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王寧
棗莊廣播電視臺
現在我們看到的出土易學文獻,如帛書《周易》、《易傳》、楚簡本《周易》、阜陽漢簡
有什么中国历史的故事电影
《周易》、秦簡本《歸藏》等等,它們最明顯的一點是卦名用字歧異很多,王明欽先生說:“古人傳書,多為口傳心受,借用同音同義字,本來就很常見,而地下出土的文字資料,如帛書和竹簡,書寫的隨意性較強,假借現象更為普遍。”[1]此可謂的論。
這些卦名用字的歧異,主要的原因是音同或音近假借的緣故,因為古人占卜技術的繼承,開始是口耳相傳,後來才形諸文字,同樣一個卦名,不同人書寫,可能會用任何一個音同的或音近的字、詞來記錄,而與字義無關,故而造成了同一個卦名而有多重寫法的現象。我們可以仔細對照一下帛書本、楚簡本《周易》、秦簡本、傳本《歸藏》和今本《周易》,其中的很多卦名用字與今本《周易》不同,比如帛書本《周易》乾作鍵、泰作柰、否作婦,楚簡本《周易》蒙作尨、睽作楑、姤作敂等等,它們基本上都是音同或音近的假借現象,字義未必有聯繫;同時,古人在文字抄寫流傳中又會經常發生錯字、訛字現象,再以訛傳訛,導致了一些卦名用字在讀音方面差距很大,比如睽卦,傳本《歸藏》中作“瞿”、秦簡本《歸藏》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瞿”、“睽”雖然見溪旁紐雙聲,但是魚部與脂部較懸隔。李學勤先生指出可能是金文中“睽”字的誤釋,因為金文中“睽”字的写法是上䀠下癸(見《大簋》),與“瞿”字形近,[2]這個看法當是正確的,《睽土父鬲》的“睽”则写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与“瞿”字形的確很近;又如豫卦,傳本《歸藏》作“分”、秦簡本《歸藏》作“介”,“豫”與“介”、“分”讀音差距較大。筆者在《對秦簡〈歸藏〉幾個卦名的再認識》(下簡稱《認識》)一文中認為是因“豫”或作“余”,而“余”、“害”古文形近而誤;而又因“介”、“害”音近而通假(“害”古文或作“妎”),傳本《歸藏》又將“介”誤釋為“分”。 [3]這是由于在通假過程中又發生誤字情況造成的歧異,其根本還是音同或音近假借現象,并非是義同或義近的原因,這一點應該是確定無疑的。對於此類讀音差距很大的卦象用字,或求諸卦象、或求諸字義來做解釋,竊意都非正確的方法。
據王明欽先生《王家臺秦墓竹簡概述》一文(下簡稱《概述》),[4]秦簡《歸藏》中實際卦名有五十三個,根據他引用的情況來看,其中有三個是只有卦畫而無卦名的,實際只有五十個卦名,而且其中“亦”與“夜”同屬“蠱”卦,“亦”又或為“頤”卦,則是只有四十八個不重複的卦名。據王先生統計,秦簡《歸藏》卦名與今本《周易》卦名相同者二十,相近者十五;與帛書本《周易》相同者十八,相近者九。由此可見,《周易》和《歸藏》實在是一個系統的東西,其卦名尤其和今本《周易》相似。筆者在《認識》一文中也做了一下統計,秦簡本《歸藏》中的卦名與今本《周易》相同或相近的卦名就有四十一個,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有八個卦和《周易》差距較大,并做了分析,但是由於當時見到的資料有限,認識未深,有很多地方說得不到或不對的地方,故這裡就其中五個卦名再作一下補釋。
1.散(家人)
散,傳本《歸藏》也作“散”,即《周易》之家人卦,傳本《歸藏》原訛作“散家人”,“家人”二字乃注文誤拼入卦名者,非是三字卦名也。[5]“散”與“家人”差距甚大,很難說是音同或音近假借。王輝先生根據卦象認為“原本可能有風之吹散及家事由內影響至外兩種含義,因名散家人”,同時他又認為“也可能傳本承簡本之散,又注明此即《周易》之家人,‘家人’2字乃注文而誤入正文者。”[6]
首先
给孩子讲中国历史故事推荐理由
,筆者是不信以卦象或字義之解釋,因為其它卦名均為音同或音近假借,此散卦也不當例外。其次,王明欽先生在《概述》一文中引散卦卦辭云:“昔者禹卜飤散實而攴占大明”,“飤散實”殆謂以“散實”為糧,因此我們知道“散實”是一種可食的東西,《歸藏》這個卦名很可能是作“散實”而簡省為“散”的,就象它把“大有”簡省為“右”、將“筮蓋(噬嗑)”簡省為“筮”一樣。但是,我們遍檢先秦、秦漢典籍,並無“散實”這樣的詞彙,自然也沒有一種叫“散實”的食物,所以它很可能是發生了誤字現象,也就是說“散實”之名應當是由“家人”這個名稱訛變而來的。其中的一個證據就是“實”、“人”音義并近,“實”古音船紐質部,“人”日紐真部,船日旁紐雙聲、質真對轉疊韻,讀音相近;古人把瓜果稱“實”,莊稼的籽粒也稱“實”,而後世也稱為“仁”,“人”、“仁”古字音同通用,故疑後來口語中的“仁”乃“實”之音轉也。那麼,“散”字很有可能就是由“家”訛誤而來。
