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 李家浩,古文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9-03 01:42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李家浩-白於藍:釋“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白於藍:釋“圖”


釋“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白於藍
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郭店簡《語叢二》簡 50-51有兩句話,整理者釋文如下:
母(毋)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失)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吾)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此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得矣。(簡 50)
少不

中国历史上九子夺嫡的故事

忍伐大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簡51)
簡文“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字三見,原形作“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 “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關於此字之釋讀,目前有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是整理者所引裘錫圭先生的看法。他說“此字疑是‘埶’之簡寫,在此讀為‘勢’”,並將51號簡文讀為“小不忍,敗大勢”。[1] 之後有多位學者支持這一意見。[2]
第二種意見是湯余惠和吳良寶二位先生提出的。他們在贊同裘錫圭先生釋“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為“埶”的基礎上,將“伐”讀作“廢”、“埶”讀作“節”。認為“ 大節”猶言大事、大體。並將51號簡文翻譯成“小事不能容忍,就會壞了大事”。同時指出《古文四聲韻》引《林罕集》“未”字古文有作“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形者,疑即 “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形變體。以“埶”為“未”,應是音近通假。[3]
第三種意見是李家浩先生提出的。李先生指出《古文四聲韻》引《林罕集》之古文“未”與“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確實同字,故 “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當釋為“未”。但“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字左旁應是“埶”的簡寫,並以之為聲符。此“未”字在簡文中當讀為“謀”。同時認為簡文之“伐”字當訓為“敗”。[4]筆者過去亦贊同李先生觀點,將“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釋讀為“ 未(謀)”。[5]
按,以上三種意見,前兩種都認為“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當釋為“埶”,只是讀法有所不同。第三種認為“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當釋為“未”,讀作“謀”。就字形分析而言,以上三說均將 “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與“埶”字聯繫起來考察,的確很具說服力。南越王墓車馹虎節銘文有字作“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可隸定作“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先生認為該字右旁即“埶”字省形,應釋為“馹”。[6]此字亦見於上博簡《簡大王泊旱》簡16,辭例是“癹(發)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蹠)四=疆=(四疆,四疆)皆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熟)”,釋“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為“馹”,文從字順。[7]可證李先生的意見是完全正確的。“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字右旁與 “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字左旁顯然同形,可見將“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與“埶” 字聯繫起來考察,在字形上的確很有依據。
從文義上考察,不少學者指出簡51“少不忍伐大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與《論語·衛靈公》的“小不忍則亂大謀”有關。[8]這一觀點顯然是正確的。簡文“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與《論語 ·衛靈公》之“謀”字對應,但不論是將“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讀作“勢”還是“節”,在字義上都與“謀”字無關,故上文所述前兩種意見應該是有問題的。至於第三種意見,李家浩先生注意到要在字形可靠的基礎上,必須還得在字義上將“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字與“謀”字加以溝通。這一思路無疑是正確的。但是,上古音“未”屬明母物部,“謀”屬明母之部。二字雖然雙聲,韻部卻相隔過遠。而且,文獻中亦很難找到二字相通的直接證據。因此釋“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為“未”,讀作“謀”,仍不是十分理想。
現在看來,盡管將 “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與“埶”字聯繫起來考察,在字形上很有依據,但卻在文義的解讀上都面臨難解的困難。因此,筆者認為要想做出合理的解釋,恐怕還得重新回到字形分析的工作上來。 “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字左旁所從,除“埶”字之省形與之相同外,其實在古文字中還有一字與之相同,並且應當予以充分考慮。
《說文》“社”字古文作 “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中山王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大鼎銘文中“社稷”一詞四見,其中“社”字均作“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形。上博簡《鬼神之明》簡2背“岐社”之“社”作“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以上三例“社”字古文,可隸定為“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其右旁與“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字左旁亦完全同形。 [9]此外,中山王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圓壺有“茅(苗)蒐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畋)獵,于皮(彼)新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土)”語,[10]其中“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土)”字作“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與“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字比較,“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字只是多了右側兩撇。據此,“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似亦可理解為是一個與“社”或“土”字音近的字。
