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军事历史-试论日俄战争前俄日对中国的争霸

  • 军事历史,日俄战争,中国近代史,远东,中国朝鲜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9-21 00:33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军事历史-试论日俄战争前俄日对中国的争霸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军事历史-试论日俄战争前俄日对中国的争霸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试论日俄战争前俄日对中国的争霸


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消除生产力发展和资本主义积累同金融资本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分割这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除了用战争以外,还能用其他什么办法呢?”(《列宁选集》第2卷,第817页。)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便是俄日相互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必然产物。为揭露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本质,戳穿俄日帝国主义表面上高唱尊重中国主权和对中国“友好”的鬼蜮伎俩,本文试图从日俄战争前俄日双方相互争霸入手,进行分析和论述。

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以咄咄逼人之势,不断自西向东,由北而南,对中国进行殖民扩张活动,也使软弱的日本深受其害。但是,19世纪晚期,情况为之一变,成为日俄两国在远东的争夺。
早在1643年,沙俄就连续派遣波雅科夫等侵略者,越过外兴安岭,窜入黑龙江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尼布楚等地。1847年,沙俄派遣侵略中国的急先锋穆拉维约夫为东西伯利亚总督,配置以大量兵力,步步入侵,将魔爪伸向中国黑龙江地区。1855年5月,沙俄再次武装侵入黑龙江,并迁来大批“移民”,在左岸强行建立俄国居民点。1856年,沙俄竟将霸占的我国吉林三姓(今黑龙江依兰县)都统所辖的黑龙江下游地区和库页岛划为它的“滨海省”,设首府于庙街。1857年,沙俄侵略者强占了黑龙江上游、中游北岸和下游两岸的大片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认为侵占中国领土的时机已到,便勾结西方列强,利用军事威胁和外交讹诈,通过众多条约,夺去中国大片领土。
沙俄在压迫中国的同时,对当时还处在落后的封建王国的日本也进行侵略和奴役。沙俄强迫日本提出书面保证,“今后日本对外开放港口时,首先以俄国为对象;日本与外国通商时,对于俄国在贸易及其他一切方面,也完全同样对待”。1855年2月,日本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下田条约》,初步满足了沙俄的野心。随后,1857年《日俄补充条约》和1858年《日俄友好通商条约》的签订,沙俄打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附属国的危险。
倍受沙俄以及西方列强欺凌的日本,深知变革

