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 古文,考古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9-06 19:42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章水根
吉林大學古籍所2010級碩士研究生
《說文》中收錄了灋字古文作:
A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傳抄古文中灋字有諸多形體,[1]其中與A相近的有:
B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C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出土文字材料還出現了相關的字形作:
D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上博一·緇衣14) E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馬帛書·九主)
F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馬王堆帛書·隸陰陽五行) G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馬王堆帛書·式法)
H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曾都尹定簠) I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秦王鐘)
J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璽彙3500)
經過學者們的研究,D—G可以確定與A有密切的淵源關係,都是一個序列的。對於H—J形,有的學者尚有不同的意見。H發掘者最早時釋為“灋”,[2]後改釋為“定”,[3]不少学者在引述此器時,也是稱為“曾都尹定簠”的,我們也認為此字應釋為“定”,不是“灋”字。I即秦王鐘中“競之定”的定,近董珊先生改釋為佱,即灋字古文,並把楚簡中的一些定字也改釋為佱。[4]I與其他金文中的“定”字唯一的區別就是在“宀”和“正”之間多了一橫,[5]以至於近似F形,但中山王器中“定”字既

中国历史上诚实的故事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又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可知I就是定字。董珊先生所提到的幾個楚簡中所謂的“佱”字,字形與D—G差別甚大,而且改釋為“佱”后,文意上也很牽強。[6]最早提出J與A是同一個字的是黃錫全先生,認為I與A都應該是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字,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從乏聲,乏灋音近。[7]此字下面所從是否為乏字,學術界還未達成共識,我們現在確切可知的乏字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與J字所從也有很大的區別。鑒於以上的原因,我們不把H—J形列入我們討論的範圍。
由於在出土材料中出現了D—G特殊形體的灋字,我們知道了《說文》古文與傳抄古文是來源有據的。但灋字爲什麽要寫作此形,并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
對於學者們都有什麽觀點,孟蓬生先生做了很好的歸納,[8]這裡就不再重複了。他們都是無一例外都是從通假的角度來考慮的,或認為這些字是乏字,或認為是從乏得聲的字,還有的認為是從百聲的字,根據音近關係,從而能夠通作灋。撇開字形不談,乏、灋音近這是沒有問題的,乏並紐葉部,灋幫紐葉部,聲同為唇音,韻皆在葉部,然而認為百聲與灋聲音近可通這是有問題的。這個觀點是《上博(一)·緇衣》H形出現后,整理者陳佩芬先生首先提出的,她認為H是從“全”從止的,“全”也就是古百字。[9]白于藍指出戰國文字中與“全”形近的百字,乃晉系文字中的寫法,楚文字中的百從來沒有這樣寫的。[10]馮勝君老師指出《上博(一)·緇衣》是具有齊系文字特點的抄本,[11]已經得到學術界的認同,齊系文字中的百字也有作“全”形的,[12]說明字形上還是有根據的。陳先生說百、灋雙聲,這是沒有問題,但兩者韻部相隔較遠,百鐸部,灋葉部(或稱盍部)。孟蓬生先生是支持陳先生之說的,認為H從百得聲,而A是從白得聲的,《集篆古文韻海》收錄了白字的傳抄古文有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形者,正是A上部所從,並舉出了大量的材料證明灋與百、白是有可能相通的,還認為在魚部的“去”聲和在談盍部的“去”(盍)這兩系在上古或者更早的時間應該有共同的來源。
