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汉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长安城-汉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汉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
【数据库】1995年
【文献号】4231
【原文出处】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
【原刊地名】西安
【原刊期号】199404
【原刊页号】060-066
【分类号】K91
【分类名】中国地理
【作者】马正林
【复印期号】199502
【标题】汉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
【正文】
摘要 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首都,承前启后,开创了中国都城的新规制。它充分利用龙首原以北的有利地形,修筑了高大雄伟、长达36公里的城墙,规划出宫殿、居民和市场区。街道端直宽广,并与丝绸之路连网,交通四通八达,商业发达,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大城市。同时开凿了昆明池和供水渠网,第一次成功地解决了城市供水问题,对今天的城市供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汉代 长安城 城市布局 城市供水 地形 水源
中国的首都出现于夏代,发展于商、周、春秋,奠基于战国、秦,成熟于西汉。西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首都,承前启后,建立了中国都城的新规制,成为后来各统一王朝兴建都城的楷模。
一、地形与筑城
西安地区的地形特征与关中平原相比,略有差异。关中平原受中国总地形特征的制约,平原西高而东低。由于渭河横贯平原的中部,南北又有大山夹峙,渭河两侧的平原均向渭滨倾斜。由于秦岭山脉在西安以东折向东北,造成西安地区的地形特征东南高而西北低。从总体上说,西安地区的平原也是大平小不平,位于秦岭脚下的原大都向西北伸延,连绵起伏,十分壮观。这种东西狭窄,南北绵长的原,在秦岭脚下海拔800米左右,向西北伸延最远的原长二三十公里,高度下降到400米左右。西安诸原各有特点,有的高大雄伟,气势磅礴,有的突兀高起,小巧玲珑,有的宽广舒展,一平如砥,有的弯弯曲曲,抬头翘尾,有的狭长如带,酷似游龙飞舞,这些奇态异景,为地形特点增添了无限美好的风光,也为长安城的总体布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地形的制约,发源于秦岭山脉的西安诸河流,大都由南向北或由东南向西北注入渭河,把西安地区切割成南北向或东南、西北向的长条块。西安地区是关中平原河流最密集的地区,向来有“八水绕水安”之称。河流众多,平原被切割破碎也就比较明显。这种南北向的条状平原,其面积大小以河流的密集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然而,只有灞、chǎn@①与júe@②、沣之间这块平原,既无河流切割,又坦荡宽广,东西宽约17公里,南北长约40公里,以龙首原为分界线,形成南北两个不同的地形单元。龙首原位于西安城北,头起chǎn@①河岸上的光泰门,尾至三桥车站以南,呈西南、东北走向,犹如一条游龙横卧在那里,故有此名。龙首原以南,地形起伏,愈向东南,地势愈高;以北地势低平,向渭滨倾斜,平原开阔。汉长城就
中国历史故事十大神兽
南倚龙首原,北濒渭河,西临júe@②河,东近灞、chǎn@①,占据了西安地区宽、长各达17公里、最为完整、平坦的一块平原。这块平原为汉长安城的兴起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故事有哪些
