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蕭旭:《淮南子》古楚語舉證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淮南子-蕭旭:《淮南子》古楚語舉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蕭旭:《淮南子》古楚語舉證
《淮南子》古楚語舉證
蕭旭
靖江市廣播電視台
提要:《淮南子》一書多楚語,本稿鉤抉是書古楚語語料50餘條,供治古楚語者參考。
關鍵詞:《淮南子》;古楚語;舉證
Ⅰ.引言
《淮南子》21卷,是西漢初年由淮南王劉安(前 179—前121年)招集門客,于漢景帝、武帝之交時撰寫的一部論文集。于武帝劉徹即位之初的建元二年(前139年)進獻於朝廷。
《淮南子》有東漢許慎、高誘二家注(今本許注、高注相雜)。顧炎武曰:“《公羊》多齊言,《淮南》多楚語。”[1]羅常培、周祖謨先生亦曰:“《淮南子》所代表的語音可能就是當時江淮一帶的楚音。”[2]許慎、高誘二家注指明的古楚語共有25條。嚴學宭先生《論楚族和楚語》一文考察了《淮南子》許慎注提到的 13條古楚語 [3]。
本稿鉤抉《淮南子》古楚語語料50餘條,供治古楚語者參考。我們所確定的古楚語,以許慎、高誘二家注所指明的為准;二家未確指者,則以《方言》、《說文》、《玉篇》、《玄應音義》、《慧琳音義》、《廣韻》、《集韻》、《龍龕手鑑》以及《楚辭》王逸注、《方言》郭璞注、《史記》三家注等指明為楚語的為准。當然,古楚語中亦有來自全民語言或其他方言中的辭彙。我們確定某個詞為古楚語,並不排除其他方言中亦有此辭彙。古吳越方言、古江淮方言與古南楚方言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繫,《方言》常常“吳楚”、“江淮南楚”連言,我們指的古楚語有時包含著古吳越方言、古江淮方言[4]。
所謂的“楚地”,主要在今長江中游,以及淮、漢、湘、贛諸水流域,往東曾擴至吳、越、揚州,往西則擴至漢中,這個概念至少保留到西漢時期。林語堂將西漢楚語分為西楚、淮楚、南楚三系,據陳麗桂考察,《淮南子》中用得最多的楚語是淮楚,寫作時多雜用各系楚語[5]。
前人作過專書的方言研究,如黃家岱《〈論語〉多齊魯方言述》、淳于鴻恩《〈公羊〉方
言疏議》、李翹《屈宋方言考》、駱鴻凱《〈楚辭章句〉徵引楚語考》、林語堂《〈周禮〉方音考》、徐仁甫《〈孟子〉方言考》、馬宗霍《〈說文解字〉引方言考》、姜書閣《屈賦楚語義疏》、亓宏昌《〈論語〉方言辨證》、李水海《老子〈道德經〉楚語考論》[6]。
關於《淮南子》古楚語的專題研究,有陳麗桂《淮南多楚語--論〈淮南子〉的文字》、何志華《<楚辭>、<淮南>、<文子>三書楚語探究》、陳廣忠《〈淮南子〉楚語考》三文[7],楊蓉蓉《髙誘注所存古方音疏證》一文亦考查了《淮南子》六條古楚語 [8]。陳麗桂文有以通語誤判為楚語的情況,如“搖消”、“嬈”、“壯”等 [9]。何志華文比勘《楚辭》、《淮南子》兩書用詞,以類同者即視為楚語;此類詞語如果王逸、許慎、高誘三家未指明是楚語,又無其他旁證,則未可必也,猶當存疑。陳廣忠文考查了許慎、高誘二家注所指明的25條古楚語。本稿踵武前賢,其誤者正之,未及者補之,是而不盡者申證之。學者幸以教正焉。
本稿以《道藏》本為底本,徵引諸家說未列出處者,並轉引自張雙棣《淮南子校釋》、何寧《淮南子集釋》[10],為簡省篇幅,不一一注明。
Ⅱ.舉證
(1)忽兮怳兮,不可為象兮;怳兮忽兮,用不屈兮(《原道篇》)
按:“兮”為古楚語,用為語辭,《楚辭》例證極多。嚴學宭指出:“兮,音同侯字。”[11] “兮”古讀“阿”音。《老子》第 4章:“淵兮似萬物之宗。”又“湛兮似若存。”兩“兮”字馬王堆帛本甲乙本並作“呵”。《書·秦誓》:“斷斷猗無他伎。”《禮記·大學》引“猗”作“兮”。《詩·伐檀》:“河水清且漣猗。”漢石經“猗”作“兮”。“猗”《集韻》音倚可切。可證“兮”字古音為“阿”。吳秋輝曰:“讀‘兮’稍延長,即可得‘些’字之本音(瀉耶切)。”[12]則讀“兮”為胡雞切,未得。
(2)童子不孤,妇人不孀(《原道篇》)
高注:無父曰孤,寡婦曰孀也。
按:《修務篇》:“弔死問疾,以養孤孀。”髙註:“幼無父曰孤,雒家謂寡婦曰孀婦。”《玉篇》:“孀,孤孀,寡婦也。” “孀”亦為古楚語,《慧琳音義》卷61:“孀居:《考聲》云:‘孀居,寡婦也,楚人謂寡為孀居。’”又卷98:“孀孩:《古今正字》云:‘楚人謂寡婦曰孀。’”字或作霜,《御覽》卷82、83引《修務篇》並作“孤霜”。《詩·桃夭》孔疏:“許慎曰:‘楚人謂寡婦為霜。’”考《說文》:“霜,喪也,成物者。”《釋名》:“霜,喪也,其氣慘毒,物皆喪也。”是“孀”之語源為“霜”,指喪夫者。黃侃曰:“今謂謂女人無夫曰霜婦,霜即與喪字通。” 又“孀,孤孀、寡婦也。即喪之後出。”[13]
(3)排閶闔,鑰天門(《原道篇》)
高注:閶闔,始升天之門也。
按:《地形篇》:“在崑崙閶闔之中。”高注:“閶闔,崑崙虚門名。”“閶闔”為古楚語,《說文》:“閶,天門也。楚人名門曰閶闔。”《玉篇》:“閶,閶闔,天門也。《說文》云:‘楚人名門曰閶闔。’”《慧琳音義》卷85:“閶闔:王逸注《楚辭》云:‘天門也。 ’《說文》云:‘楚人名官門曰閶闔門,楚官也。’”字或作“闛闔”,《漢書·揚雄傳》《校獵賦》:“西馳闛闔。”顏師古注:“闛讀與閶同。”《隸釋
中国历史故事真实存在的
》卷1《帝堯碑》:“排啓闛闔。”洪适曰:“碑以闛為閶。”
(4)昔舜耕於歷山,朞年而田者爭處墝埆,以封壤肥饒相讓;釣於河濱,朞年而漁者爭處湍瀨,以曲隈深潭相予(《原道篇》)
高注:湍瀨,水淺流急少魚之處也。曲隈,崖岸委曲。深潭,回流饒魚之處。
按:釣於河濱,疑本書當作“ 陶於河濱”,下脫“河器不苦窳;漁於雷澤”九字[14]。《俶真篇》:“湍瀨旋淵。”高注:“湍瀨,急流也。”《本經篇》: “抑淢怒瀨,以揚激波。”高注:“瀨,急流也。”《淮南》“瀨”字共5見,為古楚語。《漢書·武帝紀》顏師古注引臣瓚曰:“瀨,湍也。吳越謂之瀨,中國謂之磧。《伍子胥書》有下瀬船。”《慧琳音義》卷 72:“槎瀨:王逸注《楚辭》云:‘瀨,亦湍瀨也。’《漢書》云:‘吳楚謂之瀨也。’《古今正字》云:‘瀨,水流沙上也。’”又卷 85:“河湍:《字書》云:‘湍,急瀨也。’ 許叔重注《淮南子》云:‘湍,疾水也。瀨,淺水也。’《說文》:‘湍亦瀨也。’”《史記·東越列傳》:“下瀨將軍出若邪、白沙。”《正義》:“越州有若耶山、若耶溪,若如一預州有白沙山,蓋從如此邪?白沙東,故閩州。”“若邪”、“白沙”蓋吳楚之地,“下瀨”當為古楚語。瀨字或聲轉作厲,《史記·南越尉佗列傳》:“為戈船下厲將軍。”《集解》:“徐廣曰:‘厲一作瀨。’應劭曰:‘瀬,水流沙上也。’”《六書故》:“水流石上亦為厲,漢有下厲將軍是也。别作瀨。”潭,《御覽》卷81引作“澗”,《原本玉篇殘卷》“潤”字條云:“《淮南》:‘以曲隈深潤相與。’許叔重曰:‘潤,入之處也。’野王案:謂潤利也。”陶方琦、易順鼎並謂潤為澗字之誤;蔣禮鴻、馬宗霍謂澗當作潤,高本作“深潭”為長。按“深潭” 、“深澗”並通,潤為澗字之誤,野王說非也。攷《楚辭·抽思》王逸注:“潭,淵也。楚人名淵曰潭。”《玄應音義》卷5:“潭然:潭,深也。楚人名深曰潭也。” 又卷18:“潭水,亭水也。楚人名深為潭。”《慧琳音義》卷16:“潭然:潭,淵也。楚人名淵為潭。”又卷36:“潬潭:王逸注《楚辭》云:‘潭,閑也。南楚之人謂深水曰潭。’”駱鴻凱謂“潭”為“潯”之音轉[15]。《淮南》多楚語,疑作“深潭”為《淮南》之舊,《御覽》、《原本玉篇殘卷》所引為別本。《説文繫傳》:“澳,隈崖也。其內曰澳,其外曰隈,從水奧聲。臣鍇按《淮南子》:‘漁者以其隈隩曲崖相讓。’澳謂岸內曲;隈,外曲也。”所引《淮南》,又為別本。《論衡·率性篇》:“潭魚出聽,六馬仰秣。”又《感虛篇》:“傳書言:‘瓠芭鼓瑟,淵魚出聽;師曠皷琴,六馬仰秣。’”“潭魚”即“淵魚”,所以名魚,言此魚常居深淵也;正以其所居深,故云“出聽”。專字作鱏,俗作鱘[16],《説文》“鱏,鱏魚也。《傳》曰:‘伯牙鼓琴,鱏魚出聽。’”《白帖》卷98引亦作“鱏”。《演繁露》卷13:“鱏、鱘同。”又音轉為“潛魚”、“沈魚”,《慎子·外篇》:“昔者匏巴鼔瑟,而潛魚岀聽;伯牙鼔琴,而六馬仰秣。”《韓詩外傳》卷6同,《大戴禮記·勸學》作“沈魚”。“沈 ”、“潛”與“鱏”古音同在侵部,故相通借。“潛”非沉隱之義也,專字作𩻛,《説文》:“𩻛, 𩻛魚也。 ”《説文》“𩻛”、“ 鱏”兩收之,實為音轉字。趙宧光曰:“(鱏)海虞方言讀若𩻛。” [17]《文選·別賦》、《雜體詩》李善註引《外傳》並作“淵”。又音轉為“ 淫魚”,“淫”亦侵部之字。桂馥、王筠並謂“鱏”通作“淫”[18]。《後漢書·馬融傳》《廣成頌》李賢注引《外傳》作“淫”。《説山篇》:“瓠巴鼓瑟,而淫魚出聽;伯牙鼓琴,駟馬仰秣。”高注:“瓠巴,楚人也,善鼓瑟。”《文選·蜀都賦》、《吳都賦》劉淵林註引《淮南子》並作“鱏”字,當是許本。考《廣韻》:“鱏,徐林切,魚名,口在腹下。又音淫。”《爾雅》《釋文》:“鱏,音尋,又音淫。”《史記·司馬相如傳》《上林賦》:“浸潭促節。”《漢書》、《文選》潭作淫。朱季海曰:“楚音潭讀若淫。 ”[19]是“淫魚”即“鱏魚”、“潭魚”也。又音轉為“流魚”、“游魚”,《荀子·勸學》:“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書鈔》卷 109、《古今事文類聚》續集卷22、《記纂淵海》卷78、《朱子語類》卷87引《荀子》並作“游魚”。朱駿聲曰:“流,叚借爲游。”[20]游、淫一聲之轉。《爾雅》:“流,覃也。”此為聲訓,是流可讀為潭也。《文選·七命》李善註引《荀子》作“鱏”,益可知“流魚”、“游魚”即“淫魚”,亦即“鱏魚”、“潭魚”也,不是游動的魚。楊注:“流魚,中流之魚也。”楊氏失之。段玉裁曰:“諸書或作‘鱏魚’,或作‘淫魚’,或作‘潛魚’,皆由聲近。傳意謂大魚耳。淫者,大也。” [21]朱珔曰:“淫者,大也。”[22]盧文弨曰:“流魚,《大戴禮》作‘沈魚’,《論衡》作‘鱏魚’,亦與‘沈魚’音近。恐‘流’字誤。《韓詩外傳》作‘潛魚’。或說‘流魚’即‘游魚’,古流、游通用。”王先謙曰:“流魚,《大戴禮》作 ‘沈魚’,是也。《外傳》作‘潛魚’,潛亦沈也。作‘流’者,借字耳。《淮南》作‘淫魚’,《論衡》作‘鱏魚’,此二書別為一義。”屈守元曰:“潛、沈、淫諸字皆音之轉。至於作‘流’ ,當是字誤。‘游’則作‘流’,而又誤者也。”駱瑞鶴曰:“古流、游通用。游魚,謂游于水中之魚。”王天海說同駱氏[23]。黃暉曰:“淵當作淫,流為沈字之譌。沈即淫也,聲近字通。鱏、淫聲近字通。《文選·別賦》註引《外傳》作‘淵魚’,與此文誤同。淫、淵形譌也。鱏為本字,沈、淫、潭並以聲叚借也。段玉裁謂淫為大,失之。”[24]蔣超伯曰:“淫魚即謂大魚也,高注非是。”按上引諸說,惟段氏謂“皆由聲近”、黃氏謂“鱏為本字,沈、淫、潭並以聲叚借。段玉裁失之”、屈氏謂“潛、沈、淫諸字皆音之轉”是也,餘說並誤。袁慶述謂《説山篇》“淫”同“媱”,引《方言》卷10:“媱,遊也。江沅之閒謂戲爲媱。”以牽合于《荀子》之“游魚”[25],亦未得。
(5)足蹪趎埳,頭抵植木(《原道篇》)
高注:蹪,躓也,楚人讀躓為蹪。
按:《本經篇》:“終日馳騖,而無蹟蹈之患。”王念孫曰:“‘蹟蹈’當為‘蹪陷’,字之誤也。蹪與隤同。高注《原道》、《說山》、《修務》並云:‘蹪,躓也,楚人謂躓為蹪。’《玉篇》:‘陷,隤也。’《原道篇》曰:‘先者隤陷,則後者以謀。’又曰:‘蹪陷(今本陷字亦誤作蹈)於污壑穽陷之中。’皆其證也。”王說至確,而猶未盡。“蹪”為古楚語,《集韻》:“蹪,楚人謂躓仆為蹪。”《列子·說符》:“其行足躓株陷,頭抵植木而不自知也。”張湛注:“躓,礙也。”則易作通語矣。《説山篇》:“萬人之蹪,愈於一人之隧。”高注:“隧,陷也。”“蹪陷”即“蹪隧”也,隧讀為墜、隊。隤,字或作𨽟, 𨽟之言墜也。《原道篇》:“先者隤陷,則後者以謀。”高注:“楚人讀躓為隤。隤者車承,或言羕躓之躓也。”[26]《廣韻》:“隤,下墜也。”“蹪陷”或作“隤陷”,《資治通鑑》卷 248:“後古牆因雨隤陷。”胡三省註:“隤,下墜也。”字或作“潰陷” [27],《六韜·戰車》:“日夜霖雨,旬日不止,道路潰陷,前不能進,後不能解者,車之陷地也。”或倒作“陷潰”,《後漢書·南匈奴傳》:“更相馳突,至於陷潰創傷者。”朱起鳳《辭通》卷20從王氏說,是也;而卷19謂“蹟蹈”為“漬淖”之訛,解為“泥濘” [28],則失之。《人間篇》:“人莫蹪於山,而蹪於垤。”許注:“蹪,躓也。垤,蟻封。”考《韓子·六反》 :“不躓於山,而躓於垤。”《古文苑》卷14漢·揚雄《揚州牧箴》:“人咸躓於垤,莫躓於山。”《呂氏春秋·慎小》:“人之情不蹷於山,而蹷於垤。”高注:“蹷,躓,顛頓也。”“蹷”同“蹶”,《說文》: “蹶,僵也。”《廣韻》:“蹶,失腳也。”諸書所引蓋古諺語,此正《淮南》用楚語“蹪”,而《韓子》、《呂氏》揚雄等用通語“躓”、“蹷(蹶)”之證也。《玉海》卷31引《淮南·人間訓》作“躓”字,則亦易作通語矣。《人間篇》“垤”亦古楚語,《方言》卷10:“垤、封,場也。楚郢以南,蟻土謂之垤。垤,中齊語也。”[29]《玄應音義》卷19:“蟻垤:《方言》:‘楚鄭已南,蟻土謂之垤。’”[30]
(6)鳥排虛而飛,獸蹠實而走(《原道篇》)
高注:蹠,足也。實,地也。
按:“蹠”為古楚語,《方言》卷1:“䠛,跳也。陳鄭之閒曰䠛,楚曰蹠。”《說文》:“楚人謂跳躍曰蹠。”《玉篇》:“蹠,楚人謂跳曰蹠。”徐鍇《繫傳》正引《淮南子》“ 獸蹠實而走”為證。高注蹠訓足,則是讀蹠為跖,《說文》:“跖,足下也。”高注失之。《原道篇》:“自無蹠有,自有蹠無。”高注:“蹠,適也。”《精神篇》亦有此語,彼文高注:“自無跡有從無形至有形也,自有跡無從有形至無形也。”訓蹠為至,適亦至也。《齊俗篇》:“各樂其所安,致其所蹠。”《説山篇》:“方車而蹠越,乘桴而入胡。”《説林篇》:“蹠越者或以舟,或以車,雖異路,所極一也。”高注並訓蹠為至,蹠訓跳與訓至義相會。《繆稱篇》:“各從其蹠而亂生焉。”高注:“蹠,願也。”蹠言志所至也,故高注訓願。《主術篇》:“明分以示之,則蹠、蹻之奸止矣。”高注:“盜蹠,孔子時人。蹻,莊蹻,楚威王之將軍,能大為盜也。”考《說文》:“蹻,舉足高行也。”是蹠、蹻二盜皆以跳躍善行而得名也。字或作跖,《漢書·揚雄傳》:“秦神下讋,跖魂負沴。”王先謙曰:“跖與蹠同字。《說文》:‘楚人謂跳躍曰蹠。’言秦神讋懼其靈魂跳躍遠避而負倚坻岸也。”[31]
(7)葉累而無根(《原道篇》)
按:《方言》卷3:“
淮南子-蕭旭:《淮南子》古楚語舉證
、翕、葉,聚也。楚謂之
淮南子-蕭旭:《淮南子》古楚語舉證
,或謂之翕。葉,楚通語也。”此文正用楚語。《廣雅》:“葉、積,聚也。”葉累猶言積聚。《主術篇》:“業貫萬世而不壅。”“業”為“葉”形誤。字或作牒,《本經篇》“積牒旋石。”高注:“牒,累。”《文選·吳都賦》劉淵林註引作“積疊琁玉”,朱駿聲、張雙棣並謂牒借為疊[32],《廣韻》:“疊,重也,累也,積也。”字或作揲,《廣雅》:“揲,積也。”《俶真篇》:“揲貫萬物。”王念孫曰:“葉與揲通……牒與揲聲亦相近。”[33]李恕豪曰:“‘葉’有‘聚’義,於文獻無徵,當是揚雄親自調查所得。從聲音來講,‘葉’與‘集’相近……可見,楚通語作‘聚’講的‘葉’,其實也是出自全民族語言。”[34]李氏失考。
(8)終身運枯形于連嶁列埒之門,而蹪蹈於污壑阱陷之中(《原道篇》)
高注:連嶁,猶離嶁也,委曲之貌。列埒,不平均也。污壑,大壑。
按:連嶁,或作“連謱”、“ 謰謱”、“連縷”、“連遱”、“嗹嘍”[35],《說文》:“遱,連遱也。”徐鍇《繫傳》:“臣鍇按:《淮南子》有 ‘連遱’之言,猶參差零瓏、若連若絶之意也。”《說文》:“謰,謰謱也。”《繫傳》:“臣鍇曰:義如前‘連遱’注。”《方言》卷10:“㘓哰、謰謱,拏也。東齊、周晉之鄙曰㘓哰,㘓哰,亦通語也。南楚曰謰謱。”郭璞注:“言譇拏也。”錢繹《箋疏》申高注云:“‘離婁’即‘謰謱’之聲轉耳。 ”[36]則“連嶁”正古楚語,高注“離嶁”者,猶言“離縷”,今吳方言尚有“ 離離縷縷”語,狀連續不絕,“離”字讀平聲。《字林》:“連縷,不解也。”《玉篇》:“遱,連遱也。”又“嗹嘍,多言也。”又“謰謱,繁拏也。”《類篇》:“遱,《說文》:‘連遱也。 ’謂不絶皃。”《廣韻》:“謱,《説文》云:‘謰謱也。’”埒,卑垣、矮牆。句謂運枯形於連連續續的一列列矮牆的門中。高注“列埒”未確。洪頤煊引《廣雅》:“埒,隄也。”當與“矮牆 ”義類。蔣超伯引《列子》張湛注:“山上水流曰埒。”劉文典曰:“嶁,即㟝嶁。連嶁列埒,謂 㟝嶁連緜、卑垣橫列。”蔣禮鴻曰:“連嶁謂連延之嶁,列埒謂成列之埒。”何寧從蔣說,並失之。