我們還是堅持比較傳統的觀點,認為這兩系來源是不同的。裘錫圭先生曾經對此有過詳細的論述,現轉述於下:
古文字字里有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字,從大從口,表示把嘴張大的意思,這就是“口呿而不合的”(莊子秋水)的呿字初文,也就是離去的“去”字。張開跟離去這兩個意義顯然是有意義的。古文字里又有一個象器皿上有蓋子的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字(也寫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蓋”字所從的“盍”字上部的就是這個字。這個字應該讀為“盍”,正好是葉部字。甲骨文有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字,前人不識,其實就是“闔”,也就是說文訓為閉的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在小篆里,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這兩個形狀相近的字已經混同了起來。這樣,問題就清楚了。從去得聲的魚部字,所從的是離去的去。從去得聲的葉部字,所從的則是象器蓋相合的去(盍)。過去認為是會意字的灋(法)字可能也是從去(盍)聲的。有些從去的字有魚部和葉部兩讀,這應該是後起的混亂。[13]
這是一個用古文字學知識解決音韻學上爭論不休的問題的最好例子,闡明了許多從“去”得聲的字讀音卻分成兩系的原因。孟先生爲什麽會不同意裘先生之說呢,恐怕他最堅強的證據就是他提到的《上博周易》中从去聲的“㰦”字兼入魚盍兩部:
上博簡《周易》:“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馬王堆帛書《周易》:“勿疑,傰甲讒。”今本《周易》“朋盍簪”。可見“”字當在盍部。又上博簡《周易》:“㰦易出。馬王堆帛書《周易》和今本《周易》“”均作“去”。可見“”又可讀入魚部。
前面裘先生已經說過,在小篆里離去的“去”和盍所從的“去”兩個形狀相近的字已經混同起來了,同樣,在古文字中這兩個字也是混同的,所以離去的“去”常加止形或辶旁,而另一個“去”則在下面增加了皿旁寫作“盍”,以免二字混淆。竹本《周易》中兩處的“㰦”可能並不是一個字,陳斯鵬曾經討論過竹本《周易》中第一處的“㰦”,很有啓發性,他是這樣說的:
頗疑“㰦”即“嗑”字異體,二字均從“去”(葉部字),義符“欠”、“口”可通用。[14]
這是正確的,可惜陳先生並沒有對第二處的“㰦”作解釋。第一處“㰦”為“嗑”字異體,而另一個“㰦”可能就是裘先生提到的“呿”字異體,正如陳斯鵬先生所說的,義符“欠”、“口”可通用。也就是說,一個“㰦”字是從“去”(盍),另一個“㰦”是從呿字初文的“去”,二字形同,但不是同一個字,所以會造成“㰦”兼入魚盍兩部的假象。
至於孟先生灋與百、白音近可通的觀點,我們也是持懷疑的態度。孟先生始終都沒有找到灋字與百或白直接相通的證據,都是通過輾轉相通的方式來證明灋字與百或白相通,過程迂曲複雜,結論很可能不可靠。同時,孟先生用的證據可能也是有問題的。灋字有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包二16)、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中山王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壶)兩形者,何琳儀先生對它們都有過分析論述:
盇(按:即盍)旁或偽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形,頗似夫形。或說,從夫聲。灋、夫均屬幫紐。[15]
從戶,灋聲。或說,以戶為疊加聲符,盇(按:即盍)、戶皆屬匣紐。[16]
孟先生同意何琳儀先生所引或說。從夫的灋字明顯是由從大的灋字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上博三·恒先5)變來的,即在“大”上面增加一橫,楚簡中的灋字還