、创新和宏伟壮观提供了有利的地理基础。《管子·乘马》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汉长安城的城址选择正好符合中国古代建都的基本原则,它恰好位于秦岭之下,渭河之上,地形高低得宜,真正做到了“因天材,就地利”。同时,平原广阔,水陆交通四通八达,也正如范蠡所言:“今大王欲立国树都,并敌国之境,不处平易之都,四达之地,将焉立霸王之业”(《越绝书》卷8)。西汉霸业的形成,与长安城城址选择得当,自然形势有利,关系极为密切。汉长安城开创了中国都城发展的新纪元,正是这块开阔、平坦的原野为它提供了用武之地,能够精心建造,大胆创新,使中国都城的建设跃上了一个新的水平。有人认为西汉长安城是以秦都咸阳为模式而有所发展,整个长安城属于宫城(内城)的性质[①a],显然缺乏根据。因为长安城是一个整体,并无小城与大郭。当然,汉长安城确实继承了秦代以前都城的优点,但它是创新,而不是模拟。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充分利用地理上的优势,使各种地形特点都能发挥作用,而且因地制宜,恰到好处。
龙首原以北的这块平原,南起龙首原,北至渭滨,东南部最高处海拔400米,向北伸延17公里,海拔高度仅降低了30米。这块宽广的平原由南向北缓缓倾斜,坦荡无垠,为建设一座规模宏大的都城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西汉初年正是利用这块平原兴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大都城,规模宏大,布局整齐。汉长安城选址于楚汉相争时期,先依秦代离宫兴乐宫建成长乐宫,并建成西汉政治中心的未央宫,高帝七年(前200年)才“自栎阳徙都长安”(《汉书》卷1下《高帝纪》)。直到惠帝时,才兴建了长安城。由于受到地形、河流和长乐、未央的制约,汉长安城的形状就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惠帝元年(前194年)春,正月,“城长安”。三年(前192年)春,“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同年六月,“发诸侯王列侯徒隶二万人城长安”。五年(前190年)春,正月,“复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五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同年九月,“长安城成”(《汉书》卷2《惠帝纪》)。也就是说,从惠帝元年到五年,修筑长安城,除两万人长年修筑外,主要有两次大规模的施工,共征发长安附近600里内男女民工291000人,修筑两个月。《史记·吕后本纪》记载,惠帝“三年方筑长安城,四年就半,五年、六年城就”,其开始、终止与具体的修筑时间,均与《汉书》有一定差异。《史记·吕后本纪》索隐引《汉宫阙疏》,“四年筑东面,五年筑北面”。由此可见,筑城时间应以《汉书》为正,其筑城顺序是先筑南墙、西墙,再筑东墙、北墙。因为城的南部有未央、长乐宫,必须先筑南墙。未央为政治中心,又再筑西墙,长乐为太后宫,接着筑东墙,最后才筑北墙。这种筑城顺序,除政治需要外,也同东西南北墙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有一定关系。长安城南倚龙首原,地势最高,先筑南墙,使长安城平地拔起,突兀耸峙,高大雄伟。西墙紧临júe@②河,先筑西墙也便于防洪。东墙为一南北直线,地形由南向北倾斜,只有以南墙高度为准,才能使东墙的高度由南向北递减,其修筑也只能在南墙之后。北墙为长安城最后封口,地势也较低,只能在东西墙建成后才能修筑。由四墙构成的汉长安城,平面布局为不规则的正方形,缺其西北角。这种形状也同地形、河流、宫殿有密切关系。过去由于不了解汉城地区的地理特点,误认为这是当年筑城时有意所为,一定要把长安城修建成天上星斗的形状,“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三辅黄图》卷1)。这完全是傅会成说,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汉长安城除东墙为一南北直线外,其他三墙均有曲折,尤以北墙最为明显,达6处之多。