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量才-报业巨子史量才与《申报》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史量才-报业巨子史量才与《申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报业巨子史量才与《申报》
《申报》是中国近代一份赫赫有名、影响深远的报纸(有关《申报》的介绍,详见本刊2008年9月8日第34期,本文为其系列文章——编者按)。在其近百年的沧桑历史中,原《申报》总经理、爱国民族资本家史量才为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史量才(1880—1934),原名家修,祖籍江苏江宁县。他从小接受传统教育,戊戌变法后,受维新思想影响,放弃科举。1905年,史量才与黄炎培等发起组织江苏学务总会。1907年为反对清廷向列强借款筑路,参加江浙两省绅商拒借外资保护路权
中国历史故事的书叫啥
运动。1908年任《时报》主笔。辛亥革命爆发后,结识了上海的革命党人陈其美等,参加响应武昌首义、谋求江苏独立的活动。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与袁世凯议和期间,参加了南北议和的协商工作。
振兴《申报》的新兴企业家
亲眼目睹辛亥革命失败过程和政权的嬗变,史量才逐步看清了反动军阀和流氓政客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真实面目,对革命抱着满腔热忱的他感到十分失望,从此把主要精力转向新闻事业,试图通过社会舆论力量来监督当局,激浊扬清。1912年9月,史量才在张謇、赵凤昌等人的支持下,接办了当时已亏损数年、发行量只有7千份的《申报》。为摆脱惨淡经营的局面,史量才首先赢得江浙资本家资金上的投入,接着起用张竹平、冯子培、王尧钦等管理人才,对《申报》逐步实行现代化、企业化管理。同时,史量才以超前的眼光积极开拓广告业务,大大增加报纸收入;他以敏锐的经商头脑分析市场行情,适时囤积廉价纸张,降低生产成本。由于经营有方,《申报》在短期内面貌便焕然一新,业务逐渐增长。1916年,史量才收购了合资人股权,独家经营《申报》,使《申报》的发展跃进新里程。
现代化报纸的最大特色,一是销量大,二是传递消息快,这就需要大厂房与现代化的印报设备。为改变《申报》原有极为简陋的馆舍及落后的印刷设备,史量才不惜承受经济困难的压力,致力于印报技术的现代化。1918年用70万元新建了一座拥有一百多个房间的5层《申报》大厦,又从美国购进两台新式印刷机投入生产,速度与4台普通印刷机相当,可同时印报18张,每小时印报3万余份。其他如铸字机、纸版机、铅版机、制铜版机和锌版机等亦全部加以更新,《申报》馆成为当时全国设备最新最完善的报馆。1922年11月,英国报界巨子、《泰晤士报》的主人北岩勋爵来到中国,惊叹世界上惟有《申报》及《泰晤士报》有此现代化的规模与气势。
在改善技术设备、创新经营理念的同时,史量才还不拘一格,不惜重金,网罗人才为《申报》服务。他聘请进步作家黎烈文任副刊《自由谈》主编,刊登茅盾、巴金、郁达夫、鲁迅等著名左翼作家的文章。仅1933年1月至1934年8月,就发表了鲁迅140多篇战斗性很强的杂文,使《自由谈》一度成为反“文化围剿”的重要阵地,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刘海粟因“模特事件”落难巴黎时,也被史量才聘为《自由谈》特约通讯员,每月酬金百元,这是当时《申报》的最高稿酬。在得知陶行知从日本秘密回国后,为了将科学知识普及到劳苦大
历史故事解说中国历史明清
众中去,史量才不仅资助他10万大洋,聘其为顾问,而且让他住在自己家里,共商《申报》改革大计。人才济济的《申报》馆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史量才的锐意改革、苦心经营下,进入20年代后,《申报》的发行量急剧上升。与此同时,还延伸出版了《申报月刊》、《申报年鉴》、《申报丛书》和《中国分省地图》等书刊,读者群不断扩大,报社资金积累亦成倍上升。1912年,史量才等以12万元购得《申报》,至1938年《申报》仅有形资产就达150万元,成为当时全国发行量最大、拥有读者最多的报纸之一。
以《申报》为基础,史量才不断拓展业务范围。1921年,与南洋侨商合办中南银行;继而又集股创办民生纱厂;帮助扩大五洲药房,协助复兴中华书局;1927年,经办《时事新报》,之后购得其全部产权;1929年从美商福开森手中收买《新闻报》大部分股权,一跃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新闻界最大的报业集团,史量才本人也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报界企业家。
“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
