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历史-嘉庆二年的王囊仙起义

  • 历史,中国古代史,嘉庆,清朝,清史列传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9-19 04:55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历史-嘉庆二年的王囊仙起义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嘉庆二年的王囊仙起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嘉庆二年的王囊仙起义


清仁宗嘉庆二年(179),贵州南笼府和贵州、广西交界地区爆发了由王囊仙领导的苗民反清起义。
自雍正年间,清廷对

中国历史上的两大传说故事

贵州、云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以来,虽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一面,但同时也给该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在贵州和广西交界的苗族地区,大量涌人的汉族地主阶级和高利贷者,与清廷各级官吏及苗族上层统治者相勾结,对苗族人民进行残酷的掠夺、压榨和欺凌。[1]他们大量兼并苗民土地,使其“尽成佃户”[2];同时又用高利贷进行盘剥,借谷一石,不出一月竞收三五石之巨,从而给苗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正如这次起义首领韦七绺须(即韦朝元)所说:“苗民穷苦,重利借债,后来债负愈多愈穷。”[3]这样,就造成了以清朝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与广大

中国历史最伟大的十个人物故事

苗民的尖锐对立。
乾隆六十年(1795),贵州松

中国历史短命神话故事

桃厅及湖南永绥厅、凤凰厅爆发了以石柳邓为首的苗民大起义,给了清廷极大震动。为了迅速扑灭这次起义,清廷急忙从各地抽调兵力,贵州南笼府的清军也应调出征,这就给当地苗民的反清起义创造了有利时机。
嘉庆二年正月,距南笼府城十七八里的当丈苗寨首领韦朝元,与其徒大王公(王阿禄)经过紧张磋商后,公推行巫医病。在苗民中很有影响的洞洒寨苗妇王阿从(一作阿崇,又称王囊仙[4])为首领,尊她为“皇仙娘娘”,年号“仙大”,韦朝元“自己起了天顺年号”[5],并号召各地苗民举行反清起义。接着,王囊仙、韦朝元和大王公带领起义苗民围攻南笼府城,另派李阿六、王抱羊等围攻南笼府属之永丰、黄草坝、捧贴新城、册亨,安顺府属之永宁、归化各城,二月又派人到广西亚稿联络苗民龙登连父子,共同反清。起义军声势大振,清廷地方当局茫然无措,册亨很快被攻陷,“滇黔道梗”[6];南笼知府曹廷奎自缢身亡,城内许多人仓皇逃至城东20里的坡垒山避难,署理经历金淳急召手下人“共筹饱食,募勇守城”,使起义军屡攻不克,“拒守六月,城获以全”[7]
清仁宗获知南笼府苗民起义消息后,深恐他们与“湖南苗匪气类相通,勾结窃发”,急命正在湖北镇压白莲教起义的云贵总督勒保率军前赴南笼,“星速剿捕”[8]。勒保到任后,以安顺府永宁州北的关岭“为进剿南笼要路,即分剿永丰等处亦所必经”[9],决定由关岭进兵剿灭起义军。这获得了清仁宗的批准。为了防止起义军逃跑,清仁宗又命总兵德英额、扎郎阿、袁敏分堵东。