求购中国历史故事集修订版

维新不可。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发布《五条誓文》,在“殖产兴业”和“富国强兵”的口号下,经过明治改革运动,日本资本主义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但是,由于日本是小国、岛国,自然资源缺乏,商品市场狭窄,要发展资本主义,立于世界强国之列,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认为,必须以武力“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日本军国主义向外扩张,朝鲜和中国东北便是“日本侵略征服的首要目标”(Morton·W·Scott:Japan:Its History and Culture.New York 1970,P.74.)。1875年,日本开始侵略朝鲜。1876年1月6日,日本政府派黑田清隆率领海军陆战队威迫朝鲜。2月26日,朝鲜被迫签订《江华条约》。日本在朝鲜获得了通商租地、领事裁判权和沿岸自由航行等特权。1882年,日本利用“壬年政变”,强迫朝鲜接受《济物浦条约》,取得了在朝鲜的驻兵权。
为进一步进行争夺,以军事实力作为推行内外政策的后盾,1855年5月,日本陆军设立“监军”职,以便在战时改为军团长,率军出征。与此同时,加强了后备兵员,使实际可动员的兵力增加两倍半。海军制定了以八艘铁甲舰为主力的扩军方案。此方案以击破清政府北洋水师主力舰定远、镇远为目标,着重建造三艘主力舰严岛、松岛和桥立,称为“三景舰”。1885年至1888年,日本逐步废除以“镇压草寇”为主要目标的“镇台制”,建立适应野战和对外战争的师团制。全国陆军设上个师团,统一配备村田式步枪(村田式步枪:1880年日陆军少佐村田径芒设计的适合日本人体型的短杆步枪。)和七厘米口径的青铜山炮。1887年,参谋本部提出《清国征讨策》,不仅测算了兵力,制定了作战部署,甚至拟定了战后割裂中国,分而治之的具体方案,强调以五年为期,抢在清政府完成军备改革以前和列强尚不足以远征东方之时,发动进攻。1888年,山县有朋提出《军事意见书》,强调指出,必须把“充实军备”作为“最大的最紧急的任务”((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36页。)。1890年3月12日,山县有朋在《外交政略论》和《第一次帝国议会上的施政方针演说》中,反复鼓吹所谓“主权线”及“利益线”的侵略扩张理论。他断言:如果别国侵入利益线,则必须以“强力”排除之”((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37页。)。1895年,山县有朋向明治天皇递交了《兵制改革》一折。至此,日本军国主义终于形成了一个吞并朝鲜、灭亡中国、独霸亚洲的“大陆政策”。
但是,日本的“大陆政策”与俄国的霸权造成了尖锐的矛盾。1876年《江华条约》的签订,引起了沙俄的不安。圣彼得堡的一家报纸强调说,“鉴于这种纠纷发生在俄国边境的地区,政府不能对此置若罔闻”。转载这条报导的英国报刊更声称:“俄国决定增派军队……与日本占领南部朝鲜相呼应,陆军将侵入北部”。显然,沙俄是日本侵朝的严重障碍,正如在日本外务省担任顾问的法国人勃索勒德所说的:“现今日本最可怕者为俄国。即使中国对日开战,亦无俄国那样毒害之意”。故“俄国作为敌手,比中国更为让日本人担忧”(Latourette,Kenneth Scott:The Development of Japan,New York 1918,P.164。)。
沙皇俄国虽不遗余力地实现“黄俄罗斯计划”,由于其主要力量用于欧洲的争霸和中近东的争夺,故对远东地区的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和物资补给困难的严重缺陷一时难以克服。
1861年农奴制废除后,沙俄当局制定移民法,鼓励向远东移民,但未获成功。整个60年代,虽有15至20万农民越过了乌拉尔山向东迁移,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到达东西伯利亚,大部分都在中途各地定居下来。1879年后,沙俄当局又成立“志愿船队”,往来于黑海和远东各港口之间,经由海路向东方移民和运送货物,但仍收效甚微。至80年代,为扭转这种颓势,沙皇政府进一步推行了奖励和资助移民的政策,规定每个移居者可以得到15俄亩的土地,并在三年内不纳任何税款。为加强管理,沙俄改变了贝加尔湖以东领土归伊尔库次克管辖的旧例,1884年将这一地区划为若干行政单位,并把管理中心东移至哈巴罗夫斯克。
上述政策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加强俄国远东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因此,从战略方面来看,为了加强欧洲同远东的联络,沙俄政府决定修筑横贯西伯利亚的大铁路。
1887年6月,沙皇命令进行铁路的勘测工作,并决定于1891年6月举行开工典礼,预计在12年内完成,每年必须为铁路提供3000万卢布的巨款,整条铁路的造价为3.5亿卢布。沙俄统治者毫不讳言地说,这条铁路不仅在欧洲或东亚发生政治纠纷的时候将具有很大作用,而且将控制太平洋上的国际贸易,使我国在远东压倒其他一切欧洲国家。
沙俄修筑西伯利亚铁路,使日本当局十分惊骇,外交大臣青木周藏认为,沙俄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无异于在远东大举增兵,恐怕不久即将占领朝鲜的各个港口。山县有朋说:“吾人应切记,西伯利亚铁路完成之日,即朝鲜多事之秋”,“十年以后,待西伯利亚铁路全线通车时,俄国必然侵吞蒙古或进而延及中国内地亦未可知”。日本统治集团越来越清楚,沙俄在远东修筑铁路,决非仅仅为了“穿越满洲或者到达朝鲜的某一港口”,而是力图“想要得到某种比一个港口更加重要得多的东西”(G·A·Lensen:Korea and Manchuria Between Russia and Japan 1895—1904.Observations of Sir Ernest Satow,Tokyo 1966,P.43。)。日本政府决定,“趁俄国忙于经营中亚西亚”之际,抢在西伯利亚铁路竣工之前,“尽快寻找机会进行对清作战”,迫使清政府承认朝鲜脱离清帝国而独立,以便实行“攻取朝鲜,以制辽东”((日)井上清:《日本的军国主义》第二册,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69页.)的战略方针。