我曾在《認識》一文中認為“散”古本作“㪔”,它可能是“麻”字之誤,因為“麻”楚文字中也寫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上博一《緇衣》14簡),而“㪔”古文也寫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古文四聲韻》卷四引《古老子》),二者字形很近,故“㪔實”即“麻實”,麻乃古代的六穀之一,其籽可食。不過這個看法可能不准確。
蓋金文中的“散”寫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五祀衛鼎),從竹從月從攴,它和中山王壺的“𥳑(簡)”字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者構形很像,這個“簡”字,《金文編》認為是“從竹從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省,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為古文閒。”[7]從字形上說,它是從竹從外,是“簡”字的一種簡構。《說文》所收古文“閒”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其門中所從者當是“外”之形變,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說它“古文從門從外”,黃錫全先生指出:“(閒)古璽從外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璽彙3215),《說文》古文譌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曾姬無卹壺閒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此其譌變形。”[8]都是對的。“閒”本應是從月得聲(月元對轉),西周金文中“外”字寫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靜簋),從月從卜;戰國時期寫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外卒鐸),從夕從卜,當是後起的寫法。林義光先生指出“夕、月初本同字,……後分為二音,始於中加一畫為別,而加畫者乃用為本義之月,象月形者反用為引申義之夕。”[9]按:“夕”字古音在鐸部,當是由“月”音轉而然,鐸月二部古通轉疊韻也。“外”字古音疑紐月部,自當是從月聲,“閒”從月聲,自然也可以從外聲。郭店簡《老子》甲本23簡“天地之間”的“間”寫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閒”、“間”古字通用),應當是由“外”字形變而來,此與中山王壺的“簡”字將“閒”減省為“外”的情況相同,蓋“外”、“閒”古音疑匣旁紐雙聲、月元對轉疊韻,音近固可通假也。“外”和金文“散”的下部很相近,所以,《歸藏》中的“散”很可能就是由此“簡”字形訛而來,也就是說,《歸藏》原文是作“簡”而形訛為“散”的。當然,“簡”、“散”也可能存在音假的可能,因為見紐與心紐、心紐與見紐均可通轉,[10]直接的證據就是《說文》中的“霰”字或作“䨘”,前者從散聲,“散”字心紐;後者從見聲,“見”字見紐。而“簡”本見紐字,故亦有音轉為“散”之可能。
由此筆者認為《歸藏》的“散”很可能是由“家”音轉為“果”,又音轉為“簡”,又形訛或音訛為“散”。爲什麽不說是“家”字直接音轉為“簡”(二字同見紐雙聲、魚元通轉疊韻)?因為先秦典籍中也無“簡實”之名,故“家”不會直接音轉為“簡”。《康熙字典·宀部》“家”下云:“(‘家’)又叶古俄切,音歌。《古雉朝飛操》:‘我獨何命兮未有家,時將暮兮可奈何。’又孔臧《蓼賦》:‘苟非德義,不以爲家。安逸無心,如禽獸何。’”是以“家”與歌部字叶韻(魚歌通轉),故“家人”在古代口傳中很可能被讀為“果實”(“家”、“果”同見紐雙聲、魚歌通轉疊韻音近),“果實”乃古籍中習見之詞語,也是可食之物。《周易·剝卦·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此言食果實事,那麼秦簡《歸藏》散卦爻辭所言的“飤散實”很可能就是“飤果實”,大約是說禹之時遭洪水,莊稼絕收,要靠采果實為糧以充飢,故而卜此事之吉凶。因為“果”、“簡”古音同見紐雙聲、歌元對轉音近,故又音轉為“簡”;比如“祼”字,《周禮·大宗伯·玉人》作“果”,而讀若“灌”,“灌”亦見紐元部。後在傳抄過程中又發生的字形訛誤或聲誤,遂成為“散”。
