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唐朝将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安禄山-唐朝将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唐朝将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从先天元年(712)到至德元年(756)是唐朝第九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时期,在经历了前几代唐朝帝王对国家治理的不断累积之下,到了唐玄宗统治阶段,唐朝进入到了全盛时期但是在这样繁荣昌盛的景象下,唐王朝也滋生出了许多的潜在问题,就如同一颗颗被埋下的定时炸弹,威胁着整个王朝的存亡。果不其然,到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臣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而这也成为了唐朝历史上著名事件“安史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同时随着这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对国家带来的严重后果,唐王朝也从此由盛转衰。
而这场天宝十四年(755)爆发的内战之所以被史称为“安史之乱”
关于李宝臣这个人物的来历,我们还得从头说起。李宝臣,字为辅,是幽州密云(今北京密云区)人,身材高大魁梧,武艺超群,非常擅长骑射。他最初与安禄山并没有关系,而是范阳将领张锁高的养子,并冒其姓,名忠志。之后李宝臣因为其一身武艺和高超的骑射本领,被当时的河东节度使安禄山所看重,成为了安禄山的亲信,被选用为射生官,随着安禄山入朝时又被唐玄宗留为射生子弟,尽管如此,这段时间里的李宝臣其实并没有得到多少的重用,做的始终都是一个低级军官的工作。
到了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史思明发动了叛乱,作为安禄山的亲信,李宝臣也表明了立场,在唐王朝和安禄山两方之间果断选择了安禄山,并从唐京师长安逃回了范阳,投奔安禄山,看到李宝臣来加入自己,安禄山非常高兴,也是这个时期,安禄山正式认李宝臣为义子,也因如此,才有了我们前面提到的两人的父子关系。
在加入到叛军阵营之后,李宝臣开始大展拳脚,将他的一身本领在带兵打仗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叛乱前期,他冲锋陷阵通过屡建战功让自己成为了叛军中的核心人物之一。李宝臣勇猛又有胆识,在第一次带兵去完成任务时,他只率领了十八名骑兵就将太原尹杨光翙成功挟持,而让有着万余人的唐军不敢追逼,而李宝臣也在刚加入叛军队伍第二年之后就被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予以了恒州刺史的重任。
但是,事实证明,尽管李宝臣再怎么骁勇善战,勇冠三军,他依旧是一个立场非常不坚定的人,他的原则就是:强则附之,弱则弃之。在安禄山死后,安庆绪所带领的
而李宝臣最后一次在安史叛军和唐军之间摇摆,便是在史思明死后,史朝义带领的叛军接连败给唐军,在史朝义面临覆灭时,李宝臣再次投降唐军,并得到了唐朝廷的赏赐,据《资治通鉴》中记载:“丁酉,以张忠义为成德军节度使,统恒、赵、深、定、易五州,赐姓李,名宝臣。”由此可以看出唐朝廷对于李宝臣的巨大诚意,从赐予国姓这一点就表明了唐朝廷将李宝臣视作为自己人,并且是对唐朝廷忠心的大臣,同时,也足以看出李宝臣的价值之大。
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刚刚结束内战的唐王朝国力锐减,在面对安史旧将的处理问题时,朝廷只能实行宽大处理,只要选择归降的,大多都既往不咎,而李宝臣也被朝廷封为检校礼部尚书、成德节度使、赵国公,到了大历十一年(776),李宝臣改任左仆射,还被封为了陇西郡王,到了晚年,李宝臣迷信起了巫术,而术士害怕自己的骗术败露会被杀害,竟选择在水中投毒,李宝臣被毒哑后不久便去世了,享年64岁。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lishimingren/202109/126520.html
以上是关于安禄山-唐朝将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安禄山-唐朝将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132123.html。