(9)漠㬆於勢利,誘慕於名位(《原道篇》)
高注:漠㬆,猶鈍 㬆,不知足貌。
按:㬆,别本作 “䁕”。王念孫曰:“ ‘漠䁕’皆當為‘滇眠’ ,字之誤也。‘滇眠’或作‘顛冥’,《文子·九守篇》作‘顛冥’,是其證也。《莊子·則陽篇》:‘顛冥乎富貴之地。’《釋文》:‘冥音眠。司馬云:“顛冥,猶迷惑也。”’高以‘滇眠’ 為‘不知足’,司馬以‘顛冥’為‘迷惑’,義相因也。”王叔岷曰:“竊以為䁕與眠同,似非誤字。”[37]合二王之說,斯為善矣。蔣禮鴻亦曰:“䁕不必改眠。”字或作“顛瞑”,唐·韓愈《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顧瞻想巖谷,興歎倦塵囂。惟彼顛瞑者,去公豈不遼!”宋·方崧卿《韓集舉正》卷3:“瞑,從目,古眠字也……《莊子》司馬彪云:‘顛冥,猶迷惑也。’
中国历史上有关尊重的故事
”宋·魏仲舉《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7:“孫曰:‘顛瞑,眩惑也。’”顛,讀為瘨,《說文》:“瘨,病也。”《廣雅》:“瘨,狂也。”冥、䁕(眠)讀為怋,《說文》:“怋,怓也。”徐氏《繫傳》:“怋,亂也。”《廣韻》同。《說文》:“瞑,翕目也。 ”段注:“引伸為瞑眩。”[38]段氏以引伸說之,茲所不從。《玉篇》:“眠,同‘瞑’。”《方言》卷 3:“凡飲藥傅藥而毒……東齊、海、岱之間謂之眠,或謂之眩。”郭璞注:“眠眩,亦今通語耳。”《廣雅》:“眠,亂也。”本書《要略》:“所以使人不妄沒於勢利,不誘惑於事態。”沒,貪也。“妄沒”亦與“滇眠(顛冥)”義相因,可發明此文之義。此二王所未及,因為補之。朱起鳳《辭通》卷7采王念孫說,謂“漠䁕”當為“滇眠(顛冥)”,釋為“歆羨”;而卷19謂“漠䁕”同“漢漫”、“ 漢㦖”,釋為“煩懣” [39]。朱駿聲謂漠叚借為慕,高注非[40]。並未確。“滇眠”、“顛冥”與“鈍㬆”音轉,或作“頓愍” 、“頓悶”,為古楚語。《方言》卷10:“惃、愂、頓湣,惛也。楚揚謂之惃,或謂之愂,江湘之閒謂之頓愍。 ”郭注:“惛,謂迷昏也。頓愍,猶頓悶也。”《玉篇》:“惃,惛也、亂也。”又作“鈍惛”、 “鈍聞”、“屯閔”,《俶真篇》:“狡猾鈍惛,是非無端。”《修務篇》:“鈍聞條達。”高注:“鈍聞,猶鈍惛也。”《文子·精誠篇》作“屯閔條達”。王念孫曰:“聞當作閔,閔與惛聲相近。‘頓湣’、‘屯閔’並與‘鈍閔’同。”于省吾曰:“王說非是。金文聞字通作𦖞,與惛字通。”王說改“聞”字未確,餘說是也。《說文》:“聞,知聞也。䎽,古文從昏。”是 “聞”古文作䎽,故可讀為惛也。《辭通》卷6謂“閔”為“聞”形誤,又卷18謂“聞”為“悶”形誤,並誤;而卷6謂“聞、惛音相近”[41],則是也。蔣禮鴻謂“鈍聞”即“童蒙”之轉,亦未得。
(10)毁譽之於己,猶蚊䖟之一過也(《俶真篇》)
按:“蚊”為古楚語。《說文》:“蜹,秦晉謂之蜹,楚謂之蚊。”《慧琳音義》卷9:“蚊蚋:小蚊曰蚋。《說文》:‘秦人謂之蚋,楚人謂之蚊。’”或作蟁,古字。《俶真篇》:“雲臺之髙墮者,折脊碎腦,而蟁蝱適足以翺翔。”《天文篇》:“半夏生蟁蝱。”《汜論篇》:“夏日則不勝暑熱蟁䖟。”字或作蚉,《慧琳音義》卷66:“蠓蜹:《論文》作蚋,俗字也。《古今正字》云:‘秦謂之蚋,楚謂之蚉也。’”
(11)擢德𢶊性(《俶真篇》)
高注:擢,取也。𢶊,縮也。
按:《莊子·駢拇》:“擢德塞性。”為此文所本。《釋文》:“擢德,音濯,司馬云:‘拔也。’”林希逸曰:“擢,抽也。塞,猶言茅塞也。”擢當訓拔取、抽取,塞為誤字。王念孫曰:“塞當為搴。”王叔岷申證之 [42];王利器說同王念孫[43],于省吾曰:“ 塞亦寋之譌,應讀為𢶊。” 𢶊訓縮者,字或作攓,《文子·上禮》正作“攓”,《玉篇》:“攓,縮也。”與高注正同。字或作 𦂇,《廣韻》:“𦂇, 𦂇縮。” 《國語·周語中》:“而縮取備物以鎮撫百姓。”韋注:“縮,引也。”汪遠孫謂縮讀為摍 [44]。《說文》:“摍,蹴引也。”[45]《小爾雅》:“ 縮,抽也。”《廣韻》:“摍,抽也。”可證縮、摍通用。又《楚語上》:“縮於財用則匱。”韋注:“縮,言取也。”縮亦當讀為摍,有“引取”、“抽取”之義[46]。楊樹達曰:“高訓𢶊為縮,非也。”于省吾曰:“𢶊不應訓縮。”王利器曰:“高訓為縮,未之聞也。”[47]則皆失考矣。楊樹達謂𢶊本字為㩃,引《說文》:“㩃,拔取也。”是也。“㩃”為古楚語,字或作攓、搴、𢷘。《方言》卷1:“攓,取也。南楚曰攓。”又卷10:“攓,取也。楚謂之攓。”《莊子·至樂》:“攓蓬而指之曰。”《列子·天瑞》同,《御覽》卷374引《莊子》、《類聚》卷82引《列子》並作“搴”字,《莊》、《列》正用古楚語。《說文》:“㩃,拔取也,南楚語。《楚詞》曰:‘朝㩃阰之木蘭。’”《慧琳音義》卷87:“𢶊芙蓉:《方言》:‘南楚謂取曰𢶊 。’《蒼頡篇》:‘拔取也。’亦作
淮南子-蕭旭:《淮南子》古楚語舉證
,論作搴,亦通俗字。’”《史記·孫叔通傳》:“故先言斬將搴旗之士。”《索隱》引《方言》云:“南方取物爲搴。”《廣韻》:“搴,取也;𢷘,上同。”《集韻》:“㩃,《說文》:‘拔取也,南楚語。’或從蹇,亦作搴。”
(12)不與物相弊摋(《俶真篇》)
高注:弊摋,猶雜揉也。弊,讀跋涉之跋也。摋,讀楚人言殺也。
按:陳麗桂曰:“‘弊摋’亦宜為楚語雜揉之意。”陳說是也,而無論證,茲為補之。向宗魯曰:“《莊子·駢拇篇》:‘敝跬譽無用之言。’《釋文》:‘分外用力之貌。’此‘弊摋’當與‘敝跬’同(跬,郭音屑)。字又作‘蹩躠’,《莊子·馬蹄篇》:‘蹩躠為仁。’《釋文》:‘李云:用心為仁義之貌。’案:用心用力,義並得通。向、崔本作‘弊殺’,蓋與《淮南》所據本同。”楊樹達曰:“《莊子·馬蹄篇》:‘蹩躠為仁,踶跂爲義。’《釋文》:‘躠,向、崔本作殺。’‘弊摋’與‘蹩躠’同。《釋名》:‘摩娑,猶末殺也,手上下言之也。’‘末殺’與‘弊摋’亦同。”譚獻曰:“弊摋猶末殺。”諸說並是也,而猶未盡。《精神篇》:“審乎無瑕而不與物糅。”高注:“瑕,猶釁也。其見利欲之来也,能審順之,故不與物相雜糅。”故弊摋猶雜揉也。《莊子》“敝跬”、“蹩躠”、 “蹩殺”,正為古楚語。此詞流傳至各地,語音變異,產生很多異體,下面詳考之。字或作“弊 𨭝”,《路史》卷3:“揣丸變化,而與物相弊𨭝。”《通雅》卷7:“‘撇屑’一作‘徶㣯’、 ‘䠥𨇨’。又脣送之為‘䠥𨇨’之聲,相如《賦》:‘便姍撇屑。’《史記》:‘媥姺徶㣯。’《南都賦》: ‘䠥𨇨蹁躚。’或作重脣為‘勃屑’。郝公收《莊子》‘敝跬’為‘撇屑’,非也。”[48]《别雅》卷5:“弊殺、徶㣯、嫳屑,蹩躠也。《莊子·馬蹄篇》:‘蹩躠為仁。’崔譔、向秀二本皆作‘弊殺’。按《釋文》‘躠’本悉結反,又素葛反,與‘殺’音相近,故古本或通作‘殺’字,以音同也,今皆讀‘屑’。《廣韻·葛韻》載‘躠’字,《屑韻》載‘𨇨’字, ‘躠’為‘跋躠,行貌’。‘𨇨’為‘ 蹩𨇨,旋行 ’。音義各分,其實‘蹩𨇨’即‘ 蹩躠’,‘行貌’即‘旋行’,一字而二音耳,足字在旁在下無異也。觀《莊子》‘蹩躠’一作‘ 弊殺’,《釋文》具兩音,可知《史記·司馬相如傳·上林賦》:‘媥姺徶㣯。’《漢書》、《文選》俱作‘嫳屑’,音義皆與‘蹩躠’通。”二氏所系同源并是也,“撇屑”《漢書》、《文選》作“嫳屑”,未知方氏何據?又方氏謂郝公以《莊子》“敝跬”為“撇屑”非也,則失考。《莊子·駢拇》:“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釋文》:“敝,本亦作蹩,跬,郭音屑,一云:敝跬,分外用力之貌。”郭氏跬音屑,則郭氏以“敝跬”即“嫳屑”、“徶㣯”、“撇屑”,亦即“弊摋”、“蹩躠”矣。《集韻》跬音先結切,與“屑”同音,正本郭說。孫詒讓曰:“《說文》:‘蹩,踶也。’‘敝’、‘弊’皆叚借字。窪,郭本當作‘薛’,‘薛’俗書或作‘𦵮’,與 ‘跬’形近。”則拘矣;孫氏又曰:“‘敝薛’、‘蹩薛’、‘弊摋’、‘勃屑’聲義並相近。” [49]則得之。《釋文》:“敝,司馬云:‘罷也’。跬,向、崔本作 䞨,向丘氏反,云: ‘近也。’司馬同。”林希逸曰:“敝,勞也。跬音企,蹻跂也。”並未確。“勃屑”字又作“勃窣”、“勃猝”、“勃𡨧”、“ 侼僁”、“𣭷㲞”、“㪍卒”、“䄶(𥞳)稡”、“鵓𪁽”、“勃崒”、“勃倅”,P.3694V《箋注本切韻》:“窣,勃窣。”P.2011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窣,勃窣。亦作𨄮。”《廣韻》:“窣 ,勃窣,穴中出也。”又“𣭷,𣭷㲞,毛短。”又 “㪍,㪍卒,旋放之皃。” 又“䄶,䄶稡,禾所秀不成叢向上皃。”又“鵓,鵓𪁽,鳥名。”《集韻》:“僁,侼僁,不安。”又“䄶,《字林》: ‘䄶稡,禾秀(莠)。 ’或作𥞳。”又 “稡,𥞳稡,莠也。”《古今通韻》:“窣,勃窣,動進也。”《文選·子虛賦》:“媻姍㪍窣上金堤。”《史記》作“勃猝”,《漢書》作“勃窣”,《古今事文類聚》别集卷6引作“勃𡨧”。顏師古注:“媻姍勃窣,謂行於叢薄之間也。”沈欽韓曰:“‘㪍窣’亦‘蹩躄’之狀也。”[50]胡紹煐曰:“‘㪍窣’即‘勃屑’,並緩行之狀。”[51]段玉裁曰:“媻姍,謂徐行。㪍窣,謂急行。” [52]孫傳瑗曰:“勃𡨧,謂急行……今淮南北,以‘急行’象氣喘貌,亦謂急行也。”[53]胡文英曰:“案:勃窣,女子無力登堤,步步頓休之貌。吳中謂搬移重物、隨地轉掇曰勃窣。”[54]沈氏、二胡氏說並是也,段孫二氏謂“急行”,蓋古今語有改易。《世説新語·文學》:“張憑勃窣為理窟。”《御覽》卷229引《郭子》作“勃倅”[55],胡文英曰:“案:勃窣,散塵也。吳中謂散塵為勃窣。”[56]徐震堮曰:“勃窣即婆娑之聲轉。”[57]楊勇曰:“勃窣,與‘勃屑’通。《太倉州志》:‘吳語:體短步澀曰勃窣。’”[58]洪惠疇曰:“勃窣,匍匐徐行也……今嘉定呼人體笨行步不輕脫曰勃窣。 ”[59]吳方言謂折騰、糾纏不清為“勃殺”[60],當即“勃窣” 之引申義。以上所考近代吳語、淮南語“勃𡨧”,正古楚語“弊摋”之留存也。黄庭堅《秋冬之間……戲成小詩三首》:“勃𡨧媻跚烝涉波,草泥出没尚横戈。”《錦繡萬花谷》前集卷36、宋·髙似孫《蟹略》卷4引作“勃崒”。宋·陳鵠《耆舊續聞》卷 2:“誰言水北無人到,亦有槃珊勃崒行。” 《子虛賦》:“便姍嫳屑,與世殊服。”《漢書》同,顏師古注:“言其行歩安詳。”《史記》作 “媥姺徶㣯”,《集解》:“ 郭璞曰:‘衣服婆娑貎。’”朱珔曰:“《南都賦》:‘䠥𨇨蹁躚。’‘蹁躚’與‘媥姺’同,‘䠥𨇨’與‘ 徶㣯’同。”[61]《楚辭·怨世》:“嫫母勃屑而日侍。”王注:“勃屑,猶媻跚,膝行貌。”洪興祖注:“勃屑,行貌。”姜亮夫指出“勃屑”即“勃窣”、“撲朔”、“僕遫”、“侼僁 ”、“蹩屑”、“蹩躠”、“䠥𨇨”、“跋躠”、“拔摋”、“弊摋”[62]。《駢雅》卷 2:“勃屑、徶㣯、嫳屑、勃窣,婆娑也。”“蹩躠”字或作“蹩𨇨”、“ 跋躠”、“跋𨇨”,《玉篇》:“跋,跋𨇨,行皃。”《廣韻》:“躠,跋躠,行皃也。”《説文繫傳》:“臣鍇曰:《莊子》曰:‘蹩 𨇨為仁。 ’小行也。”林希逸曰:“蹩躠,勉强而行之貌。”《龍龕手鑑》:“躠,音薛,跋躠,行不正貌。”《集韻》:“躃,跋躃,行不正。或作躠,通作殺。”“徶㣯”字又作 “𠍯𠋱”、“撇㣯”,《集韻》:“徶,徶㣯,衣服婆娑皃,或从人。㣯,撇㣯,衣服婆娑皃。”字又作“敝撤(撒)”,《晏子春秋·內篇諫上》:“ 敝撤無走,四顧無告。”孫星衍曰:“敝撤,即敝𣦢假音字,《說文》:‘𣦢,人不能行。’《玉篇》:‘蹩躠,旋行貌。’撤又徹俗字。”[63]張純一從之 [64]。吳則虞曰:“敝為蹩之假借,撤即𨅊字。” [65]孫引《玉篇》,吳謂“敝為蹩之假借”,並是也,餘說則非也。劉芮康謂 “敝為蔽之假借,義為遮蔽,引申作‘房屋’。撤乃其常義‘毀壞’。”[66]尤未為得。疑“撤”為“撒”形誤,“敝撒”為“弊摋”、“蹩躠”之借字。字又作“擺摋”、“抺摋”、“抹殺”、“末殺”、“末𥻦”、“ 摩挱”、“摩莎”、“摩娑”、“摩沙”、“抺𢶞”、“ 攠抄”、“捼莎”、“捼莏”、“挼莎”、“挼莏”等形,《集韻》:“摋,擺摋,抖搜也。”《類篇》:“摋,擺摋,斗捒也。”《五音集韻》:“摋,擺摋,抖捒也。”《六書故》卷 14指出:“擺摋,俗語。”《玉篇》:“抹,抹摋,滅也。”《廣韻》:“抹,抹殺,摩也。”《集韻》:“摋,一曰抺摋,掃滅也。”《龍龕手鑑》:“抺,音末,抹摋,麋也。摋,抹摋也。”《釋名》:“摩娑,猶末殺也,手上下之言也。”《慧琳音義》卷75:“《聲類》:‘摩挱,猶捫摸也。’《釋名》:‘摩挱,抹𢶞也。’ ”葉德炯曰:“凡物以手摩之,則消滅。”[67]《漢書·谷永傳》:“欲末殺災異,滿讕誣天。”顏師古注:“末殺,掃滅也。”《左傳·昭公十四年》《正義》引服虔曰:“不為末者,不為末𥻦,隐蔽之也。”《玉篇》:“挱,《禮記》注:‘煮鬰和以盎齊,摩挱泲之,出其香汁。’亦作莎。”《周禮·春官·司尊彝》鄭注作“摩莎”。《慧琳音義》卷43、54:“《聲類》:‘摩挱,猶捫摸也。’亦抺𢶞也。”《儀禮·大射儀》鄭注:“獻讀為沙,沙酒濁,特泲之,必摩沙者也。”《六書故》:“沙,摩沙也。”《廣韻》:“挱,摩挱。捼,捼莎,一曰兩手相切摩也,俗作挼。莏,手挼莏也。”《龍龕手鑑》:“攠,音靡,攠抄也。”《集韻》:“莎,捼莎,以手切摩也。莏,捼莏,澤手也,或作莎。莏,捼莏,手相切摩也,通作莎、沙。”字又作“瀎泧”、“ 瀎㴽”,《說文》:“ 瀎,拭滅貌。泧,瀎泧也。”段玉裁曰:“‘末殺’、‘末𥻦’皆即《水部》之‘瀎泧’,拭滅貌也。今京师有此语。”又“拭滅者,拂拭滅去其痕也。瀎泧,今京師人語如此,音如麻沙。末殺,《字林》作‘抹摋’,即‘瀎泧’也,異字而同音義。”[68]朱駿聲曰:“按:(‘弊摋’)即‘瀎泧’即‘抹摋’即‘摩挲’也,疊韻連語。”[69]黃侃曰:“今北京語謂衣既褻縐,復整理之,為‘瀎泧’,音如麻沙。古語有‘摩挱’、‘挼莎’,皆此一語之轉爾。”[70]《集韻》:“㴽、㴮、泧,瀎㴽,水皃。或从屑从戍。”或倒作“泧瀎”,《集韻》:“泧,泧瀎,拭滅。”字又作“拔摋”、“拔榝”,漢·王褒《文選·洞簫賦》:“或雜遝以聚歛兮,或拔摋以奮棄。”李善註:“拔摋,分散也。”姜亮夫曰:“‘拔摋’即《淮南子》之‘弊摋’,轉為‘撇曳’ 。”[71]揚雄《蜀都賦》:“偃衍撇曳,絺索恍惚。”字又作“蹩曳”,元·袁桷《天鹅曲》:“蘆根啑啑水蒲滑,翅足蹩曳難輕飛。”字又作“侼僁”,《集韻》:“僁,侼僁,不安也。”僁同𠋱,見《玉篇》。姜亮夫曰:“凡短小者多不安,故聲亦相通。”[72]此說未允,“不安”義當由“抖搜”、“抖動”引申。姜亮夫又曰:“蹩躠,字或作‘弊薜’、‘弊殺’、‘䠥𨇨’、‘蹩屑’……變為‘勃屑’,即‘勃窣’,聲轉為‘侼僁’。” [73]字又作“沒娑”,敦煌寫卷P.3211《王梵志詩·家中漸漸貧》:“長頭愛床坐,飽吃沒娑肚。”項楚曰:“ 沒娑,同‘摩娑’,撫摩。”[74]字又作“𣭷㲞”、 “䄶稡”、 “𥞳稡”、 “鵓𪁽”,皆以命名或形容顫動之小物。《廣韻》:“㲞,𣭷㲞,毛皃。𪅄,鵓𪅄鳥。”“𪅄”同“𪁽”。《集韻》:“稡,𥞳稡 ,莠也。䄶,《字林》:‘䄶稡,禾秀。’或作𥞳。稡,䄶稡,禾秀不成聚向上貎。𣭷,𣭷㲞,毛短。鵓,鵓𪁽,鳥名,或從率。”諸詞皆與“撲朔”同源 [75],亦與“觳觫”同源,中心詞義為“抖動”、“搖動”、“顫抖” [76],各詞義皆中心詞義之衍伸。
(13)手足之㩌疾𧒃、辟寒暑(《俶真篇》)
按:“㩌”為古楚語,字或省作拂。《集韻》:“㩌,擊仆也。 㩌、拂,楚謂搏擊曰 㩌,或省。”《龍龕手鑑》:“㩌,《川韻》云:‘ 南人呼相撲也。’”此文“㩌”字正古楚語。《晉書·張協傳》《七命》:“㩌馮豕。”唐·何超《晉書音義》:“李善注《文選》作僨,僨謂僵也,應得其實。善云:‘僨或作㩌,非也。’”李善作僨訓僵非也,徐文靖曰:“按《字彙》引《晉書》‘㩌馬豕’,則 㩌是批擊之義,未始為非。”[77]《類聚》卷34周·庾信《哀江南賦》:“硎穽摺拉,鷹鸇批㩌。”㩌、批同義連文。今湖北江陵尚謂用拳頭打人為㩌 [78],蓋古語遺存;今中原官話謂打、搗捶為拂[79],蓋語有移易。李哲明曰:“㩌當是拂之異文……《廣韻》:‘拂,去也,除也。’”楊樹達說同,所訓並未確。