经过实测,汉长安城东墙长约6公里,南墙长约7.6公里,西墙长约4.9公里,北墙长约7.2公里,周长25.7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①b]。城内东西、南北各长6公里左右。从各墙的长度不难看出,除必须把长乐、未央包入城内外,完全是依自然形势,随地形、河流而曲折。南墙位于龙首原顶上,其中段所以作直角形向南曲折,就是为了包入墙下的高地,以增强防御能力。南墙东段向北紧缩,也是为了适应地形特点。因为南墙西段地基仅海拔390米,如果东西一线,其东段地基就要升高到海拔400米以上,显然难于使城墙处在同一高度线上。西墙只能顺应未央宫西墙南北修筑,但由于júe@②河在西墙北段折向东北,其北段只能向内紧缩。另外,380米和385米等高线在长安城西部呈西南、东北走向,西墙北段向东内缩,也有利于保持城墙高度大体一致。北墙呈西南、东北走向,显然是受渭河和龙首原北坡地形的制约。西汉时渭河紧逼龙首原脚下流过,距离汉长安城甚近。由于渭河不断向北滚动,汉长安城遗址北距渭河已有5公里之遥。龙首原北坡边缘受渭河冲击,呈西南、东北走向,长安城的北墙就只能顺应自然之势,多有曲折。如果东西一线,其西段就势必处于渭河的中流,这是完全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斗城”之说没有任何科学根据。
汉长安城地区的自然环境是修筑城墙的基本依据。城墙多有曲折绝不是偶然现象,而且土质细腻坚实,十分优越。今实测城基宽12-16米,城高当在12米以上[②b]。《三辅黄图》记载的城“高三丈五尺,下阔一丈五尺,上阔九尺”的数字显然失实。
汉长安城的设计者巧用地形,规划修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在中国城市的选址、筑城史上独具一格,堪称中国都城和城市建设的楷模。
二、水源与渠网
中国都城兴起以后,就非常重视城市水源。禹都阳城位于颍水和五渡河交会处[③b]。商代最后的都城殷,位于安阳市西北小屯村,遗址横跨安阳河。西周都城丰京和镐京,分别位于沣河西岸和东岸。东周王城位于洛河北岸,涧河从北向南穿过它的西部。可见夏商周三代的都城无不靠近河流,跨河筑城,或位于两河之间、两河交会处,以解决城市的水源问题。
春秋战国和秦代的都城,对解决城市水源尤为重视。齐临淄、鲁曲阜、燕下都、晋新田、郑韩新郑、秦雍城、栎阳、魏安邑、赵邯郸、楚纪南城(郢)、秦咸阳等,无不靠近或横跨河流,主要依靠自然河流,有人工导引凿渠的只有燕下都。
从夏代起,直到秦统一全国,历时两千余年,各著名都城的水源主要依靠自然河流,人工蓄水库尚未发现,开渠引水者也很少。这就说明,中国都城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还不能依靠人工力量开辟水源和解决城市供水问题。因为仅靠自然河流,水源难于得到保证。只有到了西汉长安城,才成功地开辟水源和解决了都城的供水问题。由此证明,长安城第一次成功地解决了城市供水问题,是亘古以来的重大事件,开创了中国城市供水的新纪元。汉长安城繁华无比,“人不得顾,车不得旋”,“红尘四合,烟云相连”,显然同成功地解决了水源有密切关系。
西汉初年,长安城的水源主要来自城西júe@②水,同时凿井,引用地下水。西汉中叶,长安人口达到五六十万,仅依靠júe@②水和井水显然是不够的。到了汉武帝时,就不得不大规模地动员人力物力以解决长安城的供水问题。
由于龙首原呈西南、东北走向横卧在长安城南,从长安城的东南引水自然受到阻隔。因此,只有从长安城的西南着眼才能解决长安城的水源。长安城西南有júe@②、沣、xiáo@③3条河流。在这3条河流中,沣、júe@②为渭河的支流,只有xiáo@③河为沣河的支流。除西汉末年成都侯王商引沣水入长安城,“注第中大陂以行船”外(《汉书》卷98《元后传》),从未以沣水为长安城的水源。《诗》云:“沣水东注,维禹之绩”,周代又建都沣水两岸,为什么西汉不引沣水?其实这正是西汉精心选择水源和成功解决水源的奥妙所在。沣河为渭南大川,洪水量大,要拦蓄它作为城市水源,必然会威胁长安城的安全。西汉所选择的稳定而安全的水源就是沣河的支流xiáo@③河。xiáo@③河发源于石砭峪,北流,再西流入沣,其北侧就是细柳原,即使山洪暴发,也不会威胁长安城。细柳原北侧又有良好的库址,能够拦蓄丰富的水源。开源和拦蓄是长安城解决水源的成功经验,远在两千年前就开创了中国城市供水的新格局,创造了人间奇迹。