1894年,日本乘朝鲜东学党农民起义之机,“为控制朝鲜”,“保护日本在朝鲜的经济利益”(B·K·Gokhale:History of Modern World,Himalaya 1982,P.67—68.),发动了甲午战争。由于清政府腐败不堪,日本在海陆战中获胜。1895年4月17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前的俄日争霸,沙俄一直没把日本放在眼里。在一段时间内,沙俄把日本当成在远东进行扩张的一个工具,极尽纵容之能事,直至日本妄图独占朝鲜的野心日益明显时,沙俄才感到“日本显然不是我们在大陆的好邻居”(《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三联书店1957年,第31页。)。《马关条约》的签订,尤其是割取辽东半岛,深深刺痛了沙俄,“并对俄国在远东地区的霸权形成威胁”(L.L.Ahmed:A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the Far East,S.Chand and Co·LTD 1981,P.502.)。故对《马关条约》,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说:“日本已利用了中国,而且将夺取辽东半岛”(Douglas,Robert K:Europe and the Far East 1506—1912,New York 1913,P.410.),对此,“俄国甚至比中国更感到厌恶”(A.Lobanov—Rostovsky:Russia and Asia.New York 1933,P.221.)。财政大臣维特也说:“我们不能允许日本离开它的岛屿而在亚洲大陆站稳脚跟。这将严重阻碍我们在远东和平渗透政策的实行。”(L.L.Ahmed:A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the Far East,S.Chand and Co·LTD 1981,P.502.)“如果我们现在让日本人攻入满洲,那么,为了保护我们的属地和西伯利亚铁路,就需要几十万军队和大力扩充我们的海军,因为我们迟早免不了和日本人发生冲突”((苏)鲍·亚·罗曼诺夫:《日俄战争外交史纲(1895—1907)》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1页.)。4月23日,俄国联合德法向日本政府发出照会,指出,日本占领辽东半岛“不仅威胁中国首都,而且使朝鲜之独立有名无实,妨碍远东之持久和平”(L.L.Ahmed:A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the Far East,S.Chand and Co·LTD 1981,P.502—503.),因此,“亚洲大陆的任何部分都不得作永久的占领”(A.J.Brown:The Mastery of the Far East。London 1919,P.129.)。“如不应允,三国必将对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军事行动”(Teresa Lawrence:Notes.on European History 1870-1960,HongKong 1974,P,72.)。由于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已精疲力尽,同三国交战无异于以卵击石。日本只好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被迫放弃辽东半岛。
三国干涉还辽,日本快要到嘴的肥肉一下子就让俄国人给搞掉了,日本痛心不已,认为这是“千古未有之大辱”。为报三国干涉之仇,日本决定以俄国为敌国制定十年扩军计划。1896年,日本增设了六个师团,使陆军总数扩大到13个师团。1896年,日本创建骑兵和炮兵,使之成为独立的兵种。在海军扩建中,自1896年开始,打算新建造四艘战略舰,16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和600艘其他舰只。到1903年末,使主要作战舰只总数达到76艘,总计25.8万吨(W.G.Beasley:The Modern History of Japan.Second Edition,New York-Washington 1975,P.164。)。
在不惜血本地大力进行扩军备战的同时,日本政府还特别注重军事工业的发展。1893年军事工业的投资是260万日元,十年之后,即1903年则增加到1460万日元(W.G.Beasley:The Modern History of Japan.Second Edition,New York-Washington 1975,P.165。)。由于重视军需工业生产,军事工业的技术水平,军队的装备和自给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1896年,日本开始造无烟火药,1897年开始制造黄色火药及12厘米速射炮。1903年,日本开始自制钢铸炮。1896年至1905年,日本自制军舰21艘,共23722吨,造舰技术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十年扩军备战,为日本后来赢得对俄战争的胜利,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沙俄积极策划三国干涉还辽,限制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决非是真正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独立与完整,更不是为了所谓“俄中友好”(George Vernadsky:A History of Russia.New Haven 1969,P.238。),只是为了“假装清政府的友国”(Seton—Walson,Hugn:The Russian Empire 1801—1917.Oxford 1967,P.583。),从日本手中夺取果实,从而进一步增强它在中国的特权地位,达到争霸中国东北的目的。
1895年冬天,沙俄就以“还辽”有功为借口,迫使清政府给予俄舰到胶州湾“过冬”的权利。1896年6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俄国利用这个机会,采用贿赂等卑劣手段,诱迫李鸿章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中俄密约》),明确规定:“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如有所需,地方官应尽力帮助”。而且“俄国为将来转运俄国御敌并接济军火粮食,以期妥速起见,清政府允许俄国于黑龙江、吉林等地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Harold M,Vinacke:A History of the Far East in Modern Times.New York 1959,P.148.)。中俄互助条约,表面上看来是中俄共同防御日本的军事同盟,实质上是沙俄帝国主义对清政府的愚弄和欺骗。俄国的目的是在“共同防日”的名义下,通过建筑中东铁路把自己的势力伸入中国东北地区,加强对中国的控制。维特供认,中东铁路的修建,必然“使俄国在任何时间内,都能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军事力量运到海参崴,或集中于满洲、黄海沿岸及离中国首都的近距离处”。这必将“大大巩固俄国在远东的地位”(A.M.Pankratova:A History of the U.S.S.R.Part Three,Moscow 1948,P.36。)。
9月8日,维特派华俄道胜银行总办罗启泰和清政府驻俄德公使许景澄签订了《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设立了名为中俄合办实为俄国政府独揽大权的中东铁路公司,负责修筑和经营中东铁路。俄国在铁路沿线享有派驻警察、开采煤矿和兴办其他工矿企业的权力。
沙俄早就希望夺取一个不冻港,作为争霸太平洋的基地。1897年12月,沙俄舰队悍然闯入旅顺口,尼古拉二世亲自出马,接见清政府专使许景澄,诡称“俄船借泊”,除过冬而外,是“为助华防护他国占据”。次年3—5月,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和