(14)莫窺形於生鐵而窺於明鏡者,以覩其易也(《俶真篇》)
按:“窺”為古楚語,字或作闚。《方言》卷10:“凡相竊視,南楚謂之闚。”《文選·西都賦》李善注引《方言》:“窺,視也。”《慧琳音義》卷27:“窺看:《字林》:‘小視也。’《方言》:‘凡相竊視甫視,楚謂之窺。’又作闚,同。’”[80]《精神篇》:“匍匐自闚於井。”高注:“臨井水自觀照。”《淮南》“ 窺”字共10見,“闚”字共5見。《老子》第47章:“不窺牖見天道。”《韩子·喻老》“窺”作“闚”;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作“規”,乙本作“𧠹”,並為借字。《老子》亦用古楚語。
(15)今夫樹木者,灌以瀿水,疇以肥壤(《俶真篇》)
高注:瀿,波也,暴溢也。
按:“瀿”為古楚語。《文選 ·江賦》:“磴之以瀿瀷,渫之以尾閭。”李善注:“《淮南子》曰:‘莫鑒於流瀿,而鑒于澄水。’許慎曰:‘楚人謂水暴溢為瀿。’”[81]《集韻》、《類篇》並采許注。《玉篇》:“瀿,水暴溢也,波也。” P.2011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瀿,水波。”瀿,讀為𤄫、𤃃,《說文》:“𤄫,大波也。”《集韻》引作“𤃃”。朱駿聲曰:“按:(𤄫)字亦作瀿。”[82]《說文》:“㶗,泉水也。”段玉裁曰:“泉水,泉出之水也。《淮南》書云:‘莫鑒於流𤀇,而鑒于澄水。’許注云:‘楚人謂水暴溢為𤀇。’ 𤀇即 㶗字。泉水暴溢曰 㶗也。”朱駿聲說同 [83]。“𤀇”即“瀿”,“㶗”、“𤄫”同源。
(16)越舲蜀艇,不能無水而浮(《俶真篇》)
高注:舲,小船也。蜀艇,一版之舟,若今豫章是也。雖越人所便習,若無其水,不能獨浮也。
按:“艇”為古楚語,《方言》卷9:“南楚江湘……小艒䑿謂之艇。” [84]蜀讀為獨,亦為古楚語,《方言》卷12:“蜀,一也。南楚謂之獨。”郭璞注:“蜀,猶獨耳。”
(17)日出于暘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謂晨明(《天文篇》)
髙注:拂,猶過,一曰至。
按:“拂”為古楚語。《地形篇》:“扶木在陽州,日之所曊。”髙注:“扶木,扶桑也,在湯谷之南。曊,猶照也。曊,讀無枝㩌之㩌也。”髙注“拂” 、“曊”三說並誤。王念孫謂“曊”同“昲”,訓曝[85],陳麗桂從之,未是。何志華謂曊訓照,與《方言》楚語昲訓曬乾取義相近[86],亦未得。李明哲謂“曊”同“昲”,髙注“枝”當作“披”,“無”為 “如”之誤,“披曊”即“披拂”,臆說無據。“拂”、“曊”當讀為茀,訓蔽,為古楚語。拂於扶桑,言日蔽于扶桑也。《楚辭·離騷》:“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須臾以相羊。”王逸注:“拂,撃也,一云蔽也。”後說是。《文選》李善、呂向注並訓“拂”為“撃”,蔣驥注:“拂日者,拭之使益明也。”並誤。朱駿聲曰:“拂,叚借為茀。”[87]姜亮夫曰:“王逸或說為允……按此當為茀之借。”[88]並是也。《楚辭·橘頌》:“折若木以蔽光兮。”此“拂”訓“蔽”之確證。曹植《感節賦》:“折若華之翳日。”陸雲《九愍》:“折若華以翳日。”是其誼,翳亦蔽也。《易林·渙之睽》:“折若蔽目。”[89]又《師之蒙》:“折苦蔽目。”[90]又《蠱之屯》、《臨之震》:“折箬蔽日。”並本《楚辭》,亦其佐證。《地形篇》:“燭龍在鴈門北,蔽於委羽之山,不見日。”髙注:“蔽,至也。”亦誤。《文選·擬魏太子鄴中集詩》李善注引“蔽”作“ 笰”,“笰”同“茀”,何寧謂笰當作茀,訓蔽;亦其證。《史記·屈原傳》:“修路幽拂,道遠忽兮。”《楚辭·懷沙》“拂”作“蔽”。《楚辭·大招》:“長袂拂面。”姜亮夫訓蔽 [91],郭在貽謂拂借為蔽[92]。《地形篇》髙注“無枝㩌”,即無枝蔽也。
(18)山雲草莽,水雲魚鱗(《覽冥篇》)
高注:山中氣出,雲似草莽;水氣出,雲似魚鱗。
按:《方言》卷3:“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閒曰蘇,自關而西或曰草或曰芥,南楚江湘之閒謂之莽。”又卷10:“芔、莽,草也。東越揚州之閒曰芔,南楚曰莽。”
(19)勇武一人,為三軍雄(《覽冥篇》)
髙注:武,士也,江淮間謂士曰武。
按:“士”為古楚語。《修務篇》:“及至勇武攘捲一擣。”《齊俗篇》:“為天下顯武。”髙、許二家注並曰:“楚人謂士曰武。”《史記·淮南衡山傳》:“使辯武隨而説之。”《集解》引徐廣曰:“淮南人名士曰武。” 與髙注同。考《莊子·徳充符》:“勇士一人,雄入於九軍。”為《覽冥篇》所本,《淮南》用楚語,故易“士”作“武”字。《意林》卷2引《覽冥篇》“武”作“士”,則改作通語矣。
(20)火爁炎而不滅(《覽冥篇》)
按:《廣韻》:“爁,火爁。 ”《六書故》:“爁,火燄所攬及也。”《集韻》:“爁,火延貌。”又“爁,火行也。”爁指火燄延伸,為古吳楚語。胡文英曰:“爁,音懶。《淮南子·覽冥訓》:‘火爁炎而不滅。’案: 爁,濫也,火光濫及他處,因以延燒也。吳中謂火光所及,因以燒灼為爁。”[93]今吳語猶謂火焰外竄為爁[94]。字或作 𤑸,《川篇》:“𤑸,火亂。”《御覽》卷78引“炎”作“焱”,《玉篇》:“爁,火焱行。”《廣韻》:“爁,爁焱,火延。”《龍龕手鑑》:“爁,爁焱,火延也。”考《説文》:“ 焱,火華也。”非其誼。王念孫據《廣韻》謂“炎”當作“焱”,未得。“焱”當作“炎”,亦指火燄延伸,為古吳楚語。《文子·上德篇》:“火上炎,水下流。”《子華子·陽城胥渠問》:“ 火則上炎,水則下注。”《易·同人》鄭玄注:“火炎上而從之。”隋·王通《中説·魏相篇》: “火炎上而受制於水,水趨下而得志於火。”今寧波語猶謂“火燒”為“炎”,又謂“火焰跳動” 為“㷳㷳動” [95],“㷳”為記音字。又或作掞、𢴵、㨛,《集韻》:“掞,舒也,或從焱。”又“掞,舒也,或从閃。”本字當為煔,《說文》:“煔,火行也。”字或作炶、𤊼、 㶰、熌,《玉篇》: “炶,火上行皃,亦作煔。”《集韻》:“煔,火上行,或作炶、𤊼。”又 “煔,《説文》:‘火行也。’或作炶、熌。”《龍龕手鑑》:“𤊼,俗。煔、㶰,二正。火行貎。 ”俗字又作豔,《廣韻》:“𢴵,豔也。”《慧琳音義》卷98引顧野王曰:“掞,猶豔也。”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記》卷4:“勿令火豔出器邊也。”《冥通記》“豔 ”與《廣韻》同。汪維輝謂“豔”釋為“火焰延伸(延及)”,指出“今天寧波話仍有此語,如‘ 火豔出灶外了’,‘火豔上屋簷了’。”汪說甚是,靖江亦有此語。汪先生又曰:“‘豔’當是一個借音字,查《廣韻》、《集韻》,未得本字……這個‘豔’在當時可能就是一個吳方言口語詞。 ”[96]茲為汪說補證。“爁炎”為兩漢以後俗語詞,同義連文,並為火燄延伸之義。《人物志·材理》:“立事要則爁炎而不定。”《集韻》:“爁,爁炎,火延。”皆“爁炎” 之例。
(21)棄捐五帝之恩刑,推蹶三王之法籍(《覽冥篇》)
按:推,去也。蹶讀為撅,《方言》卷10:“拌,棄也。楚凡揮棄物或謂之敲。”郭注:“今汝、潁間語亦然,或云撅也。”錢繹《箋疏》:“《廣雅》:‘撅,投也。’撅、敲一聲之轉。”[97]“推撅”、“棄捐”同義對舉[98]。
(22)五味亂口,使口爽傷(《精神篇》)
高注:爽,病。病傷滋味也。
按:“爽”為古楚語。《楚辭 ·招魂》:“厲而不爽些。”王逸注:“厲,烈也。爽,敗也。楚人名羮敗曰爽。”洪興祖補注: “爽音霜,協韻。”《玄應音義》卷2、10:“口爽:敗也,楚人名美敗曰爽也。’”[99]此文本《老子》第12章:“五味令人口爽。”河上公注:“爽,亡也。”王弼注:“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故謂之爽。”《釋文》:“爽,差也。河上云:亡也。”《呂氏春秋·本生》高誘注引《老子》作“五味實口,使口爽傷”,《文選·七發》李善注引《老子》作“五味實口爽傷” 。《莊子·天地篇》:“五味濁口,使口厲爽。”《列子·仲尼篇》:“口將爽者,先辨淄、澠。 ”《文選·七命》:“耽口爽之饌,甘臘毒之味。”又《南都賦》:“其甘不爽,醉而不酲。”李善註並引《老子》此文,又引《廣雅》:“爽,傷也。”《七命》呂延濟注:“爽,亡。”奚侗曰:“《廣雅》:‘爽,敗也。’古嘗以爽為口病專名……疑‘爽’乃‘喪’之借字,由喪亡誼引申為敗為傷。”[100]易順鼎曰:“爽者,傷敗之名,古人有此語也。”[101]蔣錫昌曰:“古人以爽為口病,蓋猶今人所謂味覺差失也。”[102]考其本字,朱駿聲曰:“爽,叚借為喪。”[103]于省吾曰:“按‘爽’、‘喪’二字,音義古並通……五味令人口喪,言五味令人喪其口之本然也。河上公訓‘喪(爽)’為‘亡’,義正相符。”[104]高亨亦曰:“口爽謂口傷也。”[105]諸義並相會。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作“爽”,同今本;甲本作“𠷹”。《漢語大字典》謂“𠷹”同“爽”。竊謂𠷹讀為爽。古從相從爽之字多通借[106]。《廣韻》:“驦,驌驦,良馬。騻,上同。”又“鸘,鷫鸘。鷞,上同。”亦是其例。俞樾曰:“《呂氏春秋·尊師篇》:‘其言不若爽。’《新序·雜事篇》引‘爽’作‘喑’,則‘爽 ’猶‘喑’也。”[107]馬敘倫曰:“爽訓傷者,其字當作‘創’。《文子·九守篇》:‘五味亂口,使口生創。’可證。”[108]吳秋輝謂《招魂》“爽”即“北人謂蒸飯已成而微欠熟者曰爽”之義 [109],駱鴻凱謂“爽”為“刅(創)”之轉[110],四氏並失之。《文子》“生創”云云,未可為據。
(23)抱其太清之本,而無所容與(《精神篇》)
高注:無所容與於情欲也。
按:“容與”為古楚語,《楚辭》一書凡15例。“容與”為“猶豫”、“猶與”之轉,羅常培、周祖謨指出:“楚方言東幽兩部元音可能相近。”[111]考《楚辭·九章·思美人》:“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與而狐疑。”按《離騷》:“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後漢書·張衡傳》《思玄賦》“心猶與而狐疑兮,即岐阯而攄情。”句例相同,是其證也。《離騷》:“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與。”游國恩曰:“容與即猶豫,亦即夷猶,躊躇不前之意。”[112]《莊子·人間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成疏:“容與,猶放縱也。”《莊子》亦用古楚語,“容與”即“猶豫”,猶言閒暇。黃生曰:“猶豫,猶容與也。”[113]馬敘倫曰:“與,讀為於。”[114]則馬氏以“容”為“容納”,失之。姜亮夫曰:“‘容與’一詞不見於《詩經》,亦且不見於北方經典……則‘容與’乃楚方俗之語也。故《楚辭》用之極繁夥。字又變作‘容裔’,見《遠遊》、《九懷》兩篇;又作‘溶與’,見《遠遊》;又作‘溶㵝’,見《高唐賦》。”[115]或作“猶預”、“猶予”、“由與”、“由豫”、“冘與”、“冘豫”、 “猶夷 ”等 [116]。
(24)龍乃弭耳掉尾而逃(《精神篇》)
高注:逃,去。
按:逃,《路史》卷 47引作“逝”,《呂氏春秋·知分》亦作“逝 ”。“逝”同“䟷”,古楚語。《方言》卷1:“荅 、䠛,跳也。楚曰䟷。”郭注:“亦中州語。”李恕豪曰:“表示‘跳’義的‘䟷’,不見於文獻,當是楚方言特有的詞。後來,此詞的使用範圍擴大到中原一帶,故郭璞注曰:‘亦中州語。’”[117]則拘於形體,未能貫通聲音。《玉篇》:“䟷,踰也。”《廣韻》:“䟷,躍貌。”《史記·項羽本紀》:“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為楚人,創作的歌詞中所用“逝”字為古楚語,跳躍之義。字或作𧻸、迣、跇、𧺿、跩、 𨒧、遰,《集韻》:“𧻸,超踰也。或作跩、跇、𨒧,通作迣。”又“逝,或作遰。”又“跇,一曰踰也,从辵从走。”《呂氏》高注:“逝,去也。”《玉篇》同。郭店楚簡《語叢四》:“一逝一來。”[118]疑本書正文及注亦當作“逝”,用楚語,作“逃”為後人所改。《水經注·江水》作“去”,《類説》卷25作“退”,則改為通語矣。今晉語、客語猶謂去曰逝[119],古今語有移易。
(25)今夫繇者,掲钁臿,負籠土(《精神篇》)
高注:掲,舉也。钁,斫也。臿,鏵也。青州謂之鏵,有刃也,三輔謂之𨬞也。籠,受土籠也。
按:《説文》:“掲,高舉也。竭,負舉也。”此文掲當讀為竭,與“負”同義對舉。臿,《御覽》卷387引作“鍤”,古字通,字源为插,《釋名》:“鍤,插也,插地起土也。”《齊俗篇》:“今之修干戚而笑钁插。”正作“插”字。“臿” 、“鍤”、“插”為古楚語。《方言》卷5:“臿,宋魏之閒謂之鏵,或謂之鍏,江淮南楚之閒謂之臿。”《慧琳音義》卷62:“鐵鍤:《方言》云:‘宋魏之間謂臿為鍬,江淮南楚之間謂鍤。’”
(26)覺而若昧,以生而若死(《精神篇》)
高注:昧,暗也,猒也。楚人謂猒為昧,諭無知也。
按:王引之、楊樹達並謂“以 ”衍,是也。王引之謂“眛”當作“眯”,注中“暗也”二字乃後人所加,陳麗桂從之,是也。《山海經·西山經》:“翼望之山有鳥焉……名曰鵸䳜,服之使人不厭。 ”郭璞注:“不厭夢也。《周書》曰:‘服者不昩。’音莫禮反。或曰眯,眯目也。”《周書》見《王會解》,今本作“佩之令人不昧”,《文選·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李善注引同,又引孔晁注: “不昧,不忘也。”《容齋續筆》卷13引“昧”作“眯”。郝懿行曰:“案‘昧’ 郭音莫禮反,則其字當作‘眯’。然昧、眯古亦通用,《春秋繁露·郊語篇》云:‘鴟羽去昧。’ 昧亦作眯,是也。又《說文》云:‘㝥,寐而未厭。’正音莫禮反,是此注眯與㝥音義相近。” [120]郝氏案語“昧、眯古亦通用”含混,《繁露》“昧”亦當作“眯”,字之誤也,宋本、永樂大典本正作“眯”字,天啟本注:“昧,一作眯。”[121]又郝氏所引《說文》之“未”字當衍,《繋傳》正無“未”字,段氏據刪 [122],是也。“眯”為“㝥”借字,字亦作“𡬍”,《廣韻》:“𡬍,寐不覺。”《集韻》:“㝥,《說文》:‘寐而未厭。’或作𡬍。” [123]又“𡬍,《博雅》:‘厭也。’或作眯。”《通鑑》卷72:“臣得與聞大謀,常恐眯夢漏泄,以益臣罪。”胡三省註:“眯,毋禮翻,一作寐。《說文》曰:‘寐而眯(未)厭。’厭讀曰魘。”高注“猒”同“厭”,俗作“魘” 。《山海經·中山經》“泰室之山……有草焉……其名曰䔄草,服之不昧。” 袁珂從王念孫校作眯[124]。《中山經》:“廆山……其中有鳥焉……名曰鴒䳩,其鳴自呼,服之不眯。”《西山經》:“英鞮之山……是多冉遺之魚……食之使人不眯,可以禦凶。”袁珂曰:“《莊子·天運篇》云:‘彼不得夢,必且數眯焉。’《釋文》引司馬彪云:‘眯,厭也。’厭,俗作魘,即厭夢之義。此經文眯之正解也,與下文‘可以禦凶’之義亦合。山經凡言‘不眯’,均當作此解。” [125]《莊子》成疏亦云:“眯,魘也。”《論衡·狀留篇》:“救昧不給。” 孫詒讓曰:“昧,當為眯。”[126]亦其相誤之例。朱駿聲從誤本作“眛”,讀為寐,非也;而 “㝥”字條又引此文高注作“眯”,則是也[127]。陳廣忠引《說文》、《玉篇》等書“眯”訓物入目中,又謂作“昧”、 “眛”、“眯”均可[128],殊為不當。
(27)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無用於己,則萬物之變為塵埃矣(《精神篇》)
高注:箑,扇也。楚人謂扇為箑。
