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中国近代史-赵庆云:論一九五○年代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學術研究

  • 中国近代史,人民出版社,近代史研究所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9-26 06:50
  • 小虎历史故事网

中国近代史-赵庆云:論一九五○年代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學術研究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近代史-赵庆云:論一九五○年代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學術研究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赵庆云:論一九五○年代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學術研究


壹、引言
在現代學術建制中,專門研究機構的興起使學術走向職業化、組織化,無疑是學術發展的重要依託,為學者的分工協作、資源整合、思想交流提供了平臺。近代史研究所作為建國後第一個國家級史學研究機構,在現代史學發展史上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而迄今為止的史學史多從史家著述著眼梳理建國後史學發展之脈絡,對近代史所甚少論及。[1]
一九四九年四月,華北大學歷史研究室由正定遷至王府井東廠胡同一號(此前為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所在地),對外稱華大歷史所。一九五○年五月劃歸中國科學院,改組為近代史研究所,[2]成為中國科學院名下第一個成建制的史學研究機構。人員結構大體延續下來。其影響則突破了原來偏處一隅的區域限制,由邊緣進駐全國史壇的中心。
耐人尋味的是,一九四九年九月,由錢三強、丁瓚撰寫的《建立人民科學院草案》建議:中研院史語所大部份已移至臺灣,「歷史部分,沒有成為一個特殊單位的必要,可以併入各大學中」。[3]而是年十月二十六日,原華大歷史研究室成員趙儷生則提出,新史學建設的具體表現便是新的通史、新的斷代史和新專史的寫定,並建議在科學院設立專門的史學研究機構負責此事。[4]十一月五日,中國科學院接收了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圖書史料整理處。實際上,此時范文瀾已著手以華北大學歷史研究室為基礎,籌建近代史研究所。次年五月一日,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正式成立。
建國前有識史家如梁啟超、章太炎、陳寅恪等,均對學界詳古略今之學風有所批評;羅家倫一九二八年提議設立中國近代歷史博物圖書館,但他亦深知寄望於國民黨政府則「河清無日」。[5]建國之初率先成立近代史研究所,范文瀾的意向舉足輕重,[6]其苦心卻似乎並未得到理解,一些治古史的史家對此不無異辭。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八日由范文瀾主持的新史學會春節座談會上,「陳垣發言,責問科學院何以不設歷史研究所,頗憤憤也」。[7]陳垣等在一九五三年繼續呼籲,一九五四年始成立上古、中古史所(按:即歷史一、二所)。[8]向達則在一九五七年借「鳴放」之機抨擊,未首先成立涵蓋全面的歷史研究所,「是范文瀾在裏面阻撓」,並指責范有宗派主義思想。[9]
但究其實,優先成立近史所既有學科發展的內在要求,亦與當政者的構想相合,充分凸顯出近代史的認知、研究對於新政權意識形態之構建極端重要。由於現實政治鬥爭中的實際問題無不由近代歷史演變而來,毛澤東尤為重視近代史的研究。一九四○年夏秋之間范文瀾應邀至延安新哲學會年會上講演中國經學史,毛澤東親臨聽講,並致信范氏「用馬克思主義清算經學這是頭一次,因為目前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復古反動十分猖獗,目前思想鬥爭的第一任務就是反對這種反動。你的歷史工作繼續下去,對這一鬥爭必有大的影響。第三次講演因病沒有聽到,不知對康梁章胡的錯誤一面有所批判否?不知涉及廖平吳虞葉德輝等人否?越對這些近人有所批判,越能在學術界發生影響」。[10]范文瀾收到此信後,受到相當大的觸動。[11]毛澤東在一九三九年一月十七日復信何干之表示「將來擬研究近代史」,[12]一九四一年更明確指示:「對於近百年的中國史,應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去做,克服無政府狀態」。[13]
毛的指示予范文瀾的治學取向以極大影響,直接促使范氏及其領導的中央研究院中國歷史研究室將研究重心逐步轉向中國近代史領域,[14]至華北大學時期的歷史研究室已然將最主要的任務確定為集中力量研究中國近代史。[15]在此過程中,范文瀾不遺餘力扶植後學,為近代史研究聚集、培養人才。范氏深謀遠慮,先成立近代史所在他而言實為順理成章之事。而且這一選擇的示範作用影響深遠,一九五七年籌建武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即確定以「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為研究重點;[16]同年上海歷史研究所的籌建方案亦以近現代史研究為重心。[17]而此時「厚今薄古」的口號尚未提出。
無須諱言,建國前延安一脈史學機構之宗旨與北大國學門、中研院史語所所尊奉的為學術而學術大異其趣,國共對壘之下,近代史研究在當時更多地具有批判武器的意義。加之受限於研究資料匱乏,當時的學者不以研究高深學問為職志,更著重於歷史知識的普及教育。而伴隨著政權鼎革,唯物史觀派學者經歷了由異端到正統的變遷,如何建設中國近代史學科,增進其科學性,成為他們的首要考量。這種理念與心態的轉變,在近代史研究所的早期發展歷程中亦有充分折射。本文擬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近代史研究所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入手,以期展示建國後史學發展的複雜面相。
貳、 學術研究之理念與取徑
中國近代史在建國初尚屬一門新興學科,其學科體系僅具草創之雛形。范文瀾力主率先成立近代史所,是「希望縮小工作範圍,培養專門人才,以使近代史研究這個薄弱領域得到充實和發展」[18]。如前所述,近代史所建立之初即受到學界質疑,自然面臨快出成果以證明自身的壓力。而從近史所早期學術研究路徑與取向觀之,卻殊少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氣,仍可體會到著眼於長遠發展、遵循學術發展規律的從容心態。
一、搜集整理近代檔案史料,推進中國近代史學科建設。
有論者將二十世紀百年中國史學史歸結為史料考訂派與史觀派的對抗消長史,[19]這種涇渭分明的派分難免後來者的先入之見。羅家倫聲稱:「要有科學的中國近代史,無論起於任何時代,非先有中國近代史料叢書的編訂不可」[20]。這無疑是見道之語,事實上,中國近代史學科之興起,直接得益於清內閣大庫明清檔案的發現。[21]范文瀾之見解與羅家倫如出一轍:「我們必須特別重視資料工作,才能動員大批人力投入這個工作裏去。有人認為做資料工作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也有人認為做資料工作,比做研究工作低一頭。這樣想法是不對的」,資料工作是「一種功德無量的工作」。[22]由唯物史觀派主導的近代史研究所相當重視近代史檔案資料的搜集、整理及傳播。
一九四九年華大歷史研究室抵京後,適此時由文管會交來大批檔案,重約十五噸。[23]范文瀾以四分之三的人員全力以赴整理這批檔案資料,至十二月底清理完竣,共理出檔案4,460包。一九五○年一月開始第二步整理工作,理出信件、電報、公文、總統府、內務部等四十七類,1,720包,寫出卡片5,165個。至是年二月,完成初步分類。此後將此已分類的檔案,作進一步整理,錄成索引卡片9,400餘張。此項工作至一九五○年八月中旬始告結束。[24] 此後,整理近代檔案史料一直是近代史研究所的一項重要任務。一九五一年成立的南京史料整理處,隸屬近代史所,為一九六四年成立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之前身。史整處以一九一二至一九四九年民國中央系統檔案為處理物件,[25]范文瀾派王可風任該處主任。[26]成立之初接收檔案近八○萬卷,此後連年不斷接收。截至一九五九年,接收檔案達260萬卷;共整理出210萬卷,編制出的全宗案卷目錄500個,寫出專題卡片二十多萬張,四萬餘個單位、58,000多人次前來查找使用檔案資料。[27]
近代史研究所獨自承擔浩繁的檔案資料整理任務,各高校不無嫉妒之心。何遂在一屆人大四次會議發言:「我在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及西安師範學院等處,聽到這樣一條意見:即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集中了數量可觀的材料,但缺乏人去整理,而各地大學歷史系有人也較有時間,就是缺乏材料,這個矛盾需要解決。希望能把材料按地區分下去,大家來整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意見」。[28]這一建議在當時並不現實,將檔案整理的權責均歸於近代史所是當政者的初衷,亦符合當時權力集中的大勢;且平心而論,統一整理的方式自有其優勢,避免了高校各自為政可能造成資料難以完整保管及充分利用。事實上,這些檔案資料歷經文革劫難仍然完好,端有賴於這一集中整理保存的模式。
華大歷史研究室入北京城之初,圖書資料極為簡陋。通過建所前後整理文代會檔案,奠定了一定的資料基礎。一九四九年即成立資料室,由劉桂五領導,人員有李達、駱炎龍。其任務為清理及借還一切圖書資料。一九五○年四月共清理並抄出書目1,700餘種,並將大部書籍予以編目。[29]此後「承各方移贈,院方撥款購訂」,甚至「常到燕京造紙廠,從廢紙中搜集有用材料」,至一九五○年十一月底,「已點清的圖書報刊雜誌,計有平裝書5,237冊,線裝書5,397種(計55,510冊),西文日文書籍約三千冊,雜誌919種(計8,708冊),報紙39種」。[30]至一九五四年改稱歷史研究所第三所時,所藏資料已頗豐,並贈送歷史一、二所書籍14,870冊。范文瀾常親自過問資料室工作,先後委派王可風、榮孟源、錢宏、丁名楠、蔡美彪等擔任或兼任資料室正副主任;並要求研究人員除擔任研究課題外,每週至少要抽出兩天時間來協助處理資料室的工作。