清朝的中国历史故事简介

《续订旅大租地条约》,俄国强租旅顺口、大连湾及其附近海面,租期为25年,并允许俄国修筑一条铁路支线,将中东铁路和旅顺口、大连湾连接起来。1899年,沙皇政府花费9000万卢布建造旅顺港,使之成为俄国太平洋舰队的重要军事基地。
俄国虽在中国东北攫取巨大特权,但并不准备放弃在朝鲜的利益。因为朝鲜具有丰富的资源,而且增强俄国在朝鲜的势力,也可以“保护符拉迪沃斯托克”(C.N.Crisswell:Far East History 1860—1952.HongKong 1957,P.113。)。而对于日本,朝鲜更不容放弃,日小村外相说:“朝鲜的命运与我们更是紧密相关。我们丝毫不能忽视对朝鲜的控制。”(S.K.Synn:The Russo-Japanese Rivalry over Korea 1876—1904.Seoal,Yuk,Phub Sa,1981,P.305—306。)对中国东北和朝鲜的争夺,日俄双方通过“磋商”,不但没有解决它们之间的尖锐矛盾,两国业已紧张的关系反而越来越表面化了。为此,日本帝国主义等待时机,并加强同西方列强的联合,在不远的将来要和俄国一决高低。

日本虽和俄国同样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而且“拥有军事上的垄断权”,但是在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是比较强大的”(《列宁全集》,第23卷,第114页。)。俄国自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它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完成的转变。
当时,俄国的主要工业生产有纺织、冶金、采矿和食品制造业。莫斯科是主要的棉纺工业中心。纺织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对棉花的需求。1863年,俄国进口棉花110万普特(1普特=16.38公斤),1877年为520万普特,到1881年增加到970万普特(The Russian Empire 1801—1917,P.407.)。在冶金方面。1862年到1886年,俄国的生铁产量达到3200万普特,增加了两倍多,至1900年,俄国即可生产铁9200万普特。工业生产的发展带动了采矿业,其时,俄国煤的自给率达到85%,1900年,全俄煤产量达到近9.2亿普特(H.L.Peacock:Europe and Bevond 1870—1978.HongKong 1978,P.58。)。石油开采,1860年已超过16万吨,到1905年已增加到700万吨,占世界石油开采量的27%。铁路建筑业也是工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1880年,俄国的铁路总长为22865公里,1890年为30956公里,到1904年,全俄铁路总长达竟到59616公里。从1898年到1901年共四年中,平均每年建筑铁路3000多公里,而1899年这一年,俄国就建筑铁路5248公里(The Russian Empire 1801—1917,P.520.)。
工业生产的发展,为扩大再生产积累了资本,出现了生产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从1861年到1873年,俄国有375家股份公司,资本达到1.16亿卢布,而且在俄国的外国资本也急剧增长。19世纪70年代,国外在俄国的投资就达到1000万卢布(The Russian Empire 1801—1917,P.408.)。80年代,俄国工业生产的许多部门出现了垄

中国历史的故事人物

断组织辛迪加,控制了俄国经济的命脉。银行资本的集中程度也越来越高。20世纪初,俄国的八大家银行就控制了全俄银行资本的55.7%,冶金工业投资总额的50%和煤矿投资总额的60%。
沙俄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上军事封建性质的沙皇专制制度的依旧存在,沙皇统治者对内残酷剥削和压榨广大人民,加强封建军事专制统治,而对外掠夺和侵略就更变本加厉了。
1900年,中国爆发了著名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沙俄强盗伙同列强攻占津京、镇压义和团同时,以保护中东铁路为借口,调动15万大军,分兵五路大举入侵我国东北,妄图“使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连环画目录

