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9-06 17:57
  • 102
  • 小虎历史故事网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郳公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父二器簡釋
董珊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最近吳鎮烽先生披露四件一組流散的春秋晚期小邾國青銅鎛(北京3件,香港1件),形制、紋飾、銘文相同,大小相次,其三件著錄在《金文通鑒》1.2版(2012年1月)之15814、15827、15828。鎛銘80字:
王正九月元日庚午,余有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融-終)之子孫,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郳)公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父,愓戁(勤)大命,保朕邦家,正和朕身,台(以)正朕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服),台(以)共(恭)朝于王所,又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吉金,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刑)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鑄)和鍾(鐘),敬監(临)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祼)祀,乍(作)朕皇祖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龏-恭)公、皇考惠公彝,爯(稱)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祼)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瓒),用旂(祈)壽考,子之子孫之孫,永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固)是保。

“王正九月元日庚午”,周正的九月初一為庚午。查張培瑜《中国先秦史曆表》之《春秋朔閏表》,前509年即周敬王十一年,周正建子,九月庚午朔,此年為魯定公元年。前一年,即魯昭公三十二年,《春秋》經:“冬,仲孫何忌會韓不信、齊高張、宋仲幾、衛世叔申、鄭國參、曹人、莒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城成周。”據杜預注,此年晉召集諸侯,次年“正月庚寅栽,三月而畢”。銘文下文說:“台(以)共(恭)朝于王所”,應即此事。
“余有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融-終)之子孫,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郳)公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父”,“有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融-終)”指陸終。郳即小邾,是陸終後裔。
“愓戁(勤)大命”,《說文》:“愓,放也。从心、昜聲。一曰:平也。”段《注》注“一曰:平也”曰:“《玉藻》:行容愓愓,注:直而疾貌也。”“勤大命”見《禮記·祭統》引孔悝之鼎銘,鄭玄注:“將行君之命。”。
“保朕邦家,正和朕身”是說修身齊家,保治邦國。“正”是治理的意思。
“台(以)正朕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服),台(以)共(恭)朝于王所。” “朕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可能讀成訓為“職事”的“服”。“恭朝于王所”如上述,實指與諸侯城成周事。
“又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吉金”,“又”字承接上文“以正朕寶,以共(供)朝于王所”。“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讀為“貤”,《說文》:“貤,重次弟物也。”據段《注》引《漢武帝詔》:“受爵賞而欲移賣者,無所流貤”,應劭訓貤為移,是指有等級的移贈。鎛銘是小邾人城成周而邾公受贈。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刑-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鑄)和鍾(鐘)”,即範鑄和鐘。
“敬監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祀”,“監”或讀為“臨”,意思就是臨祭祀。“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從吹、果聲,讀為祼祭之祼。“吹”是歌部字,也可能是加注聲旁。
“乍(

中国历史先烈故事

作)朕皇祖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龏、恭)公、皇考惠公彝。”為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韋)父之祖恭公、考惠公作這套禮器編鐘。
檢杜預《春秋釋例》之《世族譜》(《左傳正義》莊公五年引)及唐陸淳《春秋集傳纂例》卷十:
小邾,邾俠之後也。夷父顔有功于周,其子友別封爲附庸,居郳。曾孫犁來始見《春秋》,附從齊桓以尊周室,命爲小邾子。穆公之孫惠公以下《春秋》後六世楚滅之
小邾穆公見《左傳》襄公七年(前566年)及昭公三、四、十七年(前525年),其孫惠公不見于《春秋》經傳。結合鎛銘與這條記載,其世系爲:
穆公——恭公——惠公——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因為據前文考證,最晚在昭32年、定元年(前509年)時,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父已為小邾君;據《春秋》經,穆公最早死於昭公十七年(前525年),所以小邾恭公、惠公兩代在位時間最多有16年,比較短,這應該是穆公在位時間太長(最少41年)的緣故。
“爯(稱)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祼)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瓒),用旂(祈)壽考,子之子孫之孫,永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固)是保。”“稱”訓為舉,“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瓒)”字常見西周金文,或隸定為“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是“甗”字初文,鎛銘此字從二口、從玉,讀為“瓚”,“稱祼瓚”即舉起祼祭所用之瓚,意思是舉行祼祭禮。“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從古聲讀為“固”,字已見燕客銅量等材料,拙文《楚簡

中国历史上十大的神话故事

簿籍與楚國量制》

中国历史故事有感300字

亦從古聲讀為“故”。
約在2004年12月24日,友人出示一件雁形器的照片,銘文為鳥書8字,器主也是郳公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父: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郳)公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父自乍(作)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商-象)宴(雁)兄(觥)。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父”原銘合寫成一字,“商(象)宴(雁)兄(觥)”即象雁形的酒器觥。
2012-4-10
点击下载附件: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1056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
, ,

(责任编辑:

小学生中国历史故事集

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8905.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史-董珊:郳公[韋皮]父二器簡釋;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0890.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21
  22. 22
  23. 23
  24. 24
  25. 25
  26. 26
  27. 27
  28. 28
  29. 29
  30. 30
  31. 31
  32. 32
  33. 33
  34. 34
  35. 35
  36. 36
  37. 37
  38. 38
  39. 39
  40. 40
  41. 41
  42. 42
  43. 43
  44. 44
  45. 45
/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