一九五二年一月九日,近代史所成立資料委員會,丁名楠任主任,榮孟源、錢宏、沈自敏、樊百川、予拔、李瑚為委員。[31]一九五九年後,資料室更名為圖書資料室,建立了所一級的圖書資料委員會,商討圖書資料建設的大政方針,以曲躋武為主任委員,對圖書資料室行使業務指導、諮詢和監督之責。除挑選舊書店的書刊資料外,近代史所還大批接收國民黨政府在北平設置的學術機關、學校,以及著名學者遺留的著作與資料。五十年代初院系調整,又接收過中法大學部分舊期刊及少數西文圖書,以後先後還接收海關總署部分書刊資料、河北滄州教會圖書,以及大連滿鐵圖書館部分日文書及滿鐵剪報資料。最初所藏圖書僅區區五千餘冊,至一九五八年藏書量已達十四萬冊。[32]
在近史所早期圖書館資料建設中,私家藏書之捐獻不可忽視。以黃炎培為顯例。黃藏書甚富,其上海鴻英圖書館藏近代早期報刊相當珍貴,且有意將自己所有藏書全部捐獻給近代史所圖書館。范文瀾一九六○年即與劉大年商議:「黃任老有一批史料,可能其中有些可用的東西」。[33]一九六三年五月三日黃炎培日記:「訊歷史圖書館范文瀾、劉大年,願捐獻圖書。乃複待暑假後進行」。[34]並致函范、劉:「幾年前曾商將所有歷史性藏書捐獻你們圖書館。現書愈積愈多,有『充棟』之患,只有實行前議」。[35]五月七日,范文瀾致信劉大年,讓他與張崇山一起去同黃炎培當面洽談贈書事宜:「上次他送我們辛亥以來報紙,本來說是全部,實際得到的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為當時坐待送來,沒有去當面接洽,事情起變化完全不知道(當然我沒有去同別的機關爭多論少的意思)。此次贈書我意去見見面,比寫封回信似較好」。[36]其後往來多次聯絡交涉,始告功成,[37]近代史所圖書館所藏豐富的近代報刊即多賴黃氏捐獻,黃炎培之日記亦為珍貴文獻。
黃炎培還為搜集、整理近代史料之事出謀劃策。一九六○年他致函范文瀾謂:「前天梁思成同志談起梁任公先生存著沒有完成的遺稿六、七大箱,還沒有處理,這事似值得注意。如過去還沒有聯繫,似可由你老向思成商量一下。也許是研究所的一種寶貴資料」。[38]他曾提議:「若干圖書館聯合起來,更和歷史研究所緊密聯合起來,在適當地點設立各個時期的紀念室,戊戌是一期,以前例如太平天國,以後如辛亥、五四等,把各個時期的書籍、圖畫、物品等,經常地陳列起來,……,可否由歷史研究所領導發動,重點在這些近世史料,到今相距不太遙遠,我所知道私家收藏還不少,把這件事作為十周年國慶的獻禮,將此號召私家收藏品一齊貢獻出來」。[39]此外,柳亞子捐贈其江蘇老家珍藏近代報刊;[40]張之洞之孫張遵騮捐贈了大量張之洞檔案資料,張國淦捐獻了手稿,王崇武、聶崇歧、謝璉造等人去世後,捐獻了其所有私人藏書。還接收了著名清史專家蕭一山部分藏書,包括四庫叢刊和部分中文線裝書。胡適離開大陸後留在北平故居的個人檔案資料,也得到收藏。
在近代史所成立初期的年度科研規劃中,均將資料的整理編纂作為當務之急。一九五○年計畫「收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的歷史材料,準備撰述長編」;[41]「近代史方面將全力整理近代史材料,尤以辛丑以後,五四以前為重點」。[42]一九五一年的主要成績「是搜集一九○一年到一九一九年的史料,編寫長編」。「在近三十年史料的搜集與整理方面確也看了一些書,作了一些文章」;[43]一九五二年亦計畫「廣泛搜集有關資料」。[44]是年九月范文瀾報告五年(一九五三至一九五七)計畫,強調一定要完成資料長編。十月范文瀾報告時更強調以編寫現代史長編為中心任務,並制定資料編輯計畫;[45]一九五三年工作計畫為「編纂中國近代史長編。本年內完成中國共產黨成立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史料編纂」;[46]一九五四年總結成績、作出規劃時仍強調「近代史資料的編輯和整理工作,包括整理中文史料的一組、外文史料的一室和整理國民黨檔案的一個南京史料整理處。一九五四年除繼續進行上述工作外,增設一現代史組」。[47]一九五八年近代史所倡議成立「中國近代史資料整理委員會」,以統籌組織全國各高校等機構進行史料整理工作。並制訂了龐大的整理出版近代史料的計畫。[48]顯而易見,整理、編纂史料是其工作重心所在。蓋近史所學人認識到,無雄厚的史料基礎,撰寫近代通史將成空中樓閣。
與此同時,近代史所學人意識到自身承擔著促進中國近代史學科發展的使命,因而尤致力於整理出版近代史資料。榮孟源一九四九年編輯《中國近代史參考資料選輯》,受到社會歡迎。一九四九年七月一日,史學界人士成立中國新史學研究會籌備會,范文瀾具體主持。他立即籌畫編輯《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組成總編輯委員會,在總編輯十一人中,范氏名次在徐特立之後,為實際的總負責人。一九五一至一九五八年間,史學會的主要工作即是編輯出版《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叢刊》的編纂以近代史研究所為中堅,[49]整合北大、清華、燕京、北師大及社會各方力量進行。史料整理處也編纂了大量資料集。一九五六至一九六○年底編成達2,100萬字的《中國現代政治史資料彙編》,裝訂成200冊,為中國現代史編出一套系統的史料。《中國現代史大事月表》從一九五六年開始編寫,至一九五九年九月完成了報刊資料計約520萬字。其後編寫組又花費半年時間,對已編寫的大事月表補充檔案資料200餘萬字。
其後又著手編輯中國現代專題史料叢書,計畫選編100-150個專題。該叢書自一九六○年著手,至文革前夕,選編的專題檔案資料計有《辛亥革命史料》、《十月革命影響及中蘇關係史料》、《日寇侵華暴行史料》等四十種。彙編了4,000萬字的檔案專題史料。[50]一九五四年創刊《近代史資料》,榮孟源任主編。這是當時唯一專門刊載近代史文獻檔案史料的學術刊物,實質上成為全國近代史資料的一個權威收集整理中心。五十年代創辦刊物並非易事,《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集刊》僅出兩期即難以為繼。在相當窘迫的經濟條件下,近史所學人著眼於長遠,優先創辦《近代史資料》,足見其重在夯實史料基礎的苦心孤詣。《近代史資料》自一九五四年創刊至一九六六年停刊時共編輯出版了三五輯,且發行量相當大,成為全國各大學和研究機構在近代史方面的必備參考資料,惠澤學林無數。同時對於篇幅較多,期刊無法容納的專題史料,多以專刊形式出版,至文革前共出版《民報》、《鴉片戰爭時期思想史資料選輯》等專刊計十一種。
一九六○年前後,編輯組與資料與工具書組、翻譯組、《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課題組合併,成立「史料編譯組」,由聶崇歧任組長,謝璉造、姜克夫任副組長。參與期刊編輯的有榮孟源、章伯鋒、劉壽林、張振鶴等人,鄒念之、孫瑞芹、張雁深、呂浦等均從事史料翻譯工作,另有李宗一、段昌同、鐘碧容等參與專題資料編輯。從人員、組織方面進一步加強了史料工作。
二、由專題研究至通史撰著的研究取徑。
建所之初直到一九五三年,近代史所的研究工作並無嚴格限定,「研究人員各自為政,可以說完全是自由式的研究」。[51]茲將一九五○年個人研究專題簡列如右。榮孟源:國民黨史;劉桂五:清末立憲運動;王可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王禹夫:編輯俄語教程,中國共產黨年表;牟安世:日俄戰爭;沈自敏:美帝侵華史;王忠:蒙古問題;唐彪:閱讀並摘譯「北京政聞」;劉明逵:中國大革命史;王佩琴:近代回教史;房鴻機:五四運動前一九○一至一九一九之思想史;傅耕埜、王濤:一九○一至一九一一之中國經濟;禹一甯、劉偉、高大為、李朝棟:日本侵華史;陳振藩:國會問題;賈岩:通俗本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52]
研究者選擇研究課題以自己的興趣為轉移,但總起來看又有著統一的計畫與目標:「本所擬訂新計畫,集中全力於中國近代史的研究。新計畫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配合中國近代史上編第二冊(自辛丑和約至五四運動)的編寫而進行的研究工作,第二部份為收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的歷史材料,準備撰述長編,第三部分為適合目前的需要而進行的專題研究。」[53]
一九五一年近代史所的研究課題主要有:(甲)編寫組:1、在中國境內的帝國主義戰爭──日俄戰爭;2、同盟會;3、第二次改良主義運動;4、滿清統治集團的分裂;5、辛亥革命;6、舊民主主義共和國;7、軍閥割據與混戰;8、五四運動(乙)長編組;(丙)專題研究:1、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史大事年表;2、美帝侵華史;3、日帝侵華史;4、中國國民黨史;5、中國回族史;6西藏研究;7、外蒙古獨立問題;8、摘譯法文「北京政聞報」;9、修改《中國通史簡編》;10、編寫《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史》講義;11、編寫《歐洲近代革命運動史》講義。[54]是年十月,又將全所人員分成二組,甲組為革命史組,乙組反革命史組。甲組重點為工、農、軍、統一戰線,乙組重點為:1、經濟(農業、工業);2、北洋軍閥;3、帝國主義;4、「四‧一二」以後的國民黨。[55]
一九五二年仍強調:「近代史研究所的基本任務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研究中國歷史,以近代史的研究為重點」。[56]一九五三年一月,中宣部對近代史所之計畫提出意見,要求加強近代史專題研究。[57]與全國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相適應,近代史所建立了有組織有計劃的分組集體研究制度。全所分為近代史組、現代史組、通史組、史料編輯組。近代史組分設三個組,第一組為經濟史組,最初主要研究中國資產階級,劉大年任組長,謝璉造任幹事。第二組為政治史組,最初研究辛亥革命,榮孟源任組長;第三組是帝國主義侵華史組,後改為中外關係史組,北大歷史系教授邵循正兼任組長。近代史研究所的科研設置規模初具。各組又進一步明確分工。以經濟組為例,錢宏負責:中國資產階級的發生、中國資產階級與小資產階級的關係,董其昉承擔:中國資產階級的構成,樊百川負責:中國資產階級與農民階級,張瑋瑛負責:中國資產階級在工業方面的活動,謝璉造負責:中國資產階級與帝國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的關係,李瑚負責:中國資產階級在商業銀行、運輸方面的活動。[58]
一九五四年的工作方向主要為:「中國近代史方面的專題研究,五年計劃中選定《中國資產階級》、《中國工人階級》、《辛亥革命》、《北洋軍閥》、《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帝國主義侵華史》等專題,……,近代史資料的編輯和整理工作」[59],只有「少數人力繼續編寫中國通史的任務」。[60]
一九五五年研究課題多達二十一個,[61]不難看出:其一,集體研究有一定規劃,個人專題研究熱情亦頗高;其二,課題規劃過於急促,大多為幾個月,難以沉潛下來做深入研究;其三,同政治領域的批胡運動緊相配合,共有八個關於胡適批判的課題,占總課題數的百分之三十八,體現了意識形態對學術的引導與支配。
一九五六年則完全為集體研究的綜合性課題(參見下表)。
一九五六年研究課題一覽表

