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行省制度-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元朝行省制度-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
前言
1.小说《三国演义》开场白:“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近年有人将此话当作口头禅,用来表述今天的台湾问题,这是错误的。罗贯中此说是历史循环论,是历史唯心主义。
2.中国古代由民族分立、诸侯混战而逐步形成为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是各族人民的祖先共同创造的。我们应当珍惜、爱护这一得来不易的伟大事业,不能任意用大汉族主义或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观点妄加评论,更不能加以破坏。
3.中国古代多民族、大—统国家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创建、发展、巩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之前各有一“整合”时期。三个阶段共长约2500余年。
一、第一阶段——从春秋到秦汉(前770一190年)
(一)整合时期——春秋、战国(前770一前221年)
整合的主要方式与发展方向是民族之间频繁接触,华夏文化圈迅速扩大,黄河、长江流域的民族融合逐步加深;诸侯兼并逐步激烈,先是春秋时的大国争霸,继之出现战国七雄,地区性的多民族强国在形成。
1.“华夷之辨”——是华夏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间,由对立、斗争走向民族认同、融合的前奏
(1)华夏人的代表性言论举例
①齐相管仲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1]
②阳樊人苍葛曰:“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2]
③《公羊传》成公十五年:“内诸夏而外夷狄。”
④孔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3]
⑤《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帖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
(2)蛮夷戎狄人言论举例:
①西周后期,楚国国君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4]
②春秋前期,楚武王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5]
③春秋中期,姜戎氏曰:“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货币不通,言语不达。”[6]
2.多民族强大诸侯国的形成
(1)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强大诸侯国举例:
①齐——春秋前期,“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7]但境内仍有东夷之族,如莱夷,至春秋末年仍是齐国内的重要民族。
②晋——春秋前期,“(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8]至春秋末年,上引姜戎氏,首领驹支还说他们只是晋君的“不侵不叛之臣,至今不贰。”说明了至此时,晋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至战国时,晋分为韩、赵、魏三国,仍各为多民族国家。
(2)以蛮夷为主体的多民族强大诸侯国及其华夏化举例:
①秦——秦的主体民族原为戎羌之族。春秋前期,秦穆公“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9]至战国中期,秦孝公已主政,关东诸侯还以“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狄)遇之”。[10]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在数十年中,其主体民族基本上华夏化了。当然境内还有戎羌氐蛮等众多民族。
②楚——楚原由汉水和长江中游的蛮族建国。春秋中期,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11]后占领吴越、岭南百越等地。至战国中期以后,其主体民族也已华夏化了,当然境内民族较秦更为复杂。
3.要求“大—统”思想的产生
(1)人们厌战,渴望统一的言论举例:
①孟子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12]
②《战国策·东周》:“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
③孟子曰:梁襄王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13]
④荀子曰:“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14]
(2)秦国谋划进行统一战争的言论举例:
①司马错对秦惠王曰:“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15]
②秦武王对丞相甘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今河南洛阳),窥周室,死不恨矣!”后(前256年)其弟昭王灭西周公国,取走九鼎(象征王权),周赧王死。[16]
(二)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创建时期——秦汉(前221—190年)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了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把这项事业继承了下来,并推向前进。此后又经
中国历史故事连环画义和团
东汉光武帝刘秀和他的儿子明帝的继承和发展,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业得以奠定。