按:知,何寧據《文子·上禮》校作“如”,是也。《方言》卷5:“扇,自關而東謂之箑,自關而西謂之扇。”郭璞注:“今江東亦通名扇為箑,音䈉。”郭氏所謂江東,指今長江中下游一帶,亦為楚語。楚霸王項羽所率八千江東子弟,即為楚人。字或作翣,《說文》:“翣,棺羽飾也。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下垂。”又“箑,扇也。箑或從妾。”《俶真篇》:“冬日之不用翣者。”高注:“翣,扇也。”《說林篇》:“被裘而以翣翼。”高注: “翣,扇也。楚人謂之翣也。”《文子》“箑”作“扇”,則改作通語矣。《釋名·釋喪制》:“ 翣,齊人謂扇為翣,此似之也,象翣扇為清涼也。”齊語亦同。字或作䈉,《玉篇》:“箑,扇也。自關而東謂之箑,自關而西謂之扇。䈉,同上。”《廣韻》:“箑,扇之别名。䈉,上同。”《周禮 ·天官·縫人》《釋文》:“翣,本又作䈉。”《淮南子·説林篇》:“中夏用箑,快之,至冬而不知。”《意林》卷2引作 “中夏用䈉,至冬不去”。《孔叢子·楊柳賦》:“暑不禦䈉。”楚簡中亦用“䈉”、“翣”,正可印證[129]。《包山楚簡》260:“一羽䈉,二竹䈉。”整理者注:“䈉讀作翣。”《望山楚簡》47:“一大羽翣,一大竹翣,一少 (小) 䈉,一少 (小)雕羽翣。”整理者注:“䈉為竹翣之專字。《集韻》:‘䈉,竹翣。’”《信陽楚墓》2·19:“一長羽翣,一附翣,二竹翣。一竹□。”
(28)喬枝菱阿,夫容芰荷(《本經篇》)
高注:阿,曲屋也。芙蓉,藕華也。菱角,交萏也。荷,芙渠也。
按:“芰”為古楚語,字或作茤。《說文》: “蔆,楚謂之芰,秦謂之薢茩。”又“芰,蔆也。茤,杜林說從多。 ”《禮記·祭義》《釋文》:“耆芰,楚人謂菱為芰。”《爾雅》《釋文》:“芰,《字林》云: ‘楚人名䔖曰芰。’”《慧琳音義》卷36:“芰荷:賈注《國語》云: ‘䔖,苃也。’楚人謂陵為苃,杜林或作茤。’”[130] 《國語·楚語上》:“屈到嗜芰。”韋注: “芰,蓤也。”俗云蓤角。《楚辭·離騷》王逸注:“芰,䔖也,秦人曰薢茩。 ”
(29)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本經篇》)
高注:封豕,大豕也。楚人謂豕為豨。
按:“豨”為古楚語,《方言》卷8:“豬,北燕朝鮮之閒謂之豭,關東西或謂之彘,或謂之豕,南楚謂之豨。”《初學記》卷29、《御覽》卷903並引何承天《纂文》:“梁州以豕為豬,河南謂之彘,吳楚謂之豨。”《廣韻》:“豨,楚人呼豬作豨。”《修務篇》:“吳為封豨、脩蛇,蠶食上國。”亦其例。《左傳 ·定公四年》作“吳為封豕、長蛇”,《說文》:“豕,彘也,讀與豨同。”方以智曰:“豕、彘、豨、彖,皆一聲。”[131]字或作狶,《玉篇》:“狶,音喜,楚人呼豬聲。”《廣韻》:“豨,楚人呼豬,亦作狶。”《慧琳音義》卷61:“海狶:《說文》正體從豕作豨,《方言》云:‘南楚之人謂猪為豨。’”《集韻》:“豨、狶,豬也。《方言》:‘南楚謂之豨。’或从犬。”《龍龕手鑑》:“狶,楚人呼猪也。”“修”亦為古楚語,字或作脩,《原道篇》:“脩極於無窮,遠渝於無崖。”《方言》卷1:“脩,長也。陳楚之間曰脩。”
(30)精泄於目則其視明,在於耳則其聽聰,留於口則其言當,集於心則其慮通(《本經篇》)
高注:泄,猶通也。集,止也。
按:朱駿聲謂泄借為歇,申高注[132],理解為“發泄”、“排泄”,失之。《方言》卷10:“奄,息也,楚、揚謂之泄。”此文“泄”當讀為息,《廣韻》:“息,止也。”與“在”、“留”、“集”同義對舉,正楚、揚之方言。《文子·下德》作“存”,義亦合。唐·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卷2:“三明夫人奉教禁在深宮,內官守當水泄不通。”《三朝北盟會編》卷73:“京城下札,連珠寨督,遣人硬探,水泄不通。”“泄”亦“息止”之誼[133]。治《方言》者於“泄”字皆未能舉證,李恕豪即指出:“楚
中国历史美女才子故事
方言中的‘ 泄’雖然可能與全民語言有關,但未見於前代書面文獻,當為揚雄親自調查的活的口語詞。” [134]據此可補例證。
(31)譬猶揚堁而弭塵,抱薪以救火也(《主術篇》)
高注:堁,塵塺也,楚人謂之堁。堁,動塵之貌。弭,止也。
按:“堁”為古楚語,《説山篇》:“螾無筋骨之强,爪牙之利,上食晞堁,下飲黃泉,用心一也。”高注:“晞,乾也。堁,土塵也,楚人謂之堁也。”《文子·上徳》明刊本同《淮南子》,《纘義》本“堁”作“塊”,塊、堁一聲之轉。考《大戴禮記·勸學》作“上食晞土”,《荀子·勸學》作“上食埃土”,《說苑 ·雜言》作“上墾晞土”。《淮南子》用古楚語“堁”,諸書易作通語“土”、“埃土”。《孟子 ·滕文公下》:“夫蚓上食槁壤,下飲黄泉。”朱子《集註》:“槁壤,乾土也。”《孟子》亦作通語“槁壤”,益可明“堁”為古楚語矣。今湘語猶然,《湖南通志》:“謂塵為堁。” [135]《説山篇》:“泰山之容巍巍然髙,去之千里,不見埵堁,远之故也。” 高注:“容,形也。埵堁,猶席(塵)翳也。埵讀似望(垂),作江淮間人言能得之也。”埵堁,《論衡·說日篇》作“埵塊”,又《書虛篇》作“𧌯螺”,並一聲之轉。陳廣忠曰:“今淮南、鳳台、壽縣方言中稱小土塊為‘埵堁頭子’,即楚方言‘埵堁 ’之遺存。”[136]《説林篇》:“揚堁而欲弭塵。”高注:“堁,土塵也。楚人謂之堁。” 《齊俗篇》:“原人之性,蕪穢而不得清明者,物或堁也。”許注:“堁,坋塵也。”此例用為動詞,猶言揚塵。《文選·風賦》李善注引許慎曰:“堁,塵塺也。”堁字或作垢、坸,《莊子·大宗師篇》:“芒然傍偟乎塵垢之外。”《釋文》:“塵垢,崔本作‘塚坸’,云:‘塜音塳,坸、垢同。齊人以風塵為塳堁。’”“塚坸”即“塳堁”,“塳”亦作“埲”。《集韻》:“塳,塵也,崔譔作塜。”又“埲,塵也。”《莊子》亦用古楚語,例作“垢”字;《淮南》則“堁”、“垢 ”並用。《楚辭》嚴忌《哀時命》:“不獲世之塵垢。”嚴忌為會稽吳人,當用古吳楚語。宋玉《風賦》:“堀堁揚塵。”宋玉為楚人,亦當用古楚語。“塳堁”為楚語,齊語亦用之。《博物志》卷6:“徐州人謂塵土為蓬塊,吳人曰跋跌。” [137]“蓬塊”亦即“塳堁”。堁通作顆,《慧琳音義》卷40:“八顆:經文作堁,塵也。”《漢書·賈山傳》:“使其後世曾不得蓬顆蔽塚而託葬焉。”服虔曰:“謂塊墣作塚,喻小也。”臣瓚曰:“蓬顆,猶裸顆小塚也。”晉灼曰:“東北人名土塊為蓬顆。”顏師古曰:“諸家之說皆非。顆,謂土塊。蓬顆,言塊上生蓬者耳。”顏氏望文生訓。“蓬顆”即“蓬塊”、“塚坸”、“塳堁”也,《六書故》:“堁,通作顆。 ”段玉裁曰:“按此(顆)即堁字。”[138]朱珔曰:“顆當為堁之假借。”[139]朱駿聲曰:“塊、顆一聲之轉。或曰:堁者,塺字。” [140]黃侃曰:“《說文》無堁字,疑古止作塊,堁、塊雙聲。”[141]《前漢紀》卷7“蓬顆”正作“蓬塊”。方以智曰:“塵垢,或作‘塜坸’。‘塳堁’,通作‘蓬塊’。其曰‘跋跌’,言塵埜也。”[142]字或音轉作塺、㙁,《說文》:“塺,塵也。”《六書故》:“塺,細土也。《說文》曰: ‘塵也。’又作㙁。”朱駿聲曰:“ 塺,字亦作堁。”[143]字或音轉作𡊉、塻 [144],《廣雅》:“𡊉,塵也。”《玉篇》:“𡊉,塵壤也。”《廣韻》:“塻,塵塻。”《集韻》:“塻,塵也。”字或音轉作馬,《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郭象注:“野馬者,遊氣也。”錢坫曰:“ 《莊子》‘野馬’字當作塺。”[145]《玄應音義》卷3“野馬”條孫星衍《校正》:“或問:‘遊氣何以謂之野馬?’答云:‘ 馬,特塺字假音耳。野塺,言野塵也。’”[146]黃侃曰:“塺,《莊子》‘野馬’之馬亦此字也。”[147]聞一多曰:“野馬字蓋即沙漠之漠,字一作幕、莫……音存字變則為馬。野馬亦塵埃耳。《莊子》蓋以野外者爲野馬,室中者爲塵埃,故兩稱而不嫌。”[148]“漠”同“塻”。
(32)近者安其性,遠者懷其德(《主術篇》)
高注:性,生也。懷,歸也。
按:《氾論篇》:“天下不非其服,同懷其德。”高注同。《本經篇》:“德交歸焉。”此“懷”訓“歸”之證。“懷”為古楚語,《方言》卷1:“懷,至也。齊楚之會郊或曰懷,楚語也。”《繆稱篇》:“身苟正,懷遠易矣。”高注:“懷,來也。”“來”、“歸”與“至”義合。《繆稱篇》:“言至德之懷遠也。”《齊俗篇》:“故禮豐不足以效愛,而誠心可以懷遠。”《兵略篇》:“故德義足以懷天下之民。”並同。
(33)五寸之鍵,制開闔之門(《主術篇》)
按:“鍵”為古楚語,《方言》卷5:“戶鑰,自關而東,陳、楚之間謂之鍵。”字本作楗、𨵭,《說文》:“楗,限門也。”《時則篇》:“修楗閉,慎管籥。”高注:“楗,鎖須也。閉,鎖筒也。”《老子》第27章:“善閉,無關鍵不可開。”《道應篇》引同,《說山篇》引作“楗”。傅奕云:“古字作𨵭。”《老子》亦用古楚語。
(34)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國效之(《主術篇》)
高注:獬豸之冠,如今御史冠也。
按:《書鈔》卷127、《御覽》卷684、《事類賦注》卷12引“獬冠”並作“觟冠”,又並引許愼注: “今力士冠。”《說文》:“觟,牝䍧羊生角者也。”《繫傳》引亦作“觟冠”,又引髙誘注作:“觟冠,秀冠也,如今御史臣冠,以为豸冠,有角,故曰秀冠。”“觟”同“獬”,《集韻》:“獬,獬豸,獸名。或作觟。”宋·羅願《爾雅翼》卷 18引作“解冠”,“解”為“獬”省。秦滅楚後,沿用楚制。漢·蔡邕《獨斷》卷下:“法冠, 楚冠也…… 秦制:執法服之。今御史廷尉監平服之,謂之獬豸冠。”《後漢書·輿服志》:“法冠……或謂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嘗獲之,故以為冠……秦滅楚,以其君服賜執法近臣,御史服之。”
(35)偷則夜解齊將軍之幬帳而獻之子發(《道應篇》)
按:“幬”為古楚語,字或作 𢃖、裯,《爾雅》:“幬謂之帳。”郭注:“今江東亦謂帳為幬。”《釋文》:“幬,本或作𢃖,同。 ”邢昺疏:“帳一名幬。《召南•小星》云:‘抱衾與裯。’鄭箋云:‘幬,床帳也。’郭云:‘今江東亦謂帳為幬。’幬與裯音義同。”三家《詩》作“幬”。字或作綢,《楚辭·湘君》:“薜荔拍兮蕙綢。”王逸注:“拍,搏辟也。綢,縛束也。”《釋名》:“搏辟,以席搏著壁也。”拍讀為搏,王注是也。朱季海曰:“綢讀當為幬……楚亦謂帳為幬,與漢人同耳。” [149]姜亮夫說全同[150]。又《招魂》:“翡帷翠帳,飾髙堂些。”王逸注:“帳,一作幬。”《文選》作“幬”,《書鈔》卷132、《類聚》卷61、92、《御覽》卷699、700、924、《海録碎事》卷5引並作“幬”,《文選》亦作“幬”。朱季海曰:“日本古寫《文選集注》殘卷作‘幬’,是唐本猶未誤,則今作‘帳’者,自出宋人……郭氏所引,正楚語之遺。凡讀古書,當從其俗,改字非也。”[151]
(36)盧敖就而視之,方倦龜殼而食蛤梨(《道應篇》)
許注:楚人謂倨為倦。龜殻,龜甲也。
按:倦,《三國志·郤正傳》裴松之注、《御覽》卷37、《記纂淵海》卷99、《古今事文類聚》前集卷34引並作“卷”,《論衡·道虛篇》亦作“卷 ”,敦煌寫本S.1722《兔園策府》卷1《征東夷》:“操環把纓之俗,乘蠡卷殼之鄉。”亦作“卷”字;《類聚》卷78、97、《御覽》卷942引並作“捲”;《神仙傳》卷1作“踡”,《海錄碎事》卷13引《神仙傳》作“卷”;捲、踡並讀為卷,《説文》:“卷,膝曲也。” 膝曲即踞也,猶言蹲也。嚴學宭曰:“倦《說文》釋為疲,人疲則不能危坐,便就踞了。” [152]楊蓉蓉曰:“倦為罷疲義,楚人以之謂倨,音近故也。”[153]二氏說失之。《紺珠集》卷2引《明皇雜録》、《類説》卷3引《列仙傳》作“踞”,同義代替。《類説》卷25引《炙轂子》作“居”,為“踞”借字。“倦”為古楚語,作“踞”則改作通語矣。章太炎曰:“倨即踞字,倦之言拳拳也。今四川謂踞地曰倦在地。倦讀如捲。” [154]《湖南通志》:“謂倨為倦。”[155]“踞”為“居”俗字,《說文》:“居,蹲也。”
(37)止柸治,悖若有喪也(《道應篇》)
許注:楚人謂恨不得為柸治也。
按:《三國志·郤正傳》裴松之注引“柸治”作“杯治”,《論衡·道虛篇》“止柸治”作“心不怠”,“悖”作“悵”。王念孫謂“止”為“心”形誤。《集韻》:“悖,亦作怫。”《玉篇》:“怫,意不舒治也。”“柸治 ”當即為意不舒治。“柸”同“丕”,借為“不”。俞樾謂“柸治”即“不怡”,怠借為怡,可取。怠音怡,“治”亦借為怡,《周易·雜卦》《釋文》:“豫怠,京作治,虞作怡。”《通雅》卷 1:“《淮南》‘杯(柸)治’之杯(柸),亦發語,音呸。”又卷4:“(柸治)猶今之癡也。癡轉爲獃,猶咍之有嗤音也。柸乃發語聲。”[156]未得。劉盼遂謂“治”、“得”雙聲,“柸治”為“不得”音訛[157],恐亦未得。
(38)興于牛頷之下(《氾論篇》)
高注:頷讀合集之合。
按:“頷”為古楚語。《方言》卷10:“頷、頤,頜也。南楚謂之頷,秦晉謂之頜,頤其通語也。” 《慧琳音義》卷75:“頷骨:《方言》:‘頷,頰也。南楚之外謂之頷。’”又卷 26:“頷骨:南楚謂之頷,秦晉謂之頤,所以輔持於口也。”《莊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莊子》亦用楚語。字或作顄,《廣雅》: “顄、頤,頜也。”本字為𩔞,《說文》:“𩔞,頤也。”
(39)枕戶橉而卧(《氾論篇》)
按:“橉”為古楚語。《玉篇》:“橉,楚人呼門限曰橉。”《集韻》:“橉,門閾也,楚人曰橉。”[158]字或作轔,《説林篇》:“雖欲謹亡馬,不發戶轔。”高注:“轔,戶限也,楚人謂之轔。轔讀似鄰,急氣言乃得之也。”《説山篇》:“𠟣靡勿釋,牛車絶轔。”高注:“楚人謂門切为轔,車行其上,則断之也。轔讀近蘭,急舌言之乃得也。” 陳麗桂曰:“橉,又作轔。”《廣韻》:“橉,門限也。又‘牛車絶橉’。”[159] 敦煌寫卷P.2011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橉,牛車絕橉。”《切韻》、《廣韻》正引作“橉”字。
(40)東家母死,其子哭之不哀。西家子見之,歸謂其母曰:“社何愛速死?吾必悲哭社。”(《説山篇》)
高注:江淮謂母為社,社讀雖家謂公爲阿社之社也。
按:吳承仕、馬宗霍並謂注“ 雖”為“雒”形誤。《御覧》卷499引“愛”作“憂”,引注作“淮南間謂母為社”。《說文》:“姐,蜀謂母曰姐,淮南謂之社。讀若左。”段注:“社與姐音近。” [160]王念孫曰:“姐、社聲相近。”[161]字或作媞,《說文》:“媞,一曰江淮之間謂母曰媞。”楊蓉蓉曰:“媞與社是同音的記錄形式。”[162]字或作姼,《方言》卷6:“南楚瀑洭之閒,謂婦妣曰母姼。”《廣韻》:“姼,《方言》:‘南楚人謂婦妣曰母姼也。’”《集韻》:“姼,一曰南楚謂妻母曰姼。”王念孫曰:“媞與姼聲義相近。”[163]吳承仕曰:“姐、社、姼皆一聲之轉。”字或作毑、她、媎,《集韻》: “姐,《説文》:‘蜀謂母曰姐,淮南謂之社。’古作毑,或作她、媎。”本字為恀,《爾雅》: “恀,恃也。”郭注:“今江東呼母為恀。”恀訓恃,言可依靠,故呼母為恀。字或作 㜷、𡝠、
淮南子-蕭旭:《淮南子》古楚語舉證
、媣、嬭、妳,《玉篇》:“㜷,齊呼母,亦作𡝠。”又“
淮南子-蕭旭:《淮南子》古楚語舉證
,而閃切,媞也。媣,同上,見《説文》。”又“嬭,母也。妳,同上。”《廣韻》:“嬭,楚人呼母。 ”《六書故·六書通釋》:“凡方言往往以聲相禪,雖轉為數音,實一字也,不當為之別立文…… 母,古音莫古切,又莫比切,今俗通呼莫下切,吳人莫回切,又上聲,蜀人即瓦切,《淮南》呼‘ 社’,別立‘媽’、‘姐’、‘毑’文,皆非也。《博雅》:‘嬭、妳,乳母也。’今俗謂乳母為 ‘嬭’……凡此皆一音之轉也。”《通雅》卷2:“《淮南子》曰:‘西家子謂其母曰社。 ’《説文》曰:‘蜀人謂母姐。’齊人謂母妳,又謂㜷,吳人謂母媒,方音不同,皆自‘母’而變。”[164]朱駿聲曰:“蘇俗稱母曰阿嬭也,嬭亦有音無字,即母之轉聲。” [165]吳秋輝曰:“北人呼母如馬去聲,俗作媽。今按其字,實母之轉音也。蓋古無麻韻,馬字讀如今文之母。”[166]四氏認為“社”、“媽”等字為通語“母”之轉音。字或作耳,《方言》卷8:“虎,陳魏宋楚之間或謂李父,江淮南楚之間謂之李耳。”王靜如曰:“據考湘西土家語稱公虎為lipa,母虎為lini,跟‘李父’、‘李耳’正宛然若合符節。”[167]“耳”、“父”相對舉,“耳”為“嬭”之記音字。張永言認為“李父” 、“李耳”與藏緬語有關係[168],恐非確論。字或作㜆、嬤、𡣥,《集韻》:“㜆,吳俗呼母曰㜆。”《類篇》:“媣、
淮南子-蕭旭:《淮南子》古楚語舉證
,或省,淮南呼母。”《正字通》:“嬤,即媽㜷之轉音。”《篇海類編》: “𡣥,同‘ 嬤’。”《康熙字典》:“嬤,《字彚》:‘忙果切,音麼,俗呼母爲嬤嬤。’俗字嬤乃媽 𡡉之轉音。”皆一聲之轉也。今湖北各地方言仍稱母為嬭,其他各地方言中亦有遺存[169]。
(41)弊箄、甑瓾,在袇茵之上,雖貪者不搏(《説山篇》)
