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唐玄宗晚年的昏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玄宗-唐玄宗晚年的昏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唐玄宗晚年的昏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李隆基,即唐玄宗,在位四十四年,是大唐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开创了唐朝极盛之世——开元盛世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一共使用过三个年号,登基之初为“先天”,只用了两年,期间发动了“先天政变”,坐稳了皇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进入开元年间后,玄宗求治心切,他大力革除弊政,抑制奢靡。先后任用姚崇、
统治者坚强的决心,加上强大的管理团队,大唐进入了经济繁荣、物阜民丰的开元盛世。
然而到了开元末年,在一片盛世的讴歌声中,在此起彼伏的万岁声中,玄宗志得意满,失去了励精图治的劲头,变得有些懒政。将大权放给了李林甫这个巧言似忠的家伙,开始优哉游哉的享受生活。
到了天宝年间,玄宗与以前简直判若两人,彻底变得骄奢淫逸,昏聩不堪。从而导致了安史之乱,导致了大唐由盛而衰。
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奢侈令人咋舌。他专门设置琼林、大盈,两内库,任用王鉷、杨国忠等善于敛财的奸臣,充实府库,以便自己挥霍享乐。玄宗与杨贵妃的生活更是奢侈,一盘菜的花费,竟抵得上十户中等人家的家产。
天宝六载,玄宗与百官参观各地供物,一时兴起,竟将所有贡品全部赏赐给了李林甫。有这样的上级,百官纷纷效仿,都过起了奢靡腐败的生活。
然而,天宝年间,政治虽然昏暗,统治者虽然奢靡,但大唐经济却依然高速发展,社会并未引起动乱。人口总数开元二十八年时是841万户,到了天宝十三载达到了907万户。运输业与手工业也大幅发展,刺绣、瓷器的精美程度,均达到了唐朝的顶峰。据《资治通鉴》记载:“是时州县殷富,残酷积粟帛,动以万计。”直到安史之乱到来,也没有一起因民不聊生而造成的农民起义。
那么,唐玄宗晚年时,个人骄奢淫逸,政治昏聩不堪,为何社会经济却依然繁盛呢?
玄宗晚年的昏聩,主要表现在:重新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贪图享乐、荒废政事、偏信谗言,不纳忠言这些方面。虽然高层一团奢靡,但没有波及到中下层官吏,对黎民百姓的政策没有变坏。
虽然也任用了一些善于敛财的官员,成立了转运使、和籴使、支都使、户口色役使等名目繁多的职能机构,用以搜刮民脂民膏,但人民并未伤筋动骨,社会生产秩序依然有条不紊,黎民百姓的生活还可以,远没到揭竿而起的地步。据历史学家测算,天宝年间的人均粮食达到了700斤,相当于1982年的水平。
加之当时还有三大因素,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其一,消费刺激生产。
天宝年间,贵族们生活穷奢极欲,他们对于绫罗绸缎,精美瓷器等高档生活用品需求量大
其二,货币政策的改进。
经济的繁荣离不开货币的发展,唐代一直存在官铸铜钱不足,私铸铜钱掺假的现象。使市场流通上的货币严重短缺,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一大原因。
天宝年间,唐政府意识到了这一现象,大量开采铜矿,增设钱炉。使市场上,官铸正牌铜钱的数量大增,极大促进了市场的繁荣与经济的发展。
其三,自然灾害较少。
杜甫《忆昔》一诗中写道:“百余年间无灾变”,虽然有些夸张,但天宝年间确实风调雨
有了这三大因素的保障,使天宝政局的昏暗,虽然对社会经济有一定影响,但没有改变其上升的
天宝十四载,诗圣杜甫有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路边偶然出现的冻死骨,虽然不足以激发大范围的民变,而“朱门酒肉臭”这一现象,显然是当时社会的主要弊端。试问,一个长期沉溺于奢侈享乐的的统治阶层,如何能够长时间保证天下安宁呢。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2111/128095.html
以上是关于玄宗-唐玄宗晚年的昏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玄宗-唐玄宗晚年的昏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9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