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司徒”官职的历史由来 三国时期司徒官职权责介绍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王朗-“司徒”官职的历史由来 三国时期司徒官职权责介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司徒”官职的历史由来 三国时期司徒官职权责介绍
王朗本名王严,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王朗应该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和诸葛亮之间的唇枪舌剑。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时,王朗不顾已七
当然,这和《三国志》等正史中的情况是不同的。对于正史上的王朗,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曹魏建立后,王朗改任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曹叡继位后,王朗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谥号“成”。对于在曹魏官至司徒的王朗,并没有和诸葛亮直接交锋的经历。那么,问题来了,王朗在曹魏官至“司徒”,这到底是多大的官职?
一
东汉末年,王朗抵达许都后,先被曹操任命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建安十八年(
因为在一年之后就去世了,所以,就司徒一职,成为王朗在曹魏的最高官职了。对于司徒这一官职,可以说是不输诸葛亮担任的丞相了。司徒是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官职名,由《周礼》地方官司徒演变而来。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后汉书·百民志一》:“司徒,公一人。本注:掌人民事……世祖即位,为大司徒,建武二七年,去‘大’。”
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到了东汉时期,改大大司徒为司徒。
二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汉朝时期,司徒曾经取代了丞相,以此来负责朝政的处理。比如刘秀称帝后,封邓禹为大司徒、酂侯。对于邓禹来说,是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而这,无疑体现出司徒一职在汉朝历史上的显赫地位。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司徒和司空、太尉并称为三公。三公,是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秦朝时期,以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为三公。
而在汉末三国时期,三公的官职发生了变化,以司徒、太尉、司空为三公。因此,对于担任司徒一职的王朗,自然是位极人臣了。当然,在曹魏,还是有几个官职略微高于王朗担任的司徒,比如大将军、大司马、太傅这三个官职,地位就在司徒之上。彼时,曹魏以大将军、大司马、太傅为上公,地位还在三公之上,比如曹真、曹休先后担任过大将军、大司马,而司马懿则官至太傅。
三
但是,不管怎样,王朗作为曹魏司徒,已经可以称之为朝廷重臣,也即司徒这一官职,完全可以和丞相相媲美了。除了大将军、大司马、太傅之外,司徒的地位自然高于其他文武百官。当然,这只是地位上,在实权上,王朗担任的司徒,在魏晋时期更偏向于一个虚职,也即地位很高,却不掌握多少实权。进一步来说,这主要是给一些老臣和功臣晋升的官职。
比如在王朗之前,作为曹操麾下的谋士,华歆在公元220年后被魏文帝曹丕晋升为司徒。而在王朗之后,钟会因为消灭蜀汉立下的战功,所以被司马昭晋升为司徒。当然,对于钟会来说,司徒虽然官职显赫,实际上也是明
四
最后,相对于王朗担任的司徒,诸葛亮在蜀汉担任的丞相,则是一个实权在握的官职,
此外,王朗博学多闻,校注儒家经典,在魏晋这一历史阶段很有名气。正始六年(246年)12月,魏国朝廷以王朗所作的《周易传》作为学习《易》学的人必须考核的内容。也即正史上的王朗,不仅在曹魏朝廷平步青云,还是一位拥有真才实学的大儒。后世把王朗注解里的思想称为“王学”。王朗子王肃便是”王学“的代表人物。所以,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道:“王朗文博富赡,诚皆一时之俊伟也。魏氏初祚,肇登三司,盛矣夫!”而这,无疑是对王朗才华的肯定和赞赏了。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2111/128072.html
以上是关于王朗-“司徒”官职的历史由来 三国时期司徒官职权责介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王朗-“司徒”官职的历史由来 三国时期司徒官职权责介绍;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93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