1.秦汉的疆域
(1)秦朝的疆域——秦以咸阳为国都。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17]
(2)西汉的疆域——西汉疆域,东、东南与秦朝相同,南至海南岛地区,西南至云南昆明,西至今中亚巴尔克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北以阴山、长城与匈奴为界,至鸭绿江流域。《汉书·地理志下》记西汉本部:“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地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西域——汉武帝时设使者校尉,汉宣帝时,改设西域都护。《后汉书·西域传》曰:“西域内属诸国,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极玉门、阳关,西至葱岭,其东北与匈奴、乌孙相接。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
2.中央和地方专职管理少数民族的政府机构
当时对少数民族的安置、管理,重人不重地。重视招徕远人,不重视占领其土地。
(1)中央机构
①典客(大行令、大鸿胪)——九卿之一,“掌诸归义蛮夷。”[18]
②典属国——列卿之—,“掌蛮夷降者”。[19]
(2)地方机构
①属国——郡级,以所在郡之名为名,如安定属国、金城属国等,朝廷命属国都主持军政。
②护某某校尉——如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等。
③西域都护——驻乌垒(今新疆轮台东),校尉级。
④道——县级。
3.大一统国家观的形成
(1)秦朝——新的大一统国家观与旧的分土封侯的国家观并存,并激烈斗争。
①新国家观——主要为朝廷言论,宣传消灭六国是正义之举,宣传大一统。举例:
《琅邪台石刻》:“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20]
②旧国家观——主要为六国旧贵族和具有旧思想的旧官僚、知识分子等,他们主张复辟六国或据地为侯王。
陈胜以武臣为将军,渡河北,说豪杰曰:“因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有土之业,此士之一时也。”[21]
(2)两汉——从西汉前期,大一统的国家观就已在人民群众中确立,基本上没有反复。举例:
①司马迁曰:“今汉兴,海内一统。”[22]《货殖列传》、《西南夷列传》、《南越王赵佗列传》等,都反映了大一统国家观。
②王充曰:“今上即命,奉成持满,四海混一,天下安宁。……周时仅治五千里内,汉氏廓土牧荒服之外。”[23]
二、第二阶段——从三国到隋唐(190—907年)
(一)整合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190—589年),分两小阶段:
1.三国、西晋(190—316年)——主要整合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第一步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第二步由西晋统一全国。三国的经济发展与互相交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统一也是人们的重要政治理念。举例:
(1)曹操曰:“荡平天下,不辱主命”。[24]
(2)诸葛亮曰:“先帝虑汉
中国历史故事阅读量排行榜
、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25]
2.十六国、南北朝(317—589年)——北方由“五胡十六国”整合而为北朝,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东晋、南朝,融合了南方各族,发展了经济文化。南北朝的发展与民族融合,殊途同归,为再次大一统创造了有利条件。
(1)十六国(317—420年)整合举例:
①重用汉族知识分子,兴太学,尊孔读经。如后赵石勒等。
②采用汉法,推进统—。如前秦苻坚。
(2)北魏孝文帝(467—499年)改革
①其祖上,道武帝进入中原后,“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26]发展农业生产,在平城立太学。太武帝“廓定四表,混一戎华”,统一黄河流域。请名儒入京,发展生产。
②冯太后、孝文帝改革——包括实行三长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用汉语,易汉服,改革姓氏等,促进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二)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发展时期——隋唐(581—907年)
1.隋唐统治集团的民族血缘关系
(1)隋文帝杨坚、炀帝杨广——祖辈为鲜卑化的汉人,世代为北魏、西魏、北周的高官,赐姓普六茹氏。杨坚之母吕氏,鲜卑人。皇后独孤氏,鲜卑贵族独孤信之女、隋炀帝之母。
(2)唐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祖辈亦为鲜卑化汉人,世代为北魏、西魏、北周的高官,赐姓大野氏。李渊之母独孤氏,与北周明帝皇后、隋文帝皇后为姐妹。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窦氏也是鲜卑贵族、北周武帝的外甥女。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也是鲜卑贵族、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
2.唐朝的疆域
唐前期,疆域辽阔,东至大海,西越葱岭至咸海,南至南海,北越贝加尔湖。
3.唐朝对民族地区的设治和管理
(1)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27]西北民族奉唐太宗为“天可汗”,称自长安通向西北边疆的大道为“参天可汗道”。在民族地区设立羁縻府州,以民族头人为都督、都护、刺史等,管理本民族,免收赋税。
(2)政区举例:
①安西大都护府、北庭大都护府。
②安东都护府、安南都护府、安北都护府、黑水都督府。
(3)藩属举例:
①吐蕃——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唐封松赞干布为西海郡王、驸马都尉。金城公主嫁赞普尺带珠丹(墀德祖赞)。尺带珠丹上书说:唐蕃“遂和同为一家。”长庆三年(823年)立“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和盟碑”),用汉、藏两种文字书写,至今仍矗立在拉萨大昭寺前。
