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历史-北魏赋税制度历史介绍

  • 历史,北魏,军事历史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11-30 23:00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历史-北魏赋税制度历史介绍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北魏赋税制度历史介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北魏赋税制度历史介绍

北魏规定租调税收为“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不

中国历史因果故事

过这是个一般办法,政府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征收物品的种类和数量。

  租调是按户收取的,户的大小没有限制,孝文帝改革之前,三五十家组成一户的情形很普遍。除了这种一般性税收外,政府经常因为战争而加开

课外书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内容简介

新税,官吏因为没有官俸,也常常以各种借口征税,给百姓带来很大的负担。

历史-北魏赋税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北魏赋税制度历史介绍

  徭役方面,兵役方面由鲜卑人担任,因而兵役较轻。而力役的情况因为缺少史料,无法得知。只知道,为政府工作的工、杂役非常多。他们被编为隶户、军户、营户、府户、绫罗户、乐户等等。

  孝文帝改革后,为了给官僚机构提供俸禄,以减少官吏欺压百姓。提高了税率,魏孝文帝定每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充百官俸禄。又在太和九年(485年)实行均田制,办法大致有四项:

  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和妇人均可授田,男丁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如果有牛一头则授田三十亩,最多四头牛,多出的不授田。老少病残或者缺乏男丁的家庭十一岁以上和有病者均授予半夫之田。奴婢一样按照男丁和妇人的标准授田。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但七十以上授田者不必归还。

  男丁授桑田20亩。桑田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也可以可卖出多于20亩的部分,也可买桑田补足20亩。产麻地男子授麻田10亩,妇人50亩,年老及身死后还田。

  多余土地可以借给农民耕种,政府严格控制

中国历史道德故事大全

农民迁徙,只允许迁往空荒地区。

历史-北魏赋税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北魏赋税制度历史介绍

  规定驻地长官在所在地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八顷,县令郡丞六顷,不许买卖。

  政府在均田制的基础上重新规定了税收制度,一夫一妻应缴纳的租调为:“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奴任耕、婢任织者八口当未娶者四;耕牛二十头当奴婢八。其麻

中国历史故事推荐谁编写的

布之乡,一夫一妇布一匹,下至牛,以此为降。”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2201/129483.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北魏赋税制度历史介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北魏赋税制度历史介绍;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92646.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