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三国曹魏大臣阌乡侯:卫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三国-三国曹魏大臣阌乡侯:卫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三国曹魏大臣阌乡侯:卫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卫觊(155—229年),字伯觎,其名与字的对应当取自“觊觎”一词。《三国志》作伯儒当为近音误传。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晋朝太保卫瓘之父。少年早成,以才学著称。司空曹操辟为属吏,历任茂陵县令、尚书郎、治书侍御史。负责镇守关中,为曹操平定中原、底定关中做好准备。魏国建立后,担任侍中,主掌典礼制度,迁魏国尚书,准备汉魏禅让之事。曹丕称帝后,拜为尚书,封为阳吉亭侯,负责监修国史和谏议朝政。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进封阌乡侯。太和三年,去世,谥号为敬。著有《魏官仪》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卫觊少年早成,以才学见称。曾任曹操司空府的属吏、茂陵县令、尚书郎。公元199年(建
坐镇关中
当时北方稍定,董卓乱政时逃离关中的人民都回到故乡,关中诸将就引他们为部曲增强自己力量,卫觊就写信给荀彧说:“关中县是个丰腴富饶之地,前些时候因兵荒马乱,百姓流亡到荆州的有十万余户。听说老家已经安定下来,这些人都盼望着早日返回家乡。可是回来的人却找不到活儿干,各路将领便竞相招纳他们做为自己的私兵。因为各郡县的力量薄弱,无法与他们抗争,所以各路将领的势力就逐渐强大起来。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些军队就成了后患。盐,是国家的宝物,自战乱以来未加管理,发放散乱。如今应该像从前那样设专人监卖,再拿赚到的钱买些米,如果有归来的百姓,就把米供给他们,鼓励他们辛勤耕作,积累粮食,以使关中重新富裕起来。远方的百姓听说了这些事,也一定会日夜兼程,争先恐后竞相回赶。再派司隶校尉留治关中做为主将,那么就可以逐渐削弱各路将领的势力,使地方官府的力量日益强盛,老百姓的生活富裕起来,这可是强本弱敌的好事啊!”荀彧把卫觊的建议报告给曹操。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开始派谒者仆射监督盐官,派司隶校尉管治弘农。
等到关中各地照此执行以后,曹操就把卫觊召了回来,提拔他为尚书。
主掌制度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曹操进爵魏公,建立魏国,卫觊任侍中,与王粲一同主掌制度。公元220年(建安二十四年),曹丕继任魏王,卫觊任尚书,后回东汉朝廷任侍郎,准备禅让之事。曹丕同年称帝,再任尚书,封 阳吉亭侯。公元226年(黄初七年),魏明帝曹叡继位,进封閺乡侯(《晋书》作阌乡侯)。
卫觊向曹叡进言说:“九章刑律是从古时候遗留下来的。判断刑罚的标准、概念很细致,不容易把握。因此主管一方的官员,都应明晓法律。刑法,乃国家最重要最宝贵的一项制度,但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执掌刑法的官员,乃是掌握老百姓生死衰荣的重要人物,但他们被授予的官职往往很低下。国家政治的弊端,未必不是由此产生。故请您下令设置刑律博士,让他们向有关的官员教授刑律方面的知识。”这件事不久就正式实施了。
当时老百姓的生活十分困苦,还要没完没了地服劳役。卫觊就上疏给明帝说:“要想让一个人改变性情,是很难强迫办到的。为臣的能给君主提意见已经很不容易了,做君主的要能接受意见就更难了。况且人们追求的是富贵显荣,厌恶的是贫贱死亡,但是这四种境况,都是由君掌握控制的。君主喜欢谁谁就飞黄腾达,君主厌恶谁谁就会贫贱死亡;喜欢来自顺从君主的旨意,厌恶来自违背君主的意志。因此做臣子的都争着顺君旨而避免逆君意,除了那些肯于破家为国、杀身成君的忠臣良将,谁敢顶撞君主,触犯忌讳,提意见建议,阐一家之言呢?请陛下悉心观察,那么我说的这
当今千里之内少见人烟,百姓饥寒交迫,穷困潦倒,陛下要是再不留意,国家就会凋敝败落,一蹶而不可复振。礼规定,天子所用的器具一定要有金玉的装饰,饮食的菜肴一定要有八珍等佳味。遇到荒年和战乱,就应减去佳肴和装饰。但是奢俭的程度,一定要看社会是丰饶还是贫困。武皇帝在世的时候,后宫里吃饭时只能有一种带肉的菜,衣服不用锦绣,褥垫不加花边,器物不涂丹漆,因此
卫觊经历过汉魏
去世
卫觊曾受命主管国史资料及撰述工作。还写成了《魏官仪》,总共撰写了几十篇文章。他还喜好古文,鸟篆、隶草,样样都很精通。建安末年的尚书右丞河南潘勖,文帝时的散骑常使河内王象,也和卫觊一同以文章显扬一时。卫觊死后,谥号敬侯。其子卫瓘继承了爵位。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lishimingren/202203/130402.html
以上是关于三国-三国曹魏大臣阌乡侯:卫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三国-三国曹魏大臣阌乡侯:卫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12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