課題名稱

主要研究內容

負責人及參加人數

起止日期

完成情況及推廣情況

中國近代史

從一八四○至一九一九年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統合性的通史

范文瀾、劉大年、及近代史第一、二、三組全體工作人員

一九五七至一九六○年

收集和整理材料及研究各段落的重點

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論述一九一六至一九二三年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情況

現代史組全體工作人員

一九五五至一九五九年

分工完成一九一九年前工人、農民、知識份子等的資料收集工作

帝國主義侵華史

從一八四三至一九一○年帝國主義侵華史

近代史第四組全體工作人員

一九五三至一九五八年

計畫完成第二編的總章和第三編前三章的初稿

中國通史簡編

中國通史的綜合著作

范文瀾及通史組全體工作人員

一九五三至一九五八年

計畫完成第二編和第三編的一部份

資料來源:《中國科學院年報》(1956)
一九五七年反右擴大化,近史所把原來的政治、外交、經濟三個組打亂,重新合併組建為近代史組,由劉大年任組長。[62]擴大了現代史組的規模,提倡「突擊寫史」。國家政治大躍進的急躁狂熱不可避免影響到近史所的學術研究,但並未從根本上改變近史所的研究規劃。
建國初首先建立近代史研究所,其最初目的就在於編纂一部完整的中國近代史。近代史所成立後,在深入專題研究的基礎上編纂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成為全所上下孜孜以求的目標。最初設想是集全所之力協助范文瀾完成《中國近代史》,[63]一九五二年仍強調「以編寫中國近代史第二分冊」為主要任務。[64]此後每年的科研規劃及種種努力無不以《中國近代史》的編寫為中心而進行。一九五六年一月三十日,近代史所工作會議決定:由范文瀾主編、劉大年協助編寫《中國近代史》,具體分工為:1、一八四○至一八六四,范文瀾、王崇武、錢宏、王其榘、王會庵;2、一八六四至一九○一,劉大年、謝璉造、張瑋英、樊百川、李瑚、王明倫、葉倩雲;3、一九○一至一九一九,榮孟源、劉桂五、何重仁、張振鶴、王仲、丁原英、趙金鈺。預計全書100萬字上下,在現有研究基礎上更進一步包括新的研究成果,體裁採取按年敍述,仿蘇聯通史辦法。[65]是年二月底,金毓黻在會議上甚至建議停輟其他任務,全力編寫《中國近代史》。[66]
近史所學人當時所擘畫的實際上是一部包羅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的多卷本「中國近代通史」。[67]劉大年在一九五七年一月五日全所大會報告中說:「我們可以設想,找出三個人來主寫近代史,並以每人配以若干助手,在二年內也可以寫成。但本所不願採取這一辦法,我們要從更多的材料,把近代史中若干問題,弄得更清楚、更深入。在尋找材料和摸索很多的材料的過程中,來培養青年幹部,這是非常必要的具體措施,因此編寫的期限,不能太短,我們要求的標準,不是空洞的,而是具體的。今天開始寫的近代史,為了期望把它寫好,就是經過十年的時間也無不可」。[68]
前此經過七年的資料準備,再期以十年磨一劍完成近代通史,在當時只爭朝夕的社會氛圍中已屬難得的冷靜。學術發展自有其規律,急於求成往往適得其反,當時的學人對此亦有所認識。但一九五八年大躍進,五月討論躍進規劃,尚預計兩年半完成近代通史100萬字;七月再討論時,就提出一九五九年十月完成近代通史作為國慶獻禮。[69]一九五九年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第四冊(一八四○至一九一九)分配由近代史所承擔,多卷本中國近代通史的撰著計畫不得不暫時擱置。當時近代史所人員將多卷本近代通史稱為「大書」,而將《中國史稿》第四冊稱為「小書」,以示區分。[70]近代史所的主要研究力量都為「小書」而努力,劉桂五、丁名楠、錢宏、何重仁、樊百川、張振鶤、劉仁達、金宗英等人參加編寫,張瑋瑛、王其榘、李瑚、王仲、王明倫、呂一燃等人提供資料、查對史實並寫過部分初稿。[71]歷時近兩年,《中國史稿》第四冊於一九六二年十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回過頭又繼續「大書」的編著,第一卷的稿子已經有了,第二卷也有了相當部分,可惜這些書稿在文革中被毀。[72]
近代以來,史學研究逐漸走向分科專門之途,專題研究成為通史撰著的必要前提。何炳松謂:「歷史研究法的本身,先要分析,後再綜合,顯然具有分工合作的精神。……,應該具有同樣的精神先努力去做專篇的著作,再去做通史的工夫」。[73]賀昌群心目中的通史是「集各種專門研究的結論而總其成」。[74]由近史所早期研究規劃與實踐不難發現其學術研究的基本取徑:編輯史料長編、進行專題研究二者齊頭並進,最終指向多卷本《中國近代史》的編著,以專題研究為基礎再求綜合貫通形成通史的思路相當明晰。
三、學術研究之組織
近代史所早期的學術研究之組織,有兩個方面需加以特別注意:研究人才之羅致,集體研究之管理。
(一)、兼收並蓄,整合新舊
建國前,中國近代史難以獲得與古代史相提並論的學術地位,相當有限的研究者也多是兼業為之。研究人才匱乏在相當程度上制約著近代史所的發展。充分利用所外的研究力量是近代史所早期重要策略。建院之初,中國科學院設置了學科專門委員,並擬與有關各機關學校及史學界方面人士,經常取得聯繫。[75]近代史學科的專門委員名單如下:白壽彝(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代理系主任)、田家英(中共中央宣傳部)、吳玉章(中國人民大學校長)、何干之(中國人民大學研究部副部長)、邵循正(清華大學歷史系兼主任)、金燦然(出版總署編審局辦公室主任)、胡喬木(新聞總署署長)、徐特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華崗(山東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葉蠖生(出版總署辦公廳副主任)、翦伯贊(燕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因科學院在呈報政務院的名單中僅列所聘院外之專門委員,故本院專門委員未入此名單)。
但專門委員會發揮的切實作用有限。[76]一九五四年近代史研究所成立學術委員會,包括:王崇武、田家英、劉大年、劉桂五、何干之、羅爾綱、邵循正、金燦然、胡華、胡繩、范文瀾、榮孟源、黎澍等人(王崇武一九五六年去世)。[77]其中所外學者七人,約占百分之五十四。可見「組織所外研究力量,擴大研究隊伍」是其努力方向。[78]非馬克思主義史家三人,占百分之二十三,體現了某些相容並包的意味。所外學術委員熱情頗高,如金燦然來函:希望「大力組織所外研究者,這種力量還在成長,很值得發掘」。[79]金毓黻亦認為應進一步發揮所外學者的作用:「在現階段裏,中國近代、現代史的研究尚是最薄弱的一環,在本所是這樣,在各高等學校也是這樣 」,因此,「我要建議多請兼任研究員,並作將來改為專任的準備」。[80]
范文瀾採取兼收並蓄的策略,羅致了一些有相當名望的學者。他親至聶崇岐家中,力邀他主持近代史所資料編輯室;[81]此外,金毓黻、王崇武、張雁深、孫瑞芹等學者均被羅致入所。一九五四年春,范文瀾托劉大年看望羅爾綱,並轉達親筆信雲:「您到我們這裏來工作,是近代史研究所的光榮」,[82]可見其求賢若渴之心。一九六○年力邀中國近代史名家、所學術委員黎澍從中宣部調入近代史所,任副所長兼《歷史研究》主編,「國內一些老輩學者認為近代史所『站住了』;國外學術界也有人談論重視近代史所的『動向』」。[83]范文瀾極力爭取調入李新,並致函劉大年:「剛才高教部幹部司周過來,司晨來電話,說高教部同意李新同志來我所,但胡錫奎校長不肯放。胡這一關只好看中宣部是否能幫助我們的效果了。」[84]李新終在一九六二年調入近代史研究所。
范文瀾、劉大年作為代表新政權的近代史所領導,與金毓黻、王崇武、張雁深、聶崇岐、羅爾綱、孫瑞芹這些非馬克思主義學者並無隔閡。王崇武在所時間不長,但據汪敬虞從李文治處得知,「他生前也經常對人感念近代史所學術空氣的濃郁和范老與大年同志對他的關心和重視,使他有一個得以施展才華的學術環境」。[85]羅爾綱能夠數十年如一日進行太平天國史研究,取得豐碩成果,亦與范文瀾等對他的信任和尊重不無關聯。按周予同的分類法,金毓黻無疑屬於史料派學者,「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他主要是一個史料學家」。[86]金毓黻建國之初供職于北大文學研究所時,其中國史學史研究遭致冷落而心灰意冷;[87]一九五二年入近代史所後欲修訂並重版《中國史學史》,得到劉大年的大力支持。[88]他此前的學術重點和成就均在宋、遼、金史及東北地方史,「一旦改研近代史事,便覺茫然失據,新知未立,舊聞已捐,成為妙手空空家徒四壁之人」;加之「苦於理論水準太低,幾至不敢下筆」。[89]這無疑都影響了他才能的發揮。
他努力進行唯物史觀理論的學習,並得到近代史所同仁的幫助。一九五六年他代范文瀾撰寫《人民日報》所約紀念章太炎之文,完成初稿後向所內同仁徵求意見,獲益頗多。他在一九五六年七月十二日日記中記載:「近來我受到范文瀾先生之鼓舞,頗努力於讀書及撰文章,雖自知水準尚低,標準尚差,但在其鼓舞之下,即無形有很大力量,使我努力向前。」在一九五六年的總結中寫道:「今年所以撰文之多,是受到范文瀾先生的鼓舞,本所同人的幫助」。[90]范、劉等對這些傳統學者的生活亦頗為關心。一九五七年二月金毓黻染病,二十一日「午後劉大年同志偕胡金同志來視余疾」。[91]金患失眠症後,范文瀾致函劉大年:「大年同志,剛才去看金老,……,他失眠嚴重,記起吳晗同志失眠是一位老醫生治好的,請你打電話問問吳晗同志,請他介紹那位老醫生,給金老治治看」。[92]
唯物史觀派學人建國後致力於追求史學更高的科學性而尤注重史料,在范文瀾、翦伯贊等人主導下,中國新史學會整合新舊各派學者的力量,編撰大型史料集《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一九五○年十月三日,翦伯贊、范文瀾宴請金毓黻,邀其編輯《太平天國史料叢刊》,並答應出版他所編纂的《民國碑傳集》。[93]金毓黻欣然領命,並於次日撰寫《關於整理近代史料的幾個問題》,赴南開大學史學系做近代史料整理方面的演講。[94]建國後對史料整理的高度重視,可以說真正契合了舊派學人的治學路徑,他們可以充分展其史料編纂、考辨之所長。范文瀾、劉大年等對傳統學者用其所長,金毓黻、聶崇岐、張雁深、王崇武、王會庵、孫瑞芹等舊派學人皆被編入史料組,[95]在近代史料編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舊派學人大多對新中國有較高認同,雖經思想改造等政治運動之壓抑而並未消沉,加之范文瀾等與這些學者頗多共鳴,近代史所融合新舊史家較為成功。金毓黻對近代史研究所的摯愛在他的日記中時有所流露。他表示:「我往日喜作歷史研究,但未能如願,直至年屆六十以後,進入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乃得稱心如願,因而視所為家」,認為「本所學術空氣及環境甚佳」。[96]這並非虛飾之詞,在新的政權下,他無疑體現了一種可貴的主人翁責任感,就近代史研究所的建設發展多次建言獻策,[97]促進學術繁榮的拳拳之心可感。
(二)、培養青年人才
范文瀾在近代史研究所正式成立之前,已然著手引進人員。[98]當時近史所對有志于史學研究的青年學子有莫大的吸引力,被視為就業的首選之地。至一九四九年九月新進人員有:劉明逵、高大為、禹一寧(即來新夏)、陳振藩、王佩琴、劉偉、王濤、李朝棟、傅耕埜、王忠、沈自敏、房鴻機等十二人,[99]其中多為剛畢業的大學生。至一九五一年底,近代史研究所研究人員共二十八人:研究員六人,副研究員一人,助理研究員九人,研究實習員十二人。[100]力量仍顯薄弱。范文瀾引進年青人才多有長遠規劃。他非常重視帝國主義侵華史研究,從一開始就注意物色有條件研究中外關係史的青年學子到所工作,沈自敏、丁名楠、余繩武、賈維誠從清華大學研究院畢業後相繼進入所內,成為近代史所研究帝國主義侵華史的基幹力量。一九五三年成立帝國主義侵華史組,沈、丁、余、賈四人為創始成員。隨後三、四個月間,李明仁和張振鶤相繼調入,被安排到帝國主義侵華史組。此後一兩年間,組內又增加康右銘、潘汝暄等,侵華史組人材稱盛。[101]
