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国古代之东晋南朝土断制度历史介绍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中国古代之东晋南朝土断制度历史介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中国古代之东晋南朝土断制度历史介绍
土断:东晋和南朝为解决侨置问题而推行的整理户籍及调西晋武帝太康五年(284),汝南王司马亮、司空卫瓘上疏,咸用土断,使举善进才,各由乡论,以纠九品中正制之流弊,是为土断之始。
晋廷东迁后,侨人日回月徙,南方流民去来纷杂。政府为明考课、定税收,先后于成帝咸和中、咸康七年(341)、哀帝兴宁二年(364)和安帝义熙九年(413)多次实行土断。其中后两次分别由大司马桓温和太傅刘裕主持,史称“庚戌土断”及“义熙土断”,一时“财阜国丰”,“豪强肃然”,国家的内部矛盾得到了暂时的缓和。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宋后废帝元徽元年(473)、齐高帝建元三年(481)、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和陈文帝天嘉元年(560),亦曾多次土断,但执行中巧伪甚多,或窃注
土断受到侨人及一些大族的反对,士族害怕丧失作为北来高门的标帜,百姓则深知从此要负担沉重的调役,所以宋孝武帝时,雍州刺史王玄谟要土断雍州侨民,侨居雍州的河东大族柳氏带头反对,宋政府以百姓不愿属籍,停止实行。即使以严厉著称的义熙土断,也把在晋陵界内的徐、兖、青三州流人除外,因为这三州流人正是组成刘裕的基本武力北府兵的主要成分,刘裕不能不考虑他们的利益,在土断时保留部分侨州、郡、县,并从南方原有州郡中划出部分土地来归它们管辖。
土断结果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兵源,“财阜国丰”;侨人则加入了负担调役的行列。由于每次土断都不能彻底,遗留下一批没有著籍的侨人;又由于新的侨人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2207/132206.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中国古代之东晋南朝土断制度历史介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中国古代之东晋南朝土断制度历史介绍;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91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