西、北三面,南面因与云南、广西相邻,特令两广总督吉庆、云南巡抚江兰拨兵防守,并要吉庆和提督彭承尧带兵“前赴黔境,将册亨收复”[10]。
部署已定,勒保亲自统军由镇宁进攻关岭。经过两昼夜的急行军,清军抵达关岭对面的大坡岭。勒保派出一支部队从岭后进行包抄,而自己指挥清军从正面进攻。正当双方展开激烈战斗时,岭后清军突然登至岭上,起义军碎不及防,被迫败退。清军顺利地攻克了关岭,并将两旁苗寨焚毁殆尽。接着,清军又收降了关岭后路150余个苗寨,分别解了永宁和归化厅之围。清军进抵南定府安南县。
当清军在关岭一带剿捕,并形成由东北向西南推进之势时,一部分起义军逃至广西境内,与那里的苗民会合,使起义蔓延到西隆州八达一带。提督彭承尧闻讯,立即带领清军赶到八达城,剿杀起义军。
四月中旬,勒保派总兵珠隆阿率一支清军前去解永丰州围,但因兵少在花江受阻,加之无船可波,只得又返回大营。与此同时,勒保自率总兵张玉龙等进攻新城,当途经下山塘起义军营寨时,受到了顽强抵抗。勒保指挥清军将起义军营寨全行焚毁,迫使他们退踞新城外海河桥。清军乘夜冒雨前进,并于河下游水浅处潜渡,“歼贼甚众”[11],由此解了新城之围。然后,勒保引兵直向笼城进发。
王囊仙、韦朝元等自率兵包围了南笼城之后,为阻拦清朝援兵的到来,占据了城西北的碧峰山,在山前的望城坡上建两座木城,又将附近道路挖断,拆毁石桥,有效地阻止了清军的进剿。
五月上旬,勒保与总兵珠隆阿谋划攻取碧峰山,预先告诫清军不得轻举妄动,听见炮声后方能出营迎击,同时又派一支军队秘密潜伏在山脚下。起义军得知清军到来,立即组织数千人下山迎战,刚至清军大营,一声炮响,伏兵骤起,营中清兵也出而夹击。结果,起义军大败,损伤1000余人,20余座苗寨被焚。清军进抵羊场山,“已扼南笼要路”[12]。此时,起义军虽然声势不断衰落,但依然顽强奋战。他们利用羊场山山势陡峭险峻的有利条件,设卡抗拒。勒保见硬攻无成效,就密派投城的苗人王登荣等人“人贼伙作为内应”,随后分派清兵冒雨攻山。当清军正在仰攻时,王登荣在寨内放火呼应。瞬间,寨内火光冲天,起义军乱了手脚,勒保指挥兵勇“乘势攻扑,将羊肠山占住”[13]又将新店攻克。随之,清军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南笼的“总要隘口”水烟坪,遭到了起义军的顽强抵抗。清军采用分股上山、诱敌下山、聚而歼之的战术,雨夜攻克了水烟坪,“贼人门户已破”[14]。六月,清军又连续攻克了阿棒、鲁沟等处,南笼东乡四十三个苗寨、西乡六十一个苗寨、南乡四个苗寨,以及新城后路一些起义苗寨,也都纷纷向清军投降。至此,起义声势“穷蹩已极”[]不久,清军又攻克了起义军在南笼外围的另一个据点普坪,大王公战死。此时,王囊仙和韦朝元已撤回洞洒、当丈寨中。大王公死后,韦朝元又命王抱羊在北乡继续坚持斗争。六月底,勒保命总兵张玉龙、副将施缙兵分两路,于坝弄五孔桥南浅水处潜渡,直抵南笼城下,起义军失利,长达六个月的南笼城之围被清军解除。清仁宗对此十分满意,于闰六月初十日特颁谕旨说:南笼“绅士民人等,深明大义,众志成城,被围日久,固守无虞”,将南笼府易名为兴义府,体其顾名思义,共勉敦庞,以副朕褒奖善良至意”[15]与此同时,两广总督吉庆、提督彭承尧等在西隆州一带剿杀起义军。亚稿起义军首领龙登连父子慑于清军声威,被迫向清军投诚。五六月间,清军迅速攻克了亚稿、隆或和八达城,闰六月初,又在西隆州城西面的者浪等处搜捕起义者。当清军乘夜上山时,起义者预先派人在半山腰摇扇跳舞,引诱清军。清军果然放枪追赶,起义者立即转人山凹,“绝无踪迹”;等清军追至山梁时,忽见数百名苗民起义者“并力