這裡,有兩點還需先做說明。首先,大徐本《說文》:“社,地主也。从示土。《春秋傳》曰:共工之子句龍爲社神。《周禮》:二十五家爲社,各樹其土所宜之木。”認為“社”是會意字。小徐本《說文》認為“社”是“從示土聲”,是形聲字。清代學者對此莫衷一是,段玉裁、桂馥、田吴炤等支持大徐說法,徐灝、王玉樹、鈕樹玉、 王念孫等則力主小徐觀點,王筠、朱駿聲以及宋保等則認為“社”當分析為從示從土土亦聲,是會議兼形聲字。[11]上古音社為禪母魚部字,土為透母魚部字。兩字聲母同為舌音,韻則疊韻。儘管目前對“社”字構型分析尚存在分歧,但社、土二字音近可通則是不爭的事實。
其次,關於《說文》“社”字古文“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右上從木。很多學者將之與《說文》所引《周禮》“二十五家爲社,各樹其土所宜之木”這句話聯繫在一起。如徐鍇《繫傳》:“樹所宜之木,故從木。又,木者,木主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亦云“從木者,各樹其土所宜木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亦主此說。若此,則前引中山王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圓壺之“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字似亦即 “社”字異構,唯省去了表義偏旁“示”旁而已。其在銘文當中乃是借“社”為“土”。
下面討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字在郭店簡文中的用法。筆者以為當讀為“圖”。上古音“圖”為定母魚部字,字音與社、土十分接近。典籍中從土聲之字與從者聲之字常可互通。其例甚多,茲不贅舉。[12]而楚簡文字中“圖謀”之“圖”字常用“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這兩種形體表示。[13]“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 “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即均從者聲。“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既與“社 ”、“土”讀音相近,則自可讀作“圖”。
“圖”之訓為“謀”,乃典籍常訓。[14]《詩·小雅·常棣》:“是究是圖。”毛《傳》:“圖,謀。”《儀禮· 聘禮》:“君與卿圖事。”鄭玄《注》:“圖,謀也。”《國語·晉語二》:“寇知其釁而歸圖焉。”韋昭《注》:“圖,謀也。”即其例。《論語·衛靈公》:“君子謀道不謀食。”皇侃《疏》:“謀,圖也。”《漢書·王莽傳中》:“辰星司謀。”顏師古《注》引應劭曰:“謀,圖也。” 可見圖、謀同義,可互訓。直至今天,“圖謀”一詞仍是常用詞彙。因此,簡51“少(小)不忍伐大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圖)”與《論語·衛靈公》的“小不忍則亂大謀”之語義完全相當。至於簡50之“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據文義似亦當用作“圖”,訓作“謀”。
前文指出,與“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比較,“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只是多了右側兩撇。關於此兩撇,李家浩先生認為即“彡”字省寫。[15]此說可信。《說文》:“彡,毛飾畫文也。”漢字中與彩繪圖飾有關的字多從“彡”旁表義。如《說文》所見之修、彰、彫、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彩、彣、彤等均其例。“圖”字有畫義。《廣雅·釋詁四》:“圖,畫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眾物居之,不可勝圖。”裴骃《集解》引郭璞曰:“圖,畫也。”《玉篇·囗部》:“圖,畫形也。”據此,“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字似可分析為是一個從彡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聲的形聲字,原本可能就是“圖畫”之“圖”之專字。但其在簡文中是用作“圖謀”之“圖”。
古文字材料中“圖”字十分常見。最早見於金文,作“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宜侯夨簋)、“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善夫山鼎)等形。[16]《說文》“圖”字小篆作“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寫法與金文一脈相承。大徐本《說文》:“圖,畫計難也。从囗从啚。啚,難意也。”就字形分析而言,許慎認為“圖”“从囗从啚”,是會意字,應該是正確的。但許慎認為所從之“啚”會“難意也”之意,則不確。徐灝《說文解字注箋》即指出:“啚即都鄙之鄙,版圖故畫都啚也。从囗啚者,環其都啚而圖之也。”之後有多為學者進而指出這種寫法的“圖 ”實即“地圖”之“圖”的本字。[17]此說可信。
前文指出,楚簡文字中“圖謀 ”之“圖”字常用“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這兩種形體表示。關於“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字,從心者聲,很可能就是“圖謀”之“圖”字之專字。[18]“圖謀”乃人之心理活動,故字從心表義。[19]中山王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兆域圖有 “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字,學界一般隸定為“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讀作“圖”。[20]該字出現在“又(有)事(使)者(諸)官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圖)之”的語句中。從字形上講,該字亦當是“圖謀”之“圖”之專字,但從用法上講,則似為“地圖”之“圖”的動詞用法,表示繪制地圖。
至於“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字,則應是“地圖”之“圖”字異構,唯將原來“从囗从啚”的會意字轉變為“从囗者聲”形聲字。[21]該字出現在上博簡《魯邦大旱》簡1中,原文是:“魯邦大旱,哀公胃(謂)孔=(孔子):‘子不為我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圖)之?’”簡文應是借“地圖”之“圖”為“圖謀”之“圖”。
綜上所述,“圖”、 “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本是“地圖”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則是“圖謀”之“圖”,而“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則是“圖畫”之“圖”,在字形和字義上本來都是有區別的。秦統一文字後,“圖”行而其他諸形俱廢。