通過引進知名學者無疑使近代史所研究力量得以大大增強,但是,金毓黻、聶崇岐、王崇武等學者畢竟垂垂老矣,且研究重心不在近代史領域。如金毓黻所言:「研究中國近代史為我國現階段最薄弱的一環,其人數之少,本所及各高等學校上去不有例外。至於本所以研究中國近代史為主,由於高級研究員太少,因而力量薄弱顯得更為突出,此則為不可掩之事實,亦為短時間無法克服之現象」。[102]事實上,一九五七年近代史所除去老病和不常在所的研究員不過六人,副研究員共六人,助理研究員九人,而以年青的研究實習員居多。「全所將近一百人只有三十歲的平均年齡,應該承認這是新生力量最大的象徵」。[103]不言而喻,新生力量的培養為近代史所發展的重中之重。
對於培養青年,范文瀾尤為注重:1、制定理論學習計畫,自學理論;2.分配一定的具體工作,在工作實習中鍛煉;3、注意講解有關業務知識。劉大年還曾設想:「每月開讀書報告會,報告每人心得和甘苦,彼此可以互相啟發,有助於培養幹部。由各組自定計劃而不要過於嚴肅」,以促進新生研究力量的成長。概而言之,近代史研究所培養青年人才基本承襲建國前延安史學機構的培養模式,但又有所發展。這一模式要義有二:研究實習員給指導人作助手;研究實習員所研究的專案是指導人研究專案的一部分,在研究工作中培養和帶動青年研究實習員。
金毓黻綜合小組討論意見而對此問題進一步提出建議:對研究實習員實行全部分配製,即明確規定某一實習員是某一研究員或副研究員的助手,某一實習員是協助某一助理研究員研究某一問題的成員。先由個人自報,後由領導通過研究工作會議一一規定下來。[104]當時青年研究人員大多要求在研究上得到有效指導,包括指定題目、幫助制定提綱、指出看哪些理論書、從哪里搜集材料、指出在這個題目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應該發現哪些問題等。[105]這一青年研究人才的培養制度貫徹落實似乎並不理想,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在小組學習會上金毓黻即提出「培養新生力量未能符合要求」。[106]一九五七年一月五日,劉大年在報告中亦認為本所工作主要缺點在於「收集許多好幹部,但成長不很快,特別是對近代史研究無基礎」。[107]
一九五四年強調學習蘇聯,其中有一項就是實行研究生制度和學位制度。[108]一九五四年一月二十八日郭沫若院長在政務院第204次政務會議上的報告提出:「增設研究生處,負責指導全院研究生的培養工作」;「爭取在一九五四年第三季度內招收第一期研究生 」。[109]並制訂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暫行條例》,其中規定:研究生畢業後由中國科學院授予副博士學位。修業期限為四年,特殊情況延長不得超過一年。研究生論文選題應列為研究所研究計畫的一部分。[110]一九五五年整個中科院招收研究生五十名,哲學社會科學學部七人,近代史研究所占四人。[111]一九五六年其簡章上導師六人,專業方向九個,[112]最終僅黎澍招收了康有為研究方向的喻松青(一九五七年三月入學)。當時對於招生考試非常慎重,[113]閱卷工作亦極為細緻,金毓黻曾記其事:「閱研究生試卷凡六、七日,至今日始閱完,又須與蔡君美彪交換評閱,此次閱卷頗為細心,以恐屈抑真才之故」。[114]
五十年代中科院實行實習員制和研究生制雙軌並行,一九五六年對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的培養結合學位、學術稱號授予制度的建立做出了相應規定。近代史所的年青研究人員對於副博士學位相當熱衷,以致于金毓黻在關於培養青年人才的建議中特別提出:「在他們(按:指研究實習員)思想和意識上,肅清想作副博士的念頭,不肅清這一不合理的念頭,就往往走向偏向,誤入歧途,耽誤了所應做的正常業務」。[115]劉大年在全所大會上亦強調:「本所青年同志對副博士有興趣,是應當的,但必須把這一要求匯成為一個力量,即是集中力量投到計畫中去,才算正確」。[116]副博士學位的授予,一方面給青年帶來激勵,但畢竟名額有限,難免有心理失衡者甚而影響到工作。
黎澍一九六○年調入近代史所後,分管幹部培養工作。他對青年熱心愛護,獎掖後進,不遺餘力。一九六三至一九六四年間,黎澍派人赴全國各高校選拔學生。[117] 一九六四年近代史所共派出中南、東北、華北、西南、西北共五路人馬,拿著中宣部的介紹信去各大學挑選優秀畢業生,從全國各地共挑選到三十多人。[118]黎澍對這些招來的年青人非常重視,為他們制訂學習計畫,開列書單,加以輔導。這批研究人員後來多成為近代史領域的學術骨幹。
范文瀾的言傳身教對於近代史研究所優良學風的形成起到了極重要的作用。范氏早年師從黃侃、陳漢章、劉師培等人,受到古文經學的薰陶及考據學派的嚴格訓練。後來憤於國是陵夷參加革命,思想偏於激進,但本質仍是超然無求的一介書生。他告誡近史所同仁要淡泊名利,要有坐冷板凳、吃冷豬頭肉的精神。「二冷」精神早在五十年代的近史所已深入人心。在狹隘階級觀點甚囂塵上時,范撰文強調歷史主義;在以論代史盛行時,范呼籲「不要放空炮」。他的這些文章言論在當時不啻石破天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極左史學思潮。近史所同人較少陷入左傾政治的迷狂,如漆俠、蔡美彪等撰文強調歷史主義,范氏的潛移默化之影響不可小視。范為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者,處事有時亦不免過左之處,但近代史所同仁無不對其敬重欽服。漆俠被迫離所去天津師范教書後,「去所數年,未嘗一日忘懷范先生,以為終有重得見知之日。以此知嚴、立二人之泣念武侯,初非無故,若漆君者,亦其類也。由是則范先生之深為人所念,可以深思而得之矣。」[119]
(三)、集體協作
近代史所在新時期之前,強調集體著述。集體撰著模式是延安時期就已形成的傳統,而且成效顯著,體現了單騎掠陣難以比擬的優勢。建所之初,研究人員在資料搜集整理方面集體協作,同時多依自己興趣從事個人專題研究。這段時間迥異於建國之前的是專題研究相當興盛,這固然符合毛澤東所強調由分析而綜合的治史取徑,亦可見史語所一脈史學的潛在影響。陶孟和總結時提出批評:「近代史的工作,需要加強計劃性,並且要堅持計畫;也需要加強集體性,過去個人寫專題論文的工作法,沒有能夠表現出集體的力量來」。[120]
集體寫作模式之強化,誠與崇尚集體主義的意識形態有關,蘇聯因素的影響亦不可忽視。據蘇聯經驗,「如果不做集體工作,就不容易在理論上提高,要用集體工作來總結個人研究的成果」。「基本上是這樣一種形式:即依據研究題目的大小,組織不同情形的編輯委員會。如果研究題目很大,編委會內可以包括科學院內外各方面的有關的專家,由大家分章,分節起草,經過反覆的集體討論然後定稿。除此以外,每個人的專題研究在寫成初稿後,廣泛的吸收批評意見,這也起一種集體工作的作用。」[121]「個人的研究一般要靠集體討論」。[122]此後,在學習蘇聯的思想指導下,尤重視發揮集體寫作的整體優勢。無須諱言,集體寫作與個人研究二者存在矛盾,但並非絕對地不相容,劉大年認為:「對於集體研究工作,必須在思想上加以重視,但決不能對每個人死板要求,因而限制了創造性」。[123]「假如不發展個人研究,科學就不能發展,甚至等於取消研究所。」[124]在一九五七年的全所會議報告中強調:「科學研究要依靠個人深入鑽研,我們對集體研究工作,一定要照顧個人的專長和愛好,要把人個專長與集體工作和國家利益合結起來。我們的集體工作,不排斥個人專長,要把一切力量組織到計畫中來,不這樣做,就要走回各幹個人的老路」。[125]一九五八年一月,近代史組開會討論集體與個人的關係,並對個人研究計畫(五年)及長遠方向進行討論。[126]
事實上,大型資料集的編纂出版,非集眾之力難以為功。而諸如《中國史稿》第四冊、《中國近代史稿》、《帝國主義侵華史》這種規模較大的著述,集體寫作亦當為不二之選。嚴中平一九五五年致函劉大年請教近代史所集體編寫的經驗,可見近代史所這種模式當時有一定影響。[127]而且,在研究成果出版時均視之為集體財富,多署有近代史所的名稱,彰顯出對個人名利的淡泊,對集體主義的推崇。集體撰著已經成為近代史所一個重要的學術傳統,很多青年學者正是通過參與集體研究項目而逐步成長起來。一個研究所如果沒有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著作,終歸為一件憾事。因此,時至今日雖然其具體運作方法不拘一格,集體撰著模式仍未失去其合理性。[128]
近代史所同時重視與其他單位的聯繫與協作。一九五三年在總結中指出:「我們工作中有些缺點,就是因為未與國家有關機構取得聯繫而受到了限制。最近這種聯繫加強了,如近代史研究所與高等教育部門。各所間的聯繫也應加強,如近代史研究所與經濟研究所近代經濟史組」,[129]因與人民大學有共同淵源,二者聯繫緊密。一九五八年人民大學尚鉞來函:「我們近代史組和現代史組決定在范老和您的領導之下,……,並結合在一起工作」,「我們近代史組集體的和個人的規劃,也打算置於三所的雄偉規劃之內」。[130]一九六○年人民大學何干之意欲與近代史所協作寫中日關係史,劉大年致信張維漢、黎澍:「我原來有一個想法:只要能夠發揮學術界的潛力,對研究工作有利,這類工作我們應盡力促之,不要有所內所外畛域之見」。[131]
肆、得失之檢討與省思
近代史所早期的中國近代史研究成果,與國家級史學研究機構之地位及外界之期望,甚至與建所之初衷均有相當的距離,因而一度引起質疑與批評,「有人以為本所遠不如某大學。今日之研學方法亦不如舊日」;[132]劉大年在一九五七年一月五日全所大會報告上亦坦言:「由於過去幾年來只是打架子,未建立進行計畫,又搞過幾次政治運動,接受外來任務太多,以致分散力量和交不出賬來。……,因而成績不夠顯著。內部感到不滿,外邊也有批評」。[133]而一九五七年反右運動之後,學術研究萬馬齊喑,作為上百人的研究所,近代史所「一年的科研成果只發表了兩三篇影響不大的文章」。[134]如今檢視近代史所早期的學術研究成果,固然有《中國史稿》第四冊、《帝國主義侵華史》等標誌性著作尚有可觀,但專題研究多止於篇幅份量有限的論文,專著則難得一見。平心而論,與同一時期的臺灣中研院近史所相較,亦有所遜色。其間之得失值得檢討與省思。
就中國近代史資料的搜集整理而論,近史所的功績堪與其研究重鎮之地位相稱,亦為海內外學界所認可。此一成就端賴於其兼收並蓄、整合新舊的人才策略。由於史料工作與現實政治相對疏離,而與聶崇岐、金毓黻、王崇武、張國淦、張雁深、孫瑞芹等所謂「舊派」學人的治學路徑契合,這些非馬克思主義史家在其中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以他們為主力的資料編輯室「平均每年編輯並翻譯出版上百萬字的資料」,[135]勤謹高效自不待言。《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之編纂,非馬克思主義史家亦貢獻甚巨,雖然《叢刊》之編纂在唯物史觀派近代史總體框架內展開,但對近代史料多方搜羅,勤加考辨,披沙撿金,充分體現了傳統史料考據之特點。
由分析到綜合、由專題到通史的總體思路,兼顧微觀與宏觀,整合史料與史觀,就其基本理念及取徑而論,這無疑是治史的正道。且初期各人所確定的研究專題,內容豐富,範圍廣泛,涵括了中國近代史的方方面面。問題的關鍵在於,不少專題研究計畫因懸的過高,且急於求成,反致半途而廢。而且,雖然當時近代史所學人對集體研究與個人撰述之關係不乏辯證認識,然而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卻並非易事,容易陷於顧此失彼之境。因過於強調集體攻堅,個人研究不免常受抑制或被忽視,八十年代以前近代史所個人專著十分罕見,而一九五三年由近代史所調任院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的牟安世,卻在五十年代連續出版三部專著,這一對照不由令人深長思之。個人專題研究的薄弱無疑不利於學術事業的繁榮,且使集體撰著通史類著作亦舉步維艱,近代史所同人為之努力多年的多卷本《中國近代史》(後以《中國近代史稿》形式出之)終未竟全功,張海鵬先生數十年後反思,通史撰著效率低,「尤為重要的在於研究不夠,資料不夠。那個時候寫通史,分工以後,每個人都是從頭做起,……,每個人要寫的話都要從收集原始資料開始,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弄,非常慢」。[136]
就其種種規劃與設想觀之,顯而易見近代史所學人意在增強中國近代史研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演讲