汉
老年人喜欢的中国历史传奇故事
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半,发谪吏穿昆明池”(《汉书》卷6《武帝纪》)。“故吏皆适令伐棘上林,作昆明池”。后来由于“粤欲与汉用船战逐,乃大修昆明池,列馆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汉书》卷24《食货志》),使昆明池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成为操练水军的场所。西晋人臣zàn@④认为开凿昆明池仅为了征伐昆明是不对的。因为西汉“发巴蜀兵”伐滇是元封二年(前109年)的事,上距开凿昆明池已相隔11年。西汉开凿昆明池也完全是为解决长安城的水源。昆明池位于长安城西南,即今斗门镇东南的一片洼地,池址清晰可辨。经过实测,面积达10平方公里。它的南界在今石匣口村以北,北界在上泉北村和南丰镐村的土岭以南,东界在孟家寨、万村的西边,西界在张村、马营寨和白家庄之东[①c]。
昆明池的水源来自xiáo@③水。西汉中叶在今长安县的西堰头村修筑石闼堰,《水经注》称为“石è@⑤”,堰xiáo@③水北流,穿过细柳原,流入昆明池。经笔者调查,尽管当地有东、西、南、北四个堰头村,但石闼堰应位于西堰头村。因为xiáo@③河在此向北弯曲,距离细柳原最近,又可利用河道向北的自然弯曲之势,顺势拦截,导引北流。今天当地已无堰的遗迹,但穿过细柳原的渠道却历历在目。清代末年,王森文实地调查,“先年堰石积若城墉,今渐少,余验之尚有数石,盖即汉石闼堰无疑”(《汉唐都城图·后记》)。石闼堰是一座滚水石坝,当xiáo@③河枯水期可尽拦截进入昆明池,洪水期即漫顶而过。它的高低与昆明池的水位基本相平,设计十分科学。昆明池的水源完全维系于石闼堰,唐大和以后,石闼堰废,昆明池涸。《雍录》认为“昆明基高,故下流尚可雍激以为都城之用,于是并城疏别三派,城内外皆赖之”(《雍录》卷6)。但经黄盛璋先生考证,昆明池实际上有四个口,四条渠道[②c]。南口与xiáo@③水相通的渠道为进水口和进水渠,西口与沣河相通的渠道为溢洪闸和溢洪道。经笔者调查,西口闸门就在堰下张村,闸门石堰犹如一道长堤。在昆明池北,还修筑了一道长堤,当地群众称为“眉坞岭”。为了长安城的安全,西汉对昆明池的泄洪、防洪非常重视。北口和北出的渠道,东口和东出的渠道才是供应长安城内外的供水渠道。
从昆明池北出之渠,《北经注》称为昆明池水,流经今南丰镐村、镐京乡之东,秦阿房宫遗址之西,在三桥镇西南注入è@⑤水陂。è@⑤水陂位于今车张村西南,是一座调蓄水库,既可控制水流,防止昆明池水直泄入渭,或威胁长安城,又可抬高水位,引水入城。从è@⑤水陂北出之水有二:一条从陂北部东出,称è@⑤水陂水,东北注入júe@②水;一条北出,东北绕建帝宫东南,于凤阙(今北双凤、南双凤村,建章宫东阙)南注入júe@②水,仍称昆明池水。júe@②水又北,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称为júe@②水枝津,一水西北流进入建章宫太液池(今太液池苗圃),为júe@②水正流。júe@②水又北出太液池,北经神明台东(今孟家寨北),又出宫入渭。在章城门(西墙南门)西南引júe@②水入城之水,《水经注》称为júe@②水枝渠,“飞渠”入城。“飞渠”也就是渡槽,入城后在未央宫前殿西汇为沧池,然后出池北流,经未央宫、武库、长乐宫之北称为明渠,在清明门(东墙中门)附近出城注入王渠,即护城河。从王渠东出之水,与昆明故渠相会。从è@⑤水陂东出、北出之水均注入è@⑤水,除渠在è@⑤西,引水东去必须横绝外,也有增大渠水流量,利用è@⑤水河道作为缓冲,以免渠水直冲长安城的功能在内。
从昆明池东出之水,《
中国历史500感人故事