②册封南诏。
③册封渤海国。
三、第三阶段——从五代十国到清朝中期(907—1820年)
(一)整合时期——五代、宋、元、明(907—1644年),分两小阶段
1.五代宋辽金(907—1279年)——这一阶段的整合有两个重心:①中原地区主要整合五代十国,后来统一于北宋。再后,南宋偏安江南,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②北方主要由党项、契丹、女真相继建国,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创制文字,发展民族文化,促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经整合而出现的重要特点如下:
(1)上述各民族都欲建国于中原——五代之后梁、后周为汉人所建,均以开封为国都。后唐、后晋、后汉为沙陀人所建,后唐以洛阳为国都,后晋、后汉、后周及北宋均以开封为国都。党项建西夏,以兴庆(今宁夏银川)为国都,契丹建辽,以今北京为陪都南京(亦称燕京),女真建金,以今北京为中都,后迁都开封。
(2)汉制、汉法的采用——辽、金、西夏等都采用汉制、汉法。辽用“南、北面官制”,金用汉制,亦用猛安、谋克制。
(3)兴太学,尊孔读经,创制民族文字——西夏文、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女真大字、女真小字。
2.元、明(1271—1644年)——两个王朝兼有整合中原和边疆的作用,都做出了伟大贡献。
(1)建立元朝——元朝百年,对
中国历史各位仙家的故事
整个中华民族进行了一次大整合。忽必烈采用汉法,“建国号曰大元”,迁都中都(今北京),改称大都,灭南宋,统一全中国。
认同正统,改国号称“元”,意义重大——忽必烈即位后,于1260年“建元为中统”,蒙古国始有帝王年号纪年。忽必烈曰:“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28] 1271年(至元八年),又停用“蒙古国”号,改用“大元”国号。诏曰:“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29]《易》讲“乾”有四德:元、亨、利、贞。“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元者,善之长也。”
(2)元朝的疆域
①行省制——中书省直辖区称“腹里”,包括今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全国下分十行省,为辽阳行省、岭北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云南行省、四川行省、河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行省制为元朝新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②吐蕃——于元初归服中央,由宣政院总管。
③台湾地区——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澎湖地区,属于泉州总管府。
(3)《大元大—统志》——忽必烈首倡,历时十二年编成,共1300卷,以各州为纲,分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胜、古迹、宦迹、人物、仙释等目。内容丰富,网罗详备,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首创,也是以蒙古族人为首的、由各族政治人物组成的元朝统治集团认同中华各族政治一体化的反映。后来明朝所编《大明一统志》90卷即以“元志”为蓝本纂修而成。
(4)明朝出现的新问题——公元1368年,明军攻入大都,元朝贵族北逃,仍据蒙古高原,史称北元。明朝基本上沿用了元朝的制度,对内地有更大的整合,但对蒙古族鞑靼、瓦剌等部时有和战,后来对东北各卫所也失控。
(二)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时期——清朝前中期(1644—1820年)
1.经略边疆——平定叛乱,加强国家的统一
(1)平定三藩——三藩为平西王吴三桂,驻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驻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驻福建。
(2)统一台湾——设台湾府,在澎湖设副将。
(3)平定噶尔丹叛乱——噶尔丹是蒙古族准噶尔部头人,发动叛乱,得到俄罗斯贵族的支持。
(4)平定蒙古贵族在西藏制造的叛乱,为西藏建立驻藏大臣和“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5)平定回疆——在喀什噶尔设参赞大臣,归伊犁将军节制。
(6)在云南、贵州等地改土归流,仍保留了部分小的土司。
(7)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全部回归——首领渥巴锡率部自今伏尔加河流域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回到祖国。乾隆帝在热河避暑山庄接见渥巴锡等人,一一封爵。
2.反对侵略,保卫国土——奠定祖国疆域
(1)雅克萨之战,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时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2)签订中俄《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划定中俄中段边界。时在雍正五年(1727年)和六年。
(3)制止廓尔喀侵扰西藏,时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3.清朝疆域与一统志、舆地图