究的科學性、促進中國近代史學科建設。但這些計畫設想在具體落實層面則往往窒礙難行,政治因素的影響與制約無疑是根本原因。
首先,因過於強調學術為政治服務,一大流弊是使學者缺乏追求高深學問的動力,難以從根本上走出建國前普及重於提高的格局;同時近代史所學者的關注點逐步聚集于政治史甚至革命史,而未能拓展研究領域,建立較為完善的學科體系,尤堪遺憾。實際上,「中國近代思想史」是華北大學歷史研究室時期即已著手的課題,[137]但近代史所在早期對近代思想史卻未多措意,在時人眼中,近代思想史研究無非是批判唯心主義與宣傳唯物論,應由哲學研究所來承擔;[138]劉大年等人雖曾熱衷於近代資產階級研究,但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中難以為繼;帝國主義侵華史研究應該說在較高程度上契應了現實政治的要求,但在極左肆虐下亦被視為編寫中華民族「挨打受氣史」而成為批判的靶標。[139]毛澤東當初的指示是將近代史分為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四大分支,由分析而至綜合,而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語境中,這一「最高指示」竟也無法落實。
其次,頻繁的政治任務與政治運動使近史所學人疲於應付,缺乏足夠時間沉潛於學問。由於近代史所淵源於延安,在整個中科院中政治地位非比尋常,是當時中科院唯一實行供給包乾制的研究所。諸如「為各機關團體作有關中國革命史、中國歷史上的民族戰爭、美國帝國主義侵華史等臨時報告,又由出版總署編審局的委託審閱稿件,為文化部、外交部、學習雜誌等機關提供材料,解答問題」等社會政治活動均需積極參與。[140]陶孟和在一九五一年的總結中提到:「在過去一年裏,近代史研究所參加所外活動很多,譬如,西藏文化工作團,就去了三個人,文化部去山東調查武訓的歷史,也有近代史所的人參加的,此外在北京並參加史學會的活動。因為有這些所外的工作所以所內的工作就未能按計劃進行」。[141]
在一九五一年底開始的中科院思想改造運動中,在政治上具先天優越性的近代史所研究人員亦理所當然成為主力。據劉大年回憶,思想改造運動「最主要的還是近代史所的人」,「近代史所的人,頭一兩年就是參加運動:思想改造運動,三反五反等,業務上沒做什麼,別人也覺得近代史所就是該幹這個」。[142]參與社會活動過多,心有旁鶩,無疑亦影響到學術研究的成果。以致「一、不能按照計畫完成任務;二、對於青年幹部缺乏有計劃的培養;三、臨時工作太多,妨礙了正規工作;四、工作顯不出成績」。[143]一九五三年底只完成計畫研究工作的四分之三,[144]一九五四年中科院對各所進行工作檢查,近代史所有較多課題未能按計劃完成受到批評。[145]
學術研究與政治運動的矛盾難以紓解。范文瀾儘量從一切不太緊要的例會、活動中脫身。[146]他晚年多病,自謂「日暮趕路程,欲進足不前」,仍不稍鬆懈。范為專心著述讓劉大年主抓所務,由於運動太多,劉大年「整天忙碌,顧此失彼,出了大力卻收效有限」,複極力要求再給近代史所調一位專管黨的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副所長。[147] 范、劉無疑將學術研究做為近代史研究所的至關重要的工作,他們時時強調要「集中力量抓緊研究工作」,「堅持計畫投入時間實現目前任務」,「推動其他工作,包括培幹在內,必須先抓緊研究工作,如果對屬於關鍵性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好,就影響到其他工作都做不好」。[148]即使在整風運動期間,范文瀾仍強調:「我們必須堅持業務整風兩不誤的原則。參加大辯論自是大好事,是否可分批輪流去參加(每人參加的次數,看業務上需要的緩急),或選與業務工作影響不大的同志若干人去參加,請同志們考慮。將來算業務成績賬,總得能交出一些來才好」[149]。
文革中近代史所軍宣隊一九七三年《關於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劉大年同志的結論請示報告》認為:劉大年「自一九五四年主持所內工作以來,……,在幹部工作中,有些重業務,輕政治,放鬆了世界觀的改造」。[150]在堅持將學術研究置於首位的思想指導之下,近代史研究所形成了在當時頗難得的學術研究氛圍。當政治環境寬鬆之時,學術研究工作就呈現興盛的態勢。但是無須諱言,文革十年自不必說,即便建國後的前十七年,頻繁的政治運動亦給學術研究帶來相當大的影響,學者們如履薄冰依然動輒得咎。劉大年晚年回憶:「那時運動多,經常要檢討,范老曾開玩笑說是在『檢討上學習兼行走』」。[151]
一九五七年反右運動對近代史所的學術發展影響深遠。近代史所榮孟源因發表《建議編撰辛亥革命以來的歷史資料》一文被定為史學界四大右派之一。[152]劉大年在一九五七年十月十一日《人民日報》發表《駁一個荒謬的建議》,對榮文加以批判。文革後劉在為榮著《史料與歷史科學》一書所做序言中公開道歉。[153]此事實有隱情需加厘清。榮文與金毓黻有關。金究心於民國史料整理,但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中其倡議應者寥寥,至一九五六年始遇到近代史所同仁榮孟源這位「氣誼相孚」的知音。[154]榮孟源聯繫馬列學院馬鴻謨等人,再度計畫編纂《辛亥革命以來史料長編》。榮孟源那篇受到批判的文章,主要目的在於贏得學界對此項工作的重視。榮文提及:「我知道有人整理過辛亥革命以後的資料,因為這種工作不被重視,於是把工作中輟,把已經收集的材料束之高閣,使自己成為無所事事的所謂『潛力』」。
顯而易見,這是在為金毓黻鳴不平,而榮文所提建議內容大體本于金毓黻的設想。[155]事實上金毓黻隨後亦在所內討論會上被攻擊為「學術思想上屬於右派」,[156]只因當時政治對他這樣的舊派學人相對寬容並未受到更多直接衝擊,但此後他亦承受巨大的思想壓力以致一病不起。竊以為,榮孟源此文無意識下觸犯了不小的政治忌諱,辛亥革命以後的歷史在當時被納入中共黨史的軌道,榮文雖然僅提出搜集史料,但是這一時段國、共政權何為正統則頗棘手。榮氏將革命根據地、解放區同張作霖、閻錫山並列「各撰為錄」,自然予攻擊者以口實。
而劉大年的批判文章也有其背景。筆者獲得范文瀾手稿,摘錄於下:「目前辛亥革命以來的歷史多是論文──夾敘夾議的論文。我看,是指何干之、胡華等同志所寫的現代史。榮認為這是用論文體裁寫的。何、胡等著述,固然不能令人完全滿意,但至少是企圖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來寫的,……,這裏並無『代替一切』的問題,因為我們從來歡迎資料集,而且正在編資料集,有的是高低的問題,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的是高,僅僅排編資料的是低。榮所說形式上似乎無的放矢,實際是要提倡用客觀主義的史學來爭奪馬克思主義觀點的史學地位。所謂『有人說』『我認為』,狂妄之極,應嚴加駁斥」。[157]對照劉文論點不難推測,范、劉二人就榮孟源文有過討論。而且將榮打成右派還有更複雜的因素糾結其中,[158]這些批判文章實乃形勢所迫不得不為。[159]
反右運動打斷了近代史所自一九五六年以來呈現的良好態勢,其籌備得頗具聲勢的一次全國近代史學術討論會無疾而終,即可窺一斑。此次會議在一九五六年底就開始醞釀。金毓黻在給近代史所壁報所作新年獻詞中寫道:「擺在我們面前的中心問題,就是一九五七年度召開的近代史學術討論會。我們要以最大的努力作好準備,我們要以組織者自居認為責無旁貸,我們要看作是一次具有考驗性學術競賽」。[160]近代史研究所為這次全國學術討論會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一九五七年四月十八日,所有學術委員與中國近代、現代史學術會議籌備委員舉行聯席會議,討論預定於一九五七年八月召開的中國近代、現代史學術會議的準備工作。與會者有潘梓年、范文瀾、侯外廬、胡繩、嚴中平等三十多人。學者們認為:「我國近年來對近代、現代史的研究還很薄弱,無論經濟史、政治史、文化史等領域都缺少系統的研究,全面的綜合研究則更少。在研究方法上還有著濃厚的因襲觀點,有些研究者缺少深入鑽研和實事求是的精神。資料工作迄今沒有引起所有研究者的重視」。而此次學術討論會,就是要針對已有研究之不足,討論今後近代、現代史的研究方向。自會議籌備以來的五個月中,收到全國各地史學工作者的論文逾四十篇。[161]五十年代由近代史所舉辦一次全國性的學術討論會,無疑是一件相當振奮人心的事情,很多人對此次盛會傾注了高度熱情。筆者在近代史所檔案室發現當時收到的論文稿件數十篇,踴躍參與者既有蔣孟引等已頗有名氣的學者,亦有非專業研究者如安徽懷寧第一初級中學的教師。[162]但是,由於反右運動忽起,此次近代史所全力準備的學術盛會不了了之,成為難以彌補的遺憾。
在五十年代學人看來,「學術為政治服務」似乎天經地義;新時期以來人們痛定思痛,又視學術與政治形同水火。與古史相較,中國近代史同現實更為切近,建國初期的近代史研究,在某種程度上可說是以學術參與意識形態的構建,政治與學術的互動關係體現得尤為鮮明。論者指出,政治對學術也存在正面影響,[163]因意識形態需求之推動而結出學術碩果,在學術史上亦屢見不鮮。事實上,近代史所的創建及中國近代史學科「顯學」地位的確立,固然有學術發展的內在要求,更不可忽視其背後政治需要的強力支撐;近代史所研究課題的選擇也受到現實需要的引導。但不可否認,政治與學術不能混為一談,各自有其邊界,學術固然不能脫離政治,但相對的獨立性對於學術之健康發展而言無疑不可或缺;將學術作為政治的附庸,勢必造成學術與政治的雙重悲劇。
就近代史所的早期學術研究觀之,政治因素頗有雙刃劍的意味,其利弊均不可小覷。一方面,近代史所作為國家級史學研究重鎮,居於制高點,佔有較為豐富的資源,實具當時其他近代史研究機構難以比擬的優勢;另一方面,政治又成為制約近代史所學術繁榮發展的關鍵因素。
如前文所述,近代史所早期在學術上有一定建樹,尤其資料建設成就斐然可觀;其嚴謹執著、不尚浮華的學風雖經文革浩劫仍不絕如縷得以傳承。這些構成了新時期以來近代史所迅速發展的根本基礎。不可否認,在泛政治化的時代背景下,近代史所學人並未放棄其學術追求,仍力圖在意識形態訴求與對學術的堅守之間尋得某種平衡,這是它在學術上取得創獲的根本原因。尤其是政治生態趨於健康時,近代史所也就展現出蓬勃生機;而面對左傾政治的巨大壓力,學者們無疑處於弱勢,他們往往只能選擇沉默甚至屈從。對於他們的探索與奠基之功,須置於其所處的時代政治環境加以衡量,體會他們的艱辛,也體會他們的無奈。
參考書目
毛澤東(1984)。《毛澤東書信選集》。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
毛澤東(1991)。《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可風(1959)。〈建國十年來南京史料理事處的工作概況〉,《中國檔案》,8:16。
王玉璞、朱薇(2006)。《劉大年來往書信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王學典(2002)。《二十世紀中國史學評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4a)。〈近五十年的中國歷史學〉,《歷史研究》,1: 165-190。
───(2004b)。〈若干基本共識的再檢討與歷史學的前景-访王学典教授〉,《歷史教學問題》,1:22-29。
中國科學院整風領導小組辦公室(1958)。《中國科學院右派分子言論材料彙集》,內部資料。
中國科學院訪蘇代表團(編)(1953)。《中國科學院訪蘇代表團資料彙編》,內部材料。
中國科學院辦公廳(1955)。《中國科學院資料彙編(1949-1954)》,內部資料。
───(1953)。《中國科學院年報(1952)》,內部資料。
───(1956)。《中國科學院年報(1955)》,內部資料。
───(1957)。《中國科學院年報(1956)》,內部資料。
───(1958)。《中國科學院年報(1957)》,內部資料。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委员会编(1954)《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集刊第一集》。北京:科學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委员会编(1955)《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集刊第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
宋雲彬(2002)。《紅塵冷眼──一個文化名人筆下的中國三十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牟安世(1994)。〈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一部馬克思主義史學名著──范著《中國近代史》〉,《近代史研究》,1: 57-58。
李瑚(2009)。《本所十年大事簡記(1951-1960)》,手稿。
何炳松(1997)。《何炳松文集》第2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汪敬虞(2000),〈記憶猶新的回憶〉,《近代史研究》,6: 5-7。
范文瀾(1979)。《范文瀾歷史論文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金毓黻(1993)。《靜晤室日記》。瀋陽:遼沈書社。
周予同(1941)。〈五十年來中國之新史學〉,《學林》,4:1-36。請補入該文之正確起迄頁碼。
桂遵義(1992)。《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夏自強(2000)。〈功不可沒的聶崇岐教授〉,收入張世林編,《學林往事》(中),頁994-1010。北京:朝華出版社。
郭沫若主編(1962)。《中國史稿》第四冊。北京:人民出版社。
陳其泰(2000)。《范文瀾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陳以愛(2002)。《中國現代學術機構的興起──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1922-1927)》。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章群(2000)。《中共早期的歷史研究工作》。臺灣:學海出版社。
曹必宏(2003)。〈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成立始末〉,《縱橫》,3: 42-43。
許冠三(2003)。《新史學九十年》。長沙:嶽麓書社。
張振鵾(1994)。〈回憶范老與帝國主義侵華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26-32。張劍平(2003)。《新中國史學五十年》。北京:學苑出版社。
張海鵬、龔雲(2005)。《中國近代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曾業英(2000)。《五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程文(1996)。〈吳玉章在華北大學〉,收入黃達主編,《吳玉章與中國人民大學》,頁98-134。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賀昌群(1985)。《賀昌群史學論著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溫濟澤等(編)(1984)。《延安中央研究院回憶錄》。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楊翼驤(2006)。《中國史學史講義》。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蔡美彪(1991)。〈嚴謹務實,淡泊自甘〉,《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1: 56-65。
趙儷生(1951)。〈論中國新史學的建設問題〉,收入《文史學的新探索》,頁3-19。上海:海燕書店。
趙儷生(1999)。《籬槿堂自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榮孟源(1987)。《史料和歷史科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歐陽軍喜(2003)。〈論「中國近代史」學科的形成〉,《史學史研究》,2: 58-67。
劉大年(1954)。〈歷史研究所第三所的研究工作〉,《科學通報》,8: 40-44、53。
劉大年(1989)。〈懷念黎澍同志〉,《近代史研究》,2: 1-4。
劉導生(2007)。〈政治運動對學術研究的影響和教訓〉,《炎黃春秋》,3: 4。
黎澍紀念文集編輯組(1998)。《黎澍十年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薛攀皋、季楚卿編(1952),《中國科學院史料彙編》,內部資料。
羅家倫(1928)。〈研究中國近代史的計畫〉,《國立第一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週刊》,2, 14: 39-41。
───(1931)。〈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意義和方法〉,《武漢大學社會科學季刊》,2, 1: 135-167。
羅爾綱(2001)。《困學真知──歷史學家羅爾綱》。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叢佩遠(1987)。〈金毓黻史學研究評述〉,《學術研究叢刊》,4:8-20。