水经注》称为昆明故渠。昆明故渠流经今河池寨北,又东横绝è@⑤水,又东经汉明堂(今大土门)南,又东流而北屈,在安门(南墙中门)之东注入王渠。在霸城门(东墙南门)之南,又从王渠东出,与è@⑤水枝渠会。昆明故渠又北至今张家堡西北与漕渠相会,二者已合二为一,不分彼此了。笔者实地调查,昆明故渠与王渠相会,再东出王渠与漕渠相会的渠道历历在目,纠正了《水经注》记载的错误。有人说漕渠以昆明池为水源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开凿漕渠后的9年才开凿了昆明池,昆明池只是漕渠的辅助水源。长安城南部地势较高,把渠道布设在西南和东南十分得当,有利于自流供水。
昆明池选址得当,闸坝设置和渠道布设也恰到好处,为长安城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石闼堰、è@⑤水陂、飞渠的设置,都可以称为奇迹。长安城的水利建设,把开辟水源与储备水源,把城市供水与风景区的建设,把供水干渠与运输渠道相结合,对今天的城市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宫殿与街、里、市
长安城的主要宫殿均位于龙首原上,除发挥高台建筑的艺术外,也同控制全城的制高点有密切关系。宫殿区占有长安城面积的1/2,几乎全在高地上,也绝不是偶然现象。
未央宫接近方形,周长8.8公里,合汉代21里,面积5平方公里,占长安城总面积的1/7。宫墙已夷为平地,但西墙有一小段遗留在地面上,高达11米。见于文献记载的大殿有50座。前殿位于全宫的中央,为正殿,其他大殿以此为中心,向四面展开。其遗址在今西马寨村以北,夯土基址高出周围地面5米,北部最高处达20米。前殿南北长350米,东西宽200米,占地7000平方米。1981年在前殿以北发掘了椒房殿,占地40亩。另外还有台、阁、室等。
未央宫是楚汉战争期间由萧何监修的,前殿实际上是中轴线,以此为中心对称布局,“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未央宫如此整齐,正是地形有利的必然结果。其宫址几乎全部在385米等高线以上,仅东南部在390米等高线以上,略高一些。从宫的东南到西北,长达3.1公里,坡降仅5米,证明未央宫十分平坦。地形高而平坦,正是未央宫耸峙入云,整齐划一的前提条件。
长乐宫的形状接近长方形,但不规则,宫址也偏北,与未央宫并不对称。经勘探,长乐宫周长10公里,合汉代20余里,面积6平方公里,占长安城总面积的1/6。长乐宫的地面遗迹已荡然无存,今西安西北的阁老门村一带就是它的所在地。文献记载的大殿有17座,也是以前殿为中心向四面展开。长乐宫宫址北移和北墙、南墙的曲折,都和地形特点有关。由于390米等高线呈西、东走向,然后折向东北去,南墙中、西段只有内缩,才能保持宫墙东西一线的大体高度。385米等高线在长乐宫北墙的东段呈东、西走向,东段只有向南作直形曲折,才能使宫墙上升到385米等高线以上,以利防守。宫址北移也是为了避开395米等高线,使宫内地形保持平坦。长乐宫形状的不规则,是西汉长安城巧用地形的又一有力证据。
建章宫是汉武帝时修成的,位于城西建章乡。建帝宫的范围尚未探清,根据太液池(今苗圃)、前殿(今高低堡子)、凤阙(东门,亦称别凤阙,今双凤村)、神时台(今孟家寨北)等遗址,大致可以确定它的范围在今三桥镇、焦家村、延秋门和新军寨之间,比未央宫要大,与文献记载的20余里、30里、数十里的范围大体一致。建章宫修建于西汉盛期,又是在未央宫柏梁台发生火灾,“复起大屋以压之”的情况下动工的,规模宏大,新奇别致就成为必然之势。文献记载,建章宫有前殿等26殿,骀荡等六大宫,号称“千门万户”。另外还有神明台、井干楼等高大建筑物。
建章宫选在城西,是因为城西地形平坦,水源丰富,而城内又无地可容的缘故。它与未央宫有跨越城垣的“飞阁”相连,“构辇道以上下”。这种平坦而宽广的地形,为建章宫以前殿、太液池为中心布设楼台亭阁提供了有利条件。南半部地势较高,为主要宫殿区,北半部地势较低,构成以太液池为中心的游乐区。太液池周回10顷(一说千顷),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汉书》卷25下《郊祀志》),与殿台亭阁交相辉映,相谐成趣。建章宫与未央、长乐宫风格相异正是地形、水源制约的必然结果。
汉长安城附近地势与城市引水工程示意图
(附图{k912to1.BMP})
(附图{k912to2.BMP})