按:《方言》卷13:“箄,……𥴧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謂之箄。”郭璞注:“今江南亦呼籠為箄。”《說文》:“箄,簁箄也。”《玉篇》:“箄,江東呼小籠為箄。”“箄”字亦見於楚簡[170],《望山楚簡》146:“……
淮南子-蕭旭:《淮南子》古楚語舉證
二箄。”
(42)褰衣涉水,至陵而不知下,未可以應變(《說林篇》)
按:“陵”為古楚語。《楚辭 ·天問》:“釋舟陵行,何以遷之?” 洪興祖《補注》:“今釋水而陸,反為人所負,何罪而見徙也?”徐文靖曰:“《論語》:‘奡盪舟。’魏·何晏解云:‘孔曰:羿,有窮之國,篡夏后相之位,其臣蹇浞殺之。因其室而生奡,奡多力,能陸地行舟。’古陵、陸通用。此問奡釋舟陸行,何遂能遷移他處。”[171]《左傳·定公六年》:“又以陵師敗于繁陽。”杜注:“陵師,陸軍。” 孔疏:“上云舟師,水戰;此言陵師,陸軍。南人謂陸為陵,此時猶然。”“南人”即指楚人也,蓋唐代楚語猶謂“陸”為“陵”,故孔云“此時猶然”。《吳越春秋·吳太伯傳》:“陵水高下。 ”徐天祜注:“陵,陸地。”《吳越春秋》作者趙曄為紹興人,所記當為吳越方言,亦南人語也。《意林》卷2引此文作“舉衣過水,至陸不下。”王念孫曰:“‘陵’當為‘陸’,字之誤也。‘陸’與‘水’相對,作‘陵’則非其指矣。《意林》引此正作‘陸’。”朱季海曰:“陵謂陸也,楚人言陵,因其俗也……王氏《讀書雜誌》以淮南此文水、陸相對,據今《意林》改陵為陸,是未尋《楚辭》及《春秋傳》也。”[172]姜書閣亦指出王氏改字非是[173]。古楚語謂“陸”為“陵”,《意林》引作“陸”,則改為通語矣,固非《淮南》之舊。《老子》第50章:“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韓子·解老》引同,馬王堆帛書甲乙本“陸”並作“陵”。《老子》多用古楚語,帛書本蓋存其舊。韓子作通語 “陸行”,今本《老子》蓋據《韓子》而改。張舜徽疑帛書本“陵”為“陸”形誤,失之 [174]。高明謂當從帛書作“陵行”雖是,但解為“山陵”亦未確[175]。《莊子·秋水》孔子曰:“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父之勇也;陸行不避兕虎者,獵夫之勇也。”孔子鲁人,故用通語“陸行”。《莊子·達生》:“吾生於陵而安於陵,故也;長於水而安於水,性也。”《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吳地傳》:“母陵道,陽朔三年太守周君造陵道語昭。郭周十里百一十步,牆高丈二尺。陵門四,皆有屋。水門二。”又《越絕外傳紀策考》:“大船陵居,小船沒水。”《莊子》多用古楚語,《越絕書》用古吳越語,亦“陵”、“水” 對舉,並與《淮南子》此篇正同。今湖南與水相對的地名多用“陵”字,如“茶陵”、“零陵”、 “沅陵”、“醴陵”等,正古楚語之遺存[176];江蘇地名“延陵”、“廣陵”、“海陵”,亦古吳揚語之遺存也。
(43)山雲蒸,柱礎潤(《說林篇》)
高注:礎,柱下石礩也。
按:“礎”為古楚語。《慧琳音義》卷73“柱礎”條注引《淮南子》許叔重注:“楚人謂柱𥖽曰礎。 ”又卷77、98“惟礎”條、又卷92“堂礎”條注引《淮南子》許叔重注並同。
(44)腐鼠在壇(《说林篇》)
高注:楚人謂中庭為壇。
按:《楚辭·七諫》:“雞鶩滿堂壇兮。”王逸注:“高殿敞陽為堂,平場廣坦為壇。”又《九歌·湘夫人》:“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洪興祖補注引《淮南》高注及《七諫》王逸注。又《涉江》:“燕雀烏鵲,巢堂壇兮。”又《大招》:“南房小壇。”上四例,姜亮夫曰:“壇之為中庭,確為楚人方語。” [177]吳秋輝謂“紫壇”當作“紫垣”[178],吳氏失考《淮南》,所改無據。《國語·楚語上》:“壇場之所。”亦為楚語。
(45)匠人窮於辭,無以對,受令而為室,其始成,竘然善也,而後果敗(《人間篇》)
許注:竘,高壯貌。
按:“竘”為古楚語。《方言》卷7: “竘、貌,治也。吳越飾貌為竘,或謂之巧。”郭璞注:“謂治作也。語楚聲轉耳。”《廣雅》:“竘,治也。” 又“貌、竘,巧也。”蓋“竘”謂治作之巧善。《說文》:“竘,健也。一曰匠也。讀若齲。《周書》有‘竘匠’。”《小爾雅》:“匠,治也。”《說文》竘訓匠者,亦治義,與《方言》合。郭璞已指出楚聲轉耳。竘匠,猶言巧匠也。今吳語、江淮官話稱內行、老練為“老竘”、“老竘科”[179]。
(46)武王䕃暍人於樾下(《人間篇》)
許注:樾下,衆樹之虚也。
按:“樾”為古楚語。《玉篇》:“樾,楚謂兩樹交隂之下曰樾。”字或省作越,《精神篇》:“當此之時,得茠越下,則脫然而喜矣。”高注:“茠,隂也。三輔人謂休華樹下為茠也。楚人樹上大本小如車蓋狀爲越,言多 䕃也。越,讀經無重越之越也。”馬宗霍曰:“越,樾之借字也。”[180]字或作𣙾,《集韻》:“樾,《字林》:‘樹隂也。’或作𣙾。”
(47)身死人手,社稷為墟(《人間篇》)
按:“墟”為古楚語。《慧琳音義》卷57:“墟聚:《周易》云:‘墟,邑也。’《廣雅》云:‘墟,居也。’南楚汝穎言。”
(48)短褐不完(《齊俗篇》)
許注:楚人謂袍為短。褐,大布。
按:吳承仕謂許注“大布”當作“毛布”,是也。《覽冥篇》:“短褐不完。”高注:“短褐,處器物之人也。褐,毛布,如今之馬衣也。”“短褐”《淮南》共3見,“褐”字《淮南》共9見,為古楚語。《古文苑》卷19《楚相孫叔敖碑》:“(楚)莊王置酒以為樂,優孟乃言孫君相楚之功,即忼慨髙歌曲曰:‘……子孫困窮,被褐而賣薪。’”《老子》第 70章:“是以聖人被褐懷玉。”優孟、老子為楚人,所用“褐”字為古楚語。朱謙之曰:“案 ‘褐’乃《老子》書中用楚方言。”[181]《後漢書·王望傳》李賢注、《慧琳音義》卷91“巾褐”條注、又卷99“短褐”條注並引作“楚人謂袍為短褐”。《慧琳音義》卷86:“巾褐:南楚之人謂袍為短褐。”又卷87:“雲褐:《方言》:‘楚人謂袍為褐也。’”許注“楚人謂袍為短”者,《列子·力命篇》殷敬慎《釋文》引“短”作“裋”,“裋”為“短褐”之專字,指粗布短衣。字或作𧞫,《方言》卷4:“複襦,江湘之閒謂之𧞫。”戴震曰:“案𧞫即裋。 ”[182]
(49)脩鎩短鏦(《兵略篇》)
許注:鏦,小矛也。
按:“鏦”為古楚語。《方言》卷9:“矛,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間謂之鍦,或謂之鋋,或謂之鏦,其柄謂之矜。”《集韻》:“《方言》:‘矛,吳楚之間謂之鏦。’”
(50)古者民茹草飲水(《修務篇》)
按:《方言》卷7:“茹,食也,呉越之間,凡貪飲食者謂之茹。”
(51)曼頰皓齒,形夸骨佳(《修務篇》)
高注:夸,弱。佳,好。
按:《類聚》卷18、《御覽》卷381引“夸”並作“姱”,“夸”同“姱”,為古楚語。《集韻》:“姱、夸,美皃,或省。”“姱”字《楚辭》十餘見,訓美好。姜亮夫曰:“按《說文》無姱字,經典亦不見,獨見於屈宋諸文,則此亦南楚故言也。《淮南》:‘形夸骨佳。’姱即夸也。淮南亦楚人,其言固亦楚也… …加女旁為姱,凡女旁字,多柔順美好義。”[183]姜氏謂“姱(夸)”為楚語,是也;而謂為“柔順”義,從高注訓弱,則失之。當以“夸” 為本字,《說文》:“夸,奢也。”《玉篇》:“夸,奢也,或作姱。”本義為大,蓋楚人以肥大為美。《慧琳音義》卷88:“姱節:《字林》:‘姱,大也。’王逸注《楚辭》:‘姱,好也。’亦作夸。”得其正解。《玉篇》:“姱,姱奢皃。”《廣韻》:“姱,姱奢也。”“姱奢”連文,姱亦奢也。朱駿聲謂誇借為侉[184],亦失之。“佳”亦為古楚語,《説林篇》:“佳人不同體,美人不同面,而皆説於目。”《楚辭·九章·抽思》:“好姱佳麗兮,牉獨處此異域。”《淮南》“夸”、“ 佳”對舉,猶《楚辭》“姱”、“佳”連文也[185]。《楚辭》“佳”字凡七見。李斯《諫逐客書》:“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李斯為楚上蔡人,亦用楚語。字或作娃,《楚辭·九章·惜往日》:“妬佳冶之芬芳兮。”王逸注:“佳一作娃。”洪興祖《補注》:“娃,於佳切,呉楚之間謂好曰娃。冶,妖冶。”洪補本《説文》。《方言》卷2:“娃,美也。呉楚衡淮之閒曰娃……故呉有館娃之宫。”《初學記》卷19“楚娃”條引服虔《通俗文》:“南楚以美色為娃。”《御覽》卷381引《通俗文》作“南楚以好為娃。”《文選·呉都賦》:“幸乎館娃之宫。”劉逵注:“呉俗謂好女爲娃。”《通鑑》卷4胡三省註:“吳楚之間謂美女曰娃。”《御覽》卷46引《越絶書》:“吳人於硯石置舘娃宫。” 梁·任昉《述異記》卷下:“葳㽔草,一名麗草,又呼為女草,江浙中呼娃草。美女曰娃,故以為名。”[186]唐·陸廣微《吳地記》:“亭東二里有舘娃宫,吳人呼西施作娃,夫差置。”嚴學宭曰:“佳即娃字,意謂美人,音近作乖。蜀讀佳為乖,楚音亦然,謂小兒佳為乖。” [187]
(52)發憤而成仁,帽憑而為義(《修務篇》)
高注:帽憑,盈滿積思之貌。
按:王念孫曰:“‘帽’當為 ‘㥜’,字之誤也。《廣雅》曰:‘㥜恲,忼慨也。’‘ 㥜恲’與 ‘㥜憑’,聲近而義同 ……又《離騷》:“喟憑心而歴茲。”王注云:‘喟然舒憤懣之心。’‘喟憑’與‘㥜憑’,義亦相近。 ”王說是也,“㥜憑”為古楚語,同義連文。《離騷》:“憑不厭乎求索。”王注:“憑,滿也,楚人名滿曰憑。憑,一作馮。”或作“㥜恲”、“喟憑”。《通雅》卷4:“帽憑,言冒昧憑恃而爲之。”[188]失之。《離騷》王逸注:“喟,嘆貌也。”洪興祖補注:“《方言》云: ‘憑,怒也,楚曰憑。’注云:‘恚盛貌。’引《楚詞》:‘康回憑怒。’”王念孫曰: “㥜之言喟然也。《玉篇》:‘㥜,滿也。’” [189]又或作“喟頩”,《文選》宋玉《神女賦》:“含然諾其不分兮,喟揚音而哀歎;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朱季海曰:“分言之曰喟、曰頩,合言之則曰 㥜恲,可與王說互證。”[190]宋玉楚人,益可證“喟頩”為古楚語矣。王夫之曰:“憑心,猶言任意。 ”徐煥龍曰:“憑心,悶滿懷也。”李光地曰:“憑心,撫心也。”錢杲之曰:“憑,猶據也。” 朱冀曰:“憑,依也、托也。”夏大霖曰:“(憑)當如字作憑依解。”劉夢鵬曰:“憑,信也。 ”[191]姜亮夫曰:“《說文》喟或作嘳,《方言》:‘嘳、無寫,憐也。沅澧之原,凡言相憐哀,謂之嘳,或謂之無寫。’則喟亦南楚語矣。”[192]王泗原曰:“馮心,心憤懣。”[193]諸說並失之。
(53)苗山之鋋,羊頭之銷,雖水斷龍舟,陸剸兕甲,莫之服帶(《修務篇》)
高注:苗山,楚山,利金所出。羊頭之銷,白羊子刀。雖有利用,無所稱託,故無人服帶也。
按:《類聚》卷57梁·蕭子範《七誘》:“收苗山之鋌,採邪谿之銅。”《書鈔》卷122晉·傅玄《正都賦》:“苗山之鋌。”《樂府詩集》卷39王僧虔《大牆上蒿行》作“苗山之鋌,羊頭之鋼”,《文選·七命》:“銷踰羊頭,鏷越鍜成。”李善註引《淮南》“鋋”作“鋌”,李善註又引許愼曰:“鋌,銅鐡樸也。銷,生鐡也。”又《七發》李善註、《玉海》卷151引《淮南》亦並作“鋌”。王念孫謂“鋋 ”為“鋌”之誤,于省吾謂“鋋”字不誤,訓小矛;于氏又謂“銷”字從劉台拱讀為削。按高本作 “鋋”為古楚語。《方言》卷9:“矛,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間謂之鍦,或謂之鋋,或謂之鏦,其柄謂之矜。”《急就篇》卷3:“矛鋋鑲盾刃刀鉤。”顔師古註:“矛也長二丈,鋋,鐵把小矛也,江淮呉越或謂之鍦。”《慧琳音義》卷21:“戈鋋劒戟:《方言》:‘吳揚江淮南楚之間,謂矛為鋋。’”銷讀為矟,長矛。《集韻》:“鋋,矟小者。”
(54)身若秋葯被風(《修務篇》)
高注:葯,白芷,香草也。被風,言其弱也。
按:“葯”為古楚語。《廣雅》:“白芷,其葉謂之葯。”《楚辭·九歌·湘夫人》:“辛夷楣兮葯房。”王逸註:“葯,白芷也。”宋·洪興祖《補注》、宋·呉仁傑《離騷草木疏》並引《本草》:“白芷,楚人謂之葯。” 宋·唐慎微《證類本草》卷8引《圖經》:“白芷……楚人謂之葯。”宋 ·鄭樵《通志》卷75、宋·陳敬《陳氏香譜》卷1並曰:“澤芬曰白芷,曰白茝……楚人謂之葯。”
(55)假譬取象,異類殊形,以領理人之意,懈墮結細,説捍摶囷,而以明事埒事者也(《要略篇》)
許注:摶,圓也。囷,芼也。
按:“摶”為古楚語。《楚辭 ·橘頌》:“圓果摶兮。”王逸注:“摶,圜也。楚人名圜為摶。”又《九辯》:“椉精氣之摶摶兮。”王逸注:“楚人名圓曰摶也。”
(56)玄眇之中,精揺靡覽(《要略篇》)
許注:楚人謂精進為精揺。靡小皆覽之。
按:《修務篇》:“君子有能精揺摩監,砥礪其才。”亦“精揺”連文。許注“精揺”為“精進”,是也;而解“靡覽”為“靡小皆覽之”,則望文生訓。劉盼遂、嚴學宭謂揺讀為遙,引《方言》卷6:“遥,疾行也,南楚之外曰遥。”所說是也[194]。戴震曰:“遙亦作邎,《玉篇》、《廣韻》竝云:‘邎,疾行也。’” [195]《廣雅》:“揺,疾也。”王念孫曰:“揺與遙通。”[196]錢繹與戴、王二氏說同[197]。陳麗桂曰:“‘精搖’宜通‘精遙’。”揺,讀為逾,《禮記·玉藻》鄭玄注:“揄讀如揺。”《素問·骨空論》王冰注:“榆讀爲揺。”古從䍃從俞之字多相通 [198],此揺讀為逾之證。《說文》:“逾,𨒋進也。”是“精逾”為“精進”也。“精進”猶言銳意進取,專一進取。《漢書·敘傳上》:“選精進掾史。”顏師古注:“精進,精明而進趨也。”顏氏釋“精”為“精明”,失之。《後漢書·章帝紀》:“其後學者精進。”《説文》:“遊車載旌,析羽注旄首,所以精進士卒也。”是“精進”為二漢成語也。《原道篇》:“故無所私而無所公,靡濫振蕩,與天地鴻洞。”《修務篇》:“君子有能精揺摩監,砥礪其才。”又“砥礪䃺堅,莫見其損,有時而薄。”“堅”一本作“監”,一本作“鑑”。朱起鳳曰:“‘摩監’同‘磨礛’,猶言磨礱也。‘靡覽’、‘摩監’、‘靡濫’同為‘磨礱’之義,高氏訓為靡小,失之。《漢書·鄒陽傳》: ‘磨礱底厲,不見其損,有時而盡。’可以互證。”[199]朱說得其意,而未得本字。《說文》:“摩,研也。”是“摩”為本字, “磨”為“䃺”之俗字,為“摩 ”之借字,字或作擵,《集韻》:“摩,《説文》:‘研也。’或作攠。”《廣雅》:“礛 䃴,礪也。”《廣韻》:“礛,礛䃴,青礪。”考《說文》:“厱,厱諸,治玉者也。”是“厱”為本字,“覽”、“監”、“礛”、“濫”、“鑑”皆為“厱”之借字。《修務篇》“堅”當從一本作“監”或“鑑”,形近而訛也。“精揺靡覽”即“ 精揺摩監”,猶言精進磨礪也。朱起鳳謂“侚、精聲相近”,引《廣雅》:‘侚、搖,疾也。’” [200]于省吾謂揺讀為猶,釋為“精猶不得見”;蔣禮鴻曰:“靡覽謂覽觀其微妙,精揺謂籀繹其精深也……揺借為繇若籀,精揺即精繇、精籀也。”[201]三說並失之。
Ⅲ.結語
“甲本如何,乙本如何”云者,此僅為考據學之基礎工作。章太炎先生自謂“作《文始》以明語原,次《小學答問》以見本字,述《新方言》以一萌俗” [202]。徐復先生指出“求本字,探語源,為語言研究之極致”[203],蔣禮鴻先生亦曾提出過“解疑、通文、證俗、探源”的研究方向 [204],此語言研究之皇皇大道也。我遵循清儒軌躅,信守“考本字、探語源、尋語流、破通假、徴方俗、系同源”的治學理念,嘗試作為本篇,考求《淮南子》古吳楚方言。其于古書苟能梨然當心,砉然理解者,雖百不及一,或亦于治古楚語之學者,庶有小補云爾。惟以聞見寡陋,多所闕誤,學人君子,諟正為幸。
[1] 顧炎武《日知錄》卷29《方音》,黃汝成《〈日知錄〉集釋》,嶽麓書社1994年版,第1035頁。
[2] 羅常培、周祖謨《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科學出版社 1958,第77頁。
[3] 嚴學宭《論楚族和楚語》,收入《嚴學宭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 1997年版,第390--391頁。
[4] 參見陳立中《論漢代南楚方言與吳越方言的關聯性》,《中南大學學報》 2004年第2期。
[5] 參見陳麗桂《淮南多楚語--論〈淮南子〉的文字》,《漢學研究》第2卷第1期,總第3期,1984年6月。下引陳說並見此文。