[1] 如桂遵義,《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張劍平,《新中國史學五十年》(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張海鵬、龔雲,《中國近代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對史學機構均寥寥數語帶過。


[2] 建國前中共史學研究機構的傳承脈絡:一九三八年五月五日成立的馬列學院歷史研究室,一九四一年九月更名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歷史研究室,一九四七年八月北方大學成立歷史研究室,一九四八年八月成為華北大學歷史研究室。此四個研究室一脈相承,機構設置以范文瀾為依歸。一九五四年中科院組建三個歷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改稱歷史研究所第三所,一九五九年復稱近代史研究所。


[3] 油印本,中國科學院檔案:辦永50-1。


[4]趙儷生,〈論中國新史學的建設問題〉,收入趙儷生《文史學的新探索》(上海:海燕書店,1951),頁3-19。。


[5] 羅家倫,〈研究中國近代史的計畫〉,《國立第一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週刊》2, 14(1928): 39。


[6] 據李瑚回憶,一九五一年八月十四日近代史所迎新會上,范文瀾提及,中科院院長郭沫若擬成立歷史研究所,是范氏主張先成立近代史研究所。李瑚:《本所十年大事簡記(1951-1960)》,手稿,頁1。


[7] 宋雲彬,《紅塵冷眼--一個文化名人筆下的中國三十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頁222。


[8] 中國科學院整風領導小組辦公室,〈向達在中國科學哲學社會科學部召開的高級研究人員小型座談會上的發言〉,《中國科學院右派分子言論材料彙集》(內部資料),1958,頁47。


[9] 見《中國科學院右派分子言論材料彙集》(內部資料),頁53。


[10] 《毛澤東書信選集》(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1984),頁163。


[11] 牟安世,《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一部馬克思主義史學名著——范著〈中國近代史〉》,《近代史研究》1994.1:57-58。


[12] 《毛澤東書信選集》(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1984),頁136。


[13]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頁802。


[14] 范氏轉入近代史領域為一九四二年。據長期擔任范氏助手的蔡美彪回憶:遵照毛的指示,近百年史的寫作本有分工,范負責寫政治史,陳伯達寫經濟史,歐陽山寫文化史,郭化若寫近代軍事史,但最後只有范氏真正著手撰寫成書。蔡美彪訪談記錄(一九九三年三月一日),轉引自陳其泰著《范文瀾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頁107。中國歷史研究室一九四二年訂立的三年規劃,近代史組的任務占了大半,顯而易見對近代史研究的特別重視。詳參〈中國歷史研究室研究計畫〉,《延安中央研究院回憶錄》(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頁280-283。


[15] 程文,〈吳玉章在華北大學〉,收入黃達主編,《吳玉章與中國人民大學》(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頁104;趙儷生,《籬槿堂自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頁130。