中国历史小故事好词好句

抵拒”,但因寡不敌众,200余人被歼,30余人被活捉。[16]
在清军节节胜利的时刻,吉庆向清廷提出了施反间计的建议,即使韦朝元和李阿六自相猜疑,清军“更可不劳而集事”。结果,遭到清仁宗的严厉痛斥:“此亦一无聊之计耳,总以速行严剿为正办”。[17]同时又严令吉庆,在将广西边界的起义军剿灭后,迅速渡南盘江与勒保会合,剿灭永丰、册亨和捧鲜的苗民起义军。
闰六月,勒保派遣副将施缙等进攻黄草坝(即后之兴义府兴义县城),此时应调的云南清军也由云贵边界的黄泥河进兵,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并先后攻克了黄草坝附近的九头山、马鞭田,活捉李阿六,解了黄草坝之围。云贵两路清军会合,‘滇黔之路始通”[18]
当苗民起义军得知清大军云集、并向起义大本营洞洒、当丈二寨行进时,立即采取了三项防御措施:第一,在二寨筑起坚固的石城,分内外墙,墙内放置枪、石块;第二,韦朝元令人将附近降清的苗寨尽行焚毁,使清军得不到内应;第三,加紧围困永丰和捧鲜,以减轻清军对起义大本营的压力。实际上,这并不能阻挡清军的前进。七月,勒保兵分三路:一路由德英额、扎郎阿率领,支援捧鲜清守军;一路由袁敏率军援永丰;勒保自率施缙等直捣起义大本营,连克其周围数寨,使其“各要隘尽失,于是固守洞洒、当丈两寨中,无敢出者”[19]。七月底、八月初,清总兵德英额、扎郎阿兵分两路,向围困捧鲜的起义军发起进攻,云南巡抚江兰也派兵接应,很快击败起义军,解除了捧鲜之围。接着,德英额、扎郎阿率兵与勒保会合,向洞洒、当丈二寨发起了最后的攻击。八月十五日,勒保分兵八路,同时进攻洞洒、当丈二寨。当清军进攻洞洒寨时,起义军二三万人“屯聚守险”,“在墙内放枪掷石”,“抵死抗拒”。清军在勒保的督令下,先“将外城墙垣挖开,始能拥进多人,乘势拆毁(外墙)”,然后又“纷纷挖拆内墙”,进人寨内。起义军抵挡不住,纷纷躲人碉楼放起火来,都司王宏信冒着烈焰,抢人一座碉楼,将被烧伤的王囊仙拖出擒获。清军攻克了洞洒寨。与此同时,进攻当丈的清军也进展顺利,千总洪保玉生擒了韦朝元。这一次战斗,清军歼灭了起义军一二万,割获首级1000余颗,生擒2600余人,“并无一名漏网”[20]
清仁宗获悉起义军大本营被攻破,及王囊仙、韦朝元等起义首领被活捉的消息后,大喜过望,下谕旨嘉奖勒保,晋封他为侯爵,同时又要他再接再厉,解永丰、册亨之围,并生擒起义军的另一重要首领王抱羊,“以净根株”[21]勒保接到谕旨,不敢怠慢,立即率兵在兴义府北乡搜剿起义军。八月下旬,清军进攻额老寨,王抱羊率领起义军战士顽强抵抗,结果失利。王抱羊在激烈的战斗中因身负重伤而被清军擒获,勒保为发泄对起义军的仇恨心情,立即将其“寸碟果示”[22]接着,勒保督令进军永丰,击溃围城的起义军,立解其围。九月十五日,清仁宗谕令将永丰州改名为贞丰州,以嘉奖“官民固守功”[23]。
还在勒保向洞洒、当丈二寨进军的半个月之前,两广总督吉庆就剿平了广西的起义军余部,并且于七月二十七日渡过南盘江进人贵州境内,然后向册亨进军。八月上旬,清军在通往册亨的必由之路板蚌遭到了起义军的顽强抵抗,“负隅拒守”,吉庆分派清军“绕道前进”,并亲率大队兵马“由正路直上山梁,并力夹击”,歼毙起义军700余人,[24]从而打开了通往册亨之路。八月下旬,清军迅速攻克了册亨。勒保、吉庆两路会合。接着,他们又遵照清仁宗的谕令,在捧鲜至黄草坝,及普安州册亨一带搜剿未降苗寨。不久,勒保又被派往四川,主持镇压白莲教起义事宜,搜剿工作由云贵总督鄂辉主持。至十一月中旬,在各地活动的起义军余部基本上被清军消灭,起义首领王囊仙、韦朝元、李阿六等也被凌迟处死。这次苗民反清起义至此以失败而告终结。