[6] 黃家岱《〈論語〉多齊魯方言述》,收入《嬹藝軒雜著》;淳于鴻恩《〈公羊〉方言疏箋》,民國東方文化事業總委員會研究所鈔本,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 2輯10冊,北京出版社2000年出版;李翹《屈宋方言考》,芬熏館1925年刻本;駱鴻凱《〈楚辭章句〉徵引楚語考》,(北平)《師大國學叢刊》第1卷第2期,1931年5月;林語堂《〈周禮〉方音考》,收入《語言學論叢》,開明書店1933年版;徐仁甫《〈孟子〉方言考》,《志學》第5期,成都1942年;馬宗霍《〈說文解字〉引方言考》,科學出版社1959年版;姜書閣《屈賦楚語義疏》,《求索》1981年第1、2期,收入《先秦辭賦原論》,齊魯書社1983年版;亓宏昌《〈論語〉方言辨證》,《齊魯學刊》1988年第6期;李水海《老子〈道德經〉楚語考論》,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
[7] 何志華《<楚辭>、<淮南>、<文子>三書楚語探究》,《人文中國學報》第8期(2001),收入《<文子>著作年代新證》,香港中文大學2004年版。陳廣忠《〈淮南子〉楚語考》,收入《儒道國際學術硏討會:兩漢論文集(第二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2005年版。
[8] 楊蓉蓉《髙誘注所存古方音疏證》,《古漢語研究》1992年第1期。
[9] “搖消”同“搖捎”,或倒作“捎摇”,《廣韻》:“捎,搖捎,動也。 ”《原本廣韻》作“捎摇”。亦作“消搖”、“逍遥”,《莊子·逍遥遊》《釋文》:“逍一作消,遥一作摇。”《禮記·檀弓上》:“負手曳杖,消搖於門。”《釋文》:“消搖,本又作‘逍遙 ’。”《俶真篇》:“形苑而神壯。”陶鴻慶、吳承仕、金其源並謂壯當從本義釋為壯健,是也;陳麗桂從高注壯訓傷,並引《方言》卷3郭注“今淮南人亦呼壯。壯,傷也”為證,未確。
[10]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何寧《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1998年版。
[11]嚴學宭《論楚族和楚語》,收入《嚴學宭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 1997年版,第392頁。
[12]吳秋輝《楚詞古文考正》,收入《侘傺軒文存》,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290頁。
[13]黃侃《說文解字斠詮箋識》,又《說文外編箋識》,並收入《說文箋識》,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334、486頁。
[14]參見蕭旭《〈淮南子·原道篇〉校補》,《學燈》(電子刊) 2008第4期,總第8期。
[15]駱鴻凱《〈楚辭章句〉徵引楚語考》,(北平)《師大國學叢刊》第 1卷第2期,1931年。
[16]李時珍《本草綱目》卷44:“鱘魚,鱏魚。此魚延長,故從尋從覃,皆延長之義。”未得其命名之由。
[17]轉引自桂馥《說文解字義證》,齊魯書社1987年版,第1012頁。
[18]桂馥《說文解字義證》,齊魯書社1987年版,第1012頁。王筠《說文解字句讀》,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458頁。
[19]朱季海《楚辭解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03頁。
[20]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258頁。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道原》:“鳥得而蜚,魚得而流,獸得而走。”是其例。
[21]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78頁。
[22]朱珔《說文假借義證》,黃山書社1997年版,第653頁。
[23]以上諸說並轉引自王天海《荀子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頁。
[24]黃暉《論衡校釋》,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243頁。
[25]袁慶述《<楚辭>楚語札釋十例》,《求索》1983年第1期。
[26]羕讀為佯,《戰國策·燕策一》:“與殺吾父逐吾主母者,寧佯躓而覆之。”或羕為差形誤,差讀為蹉,《易林·乾之謙》:“擔負差躓,踠跌右足。”又《履之坎》:“ 擔負差躓,跌踒右足。”明王溥本“羕”作“顛”,清莊逵吉本“羕”作“跋”,恐皆臆改。
[27]參見朱起鳳《辭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197頁。
[28]朱起鳳《辭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197、2042頁。
[29]《御覽》卷947、《事類賦注》卷30引《方言》並作“蟻土謂之封”,戴震《方言疏證》據以改“垤”為“封 ”,然《玄應音義》、《慧琳音義》共5引,並作“垤”,故不當改。周祖謨《方言校箋》、華學誠《揚雄方言校釋匯證》並未改,慎矣。戴震《方言疏證》,收入《戴震全集(5)》,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423頁。周祖謨《方言校箋》,科學出版社1956年版,第64頁。華學誠《揚雄方言校釋匯證》,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673頁。《方言》所釋之“場”,同“塲”,指浮壤,即螞蟻、田鼠等翻起的鬆散泥土或堆在穴口的小土堆。《文选·藉田赋》“坻場”李善注:“場,浮壤之名也,音傷。” 《集韻》:“塲,《方言》:‘蚍蜉犂鼠之塲謂之坻塲,一曰浮壤。’或作場、𤳈、 𧐀。”
[30]《慧琳音義》卷24、56、95引《方言》並作“蟻土謂之垤”,又卷98引作“蟻穴謂之垤”。《說文》:“垤,螘封也。”“螘”、“蟻”同。
[31]王先謙《漢書補注》,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年版,第1497頁。
[32]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142頁。
[33]王念孫《廣雅疏證》,收入徐復主編《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38頁。
[34]李恕豪《揚雄〈方言〉中僅見于楚地的方言詞語研究》,收入《語言歷史論叢》第2輯,巴蜀書社2008年版。
[35]酌采王念孫、楊樹達說。
[36]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565頁。
[37]王叔岷《莊子校詮》,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998頁。
[38]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书绘本
134頁。
[39]朱起鳳《辭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07、1089頁。
[40]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417頁。
[41]朱起鳳《辭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51、1965頁。
[42]王叔岷《莊子校詮》,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309頁。
[43]王利器《文子疏義》,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510頁。
[44]汪遠孫《國語發正》,收入《清經解續編》第11册,鳳凰出版集團2005年版,第3081頁。
[45]蹴讀為蹙,收縮之義,朱駿聲改“蹴引”作“就引”,失之。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286頁。
[46]參見蕭旭《國語校補(一)》,韓國《東亞文獻研究》2008年第1輯,總第2輯,收入《群書校補》,廣陵書社2010年版。何志華亦謂縮訓取,並駁楊樹達說。何志華《<楚辭>、<淮南>、<文子>三書楚語探究》,《人文中國學報》第8期(2001),收入《<文子>著作年代新證》,香港中文大學2004年版,第88頁。
[47]王利器《文子疏義》,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509頁。
[48]方以智《通雅》卷7,收入《方以智全書》笫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94頁。
[49]孫詒讓《札迻》,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152頁。
[50]轉引自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686頁。
[51]胡紹煐《文選箋證》,黃山書社2007年版,第247頁。
[52]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窣”字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46頁。
[53]孫傳瑗《今雅》,轉引自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5270頁。
[54]胡文英《吳下方言考》卷12,乾隆四十八年留芝堂刻本,第14頁。
[55]《類聚》卷46引《郭子》作“勃窣”。《御覽》卷617引《郭子》誤作“勁粹”。
[56]胡文英《吳下方言考》卷12,乾隆四十八年留芝堂刻本,第14頁。
[57]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29頁。
[58]楊勇《世說新語校箋》,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217頁。
[59]洪惠疇《明代以前之中國方言考略》,轉引自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3870頁。
[60]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3869頁。筆者母語北地吳語中正有此詞。
[61]轉引自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863頁。
[62]姜亮夫《楚辞通故(四)》,收入《姜亮夫全集》卷4,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47--548頁。
[63]孫星衍《晏子春秋音義》,收入《諸子百家叢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浙江書局本1989年版,第62
頁。
[64]張純一《晏子春秋校注》,收入《諸子集成》,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727頁。
[65]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6頁。
[66]劉芮康《<晏子春秋>‘敝撤無走’新解》,《古籍研究》2006年卷下,總第50期,第124頁。
[67]轉引自畢沅、王先謙《釋名疏證補》,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87頁。
[68]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帴”、“瀎”字條,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版,第358、560頁。
[69]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獘”字條,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589頁。
[70]黃侃《蘄春语》,收入《黃侃國學文集》,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306頁。
[71]參見姜亮夫《詩騷聯綿字考》,收入《姜亮夫全集》卷17,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頁。
[72]參見姜亮夫《詩騷聯綿字考》,收入《姜亮夫全集》卷17,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7頁。
[73]參見姜亮夫《詩騷聯綿字考》,收入《姜亮夫全集》卷17,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8頁。
[74]項楚《王梵志詩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56頁。
[75]參見姜亮夫《詩騷聯綿字考》,收入《姜亮夫全集》卷17,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6—308、328--329頁。
[76]另參趙鑫曄、蕭旭《〈孟子〉“觳觫”正詁》,《唐山師範學院學報》 2009年第1期,收入《群書
校補》,廣陵書社2010年版。
[77]徐文靖《管城碩記》卷30,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558頁。
[78]參見蕪松《第三批荊楚方言詞語選釋》,《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9年第1期。
[79]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3287頁。
[80]徐時儀曰:“甫視,衍。”徐時儀《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993
頁。
[81]今本《淮南子·俶真篇》“流瀿”作“流沫”,《説山篇》“流瀿”作“ 沫雨”,蓋高本。
[82]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749頁。
[83]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69頁。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752頁。
[84]《玄應音義》卷9、《慧琳音義》卷46、56引並作“南楚江湖”,戴震謂“‘湖’字乃‘湘’字之訛”,
是也;參見華學誠《揚雄方言校釋匯證》,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625頁。徐時儀《一切經音義三種
校本合刊》並失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版。
[85]王念孫《廣雅疏證》,收入徐復主編《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123頁。