[16] 〈武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籌建方案〉,《中國科學院年報》(1957),內部發行,頁315。


[17] 〈上海歷史研究所籌建方案〉,《中國科學院年報》(1957),頁318。


[18] 蔡美彪,〈嚴謹務實淡泊自甘〉,《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1999.1,頁63。


[19] 王學典,〈近五十年的中國歷史學〉,《歷史研究》2004.1。史觀、史料的派分始于周予同:〈五十年來中國之新史學〉,《學林》第4輯(1941)。這種劃分影響深遠,許冠三著《新史學九十年》(長沙:嶽麓書社,2003)亦有闡發,王學典更是撰寫多篇文章系統論述,參見王學典,《20世紀中國史學評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


[20] 羅家倫,〈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意義和方法〉,《武漢大學社會科學季刊》2.1( 1931): 148。


[21] 歐陽軍喜,〈論「中國近代史」」學科的形成〉,《史學史研究》2003.2。


[22] 范文瀾,〈歷史研究中的幾個問題〉,載《范文瀾歷史論文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4),頁213。


[23] 榮孟源,《史料和歷史科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頁205。


[24] 參見〈近代史研究所1950年工作概況〉,《科學通報》1951.1;〈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況〉,《科學通報》1950.4。


[25] 王可風,〈建國十年來南京史料理事處的工作概況〉,《中國檔案》1959.8,頁16。


[26] 參見曹必宏,〈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成立始末〉,《縱橫》2003.3:42-43。


[27] 詳參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南京史料整理處,《我們是怎樣開展歷史檔案利用工作的》(1959年11月),內部資料;王可風,〈建國十年來南京史料理事處的工作概況〉,《中國檔案》1959.8;〈范文瀾來函〉,收入王玉璞、朱薇,《劉大年來往書信選》(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頁126。


[28] 《人民日報》1957.7. 13,第11版。


[29] 〈中國科學院近代史

中国历史故事集的题目

研究所近況〉,《科學通報》1950.4。


[30] 〈近代史研究所1950年工作概況〉,《科學通報》1951.1。


[31] 李瑚,《本所十年大事簡記(1951-1960)》,手稿,頁3。


[32] 《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的建立與發展》,科研處檔案「所情況簡介」。


[33] 〈范文瀾來函〉,收入王玉璞、朱薇,《劉大年來往書信選》(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頁224。


[34] 〈黃炎培日記〉(一九六三年五月三日),藏近代史研究所檔案室,張顯菊摘錄,下同。


[35] 〈黃炎培來函〉,收入王玉璞、朱薇,《劉大年來往書信選》(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頁239。


[36] 〈范文瀾來函〉,收入王玉璞、朱薇,《劉大年來往書信選》(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頁240。


[37] 〈黃炎培日記〉一九六三年五月十一日、一九六五年三月十二日、一九六五年三月十八日。


[38] 〈黃炎培致范文瀾〉,收入王玉璞、朱薇,《劉大年來往書信選》(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頁226。


[39] 此處「歷史研究所」即指近代史所。見〈黃炎培來函〉,收入王玉璞、朱薇,《劉大年來往書信選》(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頁195。


[40] 主要有《天鐸報》(1911-1912年)、《太平洋報》(1912年)、《帝國日報》(1910-1911年),以及柳亞子在吳江老家主編的幾種小報,都是國內孤本、珍本。《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的建立與發展》,科研處檔案「所情況簡介」。


[41] 〈近代史研究所1950年工作概況〉,《科學通報》1951.1。


[42] 〈中國科學院1950年工作計畫綱要(草案)〉,中國科學院辦公廳編,《中國科學院資料彙編(1949-1954)》,內部資料,頁134。


[43] 《陶孟和副院長報告社會科學四所的工作情況》,中國科學院院檔 51-2-7 ,手寫稿。


[44] 〈中國科學院一九五二年工作計畫要點(草案)〉,收入薛攀皋、季楚卿編,《中國科學院史料彙編》(1952年)。


[45] 李瑚,《本所十年大事簡記(1951-1960)》,頁4。


[46] 〈中國科學院一九五三年工作計畫〉,《中國科學院資料彙編》(1949-1954),頁155。


[47] 〈中國科學院所長會議社會科學組會議總結〉,《中國科學院資料彙編(1949-1954)》,頁230。


[48] 〈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整理印行中國近代史资料叢書計畫草案〉,《光明日報》,1958.4.28。


[49] 為集中力量,近代史所成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課題組。一九六一年前共出版的十種《叢刊》,其中《太平天國》、《撚軍》、《洋務運動》、《中法戰爭》、《中日戰爭》的編纂皆以近代史所人員為主體,《戊戌變法》、《義和團》、《辛亥革命》近代史所人員亦多有參與。依時人觀之,《叢刊》的編纂以近代史所為主恐怕亦屬名正言順之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叢刊》的署名次序未必與其實際貢獻相符合,如《撚軍》署名為范文瀾、翦伯贊、聶崇岐等五人合編,但據筆者新近發現聶崇岐手稿,《撚軍》實為聶氏獨力編成。茲抄錄於下:一九五零年夏,齊致中約翦伯贊先生便飯,邀餘作陪。先生謂計畫編纂中國近代史資料,慫恿致中及余分任“鴉片戰爭”及“撚軍”二題。余于秋初開始蒐錄,至一九五二年初,大致完成。會三反運動起,工作停頓。至夏初,又著手整理、標點、編排,每通宵從事,至十一月全部交由中國史學會轉上海神州國光社承印。一九五三年一月,開始校對印樣,至三月底,全部竣事。故此書之成,自始至終,皆出餘一人之手。
  方稿之交出也,翦先生謂余在三反中成為重點,單獨署名不甚宜,且此種資料叢書亦無只用一人名義者(實則白壽彝編回軍起義,即由其一人出名,餘雖知之,未當面點破翦先生所雲之不合實情),因建議署名由范文瀾先生領銜,翦居其次,餘列第三。又囑推薦二人以湊成五人之數。余當時以許大齡、陳仲夫二名應命。孰知翦先生未用許陳,改以其助手林樹惠、王其榘二人充選。於是此書編者項下遂居然有五人矣。
  一九五八年五月,歷史三所開批判資產階級名利思想大會。中間休息時,范先生語余,此後《撚軍》再版,可將未參加工作者名字剔去,只由餘一人出名,以便名實相符。余以此書已重印三次,若于以後重印時編者一項,由五人變為一人,無乃不著痕跡,因婉言向范先生謝絕。故於一九五九年第四次重印時,編者項下,一仍舊貫,未予改動也。
  據段君昌同言,當此書署名之補充二人也,翦先生向其助手五人說和,嗣乃決定用林王二人。段君當時頗不以此種作法為然。嗚呼!義利之不明久矣,彼寢饋儒經者尚難辨此,又何責於今之人哉?
  筱珊 一九五八年六月五日

另外,在近代史所檔案室藏王其榘親筆所填之職稱評定表上,亦有“列名聶崇岐獨力編成之《撚軍》”之語,足可佐證。


[50] 詳參石煤,〈中國科學院在南京的六個單位今年研究工作獲得顯著成就〉,《人民日報》1956.12.23,第7版;〈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的發言曾三的發言〉,《人民日報》1957.7.14,第11版;〈大力開展檔案資料的整理和利用為社會主義全面大躍進服務!〉,《人民日報》1958.2.12,第9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在南京成立〉,《人民日報》1964.3.29,第2版;王可風,〈建國十年來南京史料理事處的工作概況〉,《中國檔案》1959.8;曹必宏,〈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成立始末〉,《縱橫》2003.3。


[51] 張振鵾,〈回憶范老與帝國主義侵華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4.1。


[52] 〈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況〉,《科學通報》1950.4,頁259-260。


[53] 〈近代史研究所1950年工作概況〉,《科學通報》1951.1,頁83。


[54] 〈近代史研究所研究題目〉,《中國科學院史料彙編(1952年)》,頁20-21。


[55] 李瑚,《本所十年大事簡記(1951-1960)》,手稿,頁1-2。


[56] 丁瓚,〈關於制訂科學工作計畫的幾點意見-在中國科學院北京各研究所所長聯席會議上的發言〉,《中國科學院史料彙編》(1952)。今日近代史所人員做古代史研究可能被視為僭越,而在五○年代則並無嚴格畛域分割。當然,以研究近代史為主體則是一直強調的。


[57]李瑚,《本所十年大事簡記(1951-1960)》,手稿,頁6。


[58]李瑚,《本所十年大事簡記(1951-1960)》,手稿,頁8。


[59]〈中國科學院所長會議社會科學組會議總結〉,《中國科學院資料彙編(1949-1954)》,頁230。


[60]《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集刊第一集‧前言》(北京:科學出版社1954),頁1。


[61] 詳見《中國科學院年報》(1955),頁540-541。


[62] 李瑚,《本所十年大事簡記(1951-1960)》,手稿,頁19。


[63]《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況》,《科學通報》1950年第4期,頁260。


[64] 丁瓚,〈關於制訂科學工作計畫的幾點意見──在中國科學院北京各研究所所長聯席會議上的發言〉,《中國科學院史料彙編》(1952)。


[65] 李瑚,《本所十年大事簡記(1951-1960)》,手稿,頁15。


[66]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瀋陽:遼瀋書社,19930),頁7041。


[67] 「中國近代通史」之名,始見於一九五七年八月近代史所小組討論工作計畫。見李瑚,《本所十年大事簡記(1951-1960)》,手稿,頁19。


[68]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370。


[69] 李瑚,《本所十年大事簡記(1951-1960)》,手稿,頁22、23。


[70] 二○○八年一月十五日採訪張振鵾先生記錄。


[71] 《中國史稿·編輯工作說明》第4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72] 二○○八年一月十五日採訪張振鵾先生記錄。


[73] 何炳松,〈歷史研究法〉,《何炳松文集》第2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頁264。


[74] 賀昌群,〈哀張蔭麟先生〉,載《賀昌群史學論著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頁539。


[75] 《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關於研究方針、具體任務、工作計畫的意見》,《中國科學院第一次擴大院務會議》(內部資料),頁1。


[76] 金燦然謂專門委員會「只有個空名義」,見〈金燦然來函〉,收入王玉璞、朱薇,《劉大年來往書信選》(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2006),頁86。


[77] 〈中國科學院1955年各研究單位組織機構〉,《中國科學院年報(1955)》,頁171。


[78] 劉大年,〈歷史研究所第三所的研究工作〉,《科學通報》1954.8。


[79] 〈金燦然來函〉,收入王玉璞、朱薇,《劉大年來往書信選》(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頁86。


[80]《靜晤室日記》,頁7358。


[81] 夏自強,〈功不可沒的聶崇岐教授〉,收入張世林編《學林往事》(中)(北京:朝華出版社,2000),頁1004。


[82] 劉大年,〈太平天國史學一大家〉,載《困學真知-歷史學家羅爾綱》(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頁20。