“簡”訛為“散”這個錯誤一定發生得較早,大约在《歸藏》成書不久就有此訛誤,并在傳抄中被繼承,於是就有了“散”為“家人”這個很奇怪的卦名,秦簡本《歸藏》中就有了“散實”這個莫名其妙的食物名。
2.勞(坎)
勞,《周易》中的坎卦,帛書《衷》、秦簡本《歸藏》作“勞”,傳本《歸藏》作“犖”。 “勞”、“犖”古音同來紐雙聲、宵沃對轉疊韻,音近可通假,《說文》云“犖”從勞省聲,其古音當讀與“勞”同。對於傳本《歸藏》為何作“犖”, 李過《西溪易說·原序》認為:“謂坎爲犖,犖者勞也,以爲萬物勞乎坎也。”黃宗炎《周易尋門馀論》認為:“坎爲勞卦,故從勞諧聲而省。物莫勞于牛,故從牛。”這是從卦象上來解釋。
或從字義上來分析,如王輝先生認為“勞”有愁義,“坎”有憂、恨義,故“勞、坎意義接近。……杨雄《太玄·内》次三:‘尔仪而悲,坎我西阶。’范宇注:‘坎,忧也。’《楚辞·刘向〈九叹·离世〉》:‘哀仆夫之坎毒兮,屡遭忧而逢患。’王逸注:‘坎,恨也。’此卦名勞或坎均可,但作坎意義更為顯豁。”[11]朱興國先生認為:“勞,疲也。坎爲罷(《周易·中孚·上九》校),故曰‘勞’。”[12]也是從字義和卦象兩方面來推求的。
首先說卦象說,這個看上去是很有道理的,坎象為勞,出自《說卦》:“(帝)勞乎坎”,《國語·晉語四》司空季子為公
中国历史故事有关月亮
子重耳斷卦的時候也說:“坎,勞也,水也,眾也”,說明坎卦有“勞”象是先秦就有的說法。可問題在於,其它卦名均是音同或音近假借,爲什麽獨坎卦用卦象代替?而且就坎卦本身而言,其卦象極多,最有名的是坎為水,爲什麽不以“水”代之?《說卦》里又明白地說坎“為血卦”,爲什麽不以“血”代之?就其它卦象而言,《說卦》言“戰乎乾”,為什麽乾卦不稱“戰”?言“致役乎坤”,爲什麽坤卦不稱“役”?說巽“為木”、“為風”、“其究为躁卦”,爲什麽不稱巽卦為“木”、為“風”、為“躁”?說離“為火”、“為乾卦”,爲什麽不稱離卦為“火”為“乾”?如此等等,均不可解釋。可見卦象之說實在沒有說服力。
再說字義說,“坎”之本義是“陷也”,并無憂、恨義,上引王輝先生說所引的《太玄》、《九嘆·離世》里的“坎”均“惂”字之假借,二字古音同。《說文》:“惂,憂困也”,《廣雅·釋詁一》:“惂,憂也”,均其證,故不得言“坎”本身有憂、恨義也。所以說從字義上說“坎”義為“勞”也是根據不充分的。
主要原因是“勞”或“犖”與“坎”無論是聲是韻都不相近,很難說是通假,所以才求諸卦象和字義,但是筆者認為,它最大的可能還是因為誤字或誤讀造成的。
王明欽先生在《王家臺秦墓竹簡概述》一文中指出:“王家臺秦簡使用的文字分為三種。《歸藏》形體最古,接近楚簡文字,應為戰國末年的抄本。”[13]看看楚簡中的“勞”字的寫法,是從炏從衣或卒,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上博一《緇衣》4簡)、“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郭店簡《緇衣》6簡)等形,金文《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鎛》中“勞于齊邦”、《齊侯鎛》“堇勞其政事”的“勞”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也是從炏從衣這個寫法。這個字形和小篆“褮”字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是非常相近的,它們之間很可能存在著某種分化或訛變的關係。也就是說,先秦易書中的坎卦很可能有時候是被寫作“褮”,“褮”與“坎”古音影溪旁紐雙聲、蒸侵通轉疊韻,讀音是相近的;帛書《周易》中坎卦作“習贛”,其中“坎”、“贛”古音溪見旁紐雙聲、侵談旁轉疊韻,二字讀音相近,屬於音近假借。“贛”與“貢”古字通,古書習見。[14]“貢”、“褮”古音見影旁紐雙聲、東耕旁轉疊韻,讀音也是相近的。在先秦的易書里,坎卦的寫法一定很多,除帛書《周易》作“贛”外,看看《經典釋文》卷二“坎”下云:“本亦作埳,京、劉作欿。”是傳本《周易》中的坎卦尚有“埳”、“欿”兩種寫法。而先秦時期很可能尚有的一種是寫作“褮”,也是音
苏联中国历史故事简介
近假借,因為“褮”與“勞”形近的原因,坎卦才訛寫作“勞”,傳本《歸藏》更假借作“犖”。也就是說,《衷》、《歸藏》作“勞(犖)”也是因為在音近假借過程中發生了訛字現象而然,它與卦象、字義均無關係。
3.陵(謙)