[1]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

中国历史上的元帅的故事

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206頁。
[2]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170頁。劉釗師:《郭店楚簡校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07頁。
[3] 湯余惠、吳良寶:《郭店楚簡文字拾零(四篇)》,《簡帛研究2001》,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199頁。
[4] 李家浩:《關於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二〉51號簡文的釋讀》,《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郭店·其他簡卷)》,武漢大學,2006年6月,84頁。
[5] 白於藍:《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221頁。此書在引錄李家浩先生觀點的出處時有誤,誤引為“《仰天湖楚簡剩義》(“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6”論文,武漢大學簡帛硏究中心,2006年 11月)”,應予以訂正。
[6] 李家浩:《南越王墓車馹虎節銘文考釋》,《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666頁。
[7] 季旭昇:《上博四零拾》,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15日。陳劍:《上博竹書〈昭王與龔之脽〉和〈柬大王泊旱〉讀後記》,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15日。孟蓬生:《上博竹書(四)閒詁》,簡帛研究網,2

风水中的中国历史故事

005年2月15日。劉樂賢:《讀上博(四)劄記》,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15日。
[8] 廖名春:《郭店楚簡儒家著作考》,《孔子研究》1998年3期。劉釗師:《郭店楚簡校釋》(同上注2)。李家浩:

中国历史人物的故事60字

《關於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二〉51號簡文的釋讀》(同上注4)。
[9] 《古文四聲韻》卷三引《古孝經》“社”字古文作“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引《古老子》作“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汗簡》“杜”字古文作“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應是借 “社”為“杜”)。亦可參。
[10] “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土)”字從徐中舒、伍仕謙(《中山三器釋文及宮堂圖說明》,《中國史研究》1979年4期)釋。
[11] 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第二冊,中華書局,1988年版,86頁。
[12] 高亨:《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年版,890頁。
[13] 同上注5,94頁。李守奎:《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五)文字編》,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329頁、500頁。
[14] 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故訓匯纂》,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405頁。
[15] 同上注4。
[16] 容庚:《金文編》,中華書局,1985年版, 425頁。
[17]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中華書局,1983年版,56頁。林義光:《文源》,《金文文獻集成》第十七冊,綫裝書局,2005年版,543頁。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248頁。
[18] 李守奎(同上注13)觀點。
[19] 《字彙補·心部》:“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嬾惰也。”此“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字應是為“嬾惰也”之義所造後起形聲字,與楚簡之“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屬異字同形,並非一字。
[20] 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79年1期。朱德熙、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文物》 1979年1期。
[21] 《汗簡》引《尚書》“圖”字古文作“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亦“从囗者聲”,與楚簡此字同形。
点击下载附件: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李家浩-白於藍:釋“圖”
0705釋圖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999.html

以上是关于李家浩-白於藍:釋“圖”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李家浩-白於藍:釋“圖”;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9128.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