[83] 劉大年,〈懷念黎澍同志〉,《近代史研究》1989.2,頁1。


[84] 劉大年藏書信原稿,未刊。


[85] 汪敬虞,〈記憶猶新的回憶〉,《近代史研究》2000.6,頁7。


[86] 叢佩遠,〈金毓黻史學研究評述〉,《學術研究叢刊》1987.4。


[87] 楊翼驤,《中國史學史講義》(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頁206、226。


[88]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6948、6958。


[89]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129。


[90]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200、7355。


[91]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410。


[92] 劉大年藏書信原稿,未刊。


[93]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6941。


[94]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6941。


[95]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128。值得指出的是,當時的年輕學人的確存在輕視史料工作的傾向,據張振鵾先生回憶,他們當時對這些舊派學人多持敬而遠之的態度,而未能認識其真價值。這也是時代大環境使然。二○○八年一月十五日採訪張振鵾先生記錄。


[96]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537、7354。


[97]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189、7354、7358、7345、7354。


[98] 王玉璞、朱薇,《劉大年來往書信選》(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2006),頁37。


[99] 〈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況〉,《科學通報》1950.4。


[100] 〈中國科學院1951年年底各類人員統計表〉,載《1949-1956中國科學院各種資料統計資料彙編》,內部資料。


[101] 張振鵾,〈回憶范老與帝國主義侵華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4.1;2008年1月15日採訪張振鶤先生記錄。


[102]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354。


[103]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345。


[104]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370、7360-7361。


[105] 劉大年,〈歷史研究所第三所的研究工作〉,《科學通報》1954.8。


[106]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354。


[107]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369。


[108] 〈許良英先生訪談錄〉,《院史資料與研究》1992.6,內部發行。


[109] 〈關於中國科學院的基本情況和今後工作任務的報告〉(1954年1月28日郭沫若院長在政務院第204次政務會議上的報告),《中國科學院資料彙編》(1949-1954),頁10。


[110]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暫行條例》,內部資料,頁177-180。


[111] 《中國科學院年報》(1955),頁257。


[112] 《中國科學院一九五六年招考研究生有關資料》,頁35-36。


[113] 黎澍一九五六年致函范文瀾、劉大年:收到擬研究生考試題目的通知及附件一份。但是我不瞭解目前高等學校情況,於試題深淺及品質均無把握,很希望能得到你們所擬的試題作榜樣(保證保密),見王玉璞、朱薇,《劉大年來往書信選》(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2006),頁151。


[114]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340。


[115]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362。


[116]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370。


[117] 戴逸,〈睿智的學者,勇猛的鬥士〉,《黎澍十年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頁93。


[118] 二○○七年三月二十四日採訪張海鵬先生記錄。


[119]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497。


[120]《陶孟和副院長報告社會科學四所的工作情況》,院檔 51-2-7 手寫稿。


[121] 劉大年,《歷史專科報告》,內部發行。


[122] 《中國科學院訪蘇代表團資料彙編》(內部材料),頁183。


[123] 劉大年,〈歷史研究所第三所的研究工作〉,《科學通報》1954.8,頁44、53。


[124] 劉大年,《歷史專科報告》,內部發行。


[125]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370。


[126] 李瑚,《本所十年大事簡記(1951-1960)》,手稿,頁21。


[127] 〈嚴中平來函〉,收入王玉璞、朱薇,《劉大年來往書信選》(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頁109。


[128]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與意識形態層面對個人價值的重新張揚,近代史研究所的集體研究專案的操作方式也有了變革。據《近代史所一九八七年科研工作總結》(科研處檔案,手稿)、《集體專案進展情況調查(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八日,科研處檔案,油印稿),當年個人研究成果頗豐,而集體項目多不能按計劃進行,遂決定採取嚴格的責任制,並強調「使集體專案真正和個人利益掛起鉤來」,在考核、評定職稱等方面予參加集體研究者以照顧。而此後由張海鵬主持的《中國近代通史》、耿雲志主持的《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研究》等集體專案,則採取承包責任制模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3册

式,每卷均由專人承擔,可作為承擔者的專著成果。


[129] 〈中國科學院所長會議社會科學組會議總結〉,《中國科學院資料彙編(1949-1954)》,頁233。


[130] 〈尚鉞來函〉,收入王玉璞、朱薇,《劉大年來往書信選》(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2006),頁190。


[131] 〈致張維漢、黎澍〉,收入王玉璞、朱薇,《劉大年來往書信選》(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2006),頁223頁。


[132]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354。


[133]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369。


[134] 劉導生,〈政治運動對學術研究的影響和教訓〉,《炎黃春秋》2007.3,頁4。


[135] 夏自強,〈功不可沒的聶崇岐教授〉,收入張世林編《學林往事》(中)(北京:朝華出版社,2000),頁1004。


[136] 二○○七年三月二十五日採訪張海鵬先生記錄。


[137] 趙儷生,《籬槿堂自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0),頁130。


[138] 〈中國科學院1953-1957年計畫綱要〉,《中國科學院年報》(1955),頁277。


[139] 詳參張振鵾,〈回憶范老與帝國主義侵華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4.1;丁守和:〈科學是為真理而鬥爭的事業〉,《黎澍十年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11),頁102-103。


[140] 〈近代史研究所1950年工作概況〉,《科學通報》1951.1。


[141] 《陶孟和副院長報告社會科學四所的工作情況》,院檔 51-2-7 手寫稿。


[142] 〈關於思想改造運動──劉大年先生訪談錄〉,《院史資料與研究》1992.1。


[143]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358。


[144] 〈中國科學院所長會議社會科學組會議總結〉,《中國科學院資料彙編》(1949-1954),頁228。


[145] 〈1954年檢查各研究所研究工作的報告〉,《中國科學院年報》(1955),頁87。


[146] 參見王玉璞、朱薇,《劉大年來往書信選》(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2006),頁157、162。


[147] 〈范文瀾致張勁夫〉,收入王玉璞、朱薇,《劉大年來往書信選》(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頁173-174。


[148]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369-7370。


[149] 〈范文瀾來函〉,收入王玉璞、朱薇,《劉大年來往書信選》(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第199頁。


[150] 《關於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劉大年同志的結論請示報告》,1973年9月21日,手稿,劉大年之女劉潞提供。


[151] 一九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劉大年在「老專家與中青年學者見面會」上的講話記錄稿。


[152] 載《新建設》1957年第7期。


[153] 楊天石先生曾撰文〈不文過,不遮醜,不隱惡──劉大年怎樣面對自己的歷史〉(《學習時報》2007.5.21)評述此事。


[154]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315。


[155] 在劉大年、蔡美彪分別撰寫的批判文章中,均將榮孟源文與國民黨國史館的「國史體例」主張聯繫起來。平心而論,這並非無的放矢,恰表明劉、蔡對榮的「建議」與金毓黻之關聯了然於胸。


[156]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693。


[157] 范文瀾手稿,存劉大年之女劉潞處。從署名及筆跡可認定為范所寫。


[158] 榮孟源一九五三年在近史所「反小圈子」中遭錯誤批判,一九五七年他借「鳴放」之機申訴其鬱憤;另據張海鵬先生言,榮的「右派」為康生劃定。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采訪張海鵬記錄。


[159] 劉文外,尚有蔡美彪,〈榮孟源的反動的歷史學「建議」的剖析〉,《新建設》1957.10;樊百川、賈維誠、李瑚,〈批判榮孟源在對待史料上的惡劣作風〉,《歷史研究》1957.11;尚明軒,〈揭穿榮孟源抄襲剽竊的醜惡面目〉,《歷史研究》1957.12。


[160]金毓黻,《靜晤室日記》,頁7345。


[161]〈史學界積極準備開展爭鳴,將召開中國近代、現代史學術會議〉,《人民日報》1957.4.23,第7版。


[162] 均見近代史所檔案室存檔乙X107:《論文史料稿件》。


[163] 王學典,〈若干基本共識的再檢討與歷史學的前景〉,《歷史教學問題》2004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陈谦平:国际化发展——中华民国史研究的新视角 下一篇:蔣中正日記 分類抄本現精華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史学总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党史 专门史 国史 观点 访谈 评论 书评、读后感 随笔

随便看看

炎帝的故事,炎黄为何并称为华夏始祖苏联解体前的五张老照片,最后一张令在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中继续推进改革开“天府学”建立恰逢其时高中灵异簿:女寝室里的呻吟老照片:盛世才统治下新疆的状态陈纳德与妻子陈香梅老照片:生育两个口技原文及翻译 课文重点分析宋朝皇帝赵匡胤的故事:不计前嫌董卓是怎么死的?作为义子的吕布为何

历史人物

帝王 后宫 武将

图解中国历史故事

文官 古代人物 近现代人物 三国人物 水浒传人物 红楼梦人物 封神榜人物 古代美男 古代美女 巾帼英雄 佛教人物 道教人物 儒家代表人物 法家代表人物 武侠人物 外国人物 外国领导人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世界历史故事 豪门秘史 皇朝秘史 神话故事 民间故事 佛教故事 道教故事 基督教圣经故事 伊斯兰教故事 其它宗教故事 恐怖、悬疑、灵异 史记故事 文化故事 名人故事 幽默笑话 智慧、哲理故事 儿童故事 童话故事 其它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人物 古希腊神话故事人物 埃及神话故事人物 北欧神话故事人物 其它神话故事人物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世界战史 世界文史 世界名著 世界野史 世界名人 欧洲历史 亚洲历史 非洲历史 美洲历史 美国历史 日本历史 英国历史

军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感应故事 因果故事 短故事 名人与佛

文史百科

古诗词 传统文化 名著 成语典故 中国文化史 科举 古代官职 寓言故事 百家姓 文化名家 周公解梦故事 历史典故 谜语故事 名人名言

野史秘闻

帝王野史 野史趣闻 历史剧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民族学

历史名人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国际

老照片

年代写真 战争记忆 人物旧照 奇闻趣图

历史学

史家论史 学习心得、资料 学科简史 古今文献 历史名人 历史考据 治学心语 国外史学 史学评议 观点 学科词条

中国史

史学总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党史 专门史 国史 观点 访谈 评论 书评、读后感 随笔

世界史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世界古代中古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地区国别史 专门史与整体史 历史解读 观点 治学心语 访谈 书评、读后感、史料

考古学

考古学理论与考古学史 中国考古 专门考古 科技考古 世界考古 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专家论文 观点 随笔 收藏鉴赏 考古百科

学科简史

时序 地域 人物 著作 流派 

历史网收录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的大事件、历史朝代顺序表、典故,资料齐全的历史吧,打造历史爱好者的历史之家。|所有文章
Copyright© 2004-2016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8993号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3/489185.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近代史-赵庆云:論一九五○年代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學術研究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赵庆云:論一九五○年代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學術研究;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43057.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