陵,即謙卦,帛書《周易》作嗛,楚簡《周易》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傳本《歸藏》作兼,兼、嗛、謙、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均音近假借。可注意者是楚簡《周易》所作者乃從土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聲,傳世典籍中無此字,《六書正譌·平聲下·十四鹽添嚴》:“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離鹽切,稜也。從厂,石之稜隅也。又厲石。兼聲。《說文》作廉,從广,無義,傳寫之譌也。”是以“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為“廉”之正字。疑謙卦本作“兼”, “兼”字古當有古甜切和力鹽切兩個讀音,前者爲牙音的見紐,故“縑”、“歉”、“謙”、“嗛”等字均從“兼”聲爲牙音字;後者爲舌頭音的來紐,故“廉”、“鐮”、“熑”、“磏”、“鬑”、“螊”等字均從“兼”聲而爲來紐的舌頭音字。“陵”古音來母蒸部,與力鹽切的“兼”雙聲、蒸談通轉叠韵,爲音近假借。《六書正譌》正以“稜”訓“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廉)”,當是義訓兼聲訓。“陵”、“稜”古音同,則“陵”、“廉”固亦聲近。故其卦名本作“兼”,傳本《歸藏》照書,《周易》讀牙音,故音假作“嗛”、“謙”;秦簡《歸藏》讀舌頭音,故音假作“陵”。
4.亦(頤)
亦(頤),秦簡《歸藏》頤卦作“亦”,用字與蠱卦同。按:“頤”古音馀紐之部,陰聲;“亦”古音馀紐鐸部,入聲,二字雙聲,韻部屬旁對轉疊韻,為音近假借。又據明·楊慎《丹鉛總錄》卷十三云:“《釋名》:‘東北隅為宧,宧,養也,東北陽氣始生,布生物也。’《易》:‘頤者養也。’頤亦音陽。”若確如楊說,則“頤”當有馀紐陽部讀音,則“亦”、“頤”為雙聲、鐸陽對轉疊韻,讀音就更接近了。
5.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既濟)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此卦簡頭有離下坎上的卦畫,知為《周易》中的既濟卦,帛書《周易》同。秦簡本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爲單字卦名。連劭名先生已指出此字當讀為“卷”,訓“收也”、“束也”。[15]其字從虫聲,當即“蜷”字之簡構,其爻辭中有“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其席”之語,故知此字當讀與“卷”同,《楚辭·招隱士》:“偃蹇連蜷兮”,《考異》:“蜷一作卷”,是二字古通用。它極可能是將“既濟”省爲“既”而讀爲“蜷(卷)”,它在文中用爲“卷”,“既”、“卷”古音同見紐雙聲,物元旁對轉叠韵,是為音近通假。
傳本《歸藏》作“岑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字從雨昕聲,據《康熙字典·雨部》曰:“《字彚補》:與霽同。《說文先訓》:從雨而見大昕,是霽也。《歸藏易》既濟作岑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字彙補》的說法根據的就是《歸藏》,別無所據。“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這個字只見于《歸藏》,其實這個字應該是個寫錯的字,據《集韵》“霒”字或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集篆古文韻海》卷二收古文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下面均從日從今,《歸藏》的這個字不過是把下面的“今”訛作了“斤”,應當是一個字,也就是“霒”的或體。