如何学会讲好中国历史故事

有從立的,如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上博六·天甲4),則在“大”下面增加一橫,但明顯不能說灋字是從立聲的,不是所有的字形變化都帶有音化的趨勢。中山王壺中的灋字從戶,何先生自己認為是戶是增繁的無義偏旁,[17]與他所引或說意見不同。其實,戶和去合成一字就是裘先生前面所說的闔字異體“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 “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也就是這個灋字的聲符。張政烺先生早就有過類似觀點,[18]不過他不知道灋字所從的“去”應該是“盍”所從的“去”。
以前的學者總是從通假的角度去探討灋字古文的來源,我們認為應該從灋字的本身去考慮問題。詛楚文中灋字給我們很大的啓發,其形作:
K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19]
詛楚文中的灋字所從的“去”(由於盍部“去”和魚部“去”形體是相近的,常有訛混,所以在討論時不特別注明的“去”都是指盍部的“去”。)訛變為從大從止,而A等形也是從止的,這應該不是偶然的巧合。很可能A—G等形就是從K下面所從的“去”演變過來的。
李學勤先生曾經還提到《管子·輕重戊》的灋字有個獨特的形體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20]與E形相比,上面多出了個“山”。《古文四聲韻》引《崔希裕篆古》灋字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右邊“去”上邊訛從艸了,“山”和“屮”形體接近,很肯能本來是從單個的“屮”,後人不明何意,遂又增一“屮”,也就訛從雙“屮”的“艸”了。此二形所從的“山”或“屮”應該就是由“去”所從的大的上部偽變而來的,吳振武師曾經指出齊系文字中的“大”字象兩臂的部份往往拉直,這是齊系文字的特點,[21]具有齊系文字特點的抄本《上博(一)·緇衣》簡1中“大”字有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者,雙臂拉直,甚至還有微微上翹的趨勢,這和“山”“屮”都是很相近的。所以,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似乎可以還原為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這似乎也可以作為A—G等形是從K下面所從的“去”演變過來的旁證。
K下部所從的“大”上下是不相連的,很像兩個“人”疊在一起,而A等形上部只有一個“人”,戰國文字常常會省略重複的形體,K省去一個“人”,就和A—G等形相近了。盍在戰國文字中多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也有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仰二五28),就省去了上面的一個“人”,這是最直接的證據了。
上部講完了,現在再來談談“去”下部所從的口形訛變為止形的問題。[22]劉釗先生曾經指出古文字中口、止二形是常相混的,他舉出的例子是喪字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又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23]早期喪字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又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中的止形很可能是由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中枝杈形變來的,而不是由口形混訛而來的,喪字這個例子放在這裡似乎不合適。古文字中的口通常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上面的短橫象左右伸出的話,就成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即心形,古文字中灋字有種寫法是從水從“去”的,其中“去”下面就是從心的,如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璽彚0500)。有時口形上面的短橫只向一邊伸出,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郭店·語叢四4)形。口字下面的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一般都是一筆完成的,有的寫手卻要兩筆完成,如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包二83)下面所從的口就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形,下面是斷開的。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與止形皆相近。上面已經提到口形是很容易訛成心形的,心作偏旁時就有作訛作止形的,如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新蔡·乙二44)。又皀旁通常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形,下面表示器座的部份與上面相連,是封閉的,很像口形,戰國文字中即、既等字所從的皀旁就有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形的,其中皀旁下面從的就是口形,可參看。戰國文字中也有其他從皀旁的字,如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璽彙2019)、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璽彙0503),下部又訛混成心形了。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璽彙5611)、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睡·日甲45反)、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睡·為吏27)、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璽匯5317)等形中,皀旁下部又訛變為從止了。同樣,古文字中的皮字本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九年衛鼎),後來上面的口形與其下部分離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包二33),口形又訛成心形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上博二·容37),心形又訛為止形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上博

中国历史书图片和故事

一·緇衣10)