清廷在血腥镇压了这次起义以后,又制定了一个《善后事宜》。其中,除了补充乡勇加强镇压力量外,特别规定:对“被难商民”和“顺苗、降苗寨落”,均借给种子、牛具;对“查明无力之户,无论草瓦房,每间给与修理银二两”;发还回籍的难民财产,归还“顺苗、降苗”的田产,以息汉苗“向来纷争滋事之根”[25]。另外,还多次对起义地区的苗民实行赈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王囊仙起义坚持了近一年的时间,但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失败了。究其原因,从起义军方面来看,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集团,王囊仙只是一个精神领袖,既“不懂事”,也不管事,完全处于一种“被挟持”的状态;[26]起义苗寨虽然众多,但均各自为战,没有一个统一的行动,很容易被清军各个击破。从清廷方面来看,乾、嘉时期,清朝虽由盛转衰,开始走下坡路,但同起义军相比,它的力量还是强大的。在军事上,清廷不仅适时地调动大量的军队,而且拥有较好的武器装备,起义军无法与之相比拟。在政治上,清廷采取了分化瓦解的策略。例如,羊场山之迅速被清军攻破,“顺苗”王登荣等人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王囊仙起义存在缺陷并最终失败,但其意义不可低估。王囊仙起义是清代中叶人民群众反清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由苗民组成的反清起义,既说明社会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同时也说明民族矛盾自清初以来不仅没有得到调和,反而越来越激烈,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种种迹象表明,清朝统治的衰落已是无可挽回的了。
注释:
[1]据载,如贵州册亨、永丰等处“有岑、陆、周、王、农五姓头人,世代承充,科累闾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剿捕档》,嘉庆二年十月二十七日上谕引勒保奏折)。
[2]《黔南职方纪略》卷二,《兴义府》。
[3]《剿捕档》,《韦朝元供词》。
[4] 王阿从被俘后,在供词中说:她自乾隆六十年(1795)“发了疯颠(癫),就会过阴医病,替众苗医好病,都(拿)来鸡猪酒米来酬谢,众苗都称我为囊”。这就是王囊仙得名的由来。
[5]《剿捕档》,《韦朝元供词》。
[6]《清史列传》卷二十九,《勒保》。
[7]《贵州通志》,《古迹志三·郭义士宅》。
[8]《清仁宗实录》卷十三,嘉庆二年正月了卯。
[9]《清史列传》卷二十九,《勒保》。
[10]《清仁宇实录》卷十五,嘉庆二年三月己未。
[11]《剿捕档》,嘉庆二年四月十八日上谕引勒保奏折。
[12]《剿捕档》,嘉庆二年五月十一日上谕引勒保奏折。
[13]《剿捕档》,嘉庆二年五月二十三日上偷引勒保奏折。
[14]《剿捕档》,嘉庆二年六月初四、九日上谕引勒保奏折。
[15]《剿捕档》,嘉庆二年六月二十六日上谕引勒保奏折。
[16]《清仁宗实录》卷十九,嘉庆二年闰六月戊申。
[17]《剿捕档》,嘉庆二年间六月十六日上谕引吉庆奏折。
[17]《剿捕档》,嘉庆二年间六月十九日朱批。
[18]《清史列传》卷二十九,《勒保》。
[19]《清史列传》卷二十九,《勒保》。
[20]《剿捕档》,嘉庆二年九月初二日上谕引勒保奏折。
[21]《宇实录》卷二十二,嘉庆二年九月戊辰。
[22]《剿捕档》,嘉庆二年九月十二日上谕引勒保奏折。
[23]《清仁宇实录》卷二十二,嘉庆二年九月辛巳。
[24]《剿捕档》,嘉庆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上谕引吉庆奏折。
[25]《清仁宗实录》卷二十四,嘉庆二年十一月丙戌。
[26]《剿捕档》,筛朝元供词》、《王囊仙供词》。
(资料来源:《清史研究》1993年第2期,中华文史网整理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499775.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嘉庆二年的王囊仙起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嘉庆二年的王囊仙起义;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7761.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