那麽傳本《歸藏》的“既濟”卦作“岑霒”,不僅無義可說,而且“岑”、“霒”二字古音很相近。“霒”很可能如“大毒畜”、“小毒畜”的“畜”、“散家人”的“家人”一樣也是薛貞的注文,他可能認為“岑”當讀若“崟”(據《集韻》,“崟”或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從吟聲或今聲;又以“岑”讀牛錦切,吟上聲),注“雨吟反(切)”,後人把“雨吟”誤合成一字而寫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又形訛為“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故疑傳本《歸藏》的“既濟”和秦簡本一樣,也是單稱“既”而書爲“旡”(“旡”、“既”古音同),楚簡文字的“既”寫作“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天星觀卜筮簡),它右邊所從的“旡”,上面所形似“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下面形似“今”,如果依形隸定則如“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故而在傳抄中訛謬作“岑”,實當作“旡”,即“既濟”之省。而後人以“既濟”爲二字卦名,故與本屬注文的“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雨吟)”字誤拼成“岑
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遂不可解矣。
要之,秦簡《歸藏》和傳本《歸藏》用的是和《周易》一樣的卦名,它們雖然不是一本書,但是是一個系統的東西。在先秦時期的筮書里,很可能只有一套卦名在流傳,這套卦名產生一定比較古老,故為筮法所通用。後來在不同的版本中或書中卦名用字差異分歧,主要是由於口傳音訛或音假造成的。有些通假字以我們現在所掌握的古音知識來衡量似稍懸隔,這可能與古代不同地域的方言語音歧異有關(如楚地方言),中原音韻不能盡數涵蓋,同時對一些字的古音擬音未必準確,也影響對一些通假現象的判斷;另一些現在看來讀音差距較大的卦名,則主要是由於在轉寫中不斷發生文字錯誤造成的,它們與卦象無關,也與字義無關。
[1] 王明欽《試論〈歸藏〉的幾個問題》,古方主編:《一劍集》,中國婦女出版社,1996年。103頁。
[2] 李學勤:《周易溯源》,巴蜀書社,2006年。293頁
[3] 王寧:《對秦簡〈歸藏〉幾個卦名的再認識》,簡帛研究網站2002/10/12.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2/wangning04.htm
[4] 王明欽:《王家臺秦墓竹簡概述》,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0年8月·北京。後收入艾蘭、邢文主編:《新出簡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28頁。
[5] 李學勤:《周易溯源》,292頁。
[6] 王輝:《王家臺秦簡〈歸藏〉校釋(28則)》,《江漢考古》2003年第1期。
[7] 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四版),中華書局1985年。303頁。
[8] 黃錫全:《汗簡註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409頁。
[9] 林義光《文源》。轉引自周法高主編,張日昇、徐芷儀、林潔明編纂:《金文詁林》第七卷,香港中文大學,1975年。4360頁
[10] 見心通轉之例,參黃焯《古今聲類通轉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28頁。心見通轉之例,參該書146頁。
[11] 王輝:《王家臺秦簡〈歸藏〉校釋(28則)》。
[12] 朱興國:《王家臺秦墓竹簡〈歸藏〉全解》,簡帛研究網站2007/11/11.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7/zhuxingguo008.htm
[13] 王明欽:《王家臺秦墓竹簡概述》,《新出簡帛研究》,28頁。
[14] 參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貢與贛】條,齊魯書社,1989年。2頁。
[15] 連劭名:《江陵王家臺秦簡與〈歸藏〉》,《江漢考古》1996年第4期
点击下载附件:
1102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8863.html
以上是关于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易经-王寧:秦簡《歸藏》幾個卦名補釋;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0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