),可見此章之職部通押。則
中国历史书的由来故事简介
此字當從《大戴禮記》讀為“側”(職部)。“反側”指翻來覆去轉動身體,往往是愁苦時的行為,“民之反側”或即指“百姓的疾苦”。」[2]此說很有啟發性。網路上有學者分析為「北」(網名:東山鐸),讀為「民之反倍」;或分析為「从“宀”,从“人”,矣省聲」(網名:苦行僧)。筆者以為字形下部實為「色」字變體,只是將「色」字的左右偏旁互換而已,試比較下列「色」字或「色」旁:
蘇建洲:《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宀/色”字說
(《郭店‧五行》13)
蘇建洲:《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宀/色”字說
(《郭店‧五行》14)
蘇建洲:《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宀/色”字說
(《語叢一‧47》)
蘇建洲:《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宀/色”字說
只要將「色」字的爪旁往右移動,便成簡文的字形,所以簡文的「△」實為「
蘇建洲:《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宀/色”字說
」字。「色」,山紐職部;側,莊紐職部,音近可通。古籍中有【色與塞】、【惻與塞】的通假例證,[3]所以簡文隸定作「
蘇建洲:《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宀/色”字說
」讀為「側」,應無問題。
[1]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上第1辆汽车的故事
網2008年12月30日。下稱“讀書會”。
[2]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12月30日。
[3] 高亨、董治安
中国历史故事课程简介内容
編纂:《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97.7二刷)頁425-426。
点击下载附件:
蘇建洲:《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宀/色”字說
0243《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色
简单的中国历史故事
”字說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2100.html
以上是关于蘇建洲:《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宀/色”字說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蘇建洲:《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宀/色”字說;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8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