[86]何志華《<楚辭>、<淮南>、<文子>三書楚語探究》,《人文中國學報》第8期(2001),收入《<文子>著作年代新證》,香港中文大學2004年版,第87頁。
[87]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26頁。
[88]姜亮夫《楚辭通故(四)》,收入《姜亮夫全集》卷4,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頁。
[89]“目”當作“日”。上說酌參朱季海《楚辭解故》,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第57頁。
[90]當從一本作“折若蔽日”。
[91]姜亮夫《楚辭通故(四)》,收入《姜亮夫全集》卷4,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頁。
[92]郭在貽《楚辭解詁》,收入《郭在貽文集》卷1,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21頁。
[93]胡文英《吳下方言考》卷7,乾隆四十八年留芝堂刻本。
[94]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6919頁。
[95]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3616、7219頁。
[96]汪維輝《<齊民要術>辭匯語法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102頁。
[97]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570頁。
[98]《書鈔》卷41引無“捐”字,“推蹶”作“摧”;《路史》卷23引無“捐”、“推”二字,並為臆改,非《淮南》之舊。“摧”為“推” 形誤。
[99]《慧琳音義》卷25同,徐時儀校 “美”為“羹”,徐時儀《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8年版,第54、219、946頁。
[100]轉引自朱謙之《老子校釋》,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46頁。
[101]轉引自蔣錫昌《老子校詁》,商務印書館民國26年初版,第65頁。
[102]蔣錫昌《老子校詁》,商務印書館民國26年初版,第66頁。
[103]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895頁。
[104]轉引自朱謙之《老子校釋》,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46頁。。
[105]高亨《老子正詁》,中國書店1988年版,第27頁。
[106]參見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72頁。
[107]轉引自馬敘倫《老子校詁》,收入《四部要籍注疏叢刊》,中華書局 1998年版,第1604頁。
[108]馬敘倫《老子校詁》,收入《四部要籍注疏叢刊》,中華書局 1998年版,第1604頁。
[109]吳秋輝《齊魯方言存古》,收入《侘傺軒文存》,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208頁。
[110]駱鴻凱《〈楚辭章句〉徵引楚語考》,(北平)《師大國學叢刊》第 1卷第2期,1931年。
[111]羅常培、周祖謨《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科學出版社 1958年版,第80頁。
[112]游國恩主編《離騷纂義》,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470頁。
[113]黄生《义府》卷下,《字詁義府合按》,中華書局1954年版,第193頁。
[114]馬敘倫《莊子義證》卷4,收入《民國叢書》第5編,商務印書館中華民國19年版,第5頁。
[115]姜亮夫《楚辭通故(四)》,收入《姜亮夫全集》卷4,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4--415頁。
[116]參見朱起鳳《辭通》卷1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742--1743頁。
[117]李恕豪《揚雄〈方言〉中僅見于楚地的方言詞語研究》,收入《語言歷史論叢》第2輯,巴蜀書社2008年版。
[118]逝,林素清、劉釗並誤釋作“遣”。林素清《郭店竹簡〈語叢四〉箋釋》,收入《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0頁。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頁。
[119]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4767頁。
[120]郝懿行《山海經箋疏》卷2,中國書店1991年版,第29頁。
[121]“鴟羽”即《西山經》之“鵸䳜”,淩曙謂當作“眯”字,是也,但解為“物入眼中”則非;鍾肇鵬謂“ 細物入於眼中,以鴟羽毛拭去之”,大誤。蘇輿《春秋繁露義證》,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395頁。鍾肇鵬主編《春秋繁露校釋》,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04頁。
[122]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47頁。
[123]《集韻》引《說文》亦衍“未”字。
[124]袁珂《山海經校注》,巴蜀書社1993年版,第177頁。
[125]袁珂《山海經校注》,巴蜀書社1993年版,第74頁。
[126]孫詒讓《札迻》,齊魯書社1989年版,第287頁。此例“眯”訓物入目中。
[127]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551、575頁。
[128]陳廣忠《〈淮南子〉楚語考》,收入《儒道國際學術硏討會:兩漢論文集(第二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2005年版,第244--245頁。
[129]參見范常喜《上古漢語方言詞新證舉隅》,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087。
[130]徐時儀曰:“苃,據文義似當為‘芰’。”徐時儀《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版,第1146頁。
[131]方以智《通雅》卷2,收入《方以智全書》笫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18頁。
[132]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668頁。
[133]參見蕭旭、趙鑫曄《〈伍子胥變文〉校補》“水楔不通”條,《東亞文獻研究》2008年第2輯,總第3輯,收入《群書校補》,廣陵書社2010年版。
[134]李恕豪《揚雄〈方言〉中僅見于楚地的方言詞語研究》,收入《語言歷史論叢》第2輯,巴蜀書社2008年版。
[135]轉引自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5253頁。
[136]陳廣忠《〈淮南子〉楚語考》,收入《儒道國際學術硏討會:兩漢論文集(第二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2005年版,第256頁。
[137]跋跌,《類聚》卷6、《御覽》卷37引作“埃坱”,《白帖》卷3引作“拔坱”。跋、拔讀為坺,《說文》:“坺,一曰塵貌。”又音轉為 “𡋯”字,《玉篇》:“𡋯,塵貌。”
[138]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18頁。
[139]朱珔《說文假借義證》,黃山書社1997年版,第500頁。
[140]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480頁。
[141]黃侃《說文段注小箋》,收入《說文箋識》,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206頁。
[142]方以智《通雅》卷17,收入《方以智全書》笫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09頁。
[143]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495頁。
[144]以上並參見黃樹先《古楚語釋詞》,《語言研究》1989年第2期。
[145]轉引自馬敘倫《莊子義證》卷1,收入《民國叢書》第5編,商務印書館中華民國19年版,第3頁。
[146]轉引自《漢語大詞典》(縮印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6090頁。
[147]黃侃《字通》,收入《說文箋識》,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61頁。
[148]聞一多《莊子內篇校釋》,收入《聞一多全集》第2卷,三聯書店1982年版,第238頁。朱慶之根據佛典“野馬”用例,云:“所謂‘野馬’,即一種可以造成海市蜃樓的異常空氣現象……就是郭象所謂的‘遊氣’,佛典所謂的‘炎氣’。”茲所不取。朱慶之《“野馬”義證》,《古漢語研究》1990年第2期。
[149]朱季海《楚辭解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87--88頁。
[150]姜亮夫《楚辭通故(三)》,收入《姜亮夫全集》卷3,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頁。
[151]朱季海《楚辭解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86頁。
[152]嚴學宭《論楚族和楚語》,收入《嚴學宭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 1997年版,第390頁。
[153]楊蓉蓉《髙誘注所存古方音疏證》,《古漢語研究》1992年第1期。
[154]章太炎《新方言》,收入《章太炎全集(七)》,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第74頁。
[155]轉引自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4942頁。
[156]方以智《通雅》,收入《方以智全書》笫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06、192頁。
[157]劉盼遂《〈淮南子〉許注漢語疏》,《國學論叢》第1卷第1號,1927年。
[158]閫,門限也。
[159]《五音集韻》同。
[160]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15頁。
[161]王念孫《廣雅疏證》,收入徐復主編《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503頁。嚴學宭《論楚族和楚語》說同,收入《嚴學宭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388頁。
[162]楊蓉蓉《髙誘注所存古方音疏證》,《古漢語研究》1992年第1期。
[163]王念孫《廣雅疏證》,收入徐復主編《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507頁。
[164]方以智《通雅》,收入《方以智全書》笫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23頁。
[165]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615頁。
[166]吳秋輝《齊魯方言存古》,收入《侘傺軒文存》,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251頁。
[167]王靜如《關於湘西土家語的初步意見》 ,《中國民族問題研究集刊》第4輯,中央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1955年。
[168]張永言《語源探索三例》,收入《語文學論集》,語文出版社 1999年版,第262--284頁。張永言、張正明皆謂古楚語非華夏語,趙彤則力證古楚語是華夏語,楊建忠力申趙說。張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8 —100頁。趙彤《戰國楚方言音系》,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頁。楊建忠《上古楚方言性質考論》,《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9年第2期。
[169]參見黃樹先《古楚語釋詞》,《語言研究》1989年第2期。又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 1999年版,第1509頁。
[170]參見范常喜《上古漢語方言詞新證舉隅》,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087。
[171]徐文靖《管城碩記》卷16,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282頁。
[172]朱季海《楚辭解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16--117頁。
[173]姜書閣《屈賦楚語義疏(下)》,《求索》 1981年第2期 。
[174]參見李水海《老子<道德經>楚語考論》,陝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6頁。
[175]高明《帛書<老子>校注》,中華書局1996年版,第67頁。
[176]參見袁慶述《<楚辭>楚語札釋十例》,《求索》1983年第1期。
[177]姜亮夫《楚辭通故(二)》,收入《姜亮夫全集》卷2,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15頁。
[178]吳秋輝《楚詞古文考正》,收入《侘傺軒文存》,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274頁。
[179]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記作“老舉”,中華書局 1999年版,第1656頁。今《逸周書》無“竘匠”之語,待考。
[180]馬宗霍《淮南舊注參正》,齊魯書社1984年版,第185頁。
[181]朱謙之《老子校釋》,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281頁。