中国历史故事集练习题

,革字也是如此,主要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上博二·容51)、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包二264)、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包二271)三形,口形、止形互訛。以上諸多例子都可證明古文字中口形是有訛變為止形的可能的,如此,“去”下面的口形訛變為止形也在情理之中。
我們也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一類特殊形體的灋字都可能是來源于齊系文字的。《說文》等收錄的許多傳抄古文具有齊系文字的特點,楚簡《上博一·緇衣》中這種特殊形體的灋字也是轉抄自齊系文字的,[24]而《馬王堆帛書》文字字形帶有大量戰國楚文字的特徵,其灋字的寫法也可以說是間接來自戰國齊文字的。另外,《管子·輕重戊》是齊國文獻,《莽誥》篇“爾時罔敢易灋”中的“灋”字訛作“定”,李春桃師兄據此論證《莽誥》篇的底本很可能是“古文本”《尚書·大誥》。[25]這些證據無疑都證明我們前面關於這類形體的灋字都可能來源於齊系文字的推測是正確的,齊系文字中應該有這種寫法的“灋”。但是很遺憾的是,在迄今見到的齊系出土文字材料中也沒見到寫作此類形體的“灋”字。我們的觀點同樣也遇到這樣的問題,出土材料沒有見到以“去”代“灋”的用例,也沒有發現“去”下面作止形者。
最後,再談談《古文四聲韻》灋字一個的形體: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26]
此形從水從馬從乃,這是比較特殊的。從水,這就不用說了;從馬,也比較容易理解,涉廌而訛;從乃,對應來說,乃只能是“去”之訛了,這很難理解。其實,在楚簡中灋字還作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上博三·恒先11),迄今為止,只見於《恒先》,可能是此抄手的特殊寫法,“去”訛變成從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這和乃形是很相近的。此抄手的獨特寫法,沒想到卻被後人繼承,這是很有趣的事情,只是轉抄之後發生了較大的訛變。
附記:文成後,呈吳振武師、吳良寶老師、周忠兵老師、單育辰老師、李春桃師兄、孫剛師兄、劉釗師兄等人審閱,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及提供信息資料,在此深表謝忱。但本文出現的錯誤和不當之處,由本人承擔。



[1] 徐在國:《傳抄古文字編》,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11月,976—977頁。此文字編收錄來源于《汗簡》、《古文四聲韻》及《集篆古文韻海》三書中“灋”字的古文形體,有些形體是幾乎相同的,這裡只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兩個形體。
[2] 隨州市博物館:《湖北隨州市安居鎮發現春秋曾國墓》,《江漢考古》1990年1期,9-10頁。
[3] 隨州市博物館:《隨州出土文物精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1月,83、112頁。
[4] 董珊:《救秦戎銅器群的解釋》,復旦大學古文獻與古文字中心網站,2011年11月16日。
[5] 參看《金文編》514—515頁,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9月。
[6] 參看董珊先生文后小狐和金滕兩位先生的評論。
[7] 黃錫全:《汗簡註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107~108頁。
8 孟蓬生:《“法”字古文音釋—談魚通轉例說之五》,復旦大學古文獻與古文字中心網站,2011年9月7日。
[9]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190頁。
[10] 白於藍:《〈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釋注商榷》,《華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5期,102頁。
[11] 馮勝君:《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4月,315—320頁。
[12] 參看《齊文字編》85頁,孫剛編纂,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
[13] 裘錫圭:《談談古文字材料對古漢語研究的重要性》,《中國語文》1979年6期,438頁。
[14] 陳斯鵬:楚簡<周易>初讀記,孔子2000網站,2004年4月25日。
[15]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1425頁。
[16]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1426頁。
[17]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4月,197頁;又《戰國文字通論》(訂補版),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217頁。
[18] 張政烺:《中山王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壺及鼎銘考釋》,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編:《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210頁。
[19] 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九卷》之《詛楚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9月,318、330頁。
[20] 凌襄(李學勤):《試論馬王堆帛書〈伊尹•九主〉》,《文物》1974年11期,25頁。
[21] 吳振武:《古璽姓氏考(十五篇)》,《出土文獻研究》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77頁。
[22]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口”與“止”都是形符,而不是義符,所以前文在敘述時都稱“口形”與“止形”,怕的就是有的讀者會產生誤解。
[23]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339页。
[24] 馮勝君:《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4月,315—320頁。
[25] 李春桃:《<尚書·大誥>“爾時罔敢易灋”解詁—兼談<莽誥>的底本性質》,《史學集刊》2011年3期,118-121頁。
[26] 徐在國:《傳抄古文字編》,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11月,977頁。
点击下载附件: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1090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8869.html

以上是关于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古文-章水根:“灋”字古文來源蠡測;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0925.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