满洲成为布哈拉第二”(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4卷,三联书店1980年,第41页。)。9月底,沙俄侵略军侵占了我东三省全境,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血洗海兰泡”、“强占江东六十四屯”事件,沙俄采用了灭绝人性的手段,“焚我江左旗屯,老弱妇女,半遭杀戮”。“三省旗民遭俄荼毒,未尝不叹息痛憾于肇祸之人,为之切齿也”(故宫博物院晚清档案部:《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59年,第580页。)。
为使占领东三省合法化,沙俄政府急不可待地要求与清政府订立条约。俄国的行动,日本意识到它不仅将日本的势力排斥在东北之外,而且还将否定日本在朝鲜取得的权益。外相青木周藏认为:日本再也不能依靠“区区的外交手段”来对付沙俄了,日本必须下定“大和魂”的决心,“毅然崛起,外以挽回国运于未倒,内以唤醒民心于倾垂”。此时,日本虽有决一死战之意图,但战争准备不足,且外交上处于孤立的境地。鉴于三国干涉还辽的教训,日本决定同英国缔结同盟。
1902年1月30日,经双方磋商,日英签署了为期五年的《日英同盟协定》。日英同盟纯属针对沙俄的军事攻守同盟。正如列宁所指出的:“1902年,英国同日本结成联盟,准备了日本对俄国的战争。”(《列宁全集》,第23卷,第126页。)
日英结盟为日本同俄国的斗争带来了转机。而沙俄在列强特别是日本和英国的反对下,于1902年4月被迫与清政府订立《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沙俄政府宣布,在18个月之内分三期从中国东北撤出全部军队。
然而,沙俄政府企图夺取满洲,毫无诚意从东北撤出军队。1903年5月中旬,沙俄政府举行的大臣“特别会议”,否决了《交收东三省条约》,决定了不从中国东北撤兵的“新方针”。
沙俄拒不履行条约,使日益激化的俄日矛盾更加尖锐。日小村外相分析形势:沙俄不仅继续占领中国东北,而且威胁朝鲜,如听之任之,“无疑将危及帝国之存亡”,故应“对俄直接交涉”。其时,日本对俄开战的呼声愈加激烈。日军总参谋长大山岩声言:“目前形势于我有利”,“为了国家百年大计,解决朝鲜问题唯在此时为宜”。东京帝国大学户水宽人等博士在“访问”桂太郎首相时,要求对俄强硬,反对“满韩交换”,认为“为日本生存计,满洲绝不容放弃”。
剑拔弩张,战争势将不可避免。日俄双方虽进行了数月之久的拉锯式的谈判,但谈判不过是日俄争霸的继续和战争的前奏。
1904年1月12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决定了《关于日俄谈判满朝问题的帝国最后方案》。13日,日本公使栗野向俄递交了等于最后通牒的日方方案。日本的强硬态度,在沙俄政府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尼古拉二世认为,日本向俄国提出的这些要求是“完全无礼的”,下令俄军做好最后战争准备。
然而,已完全做好充分战争准备的日本,此时已无意与沙俄讨价还价。1904年2月8日午夜,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率领18艘战舰,向泊于旅顺港的俄国舰队进行突然袭击,拉开了日俄战争的序幕。最后,日军采用了“沿船堵口战术”和“肉弹战术”等,通过“旅顺攻防战”、“日本海海战”等重大战役,以投入军队108.9万人,消耗战费17亿日元的巨大代价,终于打败不可一世的沙皇俄国。1905年9月5日,双方签订《朴茨茅斯和约》。“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独占利益;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以北纬50°为界,俄国割让库页岛南部”。
日俄战争是俄日双方长期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并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争霸战争。日本是战争的挑起者,是罪魁祸首。但沙俄作为战争的另一方,为争霸远东,实现“黄俄罗斯计划”,同样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列宁说:“沙俄进行这场罪恶的战争,是为了满洲和朝鲜,是为了俄国政府所侵略的这块新土地,是为了‘黄俄罗斯’”(《列宁全集》,第41卷,第77—78页。)
(资料来源:《史学月刊》1994年第3期)<>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498348.html

以上是关于军事历史-试论日俄战争前俄日对中国的争霸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军事历史-试论日俄战争前俄日对中国的争霸;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8962.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