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郑余庆-如何评价郑余庆的?有哪些与郑余庆相关的轶事典故?

  • 郑余庆,历史,唐朝
  • 中国历史人物-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4-01-30 22:46
  • 小虎历史故事网

郑余庆-如何评价郑余庆的?有哪些与郑余庆相关的轶事典故?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郑余庆-如何评价郑余庆的?有哪些与郑余庆相关的轶事典故?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如何评价郑余庆的?有哪些与郑余庆相关的轶事典故?

郑余庆(745年-820年),字居业,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唐朝宰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郑余庆出身于荥阳郑氏北祖小白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入严震幕府,历任山南西道从事、殿中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库部郎中、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后以中书侍郎之职拜相,授同平章事,不久被贬为郴州司马。永贞元年(805年),郑余庆再次拜相,授尚书左丞、同平章事,因得罪权臣被贬为太子宾客。此后,他历任国子祭酒、河南尹、兵部尚书、太子少傅、山南西道节度使、太子少师、尚书左仆射、凤翔陇右节度使、司空,封荥阳郡公。元和十五年(820年),郑余庆进位司徒,并于同年病逝,追赠太保,谥号贞。

  轶事典故

  好用古语

  郑余庆通晓《六经》,奏对之时多引用古语。夏绥留后杨惠琳不听朝廷诏令,宰臣多主张用兵。郑余庆也上表皇帝,并引用“仰给县官”、“介马万蹄”等词汇,百官都不晓其意。时论认为他虽博雅好古,但却不合时宜。

  南北郑相

  郑余庆与堂叔郑絪曾同朝为相,都居住在昭国坊。郑絪府邸在坊南,郑余庆府邸在坊北。时人都称郑絪为“南郑相”,而称郑余庆为“北郑相”。

郑余庆-如何评价郑余庆的?有哪些与郑余庆相关的轶事典故?
郑余庆-如何评价郑余庆的?有哪些与郑余庆相关的轶事典故?

  葫芦宴客

  郑余庆为人清廉俭朴,品德高尚。一日,他忽然宴请亲近的官员。大家都感到很奇怪,但还是早早的就

外国人叫中国历史人物名字

赶来了。一直等到红日高照,郑余庆才出来见客,并对仆人道:“去告诉厨师,要蒸烂去毛,别把脖子折断了。”客人们都认为一定是清蒸鹅鸭一类,但到吃饭时才发现,每人面前只有一碗米饭、一枚蒸熟的葫芦,并配以鲜美的酱醋。但郑余庆吃的香甜,客人只得勉强下咽。后人便用“烂蒸葫芦”表示饭食粗劣,也比喻生活俭朴。

  人物评价

  刘昫:⑴余庆再为相,罢免皆非大过,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十五册

尤以清俭为时所称。洎中

中国历史人物归纳手抄报

外践更,郁为耆德,朝廷得失

中国历史人物资产排行

,言成准的。⑵余庆砥名砺行,不失儒者之道;清俭率素,终始不渝。四朝居将相之任,出入垂五十年,禄赐所得,分给亲党,其家颇类寒素。专欲振起儒教,后生谒见者,率以经学讽之。而周其所急,理家理身,极其俭薄。及修官政,则喜开广。镇岐下一岁,戎事可观。又创立儒宫以来,学者虽行己可学,而往往近于沽激,故当时议者不全德许之。⑶郑贞公博雅好古,一代儒宗。文忠致君,无忝乃祖,衣冠之盛,近代罕俦。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lishimingren/202207/131551.html

以上是关于郑余庆-如何评价郑余庆的?有哪些与郑余庆相关的轶事典故?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郑余庆-如何评价郑余庆的?有哪些与郑余庆相关的轶事典故?;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124667.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