史量才抱着“新闻救国”的理想,以办好《申报》为终生事业,他常说:“新闻家,国医也,……一日不死,则国医之重任一日不容息其肩。吾知报界中不乏年富力强饱学深思之士,当此国病垂危,必能并力同心诊察其症结所在,处方下处,起死回生,挽救浩劫于万一。”以此来呼吁作为舆论先锋的新闻界同仁在国运倾危之际戮力同心,寻找国势衰微之病因,共同担负起时代使命和民族重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痛感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十分不满,反对国民党当局不顾民族危亡而进行的“剿匪”内战。在与宋庆龄、杨杏佛、陶行知等爱国民主人士的频繁接触中,迸发出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思想日趋激进,政治态度更加鲜明,开始了他人生道路上的最大转折。他曾告诫报社同仁:“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不国!”坚决主张捍卫新闻独立与新闻自由。
《申报》在史量才的主持下,成为抗日进步力量的喉舌。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被蒋介石秘密杀害后,宋庆龄撰写《宋庆龄之宣言》予以严厉谴责和抗议,但没有报社敢于公开发表。史量才得知此事后,当即决定全文见诸《申报》。他还支持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运动,敢于冲破新闻封锁,顶住国民党当局施加的种种压力,在《申报》上发表民权保障同盟的宣言和各方函电,对其活动进行全方位跟踪报道,使民权保障同盟正义的呼声传遍国内外
好书推荐稿中国历史故事
,扩大了同盟的社会影响。《申报》不仅大力宣传抗日救国、反对妥协退让,而且敢于抨击时弊,揭露当局的黑暗统治,成为反对内战、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要求实行民主的阵地。
《申报》旗帜鲜明的政治态度令国民党反动当局感到恐慌。蒋介石设立新闻检查所,给各报派员督导,唯史量才坚拒不纳,否则《申报》宁可停刊,维护了其“独立之新闻乃世界幸福之所赖”的办报理念。为控制上海舆论阵地,蒋介石政府试图拉拢史量才,给他以中山文化教育馆常务理事、上海临时参议会议长等荣名高位,但他坚持正义不为所动。蒋介石说过:“史先生,如果我有什么缺点,你们报上尽管批评。”史量才回答说:“蒋委员长,如果你有不对的地方,我们是不会客气的。”由于言论自由进步,1932年7月至8月,《申报》曾被蒋介石手令禁止邮递达35天之久。之后,蒋介石找史量才谈话,蒋威逼说:“把我搞火了,我手下有100万军队。”史量才回敬说:“我手下也有100万读者,我们也不敢得罪。”
腐蚀拉拢、威逼利诱均告无效后,1934年11月13日,蒋介石指使戴笠派遣军统特务将史量才暗杀。
为乱世存信史
史量才认为,报纸是对历史客观忠实的反映,应成为“史家之别裁,编年之一体”,要为后人修史建立完备的档案,必须有完整的资料。因此报纸肩负着“通史之任务”,报社全体同仁必须“以史自役”。
在接手《申报》之初,史量才就注意到,《申报》整整40年竟未留存一份全报资料。上任伊始,他就决定收购自1872年4月30日至1912年10月20日的全部旧《申报》,为此反复刊登征集广告,最终从民间一位收藏者手中征集到了自问世起整整40年的几乎所有《申报》(仅缺7张)。史量才在1928年的《申报》二万号庆祝会上表达了百般搜求之用心所在:“慨自(民国)17年中,兵争俶(chù,开始)扰,而国家之文献荡然无存。一旦政治清明,朝失而求之于野,此戋戋(jiānjiān,细微)报纸,或将为修史者所取材乎。”《申报》秉承他“以史自役”的办报方略,尽力全面、详尽、真实地记载每天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成为记录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翔实的“百科全书”。
史量才是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的办报思想与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新闻工作者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的战斗精神。在民族危亡的岁月里,史量才忠于新闻事业、尊重客观事实、不畏强权的办报精神,值得今人纪念与学习。
作者简介
李岚,1972年生于安徽庐江,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现为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
图片中的中国历史故事
会史、思想史,发表各类学术论文数十篇。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9619.html
以上是关于史量才-报业巨子史量才与《申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史量才-报业巨子史量才与《申报》;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0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