[182]戴震《方言疏證》,收入《戴震全集(5)》,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5頁。
[183]姜亮夫《楚辭通故(一)》,收入《姜亮夫全集》卷1,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69頁。
[184]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420頁。
[185]友人龐光華博士曰:“‘嘉’是先秦時代的北方通語的用字,‘佳’是南方楚文化地區的用字。”見《論學術札記是我國重要的文化傳統》,此文是龐光華為拙著《群書校補》所作的序言,廣陵書社2010年版。
[186]《酉陽雜俎》續集卷10“江浙”誤作“江湖”。
[187]嚴學宭《論楚族和楚語》,收入《嚴學宭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 1997年版,第389頁。
[188]方以智《通雅》,收入《方以智全書》笫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96頁。
[189]王念孫《廣雅疏證》,收入徐復主編《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494頁。
[190]朱季海《楚辭解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11頁。
[191]諸說並轉引自游國恩主編《離騷纂義》,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04--206頁。
[192]姜亮夫《楚辭通故(一)》,收入《姜亮夫全集》卷1,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48頁。
[193]王泗原《楚辭校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5頁。
[194]嚴學宭《論楚族和楚語》,收入《嚴學宭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 1997年版,第391頁。
[195]戴震《方言疏證》,收入《戴震全集(5)》,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9頁。
[196]王念孫《廣雅疏證》,收入徐復主編《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52頁。
[197]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85頁。
[198]參見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頁。
[199]朱起鳳《辭通》卷1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03頁。
[200]朱起鳳《辭通》卷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89頁。
[201]蔣禮鴻《義府續貂》,收入《蔣禮鴻集》卷2,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頁。
[202]章太炎《國故論衡·小學略說》。
[203]徐復《〈廣雅詁林〉前言》,徐復主編《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8頁。
[204]蔣禮鴻《蔣禮鴻自傳》,《文獻》1980年第3期,收入《蔣禮鴻集》第6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15頁。
主要參考文獻
[1]郝懿行《爾雅義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版。
[2]戴震《方言疏證》,收入《戴震全集(5)》,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3]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版。
[4]周祖謨《方言校箋》,科學出版社 1956年版。
[5]華學誠《揚雄方言校釋匯證》,中華書局 2006年版。
[6]徐鍇《說文解字繫傳》,中華書局 1987年版。
[7]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版。
[8]王筠《說文解字句讀》,中華書局 1988年版。
[9]桂馥《說文解字義證》,齊魯書社 1987年版。
[10]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
[11]朱珔《說文假借義證》,黃山書社 1997年版。
[12]畢沅、王先謙《釋名疏證補》,中華書局 2008年版。
[13]王念孫《廣雅疏證》,收入徐復主編《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4]《宋本玉篇》(張氏澤存堂本),中國書店1983年影印。
[15]《玄應音義》,收于徐時儀《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6]《慧琳音義》,收于徐時儀《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7]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廣韻》,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
[18]《集韻》(北京圖書館藏宋刻本),中華書局1989年影印。
[19]《類篇》(姚刊三韻本),中華書局 1984年影印。
[20]《龍龕手鑑》(高麗本),中華書局 1985年影印。
[21]黃侃《說文段注小箋》,收入《說文箋識》,中華書局2006年版。
[22]黃侃《字通》,收入《說文箋識》,中華書局2006年版。
[23]黃侃《說文解字斠詮箋識》,收入《說文箋識》,中華書局2006年版。
[24]黃侃《說文外編箋識》,收入《說文箋識》,中華書局2006年版。
[25]朱起鳳《辭通》,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26]《漢語大字典》(縮印本),湖北辭書出版社、四川辭書出版社1992年版。
[27]《漢語大詞典》(縮印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
[28]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
[29]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0]蔣錫昌《老子校詁》,商務印書館民國 26年初版。
[31]高亨《老子正詁》,中國書店 1988年版。
[32]馬敘倫《老子校詁》,收入《四部要籍注疏叢刊》,中華書局1998年版。
[33]朱謙之《老子校釋》,中華書局 1984年版。
[34]王叔岷《莊子校詮》,中華書局 2007年版。
[35]馬敘倫《莊子義證》,收入《民國叢書》第5編,商務印書館中華民國19年版。
[36]聞一多《莊子內篇校釋》,收入《聞一多全集》卷2,三聯書店1982年版。
[37]朱季海《楚辭解故》,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
[38]游國恩主編《離騷纂義》,中華書局 1980年版。
[39]姜亮夫《楚辭通故》,收入《姜亮夫全集》卷1—卷4,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0]郭在貽《楚辭解詁》,收入《郭在貽文集》卷1,中華書局2002年版。
[41]吳秋輝《楚詞古文考正》,收入《侘傺軒文存》,齊魯書社1997年版。
[42]李水海《老子<道德經>楚語考論》,陝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3]馬宗霍《淮南舊注參正》,齊魯書社 1984年版。
[44]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7年版。
[45]何寧《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 1998年版。
[46]王利器《文子疏義》,中華書局 2000年版。
[47]汪遠孫《國語發正》,收入《清經解續編》第11冊,鳳凰出版集團2005年版。
[48]王天海《荀子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版。
[49]郝懿行《山海經箋疏》,中國書店 1991年版。
[50]袁珂《山海經校注》,巴蜀書社 1993年版。
[51]王先謙《漢書補注》,書目文獻出版社 1995年版。
[52]黃暉《論衡校釋》,中華書局 1990年版。
[53]胡紹煐《文選箋證》,黃山書社 2007年版
[54]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中華書局 1985年版。
[55]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中華書局 1984年版。
[56]楊勇《世說新語校箋》,中華書局 2006年版。
[57]項楚《王梵志詩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版。
[58]方以智《通雅》,收入《方以智全書》笫 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59]黃生、黃承吉《字詁義府合按》,中華書局1954年版。
[60]胡文英《吳下方言考》,乾隆四十八年留芝堂刻本。
[61]徐文靖《管城碩記》,中華書局 1998年版。
[62]孫詒讓《札迻》,中華書局1989年版。
[63]章太炎《新方言》,收入《章太炎全集(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64]黃侃《蘄春语》,收入《黃侃國學文集》,中華書局2006年版。
[65]蔣禮鴻《義府續貂》,收入《蔣禮鴻集》卷2,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6]羅常培、周祖謨《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科學出版社1958年版。
[67]吳秋輝《齊魯方言存古》,收入《侘傺軒文存》,齊魯書社1997年版。
[68]張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69]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70]趙彤《戰國楚方言音系》,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版。
[71]姜亮夫《詩騷聯綿字考》,收入《姜亮夫全集》卷17,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2]劉盼遂《〈淮南子〉許注漢語疏》,《國學論叢》第1卷第1號,1927年。
[73]駱鴻凱《〈楚辭章句〉徵引楚語考》,(北平)《師大國學叢刊》第1卷第2期,1931年。
[74]王靜如《關於湘西土家語的初步意見》 ,《中國民族問題研究集刊》第4輯,中央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1955年。
[75]姜書閣《屈賦楚語義疏(下)》,《求索》1981年第2期 。
[76]袁慶述《<楚辭>楚語札釋十例》,《求索》1983年第1期。
[77]陳麗桂《淮南多楚語——論〈淮南子〉的文字》,《漢學研究》第2卷第1期,總第3期,1984年6月。
[78]黃樹先《古楚語釋詞》,《語言研究》 1989年第2期。
[79]朱慶之《“野馬”義證》,《古漢語研究》1990年第2期。
[80]嚴學宭《論楚族和楚語》,收入《嚴學宭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81]楊蓉蓉《髙誘注所存古方音疏證》,《古漢語研究》1992年第1期。
[82]張永言《語源探索三例》,收入《語文學論集》,語文出版社1999年版。
[83]林素清《郭店竹簡〈語叢四〉箋釋》,收入《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4]何志華《<楚辭>、<淮南>、<文子>三書楚語探究》,《人文中國學報》第8期(2001),收入《<文子>著作年代新證》,香港中文大學2004年版。
[85]陳廣忠《〈淮南子〉楚語考》,收入《儒道國際學術硏討會:兩漢論文集(第二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86]陳立中《論漢代南楚方言與吳越方言的關聯性》,《中南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87]李恕豪《揚雄〈方言〉中僅見于楚地的方言詞語研究》,收入《語言歷史論叢》第2輯,巴蜀書社2008年版。
[88]蕪松《第三批荊楚方言詞語選釋》,《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89]楊建忠《上古楚方言性質考論》,《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第2期。
[90]蕭旭《國語校補(一)》,韓國《東亞文獻研究》2008年第1輯,總第2輯;收入《群書校補》,廣陵書社2010年版。
[91]蕭旭、趙鑫曄《〈伍子胥變文〉校補》,韓國《東亞文獻研究》2008年第2輯,總第3輯;收入《群書校補》,廣陵書社2010年版。
[92]蕭旭《〈淮南子·原道篇〉校補》,《學燈》(電子刊)2008第4期,總第8期。
[93]趙鑫曄、蕭旭《〈孟子〉“觳觫”正詁》,《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收入《群書校補》,廣陵書社2010年版。
[94]范常喜《上古漢語方言詞新證舉隅》,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087。
附記:
香港中文大學沈培教授、五邑大學龐光華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李銳博士、南京大學趙陽陽博士、南京師範大學郭萬青博士幫助搜尋並惠寄部分參考資料,謹致謝忱!
此文刊於《東亞文獻研究》總第6輯,2010年8月;出版時編輯者誤將初稿印出,這裏是修訂定稿。
点击下载附件:
淮南子-蕭旭:《淮南子》古楚語舉證
0738《淮南子》古楚語舉證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933.html
以上是关于淮南子-蕭旭:《淮南子》古楚語舉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淮南子-蕭旭:《淮南子》古楚語舉證;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9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