(1)清朝疆域——我国古代的疆域,至清朝乾隆时期最后奠定,并巩固下来。计有内地十八行省,东北有盛京、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外蒙古、唐努乌梁海、青海蒙古、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西到巴尔喀什湖和葱岭,北到唐努乌梁海,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和鄂霍次克海,东到海及台湾诸岛屿,南到南沙群岛,这就基本上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规模。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为加强和巩固祖国的多民族、大一统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大清一统志》——《大清一统志》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开始编修,前后三次修志,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成书,材料下限止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故名《嘉庆重修一统志》。该书内容丰富,考订精详,是一部比较完善的全国性地方志,为研究我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是研究我国现代疆域变迁的基础。
(3)《大清一统舆图》——康熙时,聘用法国教士杜德美等协助、用新技法绘成《皇舆全图》,此图缺少今新疆地区。至乾隆时,新疆的叛乱平定,对其地做了测绘,补入全图中,更名为《皇舆全览图》。同治年间,胡林翼制成铜版,改编成《大清一统舆图》,公开翻印发行。192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发现此铜版,又重印,名《清乾隆内府舆图》。
小 结
谈两个认识问题,作为小结。
1.中国古代史上,统一与分裂,何者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在史学界的大多数人认为,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自秦朝至清朝的2100年间,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明、清等十个王朝,国家基本上是统一的,时长约1600余年。三国、东晋与十六国及南北朝、五代十国、南宋与金等四个时期是分裂的,时长约500余年;可是其间有400年为民族对立和战争时期,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分裂并不相同。如除去这400年,则只有100余年是真正分裂时期,即“魏蜀吴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而“五代十国”中之后唐、后晋、后汉及北汉,均为沙陀人所建。总之,从上述情况来看,在这2100年间,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方面;分裂是历史的支流,是历史发展的非基本方面。
2.各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上所起的作用
谈论这个问题,丝毫不能怀有民族偏见。应当说,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其间汉族在历史上起了主导作用,但其他民族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其中包括了开发、保卫祖国边疆,乃至促进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等方面。如北魏、辽、金三个王朝之整合北方众多民族的作用,元、清两个王朝整合全国各民族的作用,都非其他民族所能替代,都是为祖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巩固做出了突出贡献。大汉族主义是要不得的,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也是要不得的。
[1] 《左传》闵公元年。
[2]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国,此处指华夏人。
[3] 《左传》定公十年。裔,远,边远民族。夷:莱夷,东夷之一部。两句同义。
[4] 《史记·楚世家》。
[5] 《史记·楚世家》。
[6] 《左传》襄公十四年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简短起因
。姜戎氏在晋国境内,其首领驹支对晋卿范宣子言。
[7] 《韩非子·有度》。
[8] 《韩非子·难二》。
[9] 《史记·秦本纪》。
[10] 《史记·秦本纪》。
[11] 《韩非子·有度》。
[12] 《孟子·离娄上》。
[13] 《孟子·梁惠王上》。恶:何。
[14] 《荀子·议兵》。
[15] 《华阳国志·署志》。
[16] 《史记·秦本纪》。
[17] 《史记·秦始皇本纪》。
[18]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19]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20]《史记·秦始皇本纪》。
[21]《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22] 《史记·太史公自序》。
[23] 《论衡·宣汉》。
[24] 《曹操集》文集卷二《让县自明本志令》。
[25] 《诸葛亮集》文集卷一《后出师表》。
[26] 《魏书·外戚传·贺讷传》。
[27]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唐纪》十四《太宗贞观二十一年》。
[28] 《元史·世祖本纪一》。
[29] 《世祖本纪四》。
(本文由作者提供,中华文史网首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作者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责任编辑:郭丽萍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9769.html
以上是关于元朝行省制度-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元朝行省制度-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0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