地图编制:马正林 张慎亮 1994年5月
长安城有“八街九陌”,“参涂夷庭,街衢相经,廛里端直,甍宇齐平”。经过钻探,除未央、长乐宫附近的四个城门外,通向其他八个城门的街道均为三条平行的干道,中间的一条最宽,达20米,称为御道或驰道,两边的各宽12米,由两条排水沟相隔开。街道均为东西、南北向,互相交错,形成“丁字路口”和“十字路口”。长安城的待道各有名称,安门、直城门、清明门、横门大街可能分别称为章台街、藁街、香室街和华阳街。长安城内地形平坦,是街道布设宽广、端直的根本原因。汉长安城这种棋盘式的街道格局,以及把市内交通与排水相结合,为后来中国城市的街道设置开创了一个光辉的范例。
汉长安城的居住区称为里,“门巷修直,居室栉比”,十分整齐。文献记载的有160个里,里有围墙、有里门,设里正,构成独立的居住单元。从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又起五里于长安城中,宅二百区以居贫民”来看(《汉书》卷12《平帝纪》),每里划分为四五十区。当然,里有大小,并非整齐划一。贵族多居住在未央宫北和宣平门附近,故《西都赋》、《哀江南赋》有“北阙甲第”、“宣平之贵里”的称谓。既然街道端直,里也就是方形或长方形,完全与地形平坦的特点相适应。这种格局也为后来城市居住区的设置树立了样板。“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致九州之人在突门。夹横桥大道,市楼皆重屋。”(《三辅黄图》卷2引《庙纪》)二百六十步折合0.13平方公里,大于一个里的范围。市在道东、道西,就是指“夹横桥大道”。横桥即中渭桥,横桥大道是长安城西北部的干道,也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今天见于记载的市名很多,排除有歧义的市,则有柳市、直市、交门市、交道亭市、孝里市和东、西、南、北市,恰好是九个市。交道亭市在便桥(西渭桥)之东,直市和交门市在渭桥(中渭桥)之北,其他均在城内西北部。元始四年(4年),“又为方市huì@⑥门,周环列肆,商贾居之,都商亭在其外”(《太平御览》卷827引《三辅黄图》),证明从汉代起,商人定居市场,开创了商业贸易的新局面。
根据考古发掘,汉长安城的市场和手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的西北部,显然同这里地形平坦、水源丰富、交通便利有密切关系。汉长安城宏大、富丽,承前启后,脱颖出中国城市的新型模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 马正林,1935年生,196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任该系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教授。从事历史地理教学和研究,撰著有《中国历史地理简论》等书015部,发表论文50余篇。
〔责任编辑 高益荣〕
本文1994年5月12日收到。
①a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探讨》,《文博》1984年1期。
①b②b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页。
③b《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第274页。
①c胡谦盈:《丰镐地区诸水道的踏察》,《考古》1963年第4期。
②c黄盛璋:《西安城市发展中的给水问题以及今后水源的利用与开发》,《历史地理论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2372.html
以上是关于长安城-汉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长安城-汉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5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